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成大醫院安寧療護

2021-01-15 中華護理雜誌社

1998年6月12日臺南成大醫院緣恩病房在賴明亮副院長、曹朝榮主任和趙可式教授的指導下成立,至今已經第個18年頭了,病房已拓展到20張床,成為「臺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認證的標杆學習實習醫院。


「緣,究之乎天地,似水月幻化;恩,施之於眾生,如虛空無窮」,名為「緣恩」

步入病房區,首先會被4棵生機勃勃,枝繁葉茂的綠樹所吸引,這就是「緣恩之森」,由趙可式教授構思設計的,它象徵著生命的緣分和感恩。每年6月及12月份,緣恩病房都會舉辦由成大醫院行政主管領導、趙可式教授、安寧團隊,以及捐款者一同參與的「緣恩病房綠葉上枝頭感恩活動」。


緣恩病房外景

在病區內的走廊牆壁上,貼著精美的安寧療護宣傳壁報,醒目地顯示安寧療護的定位:天國的助產士。意寓著守護末期病人,走完人生旅途。


緣恩病房的介紹

緣恩病房的特別設施

 病房的許多病人長期臥床不起,呼吸困難、壓瘡、便秘等是他們經常遇到的情況。為此,緣恩病房增加了超聲霧化器、小風扇等設施。

最常見的排痰方式是吸痰術,吸痰術是一個很痛苦的侵入性操作。在緣恩病房,大多數病人可以免於吸痰的痛苦。護理人員使用超聲霧化器,利用超聲波,使液體霧化成小分子的氣霧,讓藥物分子通過氣霧直接進入細支氣管,使痰液變得稀薄,這樣病人只需要輕輕咳,即可將痰排出,免於吸痰的痛苦。


病房的超聲霧化器

病房有個小小的工具儀器儲藏室,架子上擺了2排小電扇。這是為了幫助呼吸困難的病人,小電扇可以讓臉部皮膚接受空氣流動,緩解他們呼吸困難的感受。還有蒸氣機,幫助病人進行美體和美足護理。末期病人血液循環比較差,護理人員會幫他們塗一層精油,再運用蒸氣配合按摩。 


儲藏室的小風扇

洗澡對一般人來說很容易,是稀鬆平常的事,但終末期病人體弱無法自理,因此「洗澡」就成為病人最期待、最奢求的一項護理。成大醫院的緣恩病房擁有高質量的超聲波按摩澡缸,滿足了末期病人的洗澡願望。高質量的超聲波按摩澡缸已成為中國臺灣地區評價安寧病房品質的硬體指標之一。



按摩澡缸


緣恩病房的醫療特色

醫療團隊

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皆具有安寧療護執照,還有十位安寧緩和臨床教師培訓護理師。目前臺灣地區已有臺南成大醫院、臺中榮總、臺北榮總、桃園榮總、永康奇美、柳營奇美、這六家醫院獲得此執照,為保證安寧療護的質量而持續培養高端安寧醫護人員。

一個普通的工作日,中午時分,成大醫院住院大樓小會議室,擠著二十多個人,有主治醫師、護理師、總醫師、藥師、臨床心理師、營養師、社工師、靈性關懷師、實習醫師等等,還有5位來自中國香港資深的護理人員前來見習,主持會議的是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威鑫和趙可式教授。

個案主角是一位92歲的老先生,入院前他並無癌症及腎臟等疾病的病史,卻因跌倒傷及頸椎導致血氧下降,轉入加護病房後送緣恩病房,期間由於家屬未能得知他的醫療意願,治療過程中曾因狀況危急,兩度插管,家屬一度籤署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意書又一度撤除籤署,後因血鉀過高而需要血液透析,當天醫療團隊正在評估預後狀況以及家屬對病人醫療的期待。

每兩周他們都會舉行像這樣的「安寧緩和療護團隊個案討論會議」,針對病程複雜、生理數值變化大的收案對象進行討論,醫師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的倫理在此一論分明。

合理的檢查和藥物治療 

趙教授介紹說,緣恩病房所用的藥物種類和數量之多,一般人可能都想像不到。不用藥物,怎能幫助病人控制症狀,減輕痛苦呢?不為病人做檢查,怎能知道如何對症下藥,和監測用藥的效果?病房除了舒適護理和身心靈的關懷,醫療的分量還是很重的,是屬於積極的支持性治療,決不是放棄治療或沒有治療。 

以優質舒適護理為本 

安寧療護非常看重高品質在護理中的作用。在緣恩病房,首要工作就是對病人進行舒適護理,照顧病人身體的最基本需要,解除病人的身體痛苦,進而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以便進一步提供全面的身心關懷。

全面的安寧療護

成大醫院安寧緩和療護團隊成員包含醫師、護理人員、社工、志願者及靈性關懷人員,除了提供病房住院的服務,在病人出院返家後也提供安寧居家訪視的照顧,減少病人及家人居家照顧期間的擔心及焦慮。針對經濟困難者可由社工評估後申請安寧專戶補助費用。

「住院-共同照護(共照)-居家」三位一體

當病人入院時,無論是否入住病房,從診斷、治療到疾病無法控制, 進入末期階段,皆由腫瘤科主治醫師全程照顧,與病人建立親善關係,依據病人的需求擬定個別性及整合性的照護計劃,提供適切的服務模式,透過病房住院、安寧共照、安寧居家療護三種不同照護形式的連結,三位一體無縫接軌的優質照護,讓病人獲得連續性及全程的照護。

靈性關懷和信仰支持

成大醫院安寧病房有一間特殊的房間,是專為病人和家屬留出的靈性關懷室。在這個房間裡,可以根據病人的信仰而切換代表不同信仰的布置,營造出一個聖潔而私密的空間,讓人們可以和他們的信仰做深切的交談。

強大的志願者隊伍

緣恩病房的志願者隊伍陣容強大,共有45位志願者,其中服務16年的志願者就有8位。他們除了具備90小時的安寧療護訓練,每年仍要定期進修,在病房內主要負責非侵入性的服務,例如洗澡、按摩、剪髮等等。現擔任志願者隊隊長的王櫻芬表示大家都很自動自發,擅溝通者就負責與家屬建立關係。

緣恩病房的成功

 病房出院率高達60%-75%

病房的病人出院率高達60%~75%,出院率中包括臨終返家的病人。在自己的家中過世,所有親人都可以陪伴在身邊,是大多數人的願望。安寧病房會安排送病人回家,居家安寧團隊會協助家屬將支持性的醫療設備和用品準備齊全,讓病人在家也可以得到妥善的醫護支持,平安離世。 

居家療護滿意度高達90%

目前,成大醫院將安寧理念積極推展到安寧病房之外的末期病人。居家療護每月提供約280~290人次的居家服務,滿意度達90%。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中華護理雜誌》《中華護理教育》

相關焦點

  • 臺南成大醫院緣恩病房 臺灣安寧療護的典範
    我的第一站是位於臺南市的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安寧病房。臺南成大醫院安寧病房在賴明亮副院長,曹朝榮主任,和趙可式教授的合作開創指導下,從1998年6月12日開幕至今已邁入第18年,安寧病房拓展到20床,成為臺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認證的標杆學習實習醫院。
  • 安寧療護評估套件將助力我國療護事業發展
    華龍網8月30日12時訊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快速老齡化及以慢病、癌症為主導的疾病譜改變,臨終人群對安寧療護的需求增加。先進的評估體系對安寧療護工作的開展有深遠意義。這也是繼interRAI長期照護評估套件、居家照護評估套件、醫院評估系統之外,新的套件使用的首次科研實踐。interRAI是一套居民需求綜合評估體系。該體系由清華大學在內33個國家的硏究人員歷經三十餘年共同開發而成。其目標是通過評估,提高對老年及有健康護理服務需求的群體管理的有效性。
  • 安寧療護——醫術之上的人學
    我最早接觸完整的安寧療護理念還是通過2018年的生活周刊雜誌,深入專訪了協和醫院寧曉紅團隊的具體工作。給我感觸最深的是醫療關注點從疾病回歸到人。所以我認為,安寧療護不僅是療護,而是一種融合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理念。
  • 臺灣奇美醫院率先推動急診室安寧療護 讓人好好說再見
    奇美醫院率先推動急診室變革,給瀕死病患及其家屬,最溫柔的照護。   推動安寧療護的腦外傷急重症專家黃勝堅,曾在著作《生死謎藏》提到三姊妹跪謝醫護的故事。一個肝硬化末期的爸爸,插著鼻胃管,由三個念高中、國中的女兒連扶帶撐,一路喘進醫院的急診室。
  •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確定北京市安寧療護指導中心和首批安寧...
    市醫院管理中心,各區衛生健康委,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為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8部門《關於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國衛老齡發〔2019〕61號),加強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安寧療護事業發展,提升安寧療護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根據市衛生健康委《關於開展安寧療護服務示範基地建設的通知》要求,經各醫療機構自主申報、區衛生健康委推薦
  • 2020年湖南省安寧療護適宜技術業務培訓班圓滿完成
    本次課程在省衛健委指導下,湖南省腫瘤醫院諶永毅副院長及護理部主任李旭英對課程進行了全面設計,既有政策的解讀,更有實際的操作,通過面對面交流、個案討論、示範帶教、現場沙盤遊戲、臨床實踐觀摩等多種形式,力爭構建具有湖南省特色的,可複製的安寧療護模式。來自各地市州120多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切實推進全省「安寧療護標準病房」創建工作。
  • 臺灣安寧療護第一人趙可式:到底什麼才是「好死」
    在了解安寧療護之前,您是在做什麼?  趙可式:我那時候是護士,是臺大護理系畢業的。工作時候,遇到八個病人自殺,都是癌症末期。我就開始去讀一些國外的書,後來我40歲的時候,才出國留學去念安寧療護。我是臺灣地區第一個學這個專業並帶回普及的人。  界面新聞:當時8個病人是在同一年裡嗎?是不是病人自殺這個經歷對您衝擊很大,然後開始了解到安寧療護?
  • 老年護理與安寧療護服務新進展學術會議線上直播
    【中原經濟網訊】2020年11月27日,由鄭州市護理學會主辦、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護理部承辦的2020年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老年護理與安寧療護服務新進展」學術會議,採用線上直播方式舉辦。會議特邀省內外知名專家進行網絡直播授課,參加學習的人員3500餘人。
  • 讓生命尊嚴謝幕 南京擬出臺實施方案完善安寧療護
    為破解「醫療機構不積極」「項目收費缺支撐」等探索中的「梗阻」,數易其稿的《南京市安寧療護試點實施方案》最快將在本月底正式出臺。鼓醫率先試點,特殊病房「送走」70多位患者10月12日是「世界安寧緩和醫療日」,鼓樓醫院當天宣布成立安寧療護委員會。
  • 第二屆海峽兩岸安寧療護高峰論壇 2017 11/18 河南鄭州
    >國家、省市級繼續教育項目學術會議通知 為響應國家衛計委推動安寧療護試點工作,促進安寧療護專業規範發展和機構建設,提升安寧療護專業人員的診療護理水平及人文關懷素養,更好的服務於患者。茲定於2017年11月18日,在河南省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舉辦《第二屆海峽兩岸安寧療護高峰論壇暨國家、省市級繼續教育項目學術會議》。具體事宜通知如下:一、參會人員1、國家安寧療護試點城市相關機構的醫護人員及管理人員。
  • 從「臨終關懷」到「安寧療護」,護航人生「最後一公裡」的意義是...
    從「臨終關懷」到「安寧療護」,讓生命更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公裡。12月19日晚,第二季楊浦「大家微講堂·社區政工師」第十講在已開館一周年的「網紅」打卡地——楊浦區圖書館新館舉行。本期活動由海軍軍醫大學人文社科部副主任、副教授、醫學博士杜萍擔任月度主講嘉賓。  杜萍老師以「生命的尊嚴——護航人生『最後一公裡』」為題,圍繞關鍵詞「安寧療護」,為大家上了一堂關於生命的哲思課。
  • 走近臺灣安寧療護社工
    臺灣的安寧療護服務在臺灣,把臨終關懷稱為「安寧療護」,因此他們所說的安寧療護社會工作服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臨終關懷服務或寧養服務。1990年,臺灣第一家安寧病房——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病房設立。2000年,臺灣通過了《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善終權獲得立法保護與醫療給付。
  •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程瑜:安寧療護應是普惠性的民生工程
    近日,第二屆廣州市安寧療護服務交流會在越秀賓館舉行程瑜表示,安寧療護應被納入普惠性的民生工程。 程瑜介紹,早期參加安寧療護的課題討論時,他常常發現安寧療護被簡單歸結為醫療護理的事,但目前看來它更是社會民生的事業,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後的民生,需要系統的普惠性的兜底,我國每年有700多萬人死亡,但2016年時,只有0.3%的患者能滿足此方面的需求。
  • 速讀長三角 | 2020年 上海所有社衛中心均將提供安寧療護服務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上海至2020年滬所有社衛中心均提供機構或居家安寧療護服務日前,《上海市安寧療護試點實施方案》發布,上海將把安寧療護納入健康上海行動,至2020年全市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將提供機構或居家安寧療護服務
  • 兩會面對面丨顧晉:把癌症早篩和安寧療護納入醫保 讓醫學更有溫度!
    兩會面對面丨顧晉:把癌症早篩和安寧療護納入醫保 讓醫學更有溫度!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是這份提案的調研組成員之一。  兩會前夕,記者採訪了顧晉,並在他的帶領下,參觀了國內首個設在三級甲等醫院中的安寧療護中心——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安寧療護中心。
  • 兒童舒緩療護:比想像的更難,比想像的更遠
    在這些問題之下,舒緩療護的概念漸入人們的視野。只是,與大眾更為熟悉的臨終關懷不同,舒緩療護(臺灣等地亦稱「舒緩醫療」)在國內也許往往更常見於媒體報導的文章,而並非如兒童之家、兒童醫院或社區醫院等機構之中。
  • 臺灣醫院雲端療護:把臨終關懷搬到患者家中
    9月12日,在杭州召開的「締造更優醫療體驗--海峽兩岸醫院院長管理論壇·2014」上,臺灣花蓮慈濟醫院主任秘書陳星助介紹了目前臺灣臨終關懷的情況,分享了該院在整合資源的基礎上,開發雲端療護系統,將醫院搬到患者家中的創新做法。
  • 安寧療護、社區嵌入式養老、日間照護養老……瀘州養老模式不再單一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醫養機構,探訪瀘州現有的安寧療護、社區嵌入式養老、日間照護養老等多種養老模式,傾聽從業者及老人們對養老醫療的需求、關注與心聲。 入住前,老伴因車禍行動有些不便,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想找一個養老就醫都方便的地方住,福利院內就有醫院專科,他們十分滿意。 2018年11月19日,瀘州市中醫醫院醫養結合示範基地——瀘州市中醫醫院、瀘州市社會福利院老年病科開診,這是全市首個公立「醫養結合型醫院」,切實解決了醫院不能養老,養老院不能就醫的痛點。
  • 「安寧療護中的身心靈關懷」研習會閉幕 聚焦生命終極關懷
    希望通過舉辦此次大會,提升社會大眾對安寧療護的認知,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安寧療護綜合服務體系,推動從事安寧療護的人才培養、從業資質以及實踐規範的建立,協助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法規等。、上海市社區衛生協會老年保健與臨終關懷專委會主任施永興,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系教授劉繼同,北京協和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寧曉紅,雲南省新昆華醫院緩和醫學中心主任馬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疼痛科副主任醫師路桂軍,中央財經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河北省生活禪文化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包勝勇,國家心理督導師朱彩方博士,加拿大寶林學佛會住持、美國舊金山大覺蓮社住持衍傑法師,香港大覺福行中心住持、佛教院侍部主管傳燈法師等
  • 與生命做最好的告別,東莞安寧療護試點踏出重要一步!
    但在中國安寧療護這幾年才得到重視:2017年10月,第一批全國安寧療護試點啟動;2019年12月,第二批全國安寧療護試點啟動。安寧療護如何開展至今仍在探索中。放眼東莞,2019年東莞全市251萬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老年人約32萬;隨著每年新增入戶20萬人,隨子女來莞的老人將越來越多。在東莞市人民醫院腫瘤病房,每年的癌症晚期病人也不少,安寧療護需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