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幫團抗疫分享|暖心奶茶,家門口平價菜,陌生快遞裡的護目鏡...

2020-12-20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晶晶 通訊員 馮妍 劉東生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段時間我們小時新聞的幫幫團後臺,我想用「溫暖」。

從1月29日起,小時新聞幫幫團向大家徵集身邊守望相助的正能量抗疫故事。每天,我們都能隔屏感受到不同的感動。

不論是奮鬥在防疫一線的暖心故事,自家小區鄰居間的互幫互助,還是曬花曬草曬詩曬歌互勉疫情快快過去,這些真摯的情感化作最為樸實的文字,這段時間充滿著我們的「幫幫團」。

今天,我們還想再分享一組「今日份最暖」。

1】陶鳳仙阿姨,謝謝你的菜

讀者「潘潘」是杭州計家社區的一位社工,她分享了兩張圖片。

一張是一大袋綠油油、水靈靈的青菜。另外一張是一位阿姨踩著三輪的背影。

這位阿姨名叫陶鳳仙,這一大袋菜是她一大早去地裡摘的。

讀者「潘潘」說,當時他們正在社區裡忙著,阿姨兩手拎著蔬菜,放下就走了。

只留下一句話:「每天從電視裡面看到各種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非常辛苦,這段時間你肯定忙暈了。喏,拿點蔬菜來。等疫情結束,我再來喝茶!」

「潘潘」追出去拍下了這位熱心腸阿姨的背影。

2】這杯奶茶和元宵節當天的晚飯,吃出了家的感覺

讀者「颭」分享的這個,同樣是小區忙碌的工作人員與熱心居民之間的暖心事。

2月15日16點20分,杭州康橋街道平安雅苑的小區門崗執勤人員收到了一杯熱乎乎的奶茶。

奶茶是熱心業主楊女士特地送來的。「今天降溫比較冷,趕緊喝一杯暖和一下吧。」

保安張寶華記得這位楊女士在8日傍晚還給大家送過晚飯,16人份的飯菜都是他們夫妻倆親手做的。那天的飯菜讓不少人感動,剛好是元宵節,大家嘗著,裡面有「家」的味道。

上一次,楊女士沒留姓名就走了,後來通過社區工作人員,保安們才知曉她姓楊,她的丈夫是名廚師。現在她又來了,大家抓住機會向她致謝,還與她合了影。

社工、保安、小區熱心居民……也許我們說不清楚他們彼此之間的感動孰輕孰重,但是我們相信愛和希望會隨著這份感動傳播得更快更遠。

3陌生快遞裡的10副護目鏡

讀者「麗君」分享的是浙江省交通集團金麗溫公司龍遊南中心所最近收到的一份來自山東淄博的快遞。

「龍麗高速公路龍遊南抗疫工作人員辛苦了!加油!」快遞外包裝紙箱上用黑色粗線筆寫著這20個大字,打開紙箱一看,裡面是10副護目鏡,寄件人叫宗小荷。

宗小荷是誰?一時間,中心所的微信群炸開了,寄這份暖心「禮物」的寄件人成了一個謎。最終,「麗君」在微信中找到了這名叫宗小荷的「好友」。

原來,宗小荷是年前從山東回衢州老家過年的一位「過路客」。

因為當時杭金衢衢州段大流量管控分流,宗小荷被導航引流到龍遊南收費站,因為找不到回家的路而著急。

當時,作為收費所工作人員的「麗君」給了她很大的幫助,兩人因此相互加了朋友圈好友。

回到家後,宗小荷每天關注「麗君」在朋友圈播報高速公路抗擊疫情現場的情況。她知道高速公路收費窗口最需要防護用品,就把僅剩的10副護目鏡寄了過來。

一份特殊的禮物,如冬日的暖陽。

4】美術老師的「抗疫」畫裡,是對勝利的堅信

抗疫詩,抗疫畫,這段時間的幫幫團收穫了許多佳作。

今天,讀者「夏日」分享給我們的是一組「90後」美術老師的抗疫畫作。

這些畫作的作者名叫陳敏奇,既是一名「90後」的美術老師,也是三墩鎮廚房鬥社區的一名黨員。

女孩的性格開朗、外向,平時喜歡自己寫寫畫畫,買買花、做做飯。

這段時間,她每天都會關注抗疫的新聞,每一天都被那些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感動著。

她羨慕和敬佩身邊的黨員參與社區巡邏、卡口執勤等志願服務,但是她從小體質比較弱,有心卻力不足。

既然美術是自己的特長,那就畫唄。她用最樸實、最便捷的速寫繪畫方式,表達自己由衷的敬意和堅定的信心:「加油,我們一定能贏!」

點擊下圖,看看女孩都畫了什麼。↓↓↓

5】平價菜,一份家門口的小幸福

這段特殊時期,宅在家裡,大家都知道買菜是多不容易。有人在半夜調好鬧鐘,就是為了搶上一把新鮮蔬菜。

不用出門,不用搶菜,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新鮮的平價菜,同樣是一份幸福的感動。

讀者「追夢人」分享的就是杭州運河之星小區從今天起推出的平價供應新鮮蔬菜活動。

▲綠油油的青菜,水靈靈的西蘭花,帶著泥的春筍,包著殼的玉米,被一袋袋分好等待著預約的居民來領。

▲居民收到客服的微信通知,下樓來現場取貨,掃碼付款即可。

大白菜約7.5斤,青菜約4.5斤,西蘭花約2.5斤,玉米約2斤,春筍約1斤,都是獨立包裝,每樣10元,解決小區居民「今天吃啥」的問題。

「追夢人」說,這些菜品都是由物業親自前往基地挑選,綠色無汙染。活動推出的第一天,原定300份的蔬菜一搶而空,立即補了300份,也馬上售罄。

「不用進菜場超市了,人少安全,價格實惠,東西新鮮,真是太貼心了!」受到了業主們的一致誇讚。

而且,更加貼心的是,小區之後還將推出免費送水果和蔬菜的服務,業主線上報名預約,即可領取。

【幫幫團繼續徵集身邊的正能量抗疫故事】

只能在家裡各個房間循環遊的時候,你有沒有做什麼有趣有用有溫度的事情,歡迎來曬曬。

快遞只能送到小區門口,可有人順手幫你帶回家;著急出門口罩不夠用了,小區的鄰居找到貨源,開啟團購……你的身邊可有這樣守望相助的故事?你家所在的小區有什麼樣的故事?社工們做了什麼?

期延長了,熊孩子在家到底能做什麼?帶著娃讀書、做遊戲的爸爸媽媽,是否有好的方法可以分享?

【曬一曬的渠道如下】

1、點擊「小時新聞」首頁上的浮窗「我要報料」→上傳文字、圖片或視頻(不超過20秒),就可發帖。

2、點擊「小時新聞」首頁下方菜單欄「幫幫團」按鈕→點擊浮窗「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幫幫團抗疫分享|「說話不算數的爸爸」,背後的故事讓人淚目
    今天,讀者「冰冰姐」和我們分享了一個「說話不算數的爸爸」的故事,讓人淚目。其實,在這場「抗疫」戰中,「說話不算數」的爸爸媽媽們,遠不止一位。3】讀者「135****8137」在幫幫團上分享了幾張小區的照片,從細節上我們能感受到,為了這場「戰役」,大家都在努力嚴把關,抗病毒。
  • 幫幫團抗疫分享⑦|一個保鮮膜裹著的口罩,一堆熱水袋,背後都是愛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鶯 通訊員 朱寧杭州九蓮社區的社工在小時新聞「幫幫團」上分享了幾個超級感動的故事:把留給兒子的口罩讓給鄰居的志願者,為志願者們買熱水袋的好鄰居,還有帶著自製口罩奮鬥在一線的社工們。
  • 幫幫團抗疫分享(53)|這是我的爸爸,他真的很棒;這是我的鄰居,他們...
    坐等春天到來的同時,我們也繼續和大家分享小時新聞「幫幫團」上的溫暖。相信,很多家長都給孩子讀過一本叫《我爸爸》的繪本。繪本中,有一位既強壯又溫柔的爸爸,這位讓孩子崇拜的爸爸不僅樣樣事情都在行、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還溫暖得像太陽一樣。今天,我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位孩子眼中的爸爸,他真的很棒;一對臨時「爸媽」,你們真的很暖。1】你爸爸,真的很棒!
  • 幫幫團分享|42路公交車上的幾枚硬幣,溫暖到你了嗎?
    今天,讀者「多肉丸子」在小時新聞幫幫團上,和我們分享了一個關於零錢盒子的溫暖小故事。最近,乘坐42路公交車的乘客,發現車廂內投幣箱上多了一個貼著「暖心取用」字樣的小盒子,裡面都是五角、一元的硬幣。幫幫團記者了解到,暖心小盒子擺放在42路公交車內已經有十餘天,許華兵說,有兩三位乘客從盒子裡取錢應急過,他自己休息的時候會換點零錢放到盒子裡,「這些零錢都是我自己準備的,可以給乘客提供方便,我覺得就很高興。」那車錢怎麼還呢?許華兵笑笑說,「還不還就隨緣了,最主要是幫乘客解決燃眉之急。」
  • 抗疫物資告急!點這裡!
    為進一步壯大抗疫緊缺物資的供給力量,1月29日,一個免費為醫院、政府、公益組織提供精準有效的抗疫醫用物資平價供應信息的平臺——全國緊缺醫用物資供需平臺正式上線了。這是由海西醫藥交易中心聯合生命時報、E藥經理人、微醫集團、蘇寧易購和嘀嗒出行等多家社會企業和行業媒體共同發起的「平價供應·抗疫聯合公益行動」項目。
  • 幫幫團·分享|紅色水杉、金黃銀杏林……這些路上的小景致歡迎拍了...
    有一雙發現美的攝友當然不會錯過這波美景,挖掘出了不少路上的風景:欣賞水杉正當時的梅靈南路、金燦燦的中河中路銀杏林、滿山紅葉的九溪煙樹……如果你的家門口也有這些如畫景致,也歡迎拍了美圖發給我們。具體的分享方式請見文末。
  • 免費上門修家電、理髮、換紗窗,「馨飛揚」幫幫團社區裡掛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通訊員 徐英為了給居民提供實實在在的便民服務,6月7日上午,交運溫馨巴士高新區分公司「馨飛揚」志願者自發成立幫幫團,來到城陽區上馬街道李仙莊社區,利用業餘時間走門入戶到社區居民家中維修家電、理髮、換紗窗、修繕房屋、
  • 幫幫團·分享|與其不舍,不如把最後的溫柔捧在手心裡
    不妨和好攝之友們一樣,把美留在鏡頭裡,把溫柔捧在手心裡,來彌補短暫的秋天。1】創意胸針▲好攝之友 浪琴朝暉的銀杏正當時,很多人在觀景拍照,這位阿姨別出心裁用銀杏葉串在胸針裡,是不是很有創意呢!-------◆◇◇◇◆--------小時新聞APP·幫幫團,分享生活裡的點滴。
  • 幫幫團·分享|今日冬至,被一盤麻團和霜打的青菜饞到了
    真心冷,窗玻璃上積了一層漂亮的冰霜花,菜園裡的青菜也蓋上了一層霜花,「霜打青菜味道好」,又到了青菜最甜糯的時候了。她心下暗喜,推窗望,庭院裡的花花草草也都披上一層雪白的濃霜,家門口的果樹地裡,溝溝壟壟在雪白濃霜覆蓋下,縱橫交錯愈加明顯。只是濃霜雖厚,卻未見積冰。
  • 【暖新聞】暖心!女孩用零花錢買來奶茶、草莓送給抗疫一線特警表達...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新聞專欄 > 暖新聞 > 【暖新聞】暖心!
  • 酒都播報丨被陌生小夥送的奶茶甜到了!這世上總有人偷偷愛你…(視頻)
    高文炯說,自己在車裡很暖和,但是室外可能就2度,長時間站在那裡肯定受不了,更何況是女士,「我就想能不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給她們帶去點暖和的。」停好車後,高文炯立刻在手機上下單,點了兩杯奶茶,並特意在外賣單上備註:一定要熱的。「我自己也經常點外賣,冬天時間久了很容易冷,希望外賣小哥儘快送過去,一定要熱的才能暖和到嘛。」
  • 抗疫天使:眼鏡+護目鏡+口罩=三大耳朵緊箍咒,需每天一粒止痛藥緩解
    「近視眼鏡、護目鏡、口罩同時壓著耳朵,每天都要吃一粒布洛芬緩釋膠囊才能緩解疼痛。」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投射出多少人情冷暖,湧現出多少抗疫英雄。陳星宇就是投身到抗疫第一線的一名普通卻不平凡的護士。
  • 「雲買菜、雲點單」 菜場、商超把菜送到家門口
    疫情防控期間,為方便居民買菜,江蘇很多農貿市場也學起了生鮮電商的做法,按照 " 安全、高效、便利 " 原則,積極創新生活必需品流通方式,把菜送到居民家門口,用更加細緻暖心放心的服務,為群眾提供便利。有消費者表示,前一天在網上微信小程序購買的蔬菜,第二天就放到了家門口。配送員王炫朝告訴記者,他們是在出發前先聯繫客戶,把菜送達指定位置,讓客戶自取。此外,針對醫護人員、警察等一線防疫人員家屬,他們還實行免費配送。徐州市商務局組織了1家農副產品批發市場、2 家大型連鎖超市和 11 家農貿市場,在疫情期間向主城區市民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 幫幫團·分享|紅得深邃剔透,眼下杭州一片「楓景」
    現在的杭州一片「楓景」,街頭巷陌、西湖邊、小區裡……楓紅隨處可見。「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描寫紅葉,唐代杜牧的這句詩恐怕最為膾炙人口了。他把紅葉描繪得勝過鮮豔二月的花,這一點兒都不為過。春天的紅花雖然豔麗,但是不如楓葉紅得熱烈。
  • 社區裡的「送菜哥」:義務代買上千次菜,爬樓梯送到家門口
    社區裡的「送菜哥」:義務代買上千次菜,爬樓梯送到家門口1583661522謄寫隔離居民採購清單、到超市採購、標記樓號分裝、爬樓梯送上門……一個多月來,河畔景苑小區「送菜哥」王建華義務為小區隔離居民採買生活用品,最多的時候一天要送30多單。
  • 暖胃更暖心!大年初一市民為醫護送熱飲 12杯奶茶輾轉三科室
    輾轉三個科室的12杯奶茶。1月25日,大年初一。下午,一份12杯既暖胃又暖心的奶茶外賣,送到了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外賣小票上,備註著:各位醫護人員辛苦了,喝點奶茶解解乏,願大家新年快樂,平平安安。大年初一一份暖胃暖心的外賣。「外賣小哥說他也不知道送給誰,也打了兩次電話,得到的答覆是:可能是一位好心人送的」,藥房值班藥師鍾敬袁說。「我們今天值班人少,只有兩人,急診科更忙人也最多」,鍾敬袁請外賣小哥把外賣送到急診科。
  • 為醫務人員籌集護目鏡、免費修配眼鏡 陳家兄弟的抗疫故事
    除夕之夜,他和老婆開始向各方打聽護目鏡的購買渠道,最終打聽到台州臨海市杜橋鎮有很多護目鏡製造廠。初一一早,陳慶豐就和哥哥出發前往台州,找到了生產護目鏡的廠家進行採購。陳慶豐:開始去的時候庫存一萬左右,很少。結果那個老闆知道我們要開車回武漢的時候,很吃驚。他就成了中間商,聯繫護目鏡廠家,有庫存的全部集中到他那裡,然後再給我們。
  • 圓通「快遞+」又增新玩法:今天,你霍奶茶了嗎?
    圓通速遞的媽媽驛站,想必很多人並不陌生。據數據顯示,目前圓通在全國的媽媽驛站有36000多個,各地鋪設工作仍在穩步推進。媽媽驛站的建設,不僅降低了派件成本、節省了圓通派件員派件時間,更是提升了派送效率;給客戶帶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白天不在家的上班族。圓通的很多媽媽驛站還因地制宜,打造了不少「快遞+」模式。
  • 面對面丨為醫務人員籌集護目鏡、免費修配眼鏡 陳家兄弟的抗疫故事
    面對面丨為醫務人員籌集護目鏡、免費修配眼鏡 陳家兄弟的抗疫故事 2020-03-09 15:05:17   來源:央視網
  • 暖心!肇慶高要為1100名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購買人身保險
    疫情期間,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湧現了一批抗疫先鋒-醫生和護士,這些最美逆行者用他們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大愛精神阻擊病毒, 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牽掛這些一線抗疫人員的,除了群眾組織外,當然還有各級政府部門。 肇慶市高要區就專門安排了資金,為抗疫人員們購買了人身保險,做到讓前方放心、後方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