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科大:首次在低溫常壓製備出新型高熵合金納米粒子

2020-12-11 孜然學術

編輯推薦:本文首次報導了在常壓和低溫下,在油相中製備的具有小尺寸(≈16 nm)和均勻性的新型高熵合金納米粒子,並將其應用於電催化氮還原反應(NRR)。這是一種新的NRR機制,進而推動農業固氮技術的發展。

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氨的使用。現代氨生產方法多種多樣,電催化氮還原反應(NRR)是一種固氮技術,使用N2和水作為原料,在相對溫和的條件下產生NH3,該過程的中心環節是高效催化劑的製備。然而,NH3產量低、超電勢高以及穩定性差,仍然是NRR面臨的最大挑戰。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高熵合金(HEA)由於其獨特的性能來應對眼前的挑戰,而受到科學家的廣泛關注。然而,還沒有在低溫(≤250℃)和大氣壓下簡單的合成方法,這類材料尚未應用於NRR。

青島科技大學化學和分子工程學院賴建平和王磊教授,首次提出了在低溫(≤250℃)和常壓下合成了RuFeCoNiCu HEA納米粒子,並將其應用於NRR。相關論文以題目為「Multi-Site Electrocatalysts Boost pH-Universal Nitrogen Reduction by High-Entropy Alloys」於2020年12月1日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論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006939

研究結果發現在0.1 MKOH電解液中,在低過電位(0.05V每RHE)下,NH3的產率為57 .1 ugh-1mg-1cat (11.4 ug h-1 cm-2),法拉第效率(FE)為38.5%,這是目前報導的相關最好的材料。這種材料在其他電解質中也顯示出驚人的電化學性能,如在0.1 M Li2SO4、0.1 M Na2SO4和0.1 M HCl電解質中。此外,它表現出優異的電化學穩定性。在NRR方向,合金中的鐵被認為是N2吸附和活化的最佳位置。Co-Cu和Ni-Ru對在低過電位下具有優異的表面氫化能力。這種新的NRR機制,可以其應用擴展到電催化氮還原反應領域,進而推動農業固氮技術的發展。

在固定的氣體流速(10 mL min -1)下,研究人員仔細地對N2和Ar的線性掃描伏安圖(LSV)進行了多次重複測試(圖1a)。結果表明,N2和Ar的LSV差異是由NRR引起的,結果表明N2飽和電解液中的電流密度較高。計時電流法實驗在不同電位下保持3600秒(圖1b)。在這些實驗結束時,通過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檢測吸光度(圖1c),並通過公式計算NH3濃度。處理後的數據如圖1d所示。

圖1 a)在掃描速率為5 mV·S-1的N2和Ar飽和的0.1M KOH中RuFeCoNiCu/CP的LSV曲線。b)在N2飽和的0.1 M KOH中不同電位下的時間相關電流密度曲線。c)在每個給定電勢下,在N2下電解1小時後,用靛酚指示劑染色的0.1M KOH電解質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d)在0.1 M KOH中,每個給定電位下的NH3產量和FEs。

圖2 a)在12次循環試驗中,在0.05V下,NH3產量和FEs相對於RHE的關係。b)RuFeCoNiCu/CP在0.05V時NH3生成量與反應時間的關係曲線。c)電位為0.05V時,RuFeCoNiCu/CP隨時間變化的曲線與RHE的關係。d)在0.05V下相對於RHE反應1小時和100小時後的NH3產量和Fes。

圖3 RuFeCoNiCuNPs優化的結構。紅色、黃色、深藍色、淺藍色和灰色球體分別代表Ru、Fe、Co、Cu和Ni原子。a) 側視圖;b)網絡俯視圖。發生在c)t-Fe,d)h-Co-Ni-Ni,e)b-Fe-Fe,和f)s-Ni-Ru位點上的NRR過程的自由能圖。星號(*)表示吸附位點。

圖4 圖示說明了一種可能的機制,解釋了在低過電位下,RuFeCoNiCu NPs如何使 NRR活性增強。

總的來說,研究人員首次在低溫(≤250℃)和大氣壓下合成了RuFeCoNiCu HEA NPs,這是高熵合金第一次被用來完成NRR。該研究不僅為高熵合金的合成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而且將其應用擴展到電催化氮還原反應領域,展示了一種新的電催化氮還原反應機制,有望推動農業固氮技術的發展。(8 Mile)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一種新方法製備超強納米結構高熵合金
    導讀:本研究通過磁控濺射法成功製造了一種等原子高熵合金,平均晶粒尺寸達到7.2nm,可達到13.76GPa的超高硬度。本文展示的一種製造超納米結構HEAs的新方法,在高熵合金中形成了超納米雙相玻璃晶體結構,突破了現有等原子高熵合金的最高硬度。
  • 同時多離子交換途徑合成高熵金屬硫化物納米粒子
    同時多離子交換途徑合成高熵金屬硫化物納米粒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2:00:56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Raymond E.
  • 高熵合金的納米力學與納米結構的高熵合金:閒聊那些年寫過的文章
    因為這可能是最早的幾篇用納米力學的辦法研究高熵合金文章,應該是第一個用納米力學(微柱壓縮)研究體心立方高熵合金的文章(當時這個領域大家主要工作都放在塊體的面心立方的Canton alloy CrMnFeCoNi上)所以也很快被Acta Materialia接受了 。
  • 超強新型高熵合金
    最近,香港理工大學焦增寶博士團隊、香港城市大學劉錦川院士團隊和中科院金屬所研究人員合作,提出了共格納米片層合金的設計理念,成功的開發出具有超高強度(屈服強度>2GPa)和高塑性(均勻延伸率16%)的新型高熵合金,克服了金屬材料的強塑性矛盾,為高性能金屬材料的開發帶來了新的研究思路。
  • 高熵合金領域高被引的11篇文章,給過你那些啟示?
    這種新型合金剛被提出時定義為:由等摩爾比的五個或更多元素組成的合金,又要求每個摩爾濃度在5~35%之間。隨著研究的深入,又提出中熵合金和低熵合金的概念,要求也越來越低,成分可以使三種或四種元素混合,摩爾比也可以是非等摩爾,無疑是壯大了多主元合金家族。
  • 【知識】一文了解高熵合金!
    多數高熵合金的鑄態組織硬度為 600 ~ 900HV,相當於或者大於碳鋼及合金碳鋼的完全淬火硬化後的硬度 ;改變合金元素的含量,還可進一步提高合金的硬度。而且高熵合金還通常表現出很高的耐熱性,例如,Al 0.3CoCrFeNiC 0.1 高熵合金在 700 ~ 1000℃時效處理 72h 後,合金硬度非但沒有下降,反而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 溫州大學:首次實現電弧3D列印高熵合金,強度塑性都高
    編輯推薦:溫州大學陳希章教授團隊首次突破了多股絲材增材製造高熵合金製造技術,為大尺寸和複雜形狀高熵合金材料及產品的製造提供了一種有前景的製造方法,製造的Al-Co-Cr-Fe-Ni高熵合金綜合性能優異,強度2.8GPa且塑性42%!
  • 識得「廬山」真面目,浙大學者破解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奧秘...
    人們研究發現,如果打破傳統的合金設計方法(少量合金元素添加進主元素中),將多種元素等原子比固溶在一起,理論上會製得原子排列有序而元素排列無序的所謂高熵合金。部分高熵合金可以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塑性,從而打破傳統金屬中強塑性難以兼得的困境。但是背後的原因卻讓人摸不透。對於高熵合金結構-性能關聯性的研究大有「廬山」之態。
  • 高熵合金真空電弧熔煉與懸浮熔煉
    由於高熵合金可能具有許多理想的性質,因此在材料科學及工程上相當受到重視,高熵合金的比強度比傳統合金好很多,而且抗斷裂能力、抗拉強度、抗腐蝕及抗氧化特性都比傳統的合金要好。高熵合金在2004年以前就已問世,但在2010年代才有許多相關的研究。
  • 電弧增材製造高熵合金玩出新高度:多股絞絲增材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據悉,溫州大學陳希章教授團隊首次突破了多股絞絲增材製造高熵合金製造技術,為大尺寸和複雜形狀高熵合金材料及產品的製造提供了一種高效有前途的製造方法,製造的Al-Co-Cr-Fe-Ni高熵合金達到強度2.8GPa和延伸率42%的優異結合。
  • 製備出梯度納米結構降低合金摩擦係數—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沈春蕾 通訊員劉言)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盧柯研究組利用表面機械碾磨技術,在Cu-Ag合金表層製備出梯度納米結構
  • 青島能源所製備出高溼強高韌性兼具紫外屏蔽功能的纖維素納米紙
    纖維素納米紙(CNP)具有質量輕、機械強度高、光學性能優異、熱穩定性好、熱延展性低、阻隔性高以及可生物降解等一系列優點,在電子器件、顯示基板、太陽能電池、包裝阻隔材料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然而,CNP對水敏感,大量的水或高溼度環境會使纖維素潤脹,從而導致其失去原有的穩定性和機械強度,這大大限制了CNP在水中以及高溼條件下的應用。
  • 《材料工程》梁秀兵工作:高熵非晶合金耐腐蝕性能研究進展
    高熵非晶合金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材料,中科院物理所汪衛華院士課題組於2011年首次提出了高熵非晶合金的概念,同時製備出具有無序結構並能在室溫下表現出類似於高分子熱塑性變形行為的塊體高熵非晶合金Zn20Ca20Sr20Yb20
  • 北航《Scripta》強度1228MPa,延伸率12.4%,三維核殼異質結構打造高強韌FCC高熵合金
    本研究通過控制機械研磨和隨後的燒結,成功地製備了具有可調殼層分數(範圍從約16%到約70%)的非等原子FeMnCoCr高熵合金。與均勻結構的樣品相比,設計的樣品顯示出優異的強度和應變硬化能力。特別是外殼的比例為70%的試樣的極限抗拉強度和均勻伸長率分別達到1228 MPa和12.4%,表現出優異的強度-延展性協同作用。高熵合金(HEAs)在2004年提出以來,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 水凝膠納米粒子的相變驅動熱電池
    近日,日本九州大學Teppei Yamada和Yu Hoshino教授團隊報告由水凝膠納米粒子(NPs)的體積相變(VPT)驅動的熱電化學電池。在生理溫度附近,含有羧酸和胺的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NP的熵驅動VPT產生的pH梯度分別高達0.049和-0.053 pH K-1。
  • 《Acta Mater》晶格畸變和化學短程序對中熵合金變形機理的影響
    儘管已有充分的實驗研究和模擬計算結果表明晶格畸變(lattice distortion)和化學短程有序(chemical short-range order)確實存在於中、高熵合金當中且對材料性能有重要影響,兩者在材料變形的不同階段各自產生的作用仍缺乏系統的研究和解釋。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Irene J.
  • 新型納米吸波塗層材料的研究
    現代化戰爭對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要求越來越高,一般傳統的吸波材料很難滿足需要。由於結構和組成的特殊性,使得納米吸波塗料成為隱身技術的新亮點。納米材料是指三維尺寸中至少有一維為納米尺寸的材料,如薄膜、纖維、超細粒子、多層膜、粒子膜及納米微晶材料等,一般是由尺寸在1~100nm的物質組成的微粉體系。
  • 水凝膠納米粒子的相變驅動熱電池
    近日,日本九州大學Teppei Yamada和Yu Hoshino教授團隊報告由水凝膠納米粒子(NPs)的體積相變(VPT)驅動的熱電化學電池。在生理溫度附近,含有羧酸和胺的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NP的熵驅動VPT產生的pH梯度分別高達0.049和-0.053 pH K-1。
  • 吉林大學盧曉峰教授: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
    易絲幫訊近日,吉林大學盧曉峰教授等人公開發明一種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製備方法及其在電催化析氫或析氧中的應用,屬於非貴金屬基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可控制備技術領域。該發明利用靜電紡絲技術、空氣氛圍低溫煅燒以及氬氣氛圍高溫煅燒三個步驟,製備了鎳-碳化鉬納米粒子/碳纖維複合納米材料。複合材料整體以纖維形貌存在,鎳納米粒子和碳化鉬納米粒子均勻分布在碳纖維的內外。本方法成本低廉、簡單易行、可實現大規模工業化應用。
  • GO/CuMoO4固載Pd-Co-Ag納米合金的製備及其電催化性能研究
    2020.00.005GO/CuMoO4固載Pd-Co-Ag納米合金的製備及其電催化性能研究萬正睿,  楊婕妤,  張淑娟,  張翊青,  莫  晗,  劉紅英,  周立群(湖北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 有機化工新材料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有機功能分子合成與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湖北 武漢 430062) 摘  要:為了製備出較好的新型複合催化劑,為工業醇類燃料電池的開發和應用提供新途徑,採用水熱與煅燒法合成出氧化石墨烯/鉬酸銅(GO/CuMoO4)片層結構複合型載體,再通過浸漬還原法成功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