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縣中等專業學校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是省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項目,也是省首批中職名校建設項目之一,屬浙江省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建設期間,學校先後與縣域內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如嘉善藍創塑膠有限公司、浙江田中精機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長盛滑動軸承股份有限公司、賽晶電力電子集團、浙江豪聲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愛仕達生活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吉成集團等達成共識,實施現代學徒制,為提升學生技能、解決其就業問題創造了條件和基礎,對創新辦學模式進行了一次深入探索。
三年來,在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學校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與做法,縱深推進現代學徒制項目。
一是共訂四方協議。校企共同制定招生(招徒)方案,組織學生入企職業體驗,學生自願報名並參加入企考試,實施「雙向選擇」,通過考試的學生成為「現代學徒」,籤訂四方協議,擁有學生、準員工「雙重身份」。
二是共制培養計劃。根據企業專業人才需求,校企雙方對典型崗位、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及教學條件進行分析,結合人才培養目標、計劃、課程及項目等,構建了以能力為本位、「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實現「教、學、做」一體。
三是共建育人機制。在企業內搭建「企業學院」,企業為學徒制學生設置了測繪、製圖、模具、組裝與調試車間、檢測車間及理實一體化教學室等。在校內建立了專屬基礎實訓基地,開展「企業產品入校」,針對性進行產品工作原理、組成等基礎技術培訓。採用「三段交互進階」模式,工學交替,訓教交互。一、識崗。以在校進行基礎理論與基礎操作學習為主,進企業應用實訓為輔。二、試崗。以在企業進行項目或技能實訓為主,學校知識技能拓展為輔。三、頂崗。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學生進入製圖、安裝調試、裝接等崗位頂崗。
四是共建師資隊伍。共建「雙元」導師隊伍,互相協作、學習,共同開展教育教學。學校選拔教學、管理經驗豐富的教師(高級工以上、工作3年以上)組成導師團隊,負責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和部分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企業選拔高級工、工齡4年以上的師傅,組成師傅團隊,負責對學生崗位操作技能和崗位職業素養的培養。
五是共定評價標準。學校對學徒制班學生開展雙元評價——校企共同制訂師生學習評價體系,如《愛仕達雲南班現代學徒制師生評價體系》《現代學徒培養標準》《愛仕達產品標準》等,共同做好過程性評價與考核工作。
六是共同實施管理。立足學生實際,以「夠用、能用」為原則重構專業課程體系,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等,共同實施教學和管理。企業讓一線員工給學生講解案例,真實環境、真實任務,再加上手把手地教,實地的操作,這種生產性實訓對學生技能提升幫助很大。同時,安排骨幹教師任課任職,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積極開展「野外攀巖」「南湖尋夢」等活動,培養團隊精神,磨練意志;開展輪崗和技能比武,從誤差率、工作效率、勞動紀律等方面開展技能比武、考核獎勵,充分激發學生參與項目的熱情。隨著現代學徒制工作的不斷推進,學校基於「企業人才需求與崗位資格標準」設置課程,初步形成了面向各專業學生實際的具有現代學徒制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如與藍創共同設置藍創模具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培養方案,與田中精機共同開發微課《專業繞線機組裝說調試-機械部分》等;逐漸構架起一個「政府協調、專業共建、人才共育、雙師培養、雙證就業」的具有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切實提升了學生的技能。
教育就如同是培育一顆種子,只有圍繞學生這個內核,聯合家長、學校、社會等多方的力量,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收穫了成績和感動,也遭遇了瓶頸和迷惘,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們將以一顆師者之心,繼續堅守在職業教育的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