本文共1360字
預計閱讀3分鐘 與你分享
昨天,爸爸去理髮,我獨自陪可愛多在商場的兒童遊樂區內玩耍。當時,可愛多對一個樹樁模樣的小型遊樂設施特別感興趣,便在樹洞內來回穿梭,還時不時地爬出來研究樹樁表面的彩色按鈕,玩得不亦樂乎。
玩著玩著,他和一個同齡的小女孩起了爭執,兩個人同時搶按一個黑色的圓形大按鈕。
「媽媽,她總是搶我的!」可愛多滿臉怒容,跟我抱怨那個小女孩的不友好。
孩子們在一處玩耍,起爭執是正常的,我並沒有太過在意,只是跟可愛多說,「那你別玩這個了,玩別的吧。那邊小瓢蟲身上的彩色按鈕也可以按啊。」
可愛多見爭不過,便坦然接受了我的建議,轉身去玩別的了。
沒有爭執,便失了樂趣,小女孩又繼續回樹洞內穿梭了,可愛多同樣如此。
「警報,警報,這裡有小偷。」小女孩突然停下穿梭,按著黑色大按鈕,嚷嚷起來。
「哪裡有小偷呀!」可愛多對小女孩的大聲嚷嚷特別感興趣,以為她在跟自己玩過家家遊戲,小聲嘀咕了一句,「好有趣啊。」
繼而,兩人便繼續在樹洞內來回穿梭,玩得起勁。
突然,小女孩停下來,轉身便要用手去抓可愛多的面容。「不可以這樣!」我見狀立刻喊停。小女孩見有大人阻止,便訕訕地收回了抓人的手。
「為什麼啊?」可愛多一臉疑惑。
「你要保護自己啊,臉是門面,不可以被抓。」
或許是被我阻止擾了興致,小女孩轉身去不遠處找木馬了。這次,她看中了一個黃色的卡通木馬,當時正有一個1歲左右的女嬰坐上頭玩得高興。
小女孩不管三七二十一,拽著這個木馬就要走,嚇得坐在上面的女嬰立刻尖叫起來。
「我要玩這個!」
「可是現在妹妹在玩,等會給你玩,好嗎?」女嬰的媽媽見狀跟小女孩輕聲細語道,但女孩並沒有聽進去,仍是一次又一次地用手拽木馬,嚇得女嬰哇哇大哭。
見溝通未果,女嬰的媽媽乾脆抱起了自家孩子,說道,「既然姐姐想玩,那就讓姐姐先玩吧。我們等會再玩。」
女嬰哭得更大聲了,夾雜著委屈、不滿和傷心。「姐姐搶走了你的木馬,你是不是不開心啊?」媽媽柔聲問女嬰道。可女嬰並不理會媽媽的問題,只是一味地大哭,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
我在一旁看著也心酸。其實,我真的很想出言勸阻這位媽媽,但又怕自己惹是生非。
可女嬰媽媽秉著謙讓、共享的原則,把木馬讓給了女孩,轉身又對自家孩子說,被搶的滋味不好受。
如果是我,我會直接乾脆地幫助女嬰拒絕女孩,「對不起,這個玩具我們現在在玩,你先去玩別的。等我們玩好了,再給你玩。」
畢竟女嬰還小,爭搶不過女孩,但是媽媽作為大人,是可以維護孩子的正當權益的。
反觀我之前讓可愛多去玩別的按鈕的行為。首先,我並不清楚這個按鈕是誰先按到的,所以不好貿然去阻止他們爭搶;其次,可愛多與女孩同齡,已然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也有能力與對方協商抗爭;再次,可愛多能接受我的提議,去玩別的,在情緒上並沒有出現太大波動,否則,我肯定要幫助他們進行調解的。
歡迎關注茶茶說道,給你分享最接地氣的育兒經驗,最簡單實用的育兒方法。
作者簡介:
頭條優質情感領域創作者。幹過傳統紙媒的記者,新媒體編輯,任過中國500強企業的董事長秘書,當過最佛系的微商,開過最小資的淘寶店,直到擁有了可愛多,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
致力於用文字記錄生活,保留最質樸本真的生活味道,分享最接地氣的育兒經驗。累計書寫16萬字,粉絲近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