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暖流,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東部,自南向北流動著一股著名的秘魯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溫普遍升高,向西流動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強。恰逢此時,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稱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轉成西北季風。西北季風不但削弱了秘魯西海岸的離岸風--東南信風,使秘魯寒流冷水上泛減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著水溫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魯寒流的水溫反常升高。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稱為"厄爾尼諾暖流"。
厄爾尼諾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但這個狀態要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真正發生了厄爾尼諾事件。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研究,2020年厄爾尼諾已經形成。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不過,這次的厄爾尼諾事件,對於我國的影響還是比較顯著的。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並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連續5個月Ni?o3.4指數的滑動平均值分別為0.6℃、0.5℃、0.5℃、0.5℃和0.5℃。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
本次厄爾尼諾事件中,熱帶大氣環流對海溫的響應主要體現為中部型厄爾尼諾的影響特徵,即大氣異常上升運動主要在中西太平洋,春季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位置偏西,江南西南部至華南西部、青藏高原大部降水偏多。
受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影響,預計2020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降水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澇重於旱。
4月北方果區遭受嚴重霜凍,果農面臨嚴重減產和絕收,損失慘重,緊接著又是雲南乾旱,四川攀枝花冰雹。
進入5月再次遭遇極端天氣,3號河北多地遭遇冰雹襲擊,當地梨樹種植受災嚴重的甚至絕收,11號山東多地遭到冰雹奇襲,損害慘重,萬萬想不到的是,新疆福建和國家氣候中心又傳來了壞消息!
新疆克州多地遭冰雹襲擊,林果棉苗受災較重。
中國天氣網訊5月7日下午16時,受強對流天氣影響,新疆克州阿圖什市等地遭遇冰雹天氣襲擊,冰雹最大直徑5釐米,當地林果和棉花幼苗受災比較嚴重,具體災情正在進一步調查統計當中。
新疆克州多地遭冰雹襲擊,林果棉苗受災較重。中國天氣網訊5月7日下午16時,受強對流天氣影響,新疆克州阿圖什市等地遭遇冰雹天氣襲擊,冰雹最大直徑5釐米,當地林果和棉花幼苗受災比較嚴重,具體災情正在進一步調查統計當中。
福建連城2800畝農作物遭雹災 10村農戶受損嚴重
中新網福建連城5月7日電,5月6日下午兩點左右,受強對流天氣影響,連城縣北團鎮突降暴雨和冰雹,導致孫臺、江園、溪尾、老營等10個村,2800畝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
在老營村煙田受災現場,即將收成的菸葉片被砸落一地。望著幾乎絕收的菸葉,種煙大戶羅家祿欲哭無淚,他今年種煙49畝,原計劃過兩天開始採摘、烘烤,正常年景可收入20多萬元。如今,一場雹災,讓他半年的辛勞化為泡影。據不完全統計,北團鎮受災菸葉、芋頭、蔬菜等農作物面積2800多畝,其中煙田絕收1300畝!未來,根據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氣近期演變特徵以及國內外多家氣候動力和統計模式綜合預測結果,春季之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將回到中性狀態。未來需密切監測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變化,關注其對我國汛期天氣氣候造成的可能影響。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超過我們的想像。目前幾乎每年都會形成一定的極端天氣,甚至在一年中會同時出現厄爾尼諾及拉尼娜天氣,但即便是同樣發生厄爾尼諾或拉尼娜天氣,在我國的影響可能也會不同。歷史上厄爾尼諾持續期間,易出現降雨偏多甚至異常偏多情況。2020年極端天氣預測其實目前美國日本及澳洲的氣象觀測中心數據預測,極端天氣的發生概率是中性>拉尼娜>厄爾尼諾。因此我們現在就以厄爾尼諾來對待中國的大豆生產,可能還是為時尚早,建議關注短期內的天氣預報數據為主。目前東北大豆剛剛開始播種,由於降雨持續,黑龍江東側播種玉米的時間窗口不斷縮短,西側播種相對順利。湖北地區隨著小麥及油菜籽的搶收,大豆的播種將陸續展開。其實不斷出現的極端天氣除了影響著作物生產,也不斷改變著現時的氣候。剛剛過去的5月上旬,華南多省平均氣溫是中國歷史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上月的黑龍江創下了歷史同期的降雪紀錄。天氣的變化悄然無聲,但我們總是在發生過後才確定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極端天氣(厄爾尼諾或拉尼娜?),目前繼續關注濤動指數變化,各地實際的天氣對大豆生長狀況的影響需區別對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