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孩子認生,是每個寶媽都會在育兒路上經歷的問題。小時候還「來者不拒」的小天使,到了一定月齡,突然變得警覺起來。
等到孩子大一些,即使是見到長輩親戚,也總是條件反射般地躲到媽媽身後,這時候寶媽總是不好意思地說:「這孩子就是內向,快出來,跟阿姨打招呼!」
寶寶們認生,多是從4~6月齡開始顯現,而這個時候認生,可不是內向的表現。恰恰相反,認生是寶寶大腦聰明的象徵,意味著以後多半會成為學霸。
娃從這個月齡開始認生,意味著頭腦更聰明
表姐家的孩子小虎才4歲,小傢伙虎頭虎腦的,平時逗他玩,總是會憨憨地衝我笑,非常討人喜歡。
可是有一件事讓表姐一直很鬱悶,小虎總是特別內向,每次表姐帶小虎拜訪親戚,小虎總是訕訕地躲在表姐身後,低著頭不願意開口說話。
為這事,表姐沒少在親戚面前批評小虎:「這孩子,在家裡可淘了,一出門就蔫,沒出息!」
每次聽到這話,小虎的頭就低得更深了,小嘴緊緊地抿著,不論如何都不願意說一句話。
很多小孩子有這種極端的怕生表現,都是爸媽不當的教育所導致的。其實在4~6月齡期間,每個寶寶都會經歷怕生的心路歷程。孩子怕生,是大腦發育好的體現。
如果爸媽們正確引導,寶寶們很快就會走出內向的陰影,變得自信開朗;像表姐這樣採取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則容易導致孩子愈發內向和自卑。
寶寶們的「認生」轉變
在小寶寶們剛出生的時候,可沒有認生這回事。
◆ 2~3月齡:來者不拒
月子裡的小傢伙們,就像一個吃喝拉撒的哭鬧機器,對人、事、物很少會做出反應。
到了2~3月齡開始,小傢伙們能夠對身邊的人做出反應,此時有著初生牛犢一般的虎勁兒,不論是誰把臉挪到寶寶面前,小傢伙們都會報以友善的笑容。
◆ 4~5月齡:開始認生
到了這個階段,寶寶們開始對周圍的世界有更深刻的認知,會對爸爸媽媽表現得更加親暱,而對其他人,則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認生反應。
◆ 6月齡:認生的頂峰
這個階段的小傢伙們會坐、會爬了,認生的表現也到到達了巔峰的狀態,如果陌生的親戚強行逗娃,還會把小傢伙嚇得嗷嗷大哭。
寶寶認生和內向無關,而是一種生產的生理表現,叫做「陌生人恐懼」。如果娃到了這個階段,還是來者不拒的友善態度,寶媽們更需要小心。
◆ 6月齡~5歲:遺傳的影響
月齡尚小的小傢伙們怕生,只是人格發育期的正常表現。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明還發現,5歲以下的娃怕生,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家長們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常說:「這孩子膽小怕生,跟他爹小時候一模一樣!」從遺傳的角度來看,這話還真有三分道理。
◆ 6歲以後:教育主導性格
等到6歲以後,如果孩子依然表現出畏縮怕生,則主要是家長的教育引導方式不當,沒有在寶寶性格形成的關鍵期給予正確引導。
孩子認生,媽媽應該如何引導
小傢伙們在4~5月齡表現出認生,媽媽們不必感到丟人,這是正常的生理表現,恰恰說明娃頭腦聰明,可以區分敵友。
只要採取恰當的引導方式,小傢伙們到了6歲以後,會來一個180°的大逆轉,實現從畏縮到自信的完美蛻變。
1. 避免自謙式的教育
我們的文化骨子裡就崇尚自謙,但是寶媽過度的自謙方式,卻可能給孩子幼小的內心帶來影響。
我家孩子就這性格,內向不愛吱聲,沒出息,不像XX家孩子那麼大方!
這樣的話,爸媽們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說,卻容易給孩子內心種下真正自卑的種子。
2. 「你好」不僅限於一種表達方式
與親戚見面,媽媽們總是讓孩子先說「阿姨好」,寶寶們不願說,爸媽就忍不住要開始「自謙式批評」了。
小傢伙們內心都是非常敏感的,這樣突如其來的「尬聊」,會讓寶寶感到窘迫。寶媽們可以嘗試其他的方式,比如用招手來打招呼,或者是等話題結束後讓孩子說「再見」。
【寫在最後】
孩子認生不是內向,而是寶寶聰明呢。爸媽循循善誘,寶寶們以後才會生的聰明又大方。
【留言板】
你家娃認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