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窩容易守窩難,學會這幾個釣魚技巧,可以讓窩裡的魚越釣越多!

2020-12-22 釣魚講壇

我們釣魚圈子裡有句老話,叫作「打窩容易守窩難」,意思就是說我們去釣魚的時候,剛開始打窩誘魚還是比較簡單的,只要把窩子打進去,魚被誘進窩子裡面來是相對容易的,但是如何能讓魚一直留在窩子裡,或者讓窩子裡的魚越來越多就比較有難度了。

現在有很多釣友都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那就是打窩以後,等了一段時間就開始上魚了,而且前期可能連杆上了好幾條,正是非常開心,幻想今天要爆護的時候,卻突然停口了,此時再打窩,再怎麼改變釣法,也沒有魚咬鉤了,內心就會非常的失落。

那麼造成窩子裡的魚跑掉了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主要原因在於下面這三點:

1、窩料不足

很多釣友打窩的時候並不能清晰的了解水下的情況,按照自己的想法打窩以後,確實誘來了不少魚,但是可能一會兒的功夫,魚就把水下的窩料給吃完了,自然就會遊到別的地方繼續去覓食了。

2、窩裡的魚受到驚嚇

大魚進窩或者岸邊突然有比較大的噪音都可能使窩子裡的魚一鬨而散,尤其是比較兇猛的魚進窩或者其他水下生物進窩的時候,窩子裡面的魚跑得更快。

3、脫鉤跑魚

脫鉤跑魚是很多釣魚人都不可避免的,但是有時候你因為對漂相判斷不準確,結果提竿的時候不小心掛到了魚,造成了魚在窩子裡直接跑掉,那麼帶走的可能就是整個窩子裡的魚了,沒有個幾個小時,這些魚可能根本回不來。

那麼有沒有辦法可以讓窩子裡的魚不要跑掉,而且要越聚越多呢?方法肯定是有的,其實只要注意下面這些細節,你就可以做到!

1、守窩的關鍵就是補窩,所以每次拋竿的時候,餌料本身是有誘釣結合的作用的,我們每次的拋竿應該儘量準確,精準到窩點附近,這樣的話,窩子裡的餌料就不至於被吃完,在魚口快的時候,我們拋竿的頻率應該加快,特別是每當中幾條魚以後,可以帶個大點的餌團下去補下窩子再繼續釣。

2、提竿的時機和力度非常重要,如果不想脫鉤跑魚造成炸窩的話,我們一定要看準漂相,等待漂相穩定以後再提竿,並且力度要把握合適,刺魚的一剎那要用手腕的力量抖動,刺魚要精準,中魚以後一定要馬上立起竿身,將魚拉出窩點,以免造成驚窩跑魚。

3、除了拋竿補窩以外,我們也可以直接投撒窩料到釣點裡,但是一定記得入水的聲音要輕,而且補窩的量不要太大,少量多次是最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補窩未必有魚,野釣碰到這3種情況別補窩,補得越多虧得越多
    很多釣友在釣魚中都特別喜歡補窩,基本是沒口就補、沒口就補,補了還不吃就再補。你以為補窩就能上魚,但實際情況可能剛好相反,補得越多越不吃,到最後的情況就是你沒耐心了,然後把一大團餌料往水裡一丟收杆回家。補窩不一定都是壞事,在該補的時候補魚口可能就會一直延續、越釣越多,但如果你在不該補的時候補了,釣不到魚先不說,還把窩料白白浪費了,有錢也不能這麼玩啊。夏季溫度高魚吃得多而且小魚鬧窩也比較瘋狂,你多打點窩沒啥事,就算目標魚不來小雜魚也能幫著消耗一部分。
  • 釣魚別光顧打窩,學會「養窩」更重要,這樣才有釣不完的魚!
    相信大家在野釣時一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打下誘餌後成功把魚誘進了窩,但釣著釣著就沒口了;或者連續幾天在同一個釣點釣魚,漁獲卻一天比一天少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認為主要還是在「誘魚」這個環節出了問題釣魚別光顧打窩,學會「養窩」更重要,這樣才有釣不完的魚!
  • 補窩補的好,魚才會越釣越多!什麼情況該補窩呢?
    野外釣魚,窩子很重要,一個好的窩子除了魚兒願意進窩外,還要考慮留魚的問題,魚兒在窩內停留時間長才能多釣魚。那麼問題來了,怎麼補窩才能讓魚兒在窩內「流連忘返」?,既能吃到窩料又吃不飽?有2點需要理解。只有理解為什麼要補窩,才能更好地補窩,才能在魚情變化的時候補好窩,從而完成補窩的目的,讓魚兒在窩內停留時間更久,從而達到多釣魚的目的,以及補窩的幾種方式,咱們詳細分析分析。
  • 冬季想要釣好魚,關鍵是做窩,窩做好了鯽魚鯉魚連竿不斷!
    現在已經是冬季了,也是一年中最難釣魚的時間,想要在冬季釣魚釣得好,關鍵是做窩,只要窩子做好了,鯽魚鯉魚還是可以連竿上的,還是可以釣得很爽的。冬季想要釣得好,做窩就不可以馬虎了,窩做得越好,窩裡魚就越多,釣得就越爽,一尾接一尾,連竿不斷,再冷的天氣也能堅持出釣。
  • 發窩後有人越釣越多,有人卻是釣幾條就停口了,這是為什麼
    比如大家一起去釣魚,用的同樣的窩料,同樣的餌料,釣位也裡的很近,發窩的時間也是差不多,但是有的人就能持續連竿,有的人就釣幾條就停口,更可怕的是往往是自己這停口,是不是很讓人頭疼。這種現象充分的表明了垂釣遠遠不像看起來那樣簡單。
  • 你值得收藏的,打窩訣竅,與制窩配方!
    釣魚打窩有什麼訣竅呢?給大家分享下釣魚打窩的四個實用技巧,希望對大家出行釣魚有一些幫助。在野釣環境中,撒餌打窩通常是垂釣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尤其是魚口好,但魚兒密度不大的水域,打窩對釣魚人漁獲成績有明顯改善。
  • 釣魚打窩時,注意這3點,熟記5須知,釣好魚不難
    在自然水域釣魚,要想有個好的漁獲,窩內聚集的魚多是關鍵,魚多的前提是得打好窩。我相信經常釣魚的人都認可,所以很多人不惜代價,寧可整上幾百斤窩料拋入水中,也不會少打窩。當然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但的確存在。其實我想告訴釣友們,釣魚打窩並沒有那麼簡單。如果你認為,把窩料拋入水中就能誘魚,這樣就真錯了。好漁獲的前提是窩內得有魚,做不到這點釣魚就很難。本期我將為釣友打來,釣魚打窩時需要注意的3點,還有熟記的5須知,唯有這樣釣魚不再難。當然這些內容,都是本人根據自己釣魚歷程總結得來,也許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
  • 詳談在不同水域用玉米打窩釣大魚,的一些經驗
    好多釣友在釣大體型魚類時,都喜歡用玉米打窩,用玉米打窩釣魚也有好些技巧哦。用玉米打窩釣魚,首先要分清,是在什麼水域裡釣魚,和打窩用的玉米種類的不同。在不同水域裡,用不同玉米打窩後的發窩時間,和垂釣時間與技巧。
  • 難得聚來的魚窩為啥一下子釣完了?有3招,破解魚窩快聚快消難題
    難得聚來的魚窩為啥一下子釣完了?有3招,破解魚窩快聚快消難題。 很多釣友都認為,打完窩後如果沒有魚聚來,就根本無法釣上魚,而如果有魚聚來,那則是聚得越多釣上魚的機率越大。
  • 休閒釣魚做窩的一些技巧與分析
    無論大水面小水面集魚效果都很好,適合長時間作戰。唯一的缺點造價很高。(2)把豆餅砸成小塊,手拋作窩。經濟實用,是很普遍的方法。不益過多,塊不益過大。最好砸成菱型小塊。適合短時間(一天)作戰。聚魚快,留魚久。在這種方法的使用當中很容易犯一個致命的錯誤。在落點上。大多數釣友會瞄準浮漂作窩。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知道。拋投的物體是不可能直線下降的,拋投的距離越遠。
  • 打窩之後,窩裡全是泡,就是沒有吃口,到底是什麼原因?
    我們在野釣時經常會遇到這種現象,就是打窩之後窩裡全是泡,奇怪的是作釣時卻始終沒有吃口?實際上,這種情況是很難用某種原因去描述,需要多維度地去解讀。那麼筆者結合實際作釣經歷,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見解,僅供參考。
  • 冬季合理打窩誘魚多,新手釣友掌握這三點,冬季野釣打窩上魚多!
    釣魚人都知道,野釣要想釣得好,打窩少不了,尤其是到了寒冷的冬季,在自然水域作釣,打窩變得尤為重要。釣魚打窩主要是起誘魚作用,把魚群誘到窩點,這樣釣魚人才會有更多的釣獲。當寒冬季節到來之後,自然水域的水溫下降,魚的活性大大降低,魚群的活動範圍也隨之縮小,那冬季該如何打窩才能誘到魚呢?
  • 跑魚驚窩後,更換釣位不注意這幾點,想釣到魚很難
    釣魚的時候,我相信釣友們都比較擔心跑魚,因為一旦跑魚發生之後,就會導致窩內的魚受驚,一下子窩內的魚就都嚇跑了,這樣後續垂釣是很不順利的。之前做的工作都徒勞了,所以很多釣友就會從先換釣點,然後再次打窩誘魚垂釣。
  • 冬季溫度低,釣魚打窩技巧
    冬季溫度低,魚的活性差,不願意多動,魚口輕,且有些魚進入冬眠,此時以釣大板鯽為主,偶爾也能釣的到鯉魚。為什麼冬季,以釣大板鯽為主,偶爾也能釣鯉魚,因為鯽魚和鯉魚都可以耐低溫,低寒的變溫動物。那冬季釣魚如何去打窩呢?因為冬季溫度低,不管大魚還是小魚活性差,不願意多動,根據這個特性,註定釣魚人應該做到人找魚,多打幾個窩,多走釣或者打隔夜窩。那打窩以什麼為主,窩料打在哪些地方?
  • 5月過了一半還在用春天的方法打窩?沒這樣調整,難怪釣不到魚
    釣魚是個入門很低的活動,經驗積累也很快,就算剛學會釣魚一星期也能總結出自己的一套心得和經驗。但釣魚同樣也是個綜合要求比較高的活動,作釣策略需要靈活應變才行。就拿打窩來說,不同的魚情下就有不同的策略,窩子打得好聚魚速度快,留魚效果好,只要控制好節奏魚口會停不下來。
  • 如何做到輕窩不補但留窩持久?這三個方案適合你
    今天蓑笠哥來介紹幾種適合輕窩但是又能做到留魚持久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得到你。學會這三個打窩方法,你就可以以小博大,不用帶幾十斤窩料一樣也有不俗的效果。這個幾個方法蓑笠哥自己都有用過,因為某些不能明說的原因每次翻山越嶺有點兒遠,所以帶的窩子並不多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能有不錯的收穫(今年只打龜了三次)。
  • 發窩不聚魚,起窩不留魚,大多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
    釣魚,最關鍵的環節就是打窩,因為只有打窩,才能誘使魚群進窩,當窩點所在魚群密度達到一定數量,釣餌才有可能被魚群吸食,那麼釣上魚才有了可能;但是,在實戰中,經常會面臨這麼一種情況,就是打窩之後沒多久就發窩了,但是連不了幾竿,就會停口,這種現象,被我們稱為發窩不聚魚,起窩不留魚,這兩句話該怎麼理解呢
  • 窩內有魚釣不到,不是魚不給口,是這3點因素導致
    釣魚說白了老鐵們,窩內有魚釣不到,無非就3點因素,只要掌握這些,應對起來是很容易的。三點因素說明因素1:可以被人垂釣的地方,去的人自然不會少,大家為了能多釣魚,因此都會打很多的窩料,釣魚也會使用很多的餌料,這些物料在魚沒吃完之後,慢慢的就會腐爛,加上所處垂釣水域都是露天,下雨的時候會帶入很多的泥土進去,長時間下去,兩者的結合就會在水底形成一個軟底,可以理解為淤泥也可以理解為醬層
  • 別再用手拋窩了!這4種做窩方法才夠精準,誘魚速度快一倍
    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釣魚都會選擇打窩。當然了不是說只有打了窩才能釣到魚,有些人不打窩光靠拉餌抽頻率照樣也能釣得好好的。關於打窩問題我以前寫過一篇文章,我的理解是「打窩也許不是唯一的聚魚方法,但卻是最簡單有效的」。那麼說到打窩最常見的就是手拋窩了,這種做窩方式的優點是簡單、沒有什麼門檻,誰上都行。
  • 黑坑釣鯽魚需要什麼技巧?先散炮,後誘魚補窩
    俗話說,先誘魚,後釣魚,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真正實踐起來,還是有很多不方便地方,首先第一個就是釣魚環境的限制。並非所有釣魚場景都可以實現誘魚打窩,例如江河流水。除野釣之外,黑坑這幾年也備受關注,過去野釣魚塘很受歡迎,但是現在真正的野釣環境已經不存在了,或者很少有真正的野釣環境。因此,黑坑便成了釣魚人新的娛樂場所和嚮往之地。那麼,在黑坑釣魚需要什麼技巧呢?我的建議是先散炮,後誘魚補窩,具體做法,在下面給大家講解分享,希望對喜歡釣魚的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