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徒制自2014年啟動以來,各試點單位根據區域職業教育的發展現狀及特色,借鑑發達國家現代學徒制經驗,進行模式改造和本土升級,形成了富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未來優化和改進現代學徒制,需要進一步思考和探索。
一、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路徑
我國現代學徒制的實施經歷了「政策醞釀——試點改革——全面推廣」的發展過程,在國家政策引導、地方政府統籌管理和各試點單位積極努力下,進行了實踐探索,形成了富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
01
注重頂層設計,為現代學徒制實施提供根本保證
頂層設計意在從全局出發,綜合統籌各方資源要素,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措施以尋求問題的根本解決。作為全國範圍試點的現代學徒制就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頂層設計。在我國實踐中呈現出兩個鮮明的特徵:
一是強調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整體戰略。從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到2014年《關於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從2015年《關於公布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的通知》到2018年每年批准公布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並開展相關試點工作不斷探索,再到2019年《關於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通知》對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進行全面總結、全面推廣,國家不斷加強現代學徒制實施的政策支持。伴隨著三輪試點的不斷推進,現代學徒製作為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逐步由區域性的探索行為,發展成為全國範圍內穩定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二是突出現代學徒制實施的執行力。從國家層面來看,教育部出臺的《關於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通知》從招生招工一體化、標準體系建設、雙導師團隊建設、教學資源建設、培養模式改革和管理機制建設等六個方面對現代學徒制的實施進行具體指導。從地方層面來看,各地方政府加強統籌,通過協調教育、財政和行業主管部門設立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專項資金,搭建現代學徒制溝通交流平臺,確保現代學徒制的有效推進和實施。如浙江省通過制定規劃,明確了省內現代學徒制實施的目標任務、基本原則、基本內容和保障措施,實現凡適合現代學徒制形式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學校和專業的試點全覆蓋。
02
發揮研究引領,為現代學徒制實施提供動力支持
為更好地推動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教育部和各地方政府組織了一批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圍繞現代學徒制的基本理論、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等開展多領域的系統研究,從而保障現代學徒制的有序有效實施。
一是成立專家組織,充分發揮研究引領和指導作用。通過成立全國現代學徒制專家工作委員會,對現代學徒制進行理論研究,對學徒制試點工作進行評估檢查、實踐指導,有針對性地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促進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順利開展,推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
二是進行專題研究,推動現代學徒制理論與實踐的同步發展。如華東師範大學徐國慶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系統研究了現代學徒的基本理論,提出了我國現代學徒制構建的關鍵問題。江蘇省教育廳組織首批試點院校開展的《江蘇省高職創新發展系列課題——現代學徒制研究》課題研究,為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決策諮詢和建議。青島市教育局依託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現代學徒制區域性統籌實施的研究》進行邊試點邊研究、以科研引領實踐的試點工作路徑,探索建立校企協同育人、共同發展之青島實踐的運行機制。這些專題研究都對現代學徒制的有序推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論支撐。
03
尊重基層首創,為現代學徒制實施提供路徑借鑑
2015—2020年上半年,全國範圍內共有562個單位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覆蓋了1000多個專業點,每年惠及9萬餘名學生(學徒)。其中,政府牽頭的20個,重點探索地方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行業牽頭的21個,側重開發規範和保證現代學徒制實施的各類標準;企業牽頭的17個,重點探索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有效途徑、運作方式和激勵機制;院校牽頭的504個,重點探索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和管理制度。
一是出臺激勵政策。如山東省在現代學徒制試點實施過程中,每年安排1 000萬元資金用於資助現代學徒制合作企業;安徽省積極組建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聯盟,為試點單位跨行業跨地區合作提供平臺。
二是建設學徒制基地。海瀾集團積極探索協同育人的現代學徒制,並將學徒制基地建設作為員工培訓中心的首要項目進行投入,學徒制基地包含教學區、培訓區、配套區三大部分,可同時接受3 000名大學生學習實訓,目前已與20多所職業院校開展聯合招生培養。
三是開發行業標準。廣東省物聯網協會行會學徒中心與企業和學校一起,分解跨企業的共性任務和企業個性任務,進行共性職業能力分析,制訂出與職業標準相對應的人才培養方案,提供跨企業的、具有行業共性的人才培養(課程)標準,全程參與學徒培養的全過程。四是創新協同育人模式。江蘇省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將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與實施現代學徒制育人有機結合,探索出依託職教集團,實現現代學徒制「五定」(定主體、定協議、定要素、定權益、定流程)協同育人,創新以崗位技能培養為重點的現代學徒制「漸進式」教學組織形式,形成具有中國特色、行業特徵、企業風格的商貿類專業現代學徒制「漸進式」「五定」協同育人新模式。
04
強化過程管理,為現代學徒制實施提供質量保障
一是建立年審制度。為進一步加強對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的指導,各地方政府成立了專門的組織機構,負責現代學徒制試點的年檢和驗收工作,通過專家查資料、看現場和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審查試點工作進展情況,形成驗收或年檢結論及報告、典型案例並上報。教育部委託全國現代學徒制工作專家指導委員會對各地和試點單位報送的年檢和驗收材料進行覆核,並根據實際需要組織實地檢查,適時反饋年檢意見、公布驗收結果,確保了現代學徒制試點的質量。
二是引入第三方評價。江蘇省教育廳引進第三方開展對接崗位標準的課程、師資培訓、學徒學習等領域的質量認證工作。如太倉市與AHK、HWK合作開展專業評估;常熟中專等學校以英國學徒培訓框架和標準開展外審評估等。三是建設管理平臺。以廣東省為例,廣東省教育廳借鑑英國現代學徒制的做法,建設廣東省現代學徒制管理平臺。管理平臺既可以為用人單位、學生(學徒)、職業院校提供信息,實現資源共享,又可以幫助試點院校加強試點項目的管理。
05
落實成果推廣,為現代學徒制實施提供經驗樣本
各試點單位對現代學徒制工作中的經驗做法進行總結提煉,探索了可借鑑、可推廣的試點工作模式和改革案例,成為現代學徒制全面推廣的經驗樣本。
一是形成人才培養理論樣本。如廣東總結凝練出「雙元育人、雙重身份,交互訓教、工學交替,崗位培養、在崗成才,校企一體化育人」為內涵的廣東特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理論,助力廣東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二是形成人才培養體系樣本。如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以國際標準為引領,結合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特點開展三元制現代學徒制實踐。通過建立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相融合的現代學徒制內容體系以及「共育共享、互評互認」的校企雙導師培養機制,參照企業員工崗位標準,構建完整學徒培訓體系。
三是形成人才培養模式樣本。如廣西職業技術學院以廣西茶業職業教育集團為平臺,與集團內茶葉龍頭企業共同建立茶業職教集團學徒制班,制訂「先招生後招工」的現代學徒制招生招工方案,共同組建由國家及自治區級六堡茶非遺傳承人、廣西茶葉大師、企業大師引領的「雙導師」教學團隊,共同實施「六雙」「七共」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大師引領、一徒多師,逐輪提升」的人才培養模式,有效解決了校企合作育人不緊密、教學組織管理與企業管理不協調、教學內容與生產內容脫節等人才培養問題。
二、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的未來走向
01
彰顯現代學徒制特色:從關注教育主體轉向學徒成長
當前無論是國家的政策文件,還是各地的實踐經驗,都在強調企業和職業院校「雙主體」的教育價值,卻忽略了現代學徒制實施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合格乃至優秀的學徒,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因此,進入全國推廣階段的現代學徒制必須更多地關注學徒成長,以學徒成長為中心來優化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內容、方法和手段的總和。以學徒成長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體系設計上就必須將價值塑造、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如果只關注學徒培養期,必然只重視技能訓練;如果關注學徒的工作需要,還必須重視能力培養;如果關注學徒終身更好發展,價值塑造就尤其重要。因此,以學徒成長為中心變革人才培養模式是彰顯現代學徒制特色創新的方向和靈魂。
02
優化現代學徒制過程:從關注資源投入轉向成果產出
當前,現代學徒制的實施在資金保障、條件建設和課程建構等資源投入方面已有突破性的進展,進入全面推廣階段的現代學徒制必須優化過程,從資源投入轉向學徒的成果產出。成果產出指學徒通過教育過程最後所取得的成果。因此,在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涉及學徒培養的所有資源、要素都必須遵循「基於成果產出,面向行業需求,明確能力目標」的總要求來組織、設計和開展教學與訓練。一是精準界定學徒的學習成果。根據學徒現有技能水平和學習特點,科學設計學徒培養的成果目標,並據此開展教學。二是精準設計學徒培養的訓練方案。根據學徒的成果目標,通過技能測試、等級評定等技術手段,為學徒定製個性化的訓練方案,確保每位學徒學習成果的達成。三是精準評價學徒的學習成果。學徒培養結束,除了「雙導師」對學徒學習成果的評價,還要引入專家、社會、行業、企業和學徒自我的多元評價,確保學徒的學習成果能滿足多方需求和預期。只有以成果產出導向培養的學徒才能進一步契合經濟社會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實現國家人力資源開發和技能強國的目標。
03
提升現代學徒制質量:從關注經驗推廣轉向持續改進
在現代學徒制試點階段,各單位都積累了成功的經驗和做法,有的經驗已在全國範圍推廣,但現代學徒制的實施和運行是動態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改進的過程,因此,必須根據產業的變化和學徒的變化,建立健全持續有效的優化改進機制。一是優化培養目標,保障現代學徒制的實施始終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相吻合;二是動態調整畢業要求,保障現代學徒制的實施始終與國家對人力資源的要求相吻合;三是改進教學活動,保障現代學徒制的實施始終與企業發展要求相吻合。只有建立這樣的持續改進機制,才能更好地發揮現代學徒制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中的價值和優勢,全面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