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十四五」河水清了岸綠了,長葛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成...

2020-12-18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張馨予)溼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溼地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並且具有淨化水質的作用,因而被稱為「生命的搖籃」「鳥類的家園」和「地球之腎」。11月9日,「我眼中的十四五」集中採訪活動來到長葛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呈現在記者們面前的是一幅生機勃勃的美麗風光圖:常綠的樹木、黃色的草叢、青色的水生植物,還有白鷺、黑水雞等鳥類或在岸邊休憩、或在水中嬉戲。

2014年12月,河南長葛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由原國家林業局批覆,成為許昌市首個國家級溼地公園試點。該公園位於長葛市北部,範圍從佛耳崗水庫至雙洎河流域李河口水閘段,距鄭州航空港5公裡,是鄭許一體化的重點生態對接項目,總長度34.71公裡,總面積 626.89 公頃,集生態保護、科普教育、民俗展示、溼地休閒遊賞於一體,是一個綜合性國家溼地公園。

目前,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已經初具規模,沿岸環境持續改善,河湖水面不斷擴大,溼地水質逐年提升,水質由項目建設前的劣五類淨化為目前的三類,形成了完整的溼地生態淨化體系,為生物多樣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立體生態環境,昔日的臭水河搖身一變,成了周圍群眾周末休閒的「網紅地」。

據了解,雙洎河溼地公園內共有溼地植物304種,監測新增植物51種,為各類野生動物構建了多樣化的棲息地,鳥類種群逐年遞增,由以前的88種,新增到147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黑鸛、金雕2種,普通、大、白額雁、紅隼等國家Ⅱ級保護鳥類22種,河南省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大白鷺、蒼鷺、黑枕黃鸝等9種,越來越多的鳥類選擇來到這裡「安家落戶」。

「根據監測數據顯示,自2017年以來,每年冬季,佛耳崗水庫南岸棲息地恢復工程區域已成為豆雁、白額雁、斑嘴鴨、羅紋鴨、鳳頭鸊鷉、白鷺、蒼鷺等眾多冬候鳥和夏候鳥的理想棲息地和越冬地,棲息地活動面積可達150公頃,成為許昌地區少有的大型冬候鳥越冬地。」隨行人員告訴採訪團記者,「目前,雙洎河溼地公園已初具規模,功能設施日趨完善,不僅發揮了調蓄洪水、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等作用,也成為長葛市民科普宣教、親近自然的理想場所。」

近年來,溼地公園先後組織開展了「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愛鳥周」等主題宣傳科普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更好地把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打造成為融生態保護、科普宣教、休閒娛樂、親近自然於一體的「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

相關焦點

  • 許昌長葛: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芳容初露
    雙洎河楊凱 攝人民網許昌11月10日電(尚明楨)雙洎河九曲迴轉,蜿蜒流淌,在長葛境內佛耳湖與李河口之間形成了總長34.71公裡、總面積626.89公頃的雙洎河溼地,為歷經千年農耕文明的豫中平原,平添了一灣碧水、一抔清甜。
  • 許昌市百城提質觀摩團蒞臨長葛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
    4月23日上午,許昌市委書記胡五嶽、市長史根治帶領觀摩團一行蒞臨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觀摩,長葛市委書記尹俊營、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忠民等領導陪同。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是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觀摩長葛站的第一個觀摩點,作為鄭許一體化生態對接的關鍵區域,作為許昌市首個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項目,一直以來受到許昌、長葛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 長葛市人大視察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項目
    7月7日,長葛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仲素玲帶領市人大常委會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常委會委室負責人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對市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項目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項視察。溼地公園管理中心黨組書記、主任胡海琛向視察組匯報溼地公園保護和建設情況。人大視察組對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佛耳崗水庫生態保育區、秋莊段恢復重建區和黃金橋段宣教展示區、管理服務區進行實地查看。視察結束後,視察組就專項視察情況召開了座談會。
  • 127種鳥安家 長葛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成為鳥兒天堂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杜文育 通訊員 賀延生 文圖5月8日,站在長葛市大周鎮黃金橋遠眺,河面寬闊的雙洎河流向遠方,附近一個小島上鷺鳥翔集,水中野鴨嬉戲,岸邊茂密的蘆葦叢中不時傳來黑水雞的叫聲,藍脊背的翠鳥貼著水面疾馳而過。
  • 東珠生態:預中標1.01億元長葛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項目一標段
    來源:發布易發布易5月31日 - 東珠生態(603359)晚間公告稱,公司預中標長葛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項目-黃金大道下遊工程(以下簡稱「黃金大道項目」),項目投標報價1.01億元。該區域包含《河南長葛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總體規劃(修編)》確定的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工程建設涵蓋駁岸改造、林地優化、溼地恢復、景觀小品設施、園路系統,管理服務建築、水電、標誌標牌等。上述項目分為兩個標段,一標段為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的建設,二標段為本項目施工內容建設階段及完善階段全過程監理服務。
  • 長葛為「這事」投資30多億!力度空前
    近年來,長葛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大手筆興水利、求水源,累計投入30多億元先後實施引黃入長濟許調蓄工程、清潩河綜合治理工程等一大批水利項目,形成了河湖相通、庫閘相連的水系格局,「河暢、湖清、水淨、岸綠、景美」的水景觀已全面展現。
  • 河南長葛:保護美麗溼地 打開生態畫卷
    由古老溱水與洧水匯聚而成的雙洎河九曲迴轉,蜿蜒流淌,在長葛境內佛耳湖與李河口之間形成了總長34.71公裡,總面積626.89公頃的雙洎河溼地,為歷經千年農耕文明的豫中平原,平添了一灣碧水、一抔清甜。隨著綠色發展的觀念深入人心,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被確定為河南省鄭許一體化重點生態對接項目,長葛市認真踐行「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國家溼地公園建設理念,重點規劃建設了佛耳湖生態保育示範區、秋莊水質淨化展示標準區、華夏幸福社區共建典範區、黃金橋科普宣教與遊客服務核心區等6大功能區域。
  • 城市建在公園裡,河南這個城市來了就不想走
    (雙洎河)至目前,長葛產業新城已建成雙洎河溼地公園、中央公園、樂舞公園、樂活公園。四大公園坐落雙洎河畔,風姿各異、首尾相連、隔河呼應,已成為當地新晉網紅打卡地。(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 )水為脈綠為底 雙洎河畔落成四大公園「產業新城域內原本有一些水系,但水量小、不成系統,在規劃和建設中我們對整個水系網絡進行了梳理,向北逐步聯通航空港區多條水系,東西向聯通很多小支流,向南則聯通雙洎河。」
  • 長葛將建設工業主題公園、葛園、森林公園3大主題公園
    清潩河綜合整治工程是長葛投資最大的民生工程,目前一期水利工程已全部完工,園林綠化工程完成80%,預計年底完工。清潩河沿岸的籃球場、網球場等體育設施不少已經建成。紅色的健康步道、翠綠的草坪,再加上河岸清新的空氣,讓在河邊散步、健身的人心曠神怡。
  • 河南5處國家溼地公園試點「轉正」啦
    光山龍山湖國家溼地公園白鷺扎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慧  12月28日,國家林草局公布2020年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我省長葛雙洎河、柘城容湖、虞城周商永運河、光山龍山湖、伊川伊河等5處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溼地公園。截至目前,我省已有26處國家溼地公園。
  • 140處溼地開展國家溼地公園試點
    本報訊 記者王旭東報導 國家林業局日前印發《關於同意北京房山長溝泉水等140處溼地開展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批建試點國家溼地公園嚴格按照總體規劃開展建設管理,確保按期驗收。
  • 市委書記尹俊營:把產業新城打造成長葛未來的新興增長極!
    昨天下午,市委書記尹俊營到長葛產業新城調研項目建設情況。  市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劉超偉,市國土局、產業新城管委會負責人、華夏幸福長葛產業新城項目負責人陪同。  尹俊營一行首先實地察看了濱河路、雙洎河國家溼地公園、產業新城服務中心等項目建設情況,隨後召開座談會聽取長葛產業新城總體規劃、產業規劃、項目區規劃和已籤約項目、擬籤約項目建設及進展情況。
  • 海口美舍河鳳翔溼地公園——鷺鳥的天堂「圖」
    11月,海口美舍河鳳翔溼地公園水清岸綠、環境優美,吸引了多種鷺鳥在這裡越冬、繁衍生息。每天清晨和傍晚,數十隻鷺鳥有的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有的在乾坤湖水面上覓食,還有的棲息於蘆葦叢中,吸引了不少觀鳥愛好者爭相前來。這裡,儼然成了鷺鳥的天堂。
  • 「高清組圖」雲南彌勒:甸溪河溼地公園美景如畫
    沿河兩旁水清草綠,無數個景點或薈萃當地的民族文化,或展現當地的農耕歷史,或恰如當地現代的紅煙紅酒文化……優美的生態環境,使滅絕多年的各種鳥類重返林間,一群群白鷺、鉗嘴鸛、蒼鷺在溼地公園內飛翔起舞,讓垂釣、休閒運動和觀光旅遊者在綠水青山中流連忘返,成為市民和觀光遊覽者免費開放的美麗溼地公園,成為廣大遊客到彌勒觀光旅遊的「打卡地」。
  • 溼地公園拍照打卡 河道中間踏水餵魚 觀瀾河龍崗河成市民親水戲水...
    隨著深圳市水環境實現歷史性轉折,不僅是茅洲河、深圳河等河流考核斷面水質達標,觀瀾河、龍崗河、福田河、大沙河、坪山河等河流,也呈現著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景。尤其是依河而建設的溼地公園、景觀工程,不僅成為城市新風景線,也成為市民親水戲水的好去處。
  • 金觀察|遇到你,很美麗:鄭許一體化支點長葛市的未來暢想
    樂活公園旁邊有好夢從鄭州向許昌,有一條華夏大道;華夏大道穿過的地方,是一片繁忙開發地,即長葛產業新城。這座集合了多個2019年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的產業新城,建設日日不息,穿「城」而過的雙洎河流淌千年故事,映襯著兩邊已經開放的大面積綠地和公園。
  • 2020年,長葛要打通八一路、泰山路、鐵東路!
    報告指出,2020年,長葛要爭分奪秒、加壓奮進,幹成這些實事、大事!突出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把做優做強中心城區作為「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的引領工程,做好「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四篇文章,增強中心城區輻射帶動能力。
  • 海口人的"後花園":鳳翔溼地公園水清岸綠遊人如織
    美舍河鳳翔溼地公園成為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南國都市報記者 汪承賢 攝  南國都市報6月23日訊(記者 王子遙)水清岸綠,是一座城市優秀生態環境的體現,更是人們對美好家園的嚮往。如今,縱貫海口南北的美舍河邊水清岸綠白鷺棲息,在美舍河上遊的鳳翔溼地公園,同樣美景四溢,遊人如織。隨著近年來海口在水體綜合治理中下足苦功,這座落成不久的「新園」已逐漸成為海口市民的生態「後花園」。  6月23日上午,位於椰海大道北側的美舍河鳳翔溼地公園內遊客三兩成群,在小丘和河邊休閒玩耍。  「以前的美舍河水質比較差,河水有些渾濁,有時還有異味。」
  • 河清岸又綠 樂享新生活
    河清岸又綠 樂享新生活 2020-09-18 15: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