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今起降息0.25個百分點
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由基準利率的1.3倍升至1.5倍
中國人民銀行10日宣布,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
央行同時宣布,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解讀
為何半年內三度降息?
扶助實體經濟 降低融資成本
應對下行壓力,支持實體經濟
這是今年以來央行第二次降息,也是自去年11月以來的第三次降息。半年時間內,央行為何三度出手降息?
「此次進一步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重點就是要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推動社會融資成本下行,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在宣布降息時強調。
剛公布的4月份部分經濟數據和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加大,宏觀調控面臨嚴峻複雜的形勢。4月份中國出口同比下降6.2%,外需仍然低迷;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4.6%,企業經營仍然困難。而一季度經濟增速進一步回落至7.0%,雖仍處合理區間,但創六年來新低。
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宏觀調控政策,需要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不斷預調微調。4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時提出,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加大定向調控力度,及時進行預調微調,高度重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經濟運行所面臨的下行壓力、物價總水平保持低位,都決定了通過名義利率適度下調以實現實體經濟部門的實際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客觀需要,以此穩定實體經濟運行預期。」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認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此次降息的主要目的是穩定經濟增長,把經濟增速穩住,為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提供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我們企業正經歷由傳統製造業向高科技行業的艱難轉型,這時候國家降息扶一把,對我們轉型升級是莫大的鼓舞。」北京中雲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玄宏偉得知降息,感到很振奮。
其實在央行此次降息之前,半年內已經進行了兩次降息和兩次降準。然而,實體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非常突出。
「儘管企業名義融資成本有所下降,但在CPI環比下降,特別是PPI較快下降的情況下,企業實際融資成本相對還是偏高的。降息主要是通過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提升市場投資意願,使經濟景氣預期變得更好。」陸磊表示。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與別的政策工具在實際操作中容易走形或者跑冒滴漏相比,降息的操作簡單效果直接,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降息的同時,央行還宣布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擴大至基準利率1.5倍。「這體現了央行寓改革於調控之中,有利於鍛鍊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提高服務水平。」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
恆豐銀行戰略與創新部總經理婁麗麗介紹,本次調整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區間上限為3.375%,但預計本次降息後銀行存款利率不會都執行上限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國存款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已經接近收官。 據新華社
■連線
降息後,你該如何打理「錢袋子」?
□本報記者 劉偉
「『央媽』太給力了,母親節送大禮啊!」昨天下午5點開始,記者的微信朋友圈遭遇「降息消息」刷屏。繼去年11月以來,央行已三次降息,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路走低,銀行理財的發行規模也相對「疲軟」。近日,普益財富和西南財大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一季度共287家銀行發行了21039款理財產品,發行規模估計為20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規模下降了31.4%。
在央行動作頻頻的背景下,老百姓該如何打理自己的「錢袋子」?
「房奴」再鬆一口氣
「本次降息是對經濟下行壓力(四月數據不佳)的快速反應,體現管理層刺激經濟的明確態度,對資本市場形成較大利好,但要傳遞到實體經濟還要有一定的過程。」中信銀行資深理財專家丁志毅表示。
「連續降息說明經濟增長不容樂觀。」浦發銀行杭州分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郭劍也表示,降息主要還是針對實體經濟的,不過反應最快的應該是股市。「對樓市也是一個利好!地產股以及保險、銀行都會直接受益。」
降息無疑會使按揭貸款者收益。降息有利於購房者資金成本降低,將提高市場的購房需求。降息之後一年期定存利率降為2.25%,五年以上貸款基準利率降至5.65%,對於「房奴」來說,20年期100萬房貸按照等額本息的還法,月供將減少143元,全年可減負1700多元,20年下來可省下約3.4萬元。
在目前房地產市場資金鍊整體緊張的情況下,貸款利率的下調將意味著開發商融資成本的降低,緩解資金壓力。從目前房地產市場的表現看,降息之後房地產市場尤其是一線房地產市場再次活躍,房價也出現止跌回升的態勢。整體來看,在降息的大背景下,房地產市場會再次迎來回暖。但受目前整體庫存以及經濟環境的影響,房地產回暖的持續性和力度有限。但毋庸置疑的是,地產股肯定會受益。從歷史經驗看,降息後地產股都會有不錯的表現。
理財產品期限建議選長避短
對於銀行理財產品而言,短期內收益率將會維持相對穩定的水平,不容易下跌。其主要原因是,銀行理財投向看,隨著二級市場的火熱銀行理財掛鈎股市的產品在增加,而在二級市場收益率相對高位的狀況下,低收益的銀行理財難以被客戶接受,所以這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短期難以下調。當然,長期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是會下行的,因此,丁志毅表示,固定收益型產品繼續建議選長避短。
除了降息以外,央行還宣布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調整為1.5倍。「這無疑是大大推動了利率市場化水平。」郭劍表示,從近期數據看,多數商業銀行在30%的存款利率上浮區間內並未採取『一浮到頂』的做法,上浮50%有利於金融機構和客戶綜合評價自身承受力實現市場定價,交易雙方關切點勢必從基準利率轉向風險溢價。「銀行的存貸利差將再次受到擠壓,因此對銀行和銀行股都是利空!」他建議投資者關注降息的頻率和幅度。「這次降息只是0.25個百分點,幅度還比較小,未來肯定還會有降息或者降準,但頻率和幅度都會表現經濟壓力的大小,投資者更多要關注這些。」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建議,在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收益水平下移的背景下,投資者可考慮配置更多權益類或綜合類的理財產品,並根據自身情況拓展一些金融衍生品,增加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