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5月26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李霞)「可見,不可見——宋曉君作品展」5月24日在合美術館三樓5號廳開展,此次展出了藝術家宋曉君《第四面牆》《非此非彼》《時·分》《修行》等系列作品。展出將持續展出至8月24日,觀眾可持身份證免費觀展。
作品《修行第十五回》
青年女藝術家宋曉君,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與法國南錫國立美術學院。她本次展出的作品既有繪畫,也有影像與裝置。相比起來,對新媒介的使用要更多一些。不過,她並不是僅僅從趕時髦或玩弄新的形式語言出發,而是從個人對生活的體驗思考出發進行創作的。
影像作品《時·分》畫面截圖
在展廳中一組名為《修行》的作品,吸引了記者好奇。每一幅作品都由無數條不相交的繁密線條組成,由此構成了不同的畫面。
宋曉君說,老子的《道德經》中講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講出了宇宙的某些規律。「我的作品中,第一筆線條是隨意畫的,後來第一根線變成了第二根線的因,第三根線變成了第二根線的果。這就像生活中我們不斷地做定向選擇,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生活變成了現在的樣子。畫面的形態不是我事先設計好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
影像作品《非此非彼》畫面截圖
「這種繁密的不相交的線條,感覺需要非常靜心和定心才能畫出來。」面對記者的觀感,宋曉君說,滿幅畫需要兩到三個月的碎片時間完成。現代的生活很忙碌,工作、生活交叉在一起。「我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在畫這個作品的時候,我不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去進入它,可以充分利用我的碎片時間,作畫的過程對於我來說,本身就是一種修行,可以治癒快節奏生活的焦慮。」
宋曉君的藝術題材大多來自日常生活,以特有的藝術語言有效地表達內心感受,並引發人的深思。比如在作品《非此非彼》中,她就讓一組組玻璃物品與被包裹圖像相對照,這既顯示了外在與內在的不同之處,也強調了在當下社會中人的偽裝與異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