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馬子茵帶新作走進百年職校 分享寫作心得

2020-12-17 環球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5日電(記者 黃昂瑾)「這一路,我們會遇到很多溫暖、幫助、理解和真誠。是這些,讓我們知道自己在這世界上並不孤獨;是這些,讓我們感覺到自己就是生活的主角。」

這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才女馬子茵撰寫的第一本書《我是主角不能死:莽撞地成長,用力地奔跑》封面上的一段話,這也概括了該書所記錄的馬子茵對其親歷的親情、友情、愛情,和校園時光的所感所想,以及與夢想為伴的心得體會。

馬子茵給自己的公眾號取名為「詩人與夢想家」,1月4日,她帶著自己逐夢的故事和第一本書,走進北京百年職校,向老師同學們贈送新書,並與同學們開展了一場交流分享會。

分享會上,馬子茵以「拋磚引玉」的方式開場,鼓勵同學們向自己提問,不論是大學生活,還是寫作經歷,出書過程等,大膽說出自己想了解的內容。

在百年職校校長文博的主持和帶領下,同學們紛紛舉起手來。來自四川的16歲女孩彭乙彩,是第一個舉手的同學,她談到自己閱讀《安妮日記》並模仿安妮寫日記的經歷,「校長說寫和說不一樣,寫更能鍛鍊邏輯(思維),所以我就模仿安妮寫一些小片段」。

馬子茵在回應中首先肯定該同學的模仿意義,並表示,最終找到自己的風格才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她說:「當你發現自己的寫作給別人的生活帶去了正向影響時,一切都變得更有意義,寫作也會變得更加幸福且有動力。」

「在你覺得成熟時候,找一些途徑把它公布出來,不管是給讀者還是身邊的同學也好,去聽聽他們的意見,再進行下一步的深入和改良,只有在這個被閱讀的過程中才能發現問題,才能糾正自己,進一步寫得更好。」馬子茵說,「另外,寫作,如果想讓它成書,就要考慮為什麼別人願意看,那是因為書能夠給他人帶來一些幫助,能給別人帶來一些啟發」。

來自張家口的男生田江則是活動中提問最多、發言最活躍的同學,他因熱愛閱讀且涉獵較廣,被老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田教授」。在「田教授」不斷地舉手提問中,活動現場也愈發輕鬆活潑,馬子茵則根據「田教授」的特點,建議他嘗試閱讀評論類的文章。

交流過後,馬子茵親手將書送到同學們手中,在為同學們籤名的過程中,她也為同學們寫下不同的祝福。彭乙彩告訴記者:「我的收穫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分享,當寫的內容被更多人分享閱讀時,也可以更好的找到改進和提升的地方;還有就是『切割的夢想』,當夢想被切割(很多部分去完成),也不存在那麼多不可能。」

百年職校是由姚莉女士等一批愛心人士於2005年在北京發起創立了中國首家全免費職業學校,作為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希望工程」資助定點學校和「希望工程職業教育助學計劃」實施學校,學校依託社會各界的愛心資助和積極參與,以職業教育精準扶貧為特色,為貧困家庭子女提供高質量的職業教育。目前已在國內北京、成都、南京、武漢、三亞、鄭州、大連、銀川、麗江九座城市,和非洲安哥拉建校。

與百年職校的同學們在受教育程度和成長環境都有著很大區別的馬子茵感慨道,此次交流會與以往她和讀者、粉絲們的交流會「太不一樣了」。

她說:「(我)需要找到和他們的共同點,希望我能帶給他們些什麼。我覺得他們也都很希望能看外面世界,我不希望他們太局限於做普通人,在這個年紀,還是要有勇氣去想一些更大的夢想,儘管會比較難,需要花更多的努力,但還是希望他們能有這樣的過程,我覺得雖然大多數人最終會過著平凡的生活,但也需要享受一生中體驗一次追逐夢想過程。」

在大學就參與過公益活動的馬子茵表示:「還是很想做公益,確實很受啟發。」此次走進百年職校,她深有感觸地說:「(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給別人帶去價值,帶去影響的動力和鼓勵,希望自己下一個階段可以更專注地做一些給讀者,給別人的人生帶去影響的好事。」

相關焦點

  • 支教故事:才女與中學生分享詩詞學習心得
    「小李,最近語文老師反映孩子們的語音表達能力不強,每周四下午的閱讀課很少有同學能上講臺分享讀書心得,孩子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太差,平常學習古詩詞也很吃力,真是愁死我了。」當班主任王老師眉頭緊鎖的跟我訴說孩子們學習語文遇到的困難時,我突然想起前幾天學校官方微博「西農團委」推送的一篇文章——《我校詩詞才女登上央視舞臺》,如果可以把這位詩詞才女請來給孩子們上課,講講學習古詩詞的好方法、好習慣,講講如何閱讀課外書籍、如何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們一定能有所收穫,喜歡學習語文。  之後,我通過各種渠道尋找這位詩詞才女。
  • 《小星星》作家編輯走進瑞昌分享寫作心得
    為了充分發揮優秀少兒報刊的閱讀引領作用,豐富少年兒童的課餘生活,增強孩子們的文化素養,近日,《小星星》雜誌社的作家編輯走進瑞昌實驗小學,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創意寫作課活動。活動伊始,《小星星》副主編、江西省作協會員楊穎結合自身多年來的選稿工作,和同學們分享了如何把握一篇作文的寫作精髓。她還結合自己豐富的創作經歷,向同學們傳授了寶貴的寫作心得。她認為,閱讀、行走和發現是獲得素材的重要寫作途徑。編輯賈瓊則以圖文並茂的PPT,為同學們總結了歷屆新思路大賽優秀作文的亮點。
  • 北大的培養的2位才女,曾經堅稱歸來報效祖國,最終卻嫁給美國人
    北大是我國的最高學府,能夠在北大讀書是無數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每年只有極少數的天才、學霸可以獲此殊榮。自從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北京大學為我國培養了許多人才,這些人才大都成為了各行各業的精英人物。今天我們要說的兩位人才,在北大眾多學霸中脫穎而出,被稱為&34;,但是她們在留學美國後一去不回,最終雙雙嫁給了美國人。
  • 馬子狗是什麼意思有何梗 說男生是馬子狗意思
    馬子狗是什麼梗?這是什麼意思呢?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馬子狗梗介紹,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  馬子狗最開始火起來是因為很火網友說說唱歌手ty是馬子狗,後來這個詞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和使用。馬子狗其實可以說是男友狗是反義詞,男友狗是形容女孩子的。馬子狗則是形容男孩子的,指那些什麼事都以女朋友為主,怕老婆的男生們。
  • 736分北大才女坦言:高中3年英語138+,這份詞彙解析立「首功」!
    736分北大才女坦言:高中3年英語138+,這份詞彙解析立「首功」!詞彙是重中之重,不管是閱讀理解,還是完形填空和寫作,都是建立在豐富的詞彙基礎之上的,學會積累語言,找到其中的不同和關聯,要知道詞彙的解析是學習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應該明白一點,那就是對詞彙的理解和學習,不能孩子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深入的學習。為什麼一直在強調詞彙解析的重要性呢?
  • 馬子狗是什麼梗 馬子狗是什麼意思
    馬子狗最開始火起來是因為很火網友說說唱歌手ty是馬子狗,後來這個詞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和使用。馬子狗其實可以說是男友狗是反義詞,男友狗是形容女孩子的。馬子狗則是形容男孩子的,指那些什麼事都以女朋友為主,怕老婆的男生們。這個詞一般調侃的意思居多!
  • 北大才女劉媛媛直言:做好這幾點,考個清華北大並不難!
    北大才女劉媛媛直言:做好這幾點,考個清華北大並不難!北大才女劉媛媛,我想大家應該並不陌生,我們都知道劉媛媛的家境很困難,也有很多人都聽過她逆襲的故事,從高一進校門,那時候就是一個差生,年級墊底,但是到了高二的時候,她就蟬聯了好幾次的年級第一,從一個可能連「大學生」這個名詞都非常稀罕的小地方,然後考到了我國最好的兩所大學之一的北京大學,然後又從一個很普通的北京大學大學生,成為了《超級演說家》全國總冠軍,為此激勵了很多人。
  • 北大才女陳更「詩詞之美」分享會在臨沂三中舉行
    齊魯網臨沂9月26日訊(記者 李春曉 通訊員 丁沂蒙)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分享詩詞之美,讓同學們喜歡詩詞,愛上詩詞,由山東新華書店臨沂分公司和臨沂三中共同主辦的北大才女進校園——《中國詩詞大會》三期擂主陳更「詩詞之美」分享會「梅花就落滿了南山」,9月25日在臨沂三中舉行
  • 著名作家王蒙與臺灣清華大學學子分享閱讀寫作心得
    著名作家王蒙與臺灣學子分享寫作心得。   當天下午,正在此間參加2015兩岸筆會的大陸著名作家王蒙、蔣子龍、明曉溪、孔見,走進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向臺灣學子和教師代表,分享了自己的寫作經歷。  作為寫了一輩子的文學人,王蒙不相信「網絡瀏覽能夠完全代替紙質書籍的閱讀」。他說,沒有語言和符號,思想和情感不可能達到一定的深度。
  • 北大才女分享衡水中學經歷:班主任這3個辦法,讓她逆襲上北大
    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衡水中學清北生人數常年位居河北第一,全國前列:2011年,衡水中學向北大清華輸送70人,並佔據河北省高考前200名中的一半;2013年,衡水中學104位考入清華北大,佔河北省清華北大招生人數的80%;2018年,衡水中學清北錄取總人數
  • 麗江百年職校舉辦2019年度畢業暨開學典禮
    掌上春城訊 「我們得到了麗江百年職校的幫助,在今後的歲月中,我和姐姐會常懷感恩之心,把百年職校的精神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愛。」在日前舉辦的2019年度麗江百年職校畢業暨開學典禮上,該校2015級畢業生譚世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和姐姐是孤兒,都就讀於麗江百年職校。
  • 一句「江楓漁火對愁眠」,難倒北大博士才女,專家:語文課本背鍋
    懷著對於詩歌的熱愛,很多民間大神都紛紛在節目中亮相,前有清華才女武亦姝,中有外賣小哥雷海為,後有北大博士才女陳更。詩詞大會的舉辦一方面是為了讓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重新的走進大家視野中,而另一方面則是糾正人們對於詩詞錯誤的認識,很多平時看起來很簡單的詩詞,但是卻不是我們理解的那個意思。
  • 爆笑校園:小茵女神沒帶雨傘,沒辦法的她與呆頭擠著穿一件雨衣
    爆笑校園:小茵女神沒帶雨傘,沒辦法的她與呆頭擠著穿一件雨衣。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小雅和小茵兩位美女卻沒有帶傘,這就尷尬了,怎麼回家啊,沒辦法的姐妹倆只能在屋簷下等著咯,正等著的時候一個男生走了過來。男生看小雅沒帶傘就邀請小雅跟他一塊走,小雅雖然不好意思,但還是同意了,這對兒男女在雨中漫步,畫面有點溫馨浪漫,一旁的小茵也是羨慕得不行,他的護花使者在哪裡呢?
  • 清華、北大父母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趕緊收藏
    下面是清華、北大父母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趕緊收藏學習起來。家庭教育心得體會一:父母和學校共同努力,在學校老師教育,在家父母以身作則,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只有作為父母自己做好,孩子才會學習模仿父母的行為。
  • 初中生走進職校「職業體驗」,學做「小工匠」
    圖說:初中生走進群益職校學做「小工匠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王蔚)變身為小小工程師,體驗一次控制工業機器人完成搬運碼放工作帶來的驚喜
  • 17年前,北大才女英年早逝,北大第一次為學生在八寶山辦追悼會
    2003年9月,北京大學於八寶山為一名才女舉行了追悼會,菊屋內外盈滿了前來送行的師生,自北大建校以來,第一次為學生在八寶山舉行追悼會,而這位學生的名字,叫張培祥——一位嘗遍生活之疾苦,卻常有微笑的青年俊才。
  • 和法官們一起分享寫作心得
    利用周五下午的學習時間,和太和縣法院的法官們,分享了自己碼字二十年來的心得體會寫作
  • 語文136分考入北大中文系,復旦附中學霸坦言,學好語文就10個字
    這幾年,分享自己「高分學習心得」的優等生變得越來越實在了,相比有些學霸「謙虛」地稱「自己很少刷題」這種話,新一代的學神、學霸們不少都不諱言自己在衝擊高分時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他們的精彩經驗,是刷題的汗水浸泡過的,顯得更加樸實、可貴。最近,畢業於復旦附中的於念可進入大家的視野中。她剛拿到心儀的北大中文系的錄取通知書,憑藉語文136分的高分,離自己的中文夢想又進了一步。
  • 北大才女劉媛媛向高考生分享經驗:學習到最後一秒鐘
    今(7)日是高考第一天,今天下午,演講視頻在微博上爆紅的北大才女、《超級演說家》第二季冠軍劉媛媛做客重慶南濱路精典書店,分享自己的逆襲故事和考試經驗。劉媛媛認為,即便是高考了,也要學習到最後一秒鐘,保持常態的學習狀態。
  • 巴蜀職校出了個北大生,這事兒是真的嗎?究竟怎麼回事?
    拿重慶巴蜀中學舉例,其今年高考再創新高,向清華和北大輸送了70名人才,一時間成為整個山城教育界熱議的談資。就巴蜀中學而言,這個數據值得驕傲,但算不得什麼熱門新聞。但如果是一家職業培訓學校裡也走出了一位北大生,恐怕鮮有人信。這事就發生在同一座城市裡,同樣頂著「巴蜀」之名的職業培訓學校裡面,一下子震驚了全校。職校出了一個北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