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自誕生後影響深遠,小說中人物眾多,個性鮮明,讓人難忘。本文談的是書中的女傭吳媽。
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曾根據小說《阿Q正傳》拍攝過一部同名影片,上映後讓更多的國人熟悉了魯迅先生的這部小說,同時也加深了閱讀過這篇小說的國人對小說的更深刻理解。
筆者第一次讀這篇小說和看這部電影幾乎是同時期,感覺電影是忠實於原著的,影片很經典,成為了一代國人的記憶。小說《阿Q正傳》和它的衍生品同名電影,筆者的記憶中兩者是相互摻雜存在著的。
時隔多年,再讀小說《阿Q正傳》,對書中人物吳媽的感覺卻很是不同了。
電影《阿Q正傳》中的吳媽的飾演者是中國著名演員王蘇婭,她曾在另一部經典國產老電影《五朵金花》中飾演煉鋼廠金花,女神級別的明星。她在《阿Q正傳》中飾演的吳媽和嚴順開飾演的阿Q,同樣經典,得到了觀眾的肯定。當時王蘇婭飾演吳媽時剛剛四十出頭。
也正是王蘇婭這位美女演員飾演的吳媽,讓筆者像許多觀眾一樣對這個人物有了幾分好感,並一直延續多年。影片中的吳媽是年輕漂亮的大腳寡婦,在趙太爺家幫傭。她很喜歡跟到趙府打短工的阿Q聊天,以至於阿Q敢於衝動地向她求愛。
小時候感覺吳媽是無辜的毫無心機的一個普通女人。認為阿Q冒失地向她求愛後,她的反應舉動都是正常的。
近日再讀小說《阿Q正傳》時,對吳媽的感覺卻與小時候很是不同。
吳媽是《阿Q正傳》中被阿Q騷擾過的兩位女性之一,另外一個是被阿Q掐過臉蛋的小尼姑。
吳媽和阿Q地位一樣,同是窮苦平民。
阿Q有了傳宗接代、百年之後有人祭奠,以及對女人有了幻想後,認為要實現這些目標首先要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要有一個女人。而阿Q認為吳媽是最佳人選。光棍漢娶寡婦,也合情合理。
當阿Q對吳媽提出了非分的要求後,吳媽愣了一下然後跑走。到這裡吳媽並沒有錯,但是她跑走並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是去向東家告狀去了。這就是吳媽的有心機之處了。
阿Q的騷擾僅僅停留在口頭上,並沒有對吳媽動手動腳。
這裡感覺阿Q跪下的求愛方式也沒有錯,只是求愛語言太莽撞了,他完全可以說「吳媽,我要娶你。」的啊。
事實上吳媽對於阿Q的騷擾完全可以一個大嘴巴子抽上去,然後轉身離去,事情也就算完了。
然而,吳媽卻有意把事情鬧大。
結果是阿Q先被趙秀才狠揍了一頓,接著被迫道歉和賠了對於他來說的一筆巨款。
吳媽把事情鬧大的目的就是向周圍的人證明自己的貞潔清白,對於她把事情鬧大的後果,對阿Q的懲罰,對於阿Q因為這場鬧劇失去工作,她毫不關心,冷漠無情。
事實上阿Q最後走上不歸路,也跟這次的桃色事件有著關聯,可以說吳媽對於阿Q之死也間接地負有一定責任。
阿Q在被押赴刑場的路途中,吳媽再次出現了,然而她對阿Q的被殺,卻沒有一點同情,她注意的是即將槍斃阿Q的洋槍。
再讀《阿Q正傳》,感受到吳媽這個人物的麻木和冷漠以及自私,但是她這樣的處世態度也是被封建等級觀念支配下的倫理道德觀麻痺造成的。
吳媽這個人物在那個時代是不覺悟群體的代表之一,魯迅先生正是借這類人物展現了那時中國國民的劣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