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新一輪創業創新浪潮具有四個重要特徵

2020-12-11 人民網江蘇頻道

  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編寫、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15年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報告》通過翔實的資料和統計數據,從創業環境、創業服務、創業融資、創業主體、創業成效、地區創業、發展展望等角度全面系統地分析了我國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現狀,並提出了進一步推進「雙創」的發展展望。李克強總理在該報告的序言中指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時代的選擇,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它符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黨的宗旨,符合激發市場活力的客觀要求。高手在民間,我國人力資源十分豐富,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不能比的。只要更好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用「雙創」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我國經濟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經濟活力之源,也是轉型升級之道,更是當前推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十三五」規劃綱要將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列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並提出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融入發展各領域各環節,鼓勵各類主體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發展新引擎。當前,全社會的創業熱情不斷高漲,全球創業報告顯示,中國的創業指數79%,遠遠高於全球(51%)和亞洲(64%)。2015年,中國平均每天新登記註冊的企業達到1.2萬戶,平均每分鐘誕生8家公司。北京、深圳、上海、成都、武漢等各種要素聚集城市的「雙創」成果正在呈現指數級增長。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創業發展歷程,我國大致經歷過四次創業浪潮。第一次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的政策驅動,以城市邊緣人群和農民創辦鄉鎮企業為特徵的「草根創業」。第二次是1992年鄧小平南行以後,市場經濟主體地位的確立,以體制內的精英人群下海經商為特徵的精英創業,包括政府部門的政治精英以及科研部門的科研人員。第三次是進入新世紀,中國加入WTO以後,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和風險投資及資本市場的發展,網際網路新經濟為特徵的創業。當前我國正經歷新一輪創業創新浪潮。從發展動力來看,新一輪創業創新浪潮的興起有四大動力。一是簡政放權和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了創業門檻與成本,推動新的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二是新一代網際網路技術與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帶動產品服務、商業模式與管理機制的創新,引領新一輪網際網路創業浪潮;三是高新區與科技園區作為集聚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的重要載體,引領新一輪聚合創業創新浪潮;四是IPO暫停導致的併購熱潮刺激「職業創業人」崛起。

  當前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如1978年的改革開放和1992年的鄧小平南行一樣,正通過制度供給和改革引領充分調動起億萬人民群眾的創富熱情。新一輪創業創新浪潮具有四個重要特徵。

  一是「雙創」主體多元化,「精英」創業聯動創新,「草根」創業帶動就業。與前三次創業浪潮相比,本輪創業浪潮中創業創新形成聯動,創業主體更加多元,具有複合性:金融危機催發海歸潮推動創業;體制內及企業內的精英離職引發創業浪潮;返鄉農民工掀起新的草根創業浪潮;政府大力推進大學生創業。多元的創業主體是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基礎,也是形成創業創新浪潮持久動力的重要保障。當前,回歸創業正在成為潮流並迸發活力。回歸創業的群體主要有三類,包括:出國留學或工作後回國創業的「洋海歸」;在沿海打工的農民工返回家鄉在中小城市創業的「農海歸」,全球金融危機後,一大批農民工返鄉不返農,回歸進行草根創業;在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創業的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如近年來,浙江大力推動浙商回歸創業。

  二是「雙創」體系生態化,頂天立地的科技大企業引領,鋪天蓋地的小微企業孵化發展,一些地方成為創業創新人才的「棲息地」。創業生態系統主要由「創業者」、各類「資源」以及「政府支持與鼓勵」三大部分組成,概括來說,就是創業主體、創業要素以及創業環境,三者構成了彼此依存、相互影響、共同發展的動態平衡系統。在創業生態中,作為創業主體的大企業由於具備人才、技術、品牌、市場等優勢,在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企業離職創業人群不斷擴大,形成了聯想系、百度系、騰訊系、華為系等一系列「創業系」和「人才圈」。

  三是「雙創」高度網絡化,網際網路線上與線下共創眾創,基於網際網路創業創新蔚然成風。新一代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帶動產品服務、商業模式與管理機制的創新,引領新一輪網際網路創業創新浪潮。研究顯示,中國網際網路經濟正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網際網路創業已經進入新時代,擁有更廣闊的創業平臺、更活躍的風險投資、更公平的創業環境以及更年輕的創業者,網際網路領域成為新一輪創業創新的主陣地。統計顯示,2015年,「網際網路+」領域吸引了全國超過50%的創業投資資金、70%的天使投資資金。

  四是「雙創」關鍵在「創」,核心在「眾」,「眾創」「眾包」「眾籌」等新的商業模式、管理機制、投資模式多方面創新相互交織。「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無論是大眾創業,還是萬眾創新,都少不了一個「眾」字,創新創業主體從「小眾」走向「大眾」,在更廣範圍內激發和調動億萬群眾的創新創業積極性,讓創新創業的理念深入民心。大數據、雲計算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眾創、眾包、眾籌等一批集眾人之智、匯眾人之財、齊眾人之力的創意、創業、創造與投資的空間應運而生,讓每個有創新創業願望的人都擁有「用其智、得其利、創其富」的空間,讓每個有夢想的人都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2015年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報告》既有對我國新一輪創業創新浪潮進展情況及相關政策的宏觀闡述,也有對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地區創業創新實踐的具體分析。在此基礎上,報告提出了進一步推動「雙創」發展的戰略思考:首先,要勇於自我革命,給市場和社會留足空間,為公平競爭搭好舞臺;其次,要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創業創新生態環境,充分調動創業創新主體的積極性,釋放我國巨大的創業創新潛力;再次,要在全社會弘揚創業創新文化,讓人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培育鼓勵探索、寬容失敗和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文化,進一步弘揚企業家精神。這份報告既是一本對全國廣大創業創新者而言具有重要指導性與實用性的創業引導指南,也為當前從事創業創新問題研究的讀者提供了最新的統計數據和研究資料。報告的發布有利於加深人們對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通過改革以制度供給引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全社會的蓬勃發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辜勝阻)

相關焦點

  • 畢馬威:新一輪金融科技創新浪潮已在中國開啟
    「我們關注到以智能金融為代表的新一輪金融科技創新浪潮已經在中國開啟。」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主席陶匡淳在日前畢馬威中國舉辦的「畢馬威中國領先金融科技50企業(北方區)頒獎典禮暨研討會——暢想未來萬物互聯時代的智能金融科技」活動上,表達了上述觀點。
  • 抓住網際網路浪潮機遇,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優勢有哪些?
    在這個就業困難的特殊時段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優勢讓抓住網際網路浪潮機遇進行創業成為了不錯的選擇。 那麼,作為一名大學生有哪些創業的優勢呢?,有較為具體的知識領域劃分,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俗話說「術業有專攻」,知識資源正是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最大優勢,利用網際網路這類新興行業進行創業對大學生而言並非難事。
  • 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創新創業教育供給側改革...
    會議以「創新創業教育供給側改革:新範式、新理念、新模式、新內容」為主題,邀請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大學校長、國內外知名創新創業教育學者,以及企業領袖、產業專家及卓越創新創業者,就創新創業教育的未來、新工科建設與創新創業發展、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思創融合、賽創融合、專創融合、新時代教育開放和創新創業發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生態化建設以及社會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多個議題展開演講與交流
  • 浙大校長吳朝暉:爭做新一輪全球創新的引領者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復興全局深度交匯,新冠肺炎疫情等「灰犀牛」「黑天鵝」事件進一步增加了世界發展的非常態性,中美關係跌宕等風險進一步加劇了創新突破的不確定性,特別是新一輪全球創新風起雲湧,推動了全面創新時代加快到來,讓創新的協同化、網絡化、全球化趨勢更加明顯,正引發創新體系、創新生態和創新範式的深刻變革。
  • 2千餘浙商回家共襄創業創新新一輪改革成民企最大機遇[2013-10-26]
    新華網杭州10月26日電(記者屈凌燕、張遙)世界浙商大會26日在杭州召開,兩千餘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浙商齊聚一堂,共襄創業創新,同時期待新一輪改革能帶來新的機遇。
  • 武漢新「四軍」成新民營經濟主力軍,引領創業創新創富大潮
    、職業經理人為主體的新「四軍」,正成為新民營經濟的「主力軍」。鬥魚直播聯合創始人、CEO張文明表示,企業自身努力很重要,但切合經濟發展大環境更重要。某種程度上,企業確實站在了風口,企業創新開拓的探索,正符合時代的需求。另外,武漢大學生和武漢校友是武漢發展新民營經濟最獨特的「種子」優勢,「鬥魚創業就是充分發揮了『種子』的作用,今後壯大更需要利用當前留漢大學生數量逐年增多的有利條件,讓更多『種子』為企業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
  • 【巾幗創業創新】結業啦!願你們在「直播浪潮」中乘風破浪 一路追光
    【巾幗創業創新】結業啦!在這個無比熱烈的季節,7月8日,昆明市婦聯創業創新新媒體運營直播帶貨理論知識培訓班順利結業啦!中共昆明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楊正山,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王學豔,市供銷社黨組成員、副主任林穎以及市農業農村局、市人社局等相關部門領導出席結業典禮。
  • 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的VPR結構模型
    第一階段編碼完成後基本不再產生新的概念、範疇和關係;將第二階段的6個訪談資料進行編碼分析之後,並沒有出現新的概念、範疇以及關係,說明本研究構建的模型具有較好的理論飽和度。其中,前四個主要考察的是創業結果的四個層次水平,後五個主要考察的是創新和創業研究的成果。
  • 蕭山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創新三年行動計劃,下月啟動3年要引進15萬名...
    人才是創新之源,近日,我區再次向青年人才拋出橄欖枝,出臺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加大人才生活補貼、創新項目扶持,比如在原本科、碩士、博士應屆生分別發放1萬元、3萬元、5萬元生活補貼的基礎上,增加了工作滿三年,再給予一次性2-3萬元補助;對來蕭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生,連續三年每年發放1萬元租房補貼等。本次計劃共15條內容,自12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三年。
  • 同濟大學舉辦校友創新創業大會 成立校友產業創新聯盟
    、創業實現夢想」為主題的同濟大學111周年校慶·校友創新創業大會20日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600餘名同濟校友濟濟一堂,聆聽創業故事,聚焦未來機遇,為新時代同濟人的HOPE創新創業精神喝彩。
  • 先進的創新教育模式助力大學生贏得創新創業競賽大獎
    在希望所指引的奮鬥徵程中,他們用自己閃亮的表現贏得了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的銀獎,在為中職選手取得歷史性成績的同時,也譜寫出了屬於自己最美妙的青春旋律。夢想是人生的航標,指引前進的方向,而歷史機遇則呼喚創新思維和創新實踐,賦予有準備的人新的使命。
  • ...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重慶選拔賽在重慶文理學院拉開序幕
    市教委、市發改委、市科委、永川區人民政府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參加大會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評委、專家,市科委,永川區府辦、科委、高新區管委會、發改委、人力社保局、教委、科協、永川高新區鳳凰湖產業園、港橋產業園、三教產業園、軟體產業園等領導及各參賽高校有關負責人、領隊、指導教師、項目負責人共計300餘人。    重慶文理學院校長黃偉九致辭。
  • 推動農民在廣闊天地創業創新為農業農村經濟增添新動能新活力
    一、農民創業創新意義重大   近年來,廣大農民在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引導下,在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中,積極投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為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就業增收、農村繁榮穩定和穩增長、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作出了重要貢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創新創業論壇、第六屆省國際「網際網路+」大賽非洲專場在浙師大...
    >與會中非嘉賓一致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召開論壇聚焦中非青年創新創業這一重要議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此次論壇將開啟中非青年創新創業合作新的篇章,將為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 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教育創新成果四個特徵
    定義教育創新成果,首先需要明確基本的追求和定位。這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情。當我們面對大量的資本進入教育領域的時候,我和企業界的朋友討論,到底把我們的經費投入到什麼方面?到底應該提供什麼樣的教育創新成果,什麼樣的教育創新產品,惠及每一所學校、每一個教師、每一個學生?在今年1月新聞發布會舉辦的時候,我們提出優秀教育創新成果應該具有三個屬性:第一是教育屬性。
  • 2019全球女性創業創新峰會開講 知乎攜手安利開啟女性創業新時代
    這份覆蓋全球4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萬名受訪者的報告同時顯示,中國的女性和男性群體顯示出幾乎相同的創業指數分值,分別為79和81,中國女性創業指數79分排名全球第二,揭示出中國為女性創業提供了非常友好的社會經濟環境,女性創業已成為一種「新常態」,女性不再是男性的補充和搭檔,她們的價值觀、處事風格、管理藝術以及她們特有的長處和素質,
  • 三個層次指標測度首都科技創新發展能力—新聞—科學網
    2015年「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契合時代發展主題,重點圍繞「十二五回顧」展開。「十二五」時期是首都科技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五年,回顧「十二五」發展歷程對於謀篇布局「十三五」首都科技工作,加快建設成為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動首都創新驅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關於推進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思考
    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和挑戰,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增速換擋、結構調整、新業態不斷湧現等新情況,面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任務,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大戰略部署,並大力推動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
  • 驅動數位化應用創新,2020中國5G產業創新創業大賽啟動
    2020中國5G產業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 圖片來源:活動主辦方  2020中國5G產業創新創業大賽是由鶴壁市淇濱區人民政府主辦、阿里雲創新中心協辦、創頭條承辦的全國性產業大賽大賽將聚合阿里生態資源和全國阿里雲創新中心網絡,牽手數十家主流投資機構及數百家合作夥伴,共同打造高水平的產業創新創業大賽。賽事圍繞5G技術和產業升級、創新應用等,聚集項目、人才、資金、產業資源等要素,共同推動淇濱區相關產業發展。
  • 重塑創新創業教育理念
    本期,我們約請專家,並結合我國高校創新創業實踐、美國高校創新創業經驗,共同探討。    自1999年清華大學承辦首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正式拉開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序幕以來,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已經走過了整整20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