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水器還在淌水。高勇 攝
近日,許多市民反映自家樓頂的太陽能熱水器閥門一夜之間被偷光。隨後,記者兵分幾路,走訪了這些小區,探尋老舊小區防盜之痛。
46臺熱水器銅閥不翼而飛
「家裡的熱水器怎麼加都加不滿。」11月15日一大早,琅琊小區2棟樓長劉大爺家裡就被找上門來的住戶給擠滿了,一頭霧水的劉大爺打開自家熱水器閥門實驗了一番,沒想到過了半個多小時也沒有加滿。
帶著滿肚子疑惑,劉大爺搬來梯子,爬上了頂層平臺,這一看,可讓他大吃一驚。幾十個太陽能熱水器下水管的三通銅閥不知被誰偷去,一根根失去依託的軟管搭落在一邊的架子上,地上殘留著幾塊隨手扔在一邊的銅片。不知誰家正在加水,一股股水流順著空洞洞的下水口汩汩地流下來,浸溼了整個平臺。
「我數了一下,這上面總共有48臺熱水器,除了兩臺的塑料閥門沒被下掉之外,其餘46臺熱水器的銅閥無一倖免。」看著眼前的一片狼藉,劉大爺有些哭笑不得。
和劉大爺同樣鬱悶的還大有人在,12日早晨,家住長江中路省出版宿舍的江大叔和平常一樣來到樓頂晨練,沒想到剛推開門就差點被一根塑料軟管絆倒,仔細一看,竟然是自家熱水器的排水管,原來,一夜之間,樓頂的40多臺太陽能熱水器有近半被偷了銅閥。
「我去買銅閥的時候,老闆都講最近好多人買。」鳳陽三村的楊先生也不幸遭竊,去五金店購置時,老闆的一句話讓他很是憤慨,「現在的小偷太猖狂了。」
銅閥去向成謎
記者在劉大爺樓下了解情況時,不時有收廢品的騎著三輪車從身邊經過。被盜的銅閥會不會轉手賣給他們呢?記者隨即攔下一輛三輪車,稱手頭有一批銅閥要出手,「黃銅吧,10塊錢一斤。」這名收廢品的男子絲毫不過問銅閥的來源,張口就報價。
討價還價中,這名收廢品的透露,有一些廢品回收站專門回收他們手中的貨物。記者隨後在他的指引下來到張窪路某家廢品回收站,門口掛著碩大的招牌,上面寫著「高價回收銅、鋁等」。
「老闆,可收銅線、銅頭啊?」「收啊,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15塊錢一斤。」
在整個交談過程中,廢品站的老闆絲毫未問及銅閥的來歷,據他介紹,經常會有人到他那去賣這種銅閥,「一次都有幾十上百個。」他們通常都會照單全收,再轉手賣給別人。
收購來的銅閥流向何處?對此,這位老闆搖頭不肯透露。
舊小區缺乏防範意識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被盜的基本上都是老舊小區,門樓老化、沒有保安、居民防盜意識薄弱是這些小區的通病。
在省出版宿舍樓頂看到,這棟樓上從東到西共四個單元,其中三個單元的樓頂是互通的。中間兩個樓道通門很容易被打開,最西邊的門是一個已經壞了的木門,根本起不到防盜作用。
雖然樓下也有兩道防盜門,但是最外面那個防盜門被居民用石塊抵住,早已形同虛設。而裡面的那道防盜門,只有一個單元是用一把大鎖鎖住。其他的門不是被居民用鐵絲固定在牆上,就是鎖壞了,已經完全失去防盜的意義。
而劉大爺居住的琅琊小區,根本就沒有安裝防盜門,部分防盜意識較強的住戶自發在樓道口裡裝了一道鐵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這次銅閥被盜事件中,小偷基本上都是從未安裝防盜門的樓道上樓的。沒有保安,四通八達,人流量大,流動人員錯綜複雜則是另一個安全隱患。
教你幾招防盜措施
在琅琊小區,記者偶遇幾位正在巡邏的保安,他們介紹,每天都會定時定點進行巡邏,但是像這種作案,除非能提前預知,在樓下守候,否則一般很難發現。
針對以上幾個小區被盜的情況,警方提醒市民,住在高層仍需要加強防盜,特別是在節假日期間要密切留意,外出時要關好門窗,不要使用明掛鎖,要關好樓棟單元的總防盜門。
另外,在頂層安裝防盜網,在汙水管、煤氣管上安置易發出聲響的物品,也可有效防止被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