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統一配備的熱水器為何會被業主拆了當廢品賣?

2020-12-18 浙江新聞

  碧桂園幸福裡小區統一配備的空氣能熱水器。

  「相關政策要求新住宅小區必須配可再生能源熱水設備。可我們小區交付後,大家發現開發商統一配備的空氣能熱水器體積很大,太佔地方,於是紛紛拆了當廢品賣。」最近,市民張先生反映說,甚至有熱水器供應商直接上門低價回收,然後再高價賣給其他房產開發商。「如此一來,空氣能熱水器豈不是成了供應商賺錢的載體?」

  業主:這麼大的設備,實在太佔地方

  張先生所說的小區是碧桂園幸福裡,在集士港春工貿四路和集豐路路口附近。

  前天,記者到小區實地調查,走訪了幾家正在裝修的住戶。6號樓七樓一住戶正在裝修,記者發現他們原本裝有空氣能熱水器的設備平臺已空空如也,而且已經與房間打通。業主恰好在現場,他說:「空氣能熱水器的儲水罐和外機已經拆了、賣了!有人上門回收,800元一個。原先,房產開發商配了一個約兩平方米的設備平臺,而這套設備佔了其中一大半面積。相鄰房間只有一米多寬,如果不打通設備平臺,根本沒法當房間用。開發商在賣房子時也明確說明,以後可以打通設備平臺做個房間。」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二樓一家正在裝修的住戶,他家的空氣能熱水器的儲水罐和外機剛剛拆下來,放在一邊。圓柱形的儲水罐豎在地上,約有1.4米高,上面標註的額定容量是150升,淨重50公斤,另外還有一個外形和空調外機差不多的主機,這樣一套設備的確很佔地方。

  該戶業主說:「今天已經有人上門出價800元回收,我有點捨不得,東西是好東西,就是太佔地方不實用,我看看能不能拿回鄉下老家用。」

  熱水器被廉價回收,再轉手賣給其他開發商

  記者下樓後,發現樓下停著一輛大貨車,有人正將拆下來的空氣能熱水器一件件裝車。旁邊一名中年男子叮囑周圍搬貨的人說:「要小心,不要有磕碰。這些東西我弄回去後,還要重新清理接口處的灰塵,抽真空,然後才能出貨!」

  該中年男子姓周,是一名熱水器供應商,也在做新樓盤熱水器項目。他從被棄用的空氣能熱水器中發現了「商機」:「我準備把這些回收的空氣能熱水器處理一下,然後再統一賣給樓盤開發商。這樣一臺設備我們回收價格是800到1000元,賣給開發商統一招標的價格是3000元左右,開發商算到房價裡的預算應該在4500元到5000元。」

  在短短幾天內,周先生在碧桂園幸福裡回收了數十臺空氣能熱水器,「還有一些被別人收走了。說實話,目前在裝修的住戶中,空氣能熱水器被留下來用的非常少。」

  據了解,碧桂園幸福裡約有800套房子,其中600套裝了空氣能熱水器,目前在裝修的有100多戶。周先生說,其他很多新小區情況也差不多,目前他正在對接周圍其他小區的空氣能熱水器回收業務。

  周先生坦言,雖然新小區熱水器回收業務利潤高,但他並不想賺這個錢。「因為空氣能熱水器沒有發揮實際作用,卻給了熱水器供應商賺錢的機會。」

  周先生透露說,目前這種情況並非不可改觀。「現在有集中供熱模式,就是把空氣能的主機和儲水箱統一安裝在室外屋頂,然後由熱水器供應商統一維護。維護費按住戶用水量收取。我們公司目前已經運作了5個這樣的項目,整體來說還不錯。但是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多數供應商都想著賺快錢,直接賣設備給房產開發商,不會想到長遠的維護和使用;而開發商的目標是通過驗收,只要能通過驗收,他們自然選擇更省錢省力的方式。」

  相關部門:已經向上級反映此問題

  就目前可再生能源熱水設備在實際應用中的尷尬現狀,記者向市住建委有關部門進行了反饋。相關工作人員解釋,現在有關政策要求為每個住戶提供可再生能源熱水,要求強制推廣可再生能源熱水系統。因為房產開發商對房屋的設計營銷等問題,的確導致一些可再生能源設備遭到棄用。「但是,任何部門都沒辦法強制老百姓使用這套設備。因為設備是計入房價的,是老百姓花錢買的私人產品,他們有權做任何處理。就像開發商給房子配了一個馬桶,業主不喜歡要拆掉,其他人也沒辦法幹涉。不過這個問題不僅僅在寧波存在,其他城市也有同樣的情況,我們已經向上級部門反映了。」

相關焦點

  • 寧波多個新小區現怪現象 新太陽能熱水器當廢品賣
    「我家小區裡很多住戶在裝修,開發商免費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都被直接拆了當廢品賣。」昨天,市民陳先生向本報報料。他說,房子的銷售人員也認為這東西不實用,放在房間裡不好看,「當我問那為什麼還安裝?得到的回答是:『為了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
  • "熱水器當廢品賣"不是節能是浪費
      文/司馬童  買新房,開發商送太陽能熱水器,既經濟又環保,這本是件十分愜意的事情。但最近,有不少寧波市民反映,開發商贈送的這一「綠色福利」被集體嫌棄,交房沒多久,業主們就商量著把這些熱水器拆除。有市民說,房子的銷售人員也認為這東西不實用,但為了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又不得不裝。
  • 嶄新的太陽能熱水器被當廢品賣 寧波市住建委牽頭協調
    浙江在線6月29日訊 因為政府對太陽能熱水項目的鼓勵和強制規定,近幾年有不少新建地產項目給住戶裝上了太陽能熱水器。但不少住戶裝修時直接將家中嶄新的太陽能儲水罐拆了當廢品賣,原因是其體積太大,空間安排不合理;採用集中供熱分戶儲水的模式,產生的費用按戶頭平攤,用戶難以接受。
  • 舊馬桶拆了不知往哪扔 廢品回收難
    舊馬桶拆了不知往哪扔 「廢舊馬桶拆卸下來,商家不回收,環衛部門也不願清運,都不知該往哪兒扔。」27日,家住市區新華園小區的王女士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 據王女士介紹,前段時間,家裡的馬桶壞了,她換了個新馬桶,商家上門安裝完畢,把拆下來的舊馬桶丟在了衛生間,讓她自行處理。
  • 蘇州小區高層區別墅區被隔開 業主不滿拆大門
    6月10日上午,高層業主代表到社區會議室商議如何解決處理門禁事宜,會議過程中,有部分業主直接到小區裡強行把別墅區三期主幹道上的大門給拆了,並在小區的門禁和門崗上用紅漆噴上「拆」字。   高層區業主劉先生告訴記者,自從門禁設立之後,就變成了「單向權限」,別墅區業主可以憑藉門禁卡隨意進出高層區,而高層區業主只能將活動範圍控制在高層區,私設門禁和隔離門讓他們感覺受到了歧視。劉先生說,當初開發商對外銷售時稱小區是個整體的大型社區,當時買房就是看中這個,哪知道日後會被「隔離」。   「小區裡的公共綠化大部分都在別墅區,難道我們只能隔著大門感受花草樹木嗎?」
  • 熱水器銅閥被蟊賊偷瘋了 廢品站成了他們銷贓之處
    太陽能熱水器還在淌水。高勇 攝近日,許多市民反映自家樓頂的太陽能熱水器閥門一夜之間被偷光。隨後,記者兵分幾路,走訪了這些小區,探尋老舊小區防盜之痛。46臺熱水器銅閥不翼而飛「家裡的熱水器怎麼加都加不滿。」11月15日一大早,琅琊小區2棟樓長劉大爺家裡就被找上門來的住戶給擠滿了,一頭霧水的劉大爺打開自家熱水器閥門實驗了一番,沒想到過了半個多小時也沒有加滿。帶著滿肚子疑惑,劉大爺搬來梯子,爬上了頂層平臺,這一看,可讓他大吃一驚。
  • 當廢品賣了還是進回收箱?雙11快遞包裝都去哪了
    」昨天上午,記者在福臨苑小區門口看到,一名快遞員正在處理市民丟棄的快遞盒,他告訴記者,「這些都是今天的快遞,有的人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把箱子拆了,拿走裡面的貨物把包裝盒留了下來。這些包裝盒都是嶄新的,如果丟掉太可惜,所以我把它們收集起來,寄件時可處理後再利用。
  • 西安老舊小區改造為何遭遇「防護網」難題?建議:先完善安防
    :難以接受拆防護網、拆樓頂太陽能熱水器等改造方式,部分小區改造工作因此出現延緩,居民、社區、施工等多方頗有茫然委屈。「業主希望政府能徵求大家的意見,比如防護網,不能一刀切,建議拆除後統一安裝,政府出人工,業主出材料費。」
  • 廢紙收購價水漲船高 賣廢品下個APP也能操作
    前晚家住惠山區某小區的李女士剛拆完快件,打算把紙包裝盒放在門外,第二天上班帶出去扔,結果被她母親數落了。老人說自己帶孩子去樓下玩時,小區不少老阿姨都開始收拾廢紙箱準備賣了,「一斤能賣八九毛錢」。記者走訪市區一些廢品回收站發現,廢紙板收購價已全面上漲。小區收廢品師傅上門收購價是0.8元一斤,而廢品站給的價會更高些。「廢紙板九毛錢一斤,你量多我上門來收!」
  • 賣廢品?進回收箱?「雙十一」過後,海量快遞包裝箱去哪兒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麗今年「雙十一」一如既往創造了超高的成交量,在網友享受拆快遞喜悅之時,堆積如「山」的快遞包裝箱何去何從呢?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探訪了社區、校園等發現,大部分快遞包裝箱賣了廢品,少部分進了回收利用渠道。
  • 拆完快遞誤將護照扔垃圾桶,失主查監控找線索在廢品廠尋回失物
    楚天都市報9月27日訊(記者滿達)拆完快遞後,將所有的包裝紙盒扔進了小區樓下的垃圾桶,卻忘了將裡面的護照給取出來。因馬上要去國外出差,護照卻不知所蹤,家住洪山區楊園南路藍晶綠洲的凌女士心急如焚,幸好在小區安保人員和鄰居的幫助下,凌女士找到了從垃圾桶內撿走紙盒的男子,並從廢品廠尋回了護照。
  • 瓊海萬泉河經典小區兩業主違約封閉陽臺 物業拆玻璃斷水電
    瓊海萬泉河經典小區  兩業主違約封閉陽臺  物業拆玻璃斷水電  南國都市報7月24日訊(記者陳康)近日,瓊海萬泉河經典小區的兩戶居民在裝修前與物業公司籤訂了《裝修管理服務協議》和《承諾書》,明確約定不得封閉陽臺,可業主還是把封閉陽臺的玻璃裝上了。
  • 大媽在高校快遞站點幫忙拆快遞,留下紙箱賣廢品
    大媽在高校快遞站點幫忙拆快遞,留下紙箱賣廢品 11月10日,河南鄭州。
  • 網際網路上賣廢品既環保又便捷
    新回收方式 便捷公平專業近兩年,一些公司嘗試對廢品回收進行「網際網路+」改造,手機預約下單,廢品回收一鍵搞定,這樣的上門服務受到市民們的青睞,「網際網路+」的新模式撬動了廢品回收「舊」市場。家住高平市新北小區的李女士,過去常常為處理家裡的各種廢品發愁。
  • 平陸縣天地永和小區竟然存在一房多賣,業主苦悶,怎麼回事呢?
    天地永和小區業主 陳先生告訴記者,在天地永和買了一套120多平方,當時首付款交了40%的首付款,說是2014年交房,但是到2018年它這個房子才蓋好,2018年那會讓我們過來領鑰匙的時候,人家下村的人說是這個房子也是他們的,所以我們就是一個房子有兩個人在爭。
  • 想賣沒人要想扔無處扔 廢棄的「大傢伙」咋處理
    可物業工作人員表示,環衛工人不會清理床墊,需要請專業的建築垃圾清運公司,業主根據垃圾尺寸付費,清理這張床墊預計要花150元。清理一張床墊為何這樣難?陳先生很疑惑。負責安順家園小區垃圾清運的環衛工人表示,像床墊這樣的舊家具並不在他們的清運範圍。業主可委託物業處理,或由業主自行負責清運。
  • 綠地觀堂花苑剛交付,出入小區東門的橋竟拆了!業主傻眼
    「這不是欺騙業主嗎?售樓的時候小區東門出入有一座橋梁,建造得很漂亮,標牌上都寫著『永久性』,結果等到交付的時候居然拆了。當初看中這座橋是因為方便出行,現在讓我們怎麼辦?飛過去嗎?」5月14日,海曙區綠地觀堂花苑小區業主面對被拆得鋼筋裸露的橋梁,唉聲嘆氣,紛紛向開發商討說法。記者到現場進行了採訪。
  • 小區停車位只賣不租,業主開車堵住小區門口,業主:晚上回不了家
    隨著科技的發展汽車的崛起,現在幾乎每家每戶都開起了小車,隨車車子多了,佔用的地方就大了,很多商家為了謀取裡面的利益,停車位只賣不租,很多人表示賣又賣不起,不賣又沒地方停車,很是苦惱。在青海省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在一個小區門口被大量的車子堵在了小區門口,導致交通出現混亂,那麼,到底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據記者了解,該小區有3109戶住戶,而地下停車位共有777個,而該小區的地下停車位目前為止也已經賣出去了300多個。
  • 東莞小區車位問題備受關注 只能臨停業主喊不公
    東莞地產業發達,但一些地段車位資源豐富,租不出去,於是開發商為了確保經濟利益,有車位不讓臨停,而是只賣不租;有的小區卻為了多收管理費,只租不賣;而有的小區既不月租也不賣,讓業主們長期使用臨時卡,五花八門的管理模式,給業主們一個感覺,就是買了房,卻無法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滿意地使用停車位。
  • 廢品價格大漲:居民和清潔工爭搶賣廢紙 破爛王月入過萬
    「肯定是被那個老頭拿走了,以後廢品就放家裡,留著咱們自己賣!」李老太太說。母女口中的老頭是小區的一位業主,最近每天幾乎不間斷地從1樓到31樓瘋狂地「搶」垃圾,把每家每戶門口放的箱子、廢紙等拿走了,惹得清潔工和其他業主不滿。「誰不知道最近廢紙價格高,他樓上樓下跑一個來回,一趟就能賺百十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