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敏,湖北英山人,現居北京海澱,中學語文教師。自讀書時代起,就熱愛文學,曾在刊物上發表詩歌、散文及教學隨筆若干。喜與學生一起懷著赤子之心,投入真性情,舞文弄墨,寫些真誠賞心文字以自娛和交流,並樂此不疲。
▼
今天讀曹文軒老師的《回憶我的語文老師》,很受感動。儘管我沒有曹老師這樣的成就,並且永遠也不大可能有他那樣的成就,甚至也算不上老師們眼中出色的學生,但在我成長曆程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也是語文老師。我這個平凡的學生,還是特別想用我的拙筆,如實地去記錄這些平凡質樸又偉大的師者,以表達心中的感激與崇敬!
我的小學是一所鄉村小學,我的啟蒙老師叫鄧俊峰。鄧老師是一位民辦老師。我上學時,他年紀就已經很大了,頭髮都掉光了。他在學校不僅要帶學前班的課,還要燒火做飯負責所有老師的夥食,還要負責打上課鈴和下課鈴。他好像總是忙碌的,但臉上總是帶著慈祥的微笑,一口普通話非常標準。他第一堂課教我們讀拼a、o、e時,他慈愛地拖長聲音大聲讀,讓孩子們認真地看他的口型。他聲音非常洪亮,就像他敲響的鐘聲一樣渾厚有力。
他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地喜愛。他教我們寫字時,總是一手抱著一個孩子,把我們輕輕放在他的膝蓋上,用他的大手握著我們的小手,一筆一畫,手把手地教。我還記得他教我寫「光」字,一邊讓我伸出小手摸他的光頭,一邊慈祥地笑著說:「這就是'光頭』的'光'"他又指著窗外明媚的陽光說:「那是『光明』的『光』」。我小心坎可樂了,禁不住哈哈笑。我小小的心田裡,第一次覺得漢字是可摸可觸,可以觀感的好玩的東西。喜歡語文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很多年以後,我還記得那天教室窗外的陽光,那陽光是那樣的明亮燦爛,陽光下的四季青和香樟樹嫩綠的枝葉,在涼爽的秋風中輕輕地搖曳。
三年級時的語文老師叫朱德英,他本人像他的名字一樣,英俊瀟灑,品德好。為什麼這麼說呢?他給我們上課,總是喜歡穿著灰色的西裝,或是背帶褲配白襯衣,頭髮總是梳得整整齊齊,油光滑亮,一看就覺得他精神抖擻。
我們覺得他品德好,主要是認為他很正直,富有正義感,還教學有方。他批評學生時一針見血,毫不留情面。正因為如此,他在的地方,仿佛總是充滿正氣,同學們都很敬佩他。
那時,經常有城市裡捐贈的衣物分配到小學。記得有一次,他挑出了一件最新最漂亮的扎著蝴蝶結的紅色的外套,放在講臺上,跟大家說這件衣服要獎勵給班裡最刻苦努力的我.那時候,我心裡特別感激他。因為我父母都平凡,還特別硬氣,儘管生活很拮据,但從來都不要村裡下發的任何救濟物品,也一直教育我們不能接受任何施捨。懂事後,我常想,是不是我一定就是那個最刻苦努力的孩子呢?真不一定。朱老師正是用這樣一種方式,維護一個孩子脆弱的自尊,同時又給予她以鼓勵。這件小事,儘管很普通,但對我的激勵卻真的特別大。正是從三年級起,我的成績一路上升,才開始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的。
時光飛逝,六年級時的語文老師是李濟平老師,他是大學畢業回鄉當校長的。到我的小學時,我剛好上六年級。我還記得他給我們上第一次課的情景。上課鈴響,一個瘦瘦高高的戴著金邊眼鏡的的老師,夾著幾本書,大踏步走進教室。他把書本放在課桌上,環視四周,師生互行禮後,他開始自我介紹。未開口,他先拿出粉筆,在黑板上寫上三個大字「李濟平」,是勁道有力,磊落大方的楷書。接著逐一講解,「我姓『李』,李唐王朝的『李』,叫『濟平』,濟世安邦的『濟』,為萬世開太平的『平』。」這個開場白,太有震撼力了!儘管那時候,我們對於大唐王朝、濟國安邦、為萬世開太平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甚至到現在也不能完全搞明白,但是李老師說得那樣的莊重有力,大氣磅礴,我們都頗受感染.
上李老師的語文課,最吸引人的,是他的粉筆字,公正的楷書,非常嫻熟,筆畫分明,瀟灑自如,一絲不苟,還書寫得倍兒快.後來,班裡同學寫字都學他。那時大家正值畢業年級,印卷子,還不像現在這樣方便.每天中午都要選同學往黑板上抄題,這差事大家都搶著幹,其實大家都想寫得像李老師一樣漂亮。可是這又談何容易呢?
其實,我們當時對李老師都很好奇。因為那個時候科班畢業的老師,本來就少,能回到本村當校長的就更少了,李老師為什麼就回了呢?謎底的揭開,跟一次割麥行動有關。記得李老師去縣裡開會的那幾天,剛好是麥子成熟的時候。師母病了,家裡幾個孩子都在外上學。李老師家附近的幾個稍懂事點的孩子,擔心下雨麥子爛掉,就偷偷地邀班上孩子周末去幫老師割麥子。割到一半時,師母知道了,生怕我們累著割破了手,為我們送來一桶涼茶和滿滿一籃子洗得乾乾淨淨的桃子,趕緊讓我們吃了喝了回家。那是我第一次見師母,瘦削乾淨而秀氣,即使病重,仍然讓我覺得她很好看。
後來,我們慢慢知道了,李老師之所以選擇回鄉,正是出於對家庭和家鄉的責任感,並且聽說他的三個孩子都培養得非常出色。我後來想,李老師對我影響最大的地方,除了寫字,更多的就是一種責任感,當然儘管我寫的字連他十分之一也比不上。
初中時代的語文老師是餘寶康老師,他對我影響最大的方面有兩點:一是他讓我第一次覺得書讀得多,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但以書讀得多為資本虛榮炫耀,不懂得謙讓,避鋒芒,是一件愚蠢的事;二當然要數他博愛的胸襟。
初中第一次語文課,他以舉手表決的調查大家的閱讀情況。問到《西遊記》,舉手的有一半;問到《三國演義》,舉手的四分之一;問到《紅樓夢》,教室裡靜極了,我環顧四周,發現舉手的就我一個(說實話,那時我讀是真讀過,但只不過是囫圇吞棗罷了。現在也沒怎麼讀懂,就更別說當時青春年少了)。他為了驗證我是否真讀過,提了幾個常識性的問題,我都答對了,他眉開眼笑,嘖嘖稱讚,讓大家以我為榜樣,多讀書。那時候,全班同學注視著我,我臉上火辣辣的,心裡卻非常自豪,原來讀書多,也可以讓人刮目相看啊!因此,我當了三年的學習委員兼他的語文課代表。
那時的中學生活,遠遠沒有現在這麼豐富,一個元旦聯歡晚會,就令大家興奮得不得了。並且我還很榮幸能擔任主持人,這對顏值不高的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次經歷,此後二十多年都沒有這樣的機會。也許是當時處於興奮狀態,當餘老師宣布最精彩的猜字謎活動開始後,我就停不下來,一口氣獨攬了前面好幾個,猜對一個字謎得到一份獎品----一根鉛筆。我還記得餘老師剛說出謎面「朱閣枕黃粱,打一名著」,我就脫口而出《紅樓夢》;餘老師剛說「退潮,打一字」,我就對出了「灕江」的「漓」。……隨著答對的越來越多,自信心慢慢變成了自負。那一刻,仿佛覺得窗外呼嘯的北風也在為我歡呼,仿佛覺得自己就成了萬眾矚目的中心,不免有些得意洋洋,故意賣弄,不可一世。
這時,餘老師卻不讓我繼續猜了,讓我坐到旁邊,把機會留給其他同學。我當時頗不服氣,嘟著嘴,悶悶不樂。
第二天課間,老師把我叫到窗外,微笑著對我說:「你是個有語言天賦的孩子,但要記得不要鋒芒太露,好出風頭。」接著,他又送給我兩本半舊的書,一本是綠色封皮的《記敘文寫作指導》,一本是黃色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當時,接過書的那一刻,我心裡沉甸甸的,既愧疚,又感動。
回到教室,我翻開扉頁,「願你謙遜向上,學有所成」幾個端方正直的墨色隸書漢字,映入眼帘。頓時,我仿佛讀懂了老師的心意,不服氣的閉塞的小心眼,瞬間變得大了起來,臉上火辣辣的,心中卻是滿滿的感動。那兩本書,我一直保存至今,因為我那時真真正正感受到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最容易沒來由地心浮氣躁,此刻能得到師長誠意的告誡、認可與鼓勵,是幸運和幸福的。這種認知我到現在也沒有改變過。
餘老師是真心地愛著我們每個學生的。記得那時候初中住校,住得遠的孩子,要帶米帶鹹菜,往往一大罐子鹹菜就要吃上一個星期,且時間長了,鹹菜就發黴,更談不上營養了。而十幾歲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老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老師總是讓師娘想辦法,幫助大家改善生活。春天的時候,他會讓師母上山上去拾樅樹菇,回來煮幾盆蘑菇湯,送到男女生宿舍,那真叫一個香啊!冬天,他會在教室旁邊的地裡,多種好多青菜,讓師母炒好菜,送給同學們。而此時,他自己的四個孩子,都在上大學或中學,他還這樣地想著我們,該是多麼不容易啊!
幾年後, 我的小妹妹也巧榮幸地成為了餘老師班上的學生。妹妹高考前夕,我和餘老師聯繫時說她反映宿舍有些吵,想在外面租個房子複習,請老師幫忙分析一下,是否可行。餘老師擔心會給我父親增加負擔,又怕一個女孩子在外不安全,二話不說,當天就把我妹妹接到他家住,專門騰出一間房,讓師母照顧她生活起居一個多月。小妹妹研究生都快畢業了,他還時常掛念著。
我每次給老師發去問候的簡訊,他總會第一時間回復,問我有沒有困難,如果回家到汽車站時間太晚帶孩子不方便,他會和師娘來接我。這樣真誠話語,總會讓我感動不已。
前年初夏時節,他退休後來北京旅遊,一頭銀髮,精神矍鑠。我陪他逛圓明園的那天是個陰天,微雨。一路上我和他傾訴工作上的壓力。他用他從教的親身經歷,來鼓勵我,他說他剛畢業的時候,教學非常用心,經過三年的努力,將一個普通班的成績教到了全縣前幾名。他安慰我說困難是暫時的,只要心中信念堅定,心術端正,勤懇用心,天命自會眷顧於我。他的聲音還是那樣硬朗而平和,字字句句都敲進了我的心裡,我頓時覺得有了底氣,眼裡被煙雨微籠的池荷,也似乎多了幾分挺拔與碧色.後來,他的鼓勵,我一直放在心間,並努力踐行。中高考結束後,我將取得的優異成績向他匯報,說自己帶的學生考了全市狀元,我聽他的聲音,仿佛比我還高興,我又受到莫大的鼓舞。
說到這裡驀的想起餘老師前不久還幫了我一個大忙。我小女兒出生後,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幫忙帶。我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撥通了他的電話。他連續幾天,多次跑到我老家縣城的家政公司,幫我物色合適的人。終於找到了一位和善利落的大姐,他一再叮囑這位大姐說我是他的學生,就和他的孩子是一樣的,在外打拼不容易,希望大姐作為家鄉人,也看在他一把年紀的份上,一定要好好幫助我,善待我還在襁褓中的幼小的女兒。這些話,他一句都沒和我說過,是大姐來京後,一句一句說給我聽的,我當時真是感激涕零!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二十多年裡,餘老師就是這樣如師如父般,培育和關愛著我這位普通學生的!
現在我也是一位語文老師,我常在深夜捫心自問,我是不是也像我的啟蒙老師和遇到的語文老師一樣,永遠用自己的樂觀去感染每個遇到我的孩子,永遠對知識與真理飽有熱情,永遠堅持正直和良善,永遠積極擔當,永遠愛生如子,永遠不僅教給孩子知識,更教孩子為人處世的正理正念。
我的啟蒙老師,已經獨臥寒山很多年了,聽說他去世時,送他上山的人排了幾裡路,他的墓前還有學生為他燒香。我的小學和初中語文老師,也都已退休,大多白髮蒼蒼,但他們所到之處,無論天南海北,受到的都是尊敬和感激,從很多同學口中,都能聽到對他們的懷念和讚美。我的語文老師們,儘管平凡、普通,但是卻是我從業和人生的路標,每當夜深人靜想到他們時,我總會心潮難平,憧憬懷念,反省叩問!
-- END --
註:本文經授權轉載
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下你與你老師的故事,
同時歡迎投稿:
郵箱:ysrxydsh@163.com
大別山閱讀空間
讓青少年擁有優質閱讀資源、課程資源
通過有效閱讀
獨立自主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