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天才出少年。」
那些在年少時就展現出了非凡的能力,取得了優異成績的孩子,總是讓人們十分欣羨。
這不,有一位年僅16周歲的女孩,就創造出了不小的奇蹟。
這個女孩的名字叫冼奇琪,來自廣東。她還沒上高三,就參加了2020年高考,而且考出了663分的好成績,被中科大少年班錄取。
中科大少年班是教育史上的創新之舉,能被錄取的孩子雖然沒有完成常規意義上的中學教育,但都是綜合素質突出的佼佼者,學習成績更是拔尖。
自1978年創辦以來,從少年班走出了多位學者、教授、商界精英、科研人才……堪稱「英才的搖籃」。
就拿冼奇琪來說,她就是典型的學霸級人物,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還獲得過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的省級一等獎。
可即便如此,想要獲得中科大少年班的錄取資格也要先經過不少考驗。
冼奇琪是在2019年9月報名的,經過初審獲得了考試資格。
在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後,中科大按分數選出了前160名的同學,再經過嚴格的複試、面試篩選,選出48名精英中的精英,冼奇琪就是其中之一。
面試的題目有多難?冼奇琪回憶了一下,題目是與「風力發電、人工智慧科學家」有關的知識。
對於這樣的題目,倘若沒有深厚的知識底蘊,想要完美作答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對於準備充分的冼奇琪來說,題目的難度並沒有超出她的想像範圍。
在她被順利錄取後,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稱讚,她戲說自己是因為「懶」才不想讀高三,這樣雖然不能上清華、北大,卻可以免掉一年的辛苦。
她的說法把網友都逗樂了,大家都說這個女孩是有一點「小幽默」。
每位學霸的好成績都是建立在辛苦付出的基礎上,要真的是連書本都懶得打開,題目都懶得研究,又怎能取得上佳的分數呢?
冼奇琪在參加考試前,也進行過大量的練習,為了練出流暢的「題感」,她還找了一些競賽題進行加強訓練,這正是她能夠取得高分的原因之一。
而她之所以說自己「懶」,一方面說明她心態從容、淡定,又懂得自謙。事實上,她是一個很有鑽勁的孩子,選擇中科大也是因為喜歡濃厚的科研氛圍,那種「不思進取的懶惰」在她身上是不可能出現的。
另一方面,「懶」說明她掌握了學習技巧和方法,讓學習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不會讓人想起來就覺得吃力。
那麼,這個女孩到底有哪些獨到的學習方法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1.主動學習、不等人催
和很多學霸、學神一樣,冼奇琪有一個很好的習慣就是「主動學習」。
她在學習方面從不讓老師、家長操心,自己對知識懷有濃厚的興趣,把課本內容研究透徹後,還覺得不滿足,就會給自己安排一些拓展題、競賽題。
很多學生會覺得做題苦、做題累,可冼奇琪卻把做題當成了樂趣,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找到解題思路,獲得正確答案,讓她覺得很有成就感,所以她會樂此不疲。
2.做好計劃、有條不紊
冼奇琪還有一個特點是有自己的「學習節奏」,她會提前做好計劃,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
比如開學拿到了練習冊,她不會坐等老師布置任務,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把題目全部做完。
這樣等老師安排做練習冊的時候,她就能騰出時間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按照這樣的辦法,她為自己節省了不少時間,當別的同學被各門功課搞得手忙腳亂的時候,她還有餘力彈鋼琴、閱讀課外書籍,為自己減少了不少學習壓力。
3.調整心態、從容應對
冼奇琪對待大考、小考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態,考前不會特別緊張,考後也不會因為分數起伏出現情緒問題。
據她自己說,每次大考之前,都會對自己進行心理調節,比如會告訴自己「先做最壞的打算」。
帶著這樣的心理走上考場,她便會對分數淡然處之,能夠冷靜答題,成績反而會比較理想。
當然,冼奇琪良好的心理素質也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她的父母非常開明,一直秉持「順其自然」的教育理念,從來不給孩子施壓。
而且父母也很尊重孩子的意願,比如冼奇琪不想上高三,想報中科大少年班,父母就沒有幹涉,這也讓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自在地成長,變得更加快樂、自信。
冼奇琪將在中科大開啟一段更加精彩的人生,相信這個女孩一定能夠成為優秀的科研人才,擁有無限美好的未來。
我是【親子育兒堂】,一個熱愛讀書、學習的老爸,長期關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願與爸爸媽媽分享育兒、教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