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懷了孕的準媽媽們,一定有被「林黛玉」上身的經歷吧,與懷孕相伴的是一系列的火山爆發般的荷爾蒙反應,像一種令人無法控制的又令人迷醉的化學物質催動著,於是,情緒遇見了波動期。而且還會隨著分娩期的臨近,會越發的不好控制。
如果只是偶爾哭一下,發洩下情緒,緩解壓力,倒也是沒什麼,但是準媽媽們不可以太任性,不能說有了情緒就失控,然而你肚子裡的寶寶可就遭殃了,胎寶寶會感受到你所有的情緒波動。
如果過度的發洩情緒,頻繁的傷心哭泣,不控制的躁動不安,就可能影響到胎兒的發育,甚至可能對胎兒造成傷害,這樣的話,你就是準備再多營養補品,以及胎教準備,都會前功盡棄,無濟於事。那麼準媽媽不控制好情緒,會對胎兒有什麼危害呢?
1. 導致胎兒畸形,影響胎兒正常發育
通常孕婦會在懷孕的第二個月下旬開始,腹中胎兒的口腔頂和上頜骨就開始發育和形成了。如果孕婦經常處於哭泣、悲傷過度等情緒中,就可能會導致胎兒兔唇、顎裂等畸形。
而且,如果孕婦經常處於精神刺激、憂傷、悲痛的情緒時,會導致植物神經系統活動加劇,內分泌發生變化,釋放出來的乙醯膽鹼等化學物質可以通過血液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影響胎兒正常的生長發育。
2. 導致胎動異常,甚至早產
如果胎兒躁動不安,產生強烈的活動,那很有可能是因為孕婦的情緒過分緊張,極度疲勞,腹部的壓力過重等造成。當孕婦情緒不安時,胎動次數會較平常多3倍,最多達正常的10倍,如果胎兒長期不安,胎動次數頻繁,體力消耗過多,容易造成早產,而且出生時體重往往比一般嬰兒輕一公斤左右。
3. 影響胎兒出生後的成長
準媽媽如果長期情緒壓抑或激動,不僅使胎兒發育受到影響,而且寶寶出生後也容易躁動不安、好哭鬧、睡眠不好、適應能力也差。據了解,經常哭泣的孕婦,生出來的寶寶心理上比其他孩子心理更加脆弱消極。
4. 嚴重的會導致流產
若妊娠中晚期孕婦情緒過度不安易致胎兒出生體重過低、心臟有缺陷、難產、胎盤剝脫、子宮出血,甚至導致胎兒死亡。
不少準媽媽以為在懷孕期間,關注和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和足夠營養就能使寶寶健康發育,做好充足的胎教就可以讓寶寶聰明性格好,殊不知,準媽媽的情緒狀態甚至是對懷孕的態度都會明顯影響胎兒發育以及出生後寶寶的情緒和行為傾向。
所以,為了肚子裡的寶寶,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憂心,多做點深呼吸,做點孕婦體操,可以有助於胎兒順產並減少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