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眼鏡、護目鏡、口罩同時壓著耳朵,每天都要吃一粒布洛芬緩釋膠囊才能緩解疼痛。」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投射出多少人情冷暖,湧現出多少抗疫英雄。陳星宇就是投身到抗疫第一線的一名普通卻不平凡的護士。
「摘鏡是我一直想卻一直未做的事情,因為援助孝感抗擊疫情這場戰鬥,我堅定了我要摘鏡的想法。」從2月20日出徵孝感到3月23日返渝,這一個多月裡,厚重的防護服、封閉的護目鏡、嚴實的口罩是小宇在戰「疫」場上的標配,但加上一副近視眼鏡就成了小宇難以言喻的痛。
小宇支援孝感時
小宇表示她平常覺得戴眼鏡對工作沒有什麼影響,但這次參與一線抗疫深深感受到戴眼鏡的不方便,她需要先後帶上近視眼鏡、護目鏡,然後再穿上防護服。「近視眼鏡、護目鏡、口罩同時壓著耳朵,每天都要吃一粒布洛芬緩釋膠囊才能緩解疼痛。」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已經很不容易了,近視的醫護人員更加不容易。
和小宇的聊天中發現,防護服和口罩用到了一定時間可以更換,但護目鏡並不是一次性用品,而護目鏡和近視眼鏡都不便於消毒,那麼每次戴上和取下護目鏡和近視眼鏡時就要十分謹慎,從而導致這兩個動作並不容易,小宇這一個多月裡用壞了一副近視眼鏡,另一副眼鏡也磨損嚴重。正是這樣艱難的經歷,讓小宇下定決心要擺脫眼鏡。
黃春麗主任為小宇手術時
「其實一早就有做近視手術的打算,但一直拖著沒做,而這次參與抗疫工作的深刻經歷,也是我下定決心的催化劑。今天剛好調休,之前又有朋友在愛爾眼科江北總院做了手術,對手術的流程和技術有過了解,安全性這一部分,沒有太多擔心,推薦我來,我就來了。」在和小宇的談話中,她好幾次談到自己後悔沒有早早地做近視手術,做了手術在抗疫時的工作效率就會高很多,也不會讓自己在那段工作中留有遺憾。
黃春麗主任為小宇滴眼藥水
重慶愛爾眼科江北總院屈光手術專科的黃春麗主任帶領小宇完成了術前檢查,並將術中的注意事項為其耐心的講解:「等會進到手術室不用緊張,整個過程只有幾分鐘,非常輕鬆,配合我們就好。」
根據術前檢查的情況,黃春麗主任為小宇定製了適合她的手術方式——睛逸近視手術。睛逸近視手術是眼科率先應用SPT技術引導雷射矯正屈光不正的手術方法,其無需製作角膜瓣,雷射直接於角膜表層進行切削的特徵,幫助近視患者更大程度地保留角膜生物力學穩定性,使術後長期視覺質量和安全係數大大提升。
不到10分鐘的時間,小易就成功摘鏡,手術後,小宇感嘆到:「最開始進入手術間其實還蠻緊張的,擔心手術中會很痛,但實際整個過程十分的輕鬆,黃春麗主任非常細心地指導我每一步怎麼去做,整個手術下來,體驗感非常好!
在小宇的身上,我們看到一個小小的身軀迸發出的強大力量和與疫魔鬥爭的無畏精神,重慶愛爾眼科江北總院向堅守一線的「戰疫戰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