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的選擇》孩子要不要去早教,什麼樣的早教是最好的早教?

2020-08-28 微湄兒

朋友的女兒 2 歲,問我:「要不要送孩子去早教機構?」

我問她:「為什麼想送孩子去早教機構?」

她說:「看到隔壁和她女兒同齡的孩子,送去早教機構學會了很多新技能,各方面都變得特別優秀,和自己的孩子相比還是有些差距,但是糾結於捨不得孩子,經濟也沒有那麼寬裕。」

我說:「早教是一定要的,至於要不要送去早教機構,去什麼樣的早教機構?這個看家庭和孩子的情況,綜合考慮,我們家寶寶是沒有去過早教的,和他同齡的妹妹已經去早教了,妹妹也經常要找哥哥玩,也沒有看出有很大的差別,計劃明年孩子願意去就送去。」

關於早教有很多種不同的聲音,有人說去早教好,孩子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很多技能,能更快的挖掘他們的興趣愛好,會比不去的孩子要聰明,有禮貌。

有人說沒有必要,孩子太小,要是老師照顧不好,反而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畢竟那麼小,就離開父母,等孩子到一年級,去不去早教機構,只要自己帶的好,一樣可能跟得上去早教的朋友。

其實凡事都是有利有弊,還是結合自身的家庭情況和孩子的各方面全面考慮,要是夫妻雙方都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給不了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或者送早教機構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真要送去早教機構,去之前先想好自己送孩子去早教的目的是什麼?什麼是早教

早教俗稱早期教育,是指給嬰幼兒提供各種條件,根據孩子生理、心理和敏感期的發展特點,進行健康指導和培養,促進孩子全面健康發展

從知道懷孕,就開始查怎麼給孩子胎教,孩子出生,不管去不去早教機構,都應該進行早教。

為什麼孩子那麼小就開始給孩子早教?

1、腦科學研究發現,嬰幼兒大腦更具有可塑性。

《養育的選擇》中提到「大腦是我們人體發展的總指揮官,我們的生理髮育要靠大腦分泌各種激素調整,各種智力的發展要靠大腦快速地處理信息,就算人際互動也要靠大腦來判斷別人的意圖、情緒、處理和表達自己的情感等」。

腦科學研究發現,0-3 歲的嬰兒頭腦發育很快,他們大腦的突觸數量是成年人的兩倍,所以更具有可塑性。

這個階段的孩子通常是通過觀看、聽覺、嗅覺,觸覺等去探索世界、接收外界的信息,為了能把他們的神經細胞和它們之間的突觸連結起來,讓信息傳遞得更有效、更快速、更準確需要給他們提供適當的幫助,最好的方式就是早教。

2、早教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各種感官均衡發展,早教機構不一定能實現。

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通過眼睛去觀察誰是爸爸媽媽,通過聽聲音辨別爸爸媽媽,慢慢長大會喜歡咬手指,摔東西,看到什麼新奇的東西都很好奇,這是他們在探索世界的過程。

他們通過觸覺和運動知覺這些活動體驗,有助於提高運動知覺視角、思考力和適應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得到了均衡地發展,才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生活早教去幫助他們。

很多早教機構學到的東西都是技能,比如看圖識字、數數、畫畫、英語,通過專業的培養,確實可以快速地提高這些技能的發展,但對情感的發展不一定是最有利的。

澳大利亞陽光海岸大學的麥可.納格爾博士指出:「孩子的情感調節能力,壓力調節能力有限,父母讓他們太早接受太多學習任務,且目的性太強的話,很可能會破壞他們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

而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對以後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動力,以及將來的長期發展都很關鍵,如果在嬰幼兒階段就讓他們學很多東西,給他們增加壓力過強的話,反而不利於他們的成長。

相反,父母如果能夠給孩子更多的愛和穩定的環境,孩子的身心就會更健康,所以我們要做的是關心孩子的情感發展和社會發展,在去關心他們的技能進步。

情感的發展好不好,主要出取決於父母的陪伴和家庭的關係,所以,家庭關係夠好,父母也能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不一定只局限於去早教機構,生活教育同樣可以達到給孩子做早教的效果。

生活中,父母應該如何給孩子做早教?

1、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養育的選擇》中提到唐納德.赫布教授為了做實驗,買回幾隻小白鼠,當寵物養,小白鼠可以在房間裡自由自在的活動,為了試驗給他們安排了走迷宮的任務,發現家裡養的小白鼠比實驗室裡專門培養的小白鼠完成任務得更快,走錯更少。

他認為「家裡的環境比實驗室的環境更豐富,家裡能更好地促進小白鼠的大腦發育,所以他們能更快完成任務,走錯更少」。

同理,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把家裡危險的東西,不安全東西,能傷害到孩子的物品全部都收起來,購買一些有泥土花草給孩子當玩具,給孩子一個自然的環境,讓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做的事情,自由自在的玩耍,他們的心情會更加愉快,更有利於孩子大腦發育。

老子的哲學思想:「宇宙萬物,眾生靈各有其生存之道,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不同的道在宇宙中自由地生長演述其道。」

讓孩子在自然的環境中成長比刻意創造的環境更有利於大腦的健康發育,對嬰幼兒的早期教育要適度,過多的信息輸入,給其增加壓力,反而會造成傷害。

2、孩子早教的主力軍是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從孩子出生,我們就要和孩子進行不同的互動,逗他們玩,和他進行眼神交流,語言溝通,對他們微笑,不管他們是否能聽懂都要先互動起來。在他哭時給他抱抱,餓了給他吃的,觀察他的需求,不斷互動交流,他們才能成長的更活潑開朗。

相反,如果父母很少和孩子互動,孩子對父母笑,父母也不理會,總是面無表情,不冷不熱,孩子會感到失望,可能會大哭,時間久了,孩子也會變得悶悶不樂,沒有那麼活潑開朗愛笑。

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和穩定的環境,經常和孩子互動,揮手,玩玩具,和他們溝通交流,對視,擁抱,孩子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報我們,對我們微笑,開始說牙牙兒語,這樣融洽的環境才能培育出健康快樂的寶寶。

孩子早教的主力軍是父母,父母有義務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有愛的家庭環境,讓孩子在愉悅的環境快樂成長,這是我們的責任。

3、鼓勵孩子通過感知和運動探索世界

感知即意識對內外界信息的覺察、感覺、注意、知覺的一系列過程。

0-2歲的孩子喜歡吃手,甚至躺著拿起腳來吃腳指頭,還吃得嘎嘎笑,玩玩具的時候喜歡把玩具放到嘴裡,喜歡到處摸到處爬,很多家長害怕孩子吃手會成為習慣,看到了總會阻止孩子,這是他們通過吃手咬玩具的感覺來探索世界,是他們學習的過程。

我們要做的是把寶寶的手洗乾淨,儘量提供一個乾淨安全的環境讓寶寶去探索去感知,而不是阻止他們探索。

我們家寶寶在學爬和學走路的時候,剛開始奶奶總是害怕寶寶到處爬,不衛生,只給孩子放在爬行墊上爬,但是孩子不願意,越阻止,越要爬出爬行墊,一個房間爬到另一個房間玩得特別歡樂,多爬的孩子比不爬的孩子更能保持平衡,他們學走路的更能保持平衡。

等孩子會走了,奶奶每天帶下樓玩,總是怕孩子摔跤,不敢放孩子下來,我都會鼓勵她不要抱,給孩子接地氣,讓他自己走,一放下來就跑起來,確實很怕他剎不住車。

當他們學會一項新的技能,他們會很興奮,不管感知探索還是爬行運動、走路運動,都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必經之路,我們要鼓勵他們,支持他們,害怕危險就在傍邊看著,摔跤就給他們一個愛的抱抱,讓孩子不用害怕,知道爸爸媽媽會在身邊鼓勵他們。

相比阻止,鼓勵更有利於他們勇敢探索世界。


萬物生長都要遵守自然規律,想要孩子得到均衡地發展,父母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讓孩子勇敢地去探索,鼓勵孩子不斷提升自己的感知和運動體驗,自由自在地探索,好的生活教育才是最好的早教。

知道早教是什麼?為什麼要早教?什麼的早教才是最好的早教?去不去早教機構,選什麼樣的早教機構已經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鄰裡關係,能否給孩子提供一個充滿愛和穩定的家。

父母的陪伴和鼓勵,良好的家庭環境,才能讓孩子在愉悅的環境中健康全面地發展,這時的早教機構只是輔助。

我是,一個認真生活,默默努力的寶媽,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讀書,一起精進,一起探討育兒經。


相關焦點

  • 孩子要上早教嗎,我在早教中心遇到的那些「奇葩」
    文:玲瓏 原創首發說起早教,家長們都是又愛又恨,但又格外關心。早教中心越來越多,上早教的孩子也越來越多。我的鄰居、朋友和同事有很多都在送孩子上早教。當然沒有上早教的也有很多。有人說早教是個偽命題。早教能不能教會什麼還是一個問號,有沒有必要上也是持懷疑態度。上早教的家長大多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早教到底要不要上?這是個問題。
  • 早教機構FAQ:幾種常見的早教誤區,到底要不要去早教機構?
    原標題:幾種常見的早教誤區,到底要不要去早教機構?  早教班到底要不要上?相信這個問題已經在家長們腦海中出現過多次了。不論是科學界宣傳「抓住孩子0-3歲關鍵期」的觀點,還是「早教班如何毀掉你的孩子」負面言論都無法定義早教的意義,家長們還是需要全面了解和體驗,因為教育本來就是因人而異。
  • 孩子早教什麼時候開始最好?巧虎早教告訴你
    都聽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甚至有一種說法——「在寶寶出生的第3天再進行早期教育,
  • 孩子有必要去早教中心嗎?早教要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孩子有必要去早教中心嗎 ?我的回答是,如果有條件,可以去上早教中心,交流有個氛圍,但是要考察好,沒有什麼資質的,老師們現學現賣的那種就不要參加了。如果沒有條件,在家給寶寶早教也是可以的。早教是胎教開始,每個年齡段都有改掌握的本領,越早越好,不一定非要局限認識幾個數字,非得背會多少收古詩詞,可以從生活習慣抓起,文明禮貌做起,什麼事分享,等等,教養也很重要。如果你每天都會進行親子互動的話,只需要借鑑一些科學的遊戲互動方式即可,當然,早教不一定是在家裡一對一互動,你可以帶孩子走到大自然中,讓孩子去收穫另外一種感受。
  • 年糕媽媽早教盒子,在家就能幫助孩子專業早教
    很多媽媽們對於早教一直很關注,但是不知道到底該不該上,怎麼上;也有一些媽媽們帶娃上過早教班,發現跟自己想的不一樣,覺得並沒有什麼用。早教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早教能給孩子什麼樣的幫助?
  • 兒童早教哪個好?巧虎是孩子成長好夥伴
    導語:相信每位家長在養育寶寶的時候,都希望能把最好的給他。 相信每位家長在養育寶寶的時候,都希望能把最好的給他。尤其在寶寶0-3歲的大腦黃金髮育時期,很多家長都會選擇給寶寶進行早教,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為他以後的學習之路做鋪墊。那麼該選擇什麼樣的早教品牌?兒童早教哪個好?
  • 早教機構話題:如何選擇幼兒園或早教機構?哪種早教理念更好?
    原標題:如何選擇幼兒園或早教機構?哪種早教理念更好?  我曾經任職於國內最高端的早教機構(名字就不說了,因其定位高端,專門服務於企業家子女,不為大眾所知),其時,很多初來了解的家長們往往會問,「哪種早教理念是最好的?」、「你們屬於哪個流派?」,還有一些多早教有些了解的媽媽們則會問,「哪個教育理念更好?他們之間有些什麼區別呢?」
  • 一個月寶寶的早教要學什麼?新生兒什麼時候開始早教最好?
    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要從內容入手,那麼一個月寶寶的早教要學什麼呢,新生兒什麼時候開始早教最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傳遞給寶寶一些開心的情緒來感染他們,或者是一些親暱的接觸,這些也是一種能培養寶寶的樂觀情緒的一種早教訓練。此外,在寶寶一個月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心。寶寶稍微大一些的時候,家長們可以抱著寶寶多到外面去散散步,並且耐心地給寶寶講解周圍的環境,有助於激發寶寶的好奇心。
  • 孩子早教就去早教班?Dr.魏:在家一樣做早教,更大程度塑造大腦
    一提到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人們就想到早教,想到早教就想把孩子送去早教班。有個朋友特別想把孩子培養成像最強大腦選手一樣優秀的人,所以在孩子6個月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去了早教班。但是早教班一周上兩次課,她上班又沒那麼多時間,就讓老人陪著孩子去。
  • 年糕媽媽早教盒子:回歸早教本質,提供「陪伴式早教產品」
    而之所以年糕媽媽要進駐早教市場,除了早教市場有如此大的潛在市場規模外,還在於年糕媽媽「始終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企業底層擴張邏輯。「用戶最早在我們這裡是看育兒文章,後來她們希望我們能夠推薦一些好用的商品,就有了我們的優選電商;慢慢的,用戶期待有一些體系化的課程,於是有了知識產品;之後大家期待有更偏向陪伴性質的產品,來解決自己和孩子在早幼教領域的一些痛點,我們就努力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去滿足用戶。」年糕媽媽創始人李丹陽說道。從自媒體內容到電商、課程、早教等產品,年糕媽媽的每一步擴張都源於「用戶需要」。
  • 早教哪家好,兩個不同維度選擇早教
    現如今隨著中國市場的打開,諸多跨國企業、上市公司、國外知名幼教品牌紛紛登陸中國,參與爭奪早教市場。面對琳琅滿目的早教品牌,早教哪家好,不同用戶有不同的選擇標準。下面,從兩個維度講。早教哪家好,投資加盟如何選擇早教品牌1、要做好早教加盟品牌市場調查。主要包括早教市場的調查,對目標消費者的定位。以及對目前活躍的加盟品牌的調查,比如品牌的優勢、特色、主要課程、運營模式。這對早教投資者的將來,都是有好處的。打算加盟的投資者還可以做更深入的調查,比如對品牌的資歷,公司經營時間,以及品牌知名度等都做一個初步了解。
  • 0~3歲早教重點是養育孩子
    浦東東方幼兒園園長毛美娟表示,一些家長教育孩子受功利思想影響,急於求成,其結果是內在素質培育不足,結果就出現「會彈琴卻不會上廁所」,「會背唐詩不會穿衣」等怪現象。昨天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後慶也在上海電臺「990市民與社會」節目中指出,眼下不少父母對0-3歲孩子的早教很重視,這是好事。
  • 作為早教人的孩子是怎麼看待早教人和早教的。
    樂從華夏愛嬰中心園長劉小燕是我的媽媽,我嘞,也就是一名早教人的孩子,也就是所謂的教育家庭吧作為一名早教人的孩子,我想以我角度去看看這個我的母親,這個早教人--劉小燕便把目標鎖定在教育行業去進行一筆投資,原本計劃開間小學或者幼兒園,但由於場地和資金的限制,便打消了這個想法。最後,我的母親把定位放在了早教。終於在她的努力下,樂從華夏愛嬰早教中心於2016年正式開業。
  • 不用去早教班,23種早教遊戲助力孩子開眼界,早教省心又高效
    大家可以根據孩子需要發展的目的,選擇不同的主題具體查看。對孩子的日常活動和遊戲進行主題分類,就相當於建立了一個「陪玩框架」,是早教領域中很重要的事情。但髒髒玩的宗旨就是,讓孩子自由發揮,多汙糟都不要去介意。這是我給女兒準備的一盆髒髒玩的原料。把她的洗髮水加水,用電動打蛋器打發至硬性發泡。然後任由她處理。她加了色素,扔了玩具進去。然後和玩具喃喃自語。拍照的時候,畫面還算美麗,場面還算可控。但事後,就是我要幫她洗一堆玩具,洗她一身的各種顏色。
  • 月亮寶寶早教說 | 好險,差點掉進早教誤區
    什麼樣的早教最有效?寶寶的智力該如何開發?……說起早教,不少爸爸媽媽的眼睛便會情不自禁閃閃發光。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相反,要是能找到合適的方式搶跑,豈不是更爽? 但是,且慢!爸爸媽媽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為寶寶進行早教時,你真的做對了嗎?
  • 家庭式早教,家庭早教的重要性
    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做的是循序漸進、不能強迫孩子。每個孩子的基本情況不一樣,有的孩子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有的孩子可能反應要稍微慢點,這都是正常的,家長不用過分擔憂和焦慮。早教除了是教孩子各種學習,同樣也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問題。
  • 感統失調,又一筆早教智商稅嗎?|感統失調|早教|孩子|早教機構|美吉姆
    美吉姆歡動課可訓練孩子感統孩子的感統測試需去醫院「我們美吉姆一共有歡動課,音樂課,藝術課等三種課,其中歡動課就包含了感統訓練。在歡動課上,老師將用專業的課程內容去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鍛鍊孩子的視覺,聽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
  • 早教經典話題:孩子究竟多大上早教合適?
    原標題:孩子究竟多大上早教合適?  早教中心的接收範圍是六個月到三歲的寶寶,一般將近一歲左右去是最好的階段。期教育就在於兩個字:引導。爸爸媽媽們做好自己該做的,至於孩子,只要父母付出了,孩子會給你答案的。順其自然,千萬不要刻意。  孩子究竟多大上早教合適?  早教中心的接收範圍是六個月到三歲的寶寶,一般將近一歲左右去是最好的階段。
  • 寶寶為什麼要上早教?而且還一定要去專業的早教機構?
    提到早教,有些父母面對可愛的寶寶,總會感到於心不忍,早教真的需要嗎?時間可以再緩一緩吧?然而不知不覺,只有20來天就又過一年了!繼續觀望下去,孩子就又大一歲了,每推遲一天,孩子能夠接受早教的時間就少一天...
  •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早教不是"早教",家長這樣早教"白費了"
    早教的意義是幫助孩子各項身體機能如&34;早教促進孩子這些能力的發展將為後期孩子入學後這些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和開發奠定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早教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裡面必須有大量的玩具或聲光電的刺激可以使得孩子的感官產生快感,進而促進其各項能力的發展,也就是讓孩子在一個玩的環境中去學習,切忌內容單調,氣氛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