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卻驚人相似

2020-08-28 魅力童年2020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

通過採訪全國曆年來68個高考狀元,我們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鑑!



他們熱衷的不是學習,而是思考


安徽狀元說「享受學習才是最高境界」。理科狀元們往往都熱衷邏輯與推理;文科狀元們都愛閱讀,善表達,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為他們的愛好之一。


這種善於思考、渴望知識的習慣則源於父母在幼時的啟發。如安徽狀元孫萌的媽媽說,


「如果是一個場景,我們就儘可能帶孩子去體驗,讓孩子『有感而發』,而不是胡編亂造」。



學霸也離不開愛的滋養


學霸們的背後並沒有一群舉著鞭子的虎媽狼爸。狀元們都這樣形容自己的父母——「寬鬆、信任、像朋友一樣」。


有段話很好地詮釋了愛與成績的關係——「孩子成績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內心衝突中消耗殆盡。



深受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


孩子們很少提起父母對自己口頭上的教誨,說得更多的卻是爸媽行動上的感染。


安徽狀元董吉洋說:「偶爾我也會厭學,不想看書,爸媽注意到了,也不說什麼,就把電視關掉,坐下來看書,看到他們在看書,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好習慣跟「自小獨立」分不開


老人常說:「你攥得越緊就越累,放了它,就能釋然許多」。養育孩子也是這樣,學會放手,你會發現孩子比你想像中厲害得多。


幾乎所有的狀元爸媽們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一名清華學霸在採訪中說,是爸媽的尊重與放手讓我學會了遇事不逃,主動思考。



因材施教,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在採訪中,可以看到,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卻因為用對了人,並沒有遭來孩子的反感。


廣東狀元張恆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好強又自信的孩子,有時難免還會有點自滿。


「每當我取得一點成績的時候,爸爸雖然偶爾給予肯定和鼓勵,但更多的還是『潑冷水』,及時提醒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這種教育方式戲稱為『批評式教育』,我覺得很適合我。」



閱讀經典,擴寬思維


小時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讀大家經典,這是許多狀元在採訪中提到的閱讀之路。


北京語文高考取得148分的孫婧妍在文中說道:讀書多了,就會培養出語感。閱讀的培育也絕對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婧妍說父母從小就愛給她讀故事。


閱讀是將人類濃縮幾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習得的最佳方式。閱讀的許多好處不言而喻:


  • 能增長見識,去粗取精,形成具有正面導向性的三觀;


  • 開拓視野,你不再局限與小小生活中的一隅,可以無拘無束地暢遊古今中外,學識遍布四海,隨著讀書範圍的擴大,也會練就出廣博的心胸與遠大的理想和信念;


  • 可以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方法,也能在無形中為自己增加一抹書卷文藝的氣息。



狀元必備一本錯題集


96%的狀元並不贊成「題海戰術」,但99%的狀元都會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錯題集


勤奮並不是獲取高分的金鑰匙,北京狀元梁思齊說平常自己用來放鬆的時間很多,但學習起來效率就很高,學習的時候若自己都有一定的計劃和安排,就不會漫無目的地什麼都做。


做題不在量在質,其實題型就那麼多,把盲點都找出來就無敵了。



作息規律,熱愛運動


中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作息不規律,經常晚睡勢必會影響學習和身體發育。


以下場景大概是中學中最常見的現象:每天早上特別是第一、二節課上課時,老師在臺上滔滔不絕,同學們在臺下呼呼大睡;一到課間時間,教室裡「倒下」一片或是一群人才匆匆去吃早餐;還有一些同學屢屢因睡過頭而遲到,不光影響教學進度,也影響了自己的學習。


採訪中98%的狀元都表示自己從不熬夜,甚至備考時也是十一點就睡,保證充分睡眠,作息規律,平時也經常運動。



比成績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


比起分數,父母們更在意的是孩子對學習的態度,而除了學習之外,大部分爸媽都表示自己還有更為看重的東西。


安徽狀元丁雅琦的媽媽說:「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無論怎麼選擇,我都絕對支持!」


這句話幾乎代表了採訪中大部分狀元爸媽們的心聲。比起分數,這些爸媽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樂、幸福感......


看了這麼多共同點,相信家長們已經有了一些反思和慶幸。


其實無論孩子是否為高考狀元,我們家長的目的從來都是讓孩子擁有幸福感,而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正可以幫到我們實現這個目的。

相關焦點

  •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相似!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通過了解全國68個高考狀元,我們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鑑! 5.因材施教,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在採訪中,可以看到,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卻因為用對了人,並沒有遭來孩子的反感。 廣東狀元張恆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好強又自信的孩子,有時難免還會有點自滿。
  •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相似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有媒體通過採訪發現全國68個高考狀元,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鑑!5因材施教,挖掘孩子的閃光點在採訪中,可以看到,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卻因為用對了人,並沒有遭來孩子的反感。廣東狀元張恆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好強又自信的孩子,有時難免還會有點自滿。
  •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驚人相似!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有媒體曾經採訪了全國68個高考狀元,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值得學習借鑑!01他熱衷的不是學習,而是思考安徽狀元說「享受學習才是最高境界」。
  • 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相似,最好的教育是拼父母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通過採訪全國68個高考狀元,我們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教育語境下的拼爹,不是官二代、富二代式創造的資源環境,觀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處世方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充滿親情溫暖、自由尊重、書香濃厚的家庭,父母不說有多高的地位能賺多少錢,但一定通情達理遠見卓識;一個問題學生,所處的原生家庭一定也有問題,父母觀念落後、視野狹隘,或缺乏愛和尊重,或太溺愛、缺管教;父母的格局,就是兒女的方向。
  • 全國68個高考狀元,相似家庭教育背後的關鍵點
    昨天大妹轉給我一篇閱讀量10萬+的文章《全國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驚人相似!》。標題蠻吸引人的,內容也不錯,作者稱:「有媒體曾經採訪了全國68個高考狀元,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值得學習借鑑!
  • 全國60多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相似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通過了解全國68個高考狀元的學習生活,我們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鑑!廣東狀元張恆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好強又自信的孩子,有時難免還會有點自滿。
  • 全國68個高考狀元 所有家庭驚人相似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
  • 全國60多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驚人相似!後悔才看到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通過了解全國68個高考狀元的學習生活,我們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鑑!廣東狀元張恆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好強又自信的孩子,有時難免還會有點自滿。「每當我取得一點成績的時候,爸爸雖然偶爾給予肯定和鼓勵,但更多的還是『潑冷水』,及時提醒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這種教育方式戲稱為『批評式教育』,我覺得很適合我。」
  • 2018高考放榜,這一屆的全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卻驚人相似!
    2018高考已經結束,各地的狀元們也陸陸續續出爐。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通過採訪全國許許多多的高考狀元,我們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鑑!
  • 全國多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方式竟有很多驚人相似之處!(一)
    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通過了解全國多個高考狀元的學習生活,我們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家長們可以學習借鑑!01他們熱衷的不是學習,而是思考安徽狀元說:「享受學習才是最高境界。」
  • 全國各地68個高考狀元,其家庭教育有什麼共同點?結果令人深思。
    通過採訪全國68個高考狀元,不難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各位家長朋友們可以來學習借鑑!  5.因材施教,挖掘孩子的閃光點   在採訪中,可以看到,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卻因為用對了人,並沒有遭來孩子的反感。  廣東狀元張恆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好強又自信的孩子,有時難免還會有點自滿。
  • 有媒體採訪了68個高考狀元,發現家庭教育驚人相似
    ,而文科狀元通常都是閱讀愛好者,善於交流,和不同的人聊天成為他們的愛好。,更多提及的是父母行為上的表率,安徽高考狀元說道,每當我有厭學情緒的時候,父母也說什麼,而是關掉電視去看書,我看到他們在看書,就不好意思不看書了。
  • 我發現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他們身上都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俗話說得好:&34;能夠獲得高考狀元的頭銜是每位學子夢寐以求的事情。每年各地的省級,市級,縣級高考狀元層出不窮屢見不鮮。有媒體採訪了全國各地的很多高考狀元,發現這些學霸身上都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值得大家學習借鑑。1.學霸熱衷的不是學習,而是思考。享受學習才是他們追求的最高境界。理科生偏向於邏輯和推理,文科生喜愛閱讀,善於表達。
  • 68個高考狀元家庭教育驚人相似:苟且的家長養不出孩子的詩和遠方
    就像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說的這樣,家庭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是根本無法通過量化來衡量的,是因為它會改變一個人的品行,甚至是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尤其是對孩子來說。而高考意味著一個孩子寒窗苦讀數年,人生中第一個最為重要的轉折點。
  • 優秀孩子,家庭教育相似的驚人,值得學習和借鑑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話放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一個學生的成長和教育離不開三位一體的教育,即家庭、學校和社會,而排在首位的是家庭教育,而且是後兩者不可替代的,也就是說家庭教育永遠是第一位。曾經有媒體曾經採訪了全國高考過後很多優秀的孩子,尤其是高考的狀元,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方式,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 68位高考狀元真實身份曝光:最好的教育,是「拼爹」
    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7月7日,2020年高考拉開大幕。遍布全國各地的40萬個考場,迎來上千萬名考生,這場牽動無數家庭神經的考試,成了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今年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集體性活動。個高考狀元的家庭教育情況展開調查,想從中發現這些父母教育出優秀、學霸孩子的秘訣。
  • 68名高考狀元身份公開,一個北大抑鬱症狀元的故事刷爆朋友圈
    這幾天,2020各省高考成績陸續公布。隨之而來湧入人們視線的,還有一個個高考狀元背後追夢的勵志故事。」前段時間,全國各省高考狀元紛紛出爐。68名高考狀元,同一種家庭教育>俗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放在家庭教育上同樣適用。
  • 25省市46名高考狀元:學霸養成的4個「共性」家庭教育方式
    每一年的高考季,最受矚目的無疑是各省的高考狀元們。這些自帶光環的學霸們,一時風光無限,讓人豔羨不已。解讀歷年來的高考狀元的家庭教育,就會發現,他們的教育方式,其實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1、閱讀範圍廣泛今年的全國卷出了齊桓公、管仲和鮑叔牙的作文題,如果僅僅是靠學習語文課本上的知識,拿到這樣的作文題,估計會崩潰。
  • 看完才知道,原來學霸、狀元的家庭教育竟然有驚人的相似
    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01今年重慶高考理科狀元很傳奇。她叫謝欣穎,理科726分。
  • 68位高考狀元採訪曝光:孩子未來有多大成就,從幼兒園就決定了
    因疫情特殊情況,今年的高考破天荒的往後延遲了一個月,就在上個月底,全國各地的高考成績都已出爐。一邊是有人遺憾落榜與大學無緣,另一邊是各省高考狀元被曝光,名校紛紛拋出橄欖枝。身為教育行業者,高考狀元的學習經驗和家庭教育,自然是重點關注的。在觀看整理了今年68位高考狀元的媒體採訪後,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