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貓貓這個簡單的遊戲,原來藏著這麼多學問!

2021-02-07 六媽羅羅


以前咱分享過一套某知名早教機構的教案(公號回復「下載教案」可以查看),有一歲寶寶的媽媽下載後前幾天來問我:「六媽,教案很詳細很好,可我上班的時候老人在家不看教案啊,幫忙帶孩子時還是不知道怎麼玩最好,你說怎麼辦呀?」我說:「那讓他們多玩躲貓貓吧,老少鹹宜,誰都會!」她說:「躲貓貓啊,那也太簡單了吧。。。」


躲貓貓很簡單,我們可能都曾那樣逗笑過孩子:擋住自己的臉,然後慢慢打開,時不時還配上誇張的聲音或者動作,然後寶寶就會咯咯的笑,特別的歡快。可當寶寶樂此不疲的時候,很多家長會覺得,這個遊戲太簡單,好無聊啊,玩幾下就不願陪孩子多玩了。實際上,躲貓貓這個遊戲是有魔力的哦,可別小看了!


這個簡單的遊戲是人類認知能力和思想建構的基礎,對於一個剛剛開始探索新世界的嬰兒來說,這個遊戲具備著裡程碑式的意義。


我們是不是對這件事情不以為然?但是要知道,嬰兒最開始對於物體是沒有持久記憶的。在新生兒的思維裡,某個物體一旦從視線中消失,那就代表了他徹底不存在了。


而「躲貓貓」這個遊戲中,雖然媽媽一次次的在手背後消失,出現,反覆測試的過程中,寶寶逐漸明白他看不到媽媽的時候,媽媽其實並沒有消失。


在這種過程中,嬰兒的認知能力提高,會慢慢的獲得一種能力。著名的瑞士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稱之為:「客體永久性」,它是指兒童理解了物體是作為獨立實體而存在的,即使個體不能知覺到物體的存在,它們仍然是存在的。


比如說,給他們一個可愛的玩具,他們會伸手去夠它。但當大人在他們抓住玩具前用一塊布蓋住玩具的時候,他們就會停止抓取,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向別處,似乎玩具不再存在一樣。只有到出生9個月之後,嬰兒才會繼續他們的尋找——在皮亞傑看來,這種尋找意味著嬰兒在無法感知到玩具時,玩具仍在他們的頭腦中。這就是獲得客體永久性的開始。但是這種觀點仍有局限,如果在藏玩具和允許嬰兒伸手之間加入一段時間間隔,結果就會有所不同。皮亞傑認為,只有到了大約18個月時,嬰兒才能以基本成熟的形式對消失的玩具進行心理表徵。

 

簡單的來說就是「寶寶明白了,事物不會因為看不見而不存在」。

 

所以,躲貓貓這個遊戲中,媽媽的臉被擋住後,嬰兒會覺得媽媽消失了,而手拿開之後,媽媽又出現了。雖然於我們而言,這是一件很幼稚的事情,但是這對寶寶來說,是非常神奇的!所以很容易就被逗笑了。


但是,對於大點的寶寶,這個遊戲似乎不那麼奏效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寶寶已經在一天天的成長過程中獲得了「客體永久性」的這種經驗,並且這是一個自然而然滴過程,再次感慨,寶寶小小的身軀真的蘊含著很多神奇的力量。

 

但是,雖然一般寶寶在十個月之前就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能,但在2歲前,都是在不停的反覆熟悉學習這個本領的。


所以,「躲貓貓」是一個遊戲,卻也不簡單是一個遊戲,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呢。

我們可以增添更多的互動方式幫助孩子區別認識「主體」和「客體」,逐步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為語言發展打下基礎。


因為「客體永久性」是一種保存心理意向的能力,這個是寶寶發展語言發育能力的前提。因為只有當他意識到每個物體都是獨立存在之後,他們才對這個事物有概念,有你我之分,有各種語言來表達他所認知到的事物。


當他理解這種現象並且熟練運用起來的時候,我們可以欣慰的意識到一件事情-寶寶長大了~


我們都給孩子買過一些彈出玩具,摁一下會有一些卡通玩偶彈出,通常會非常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這個也是基於」客體永久性「的原理。


這種簡單的動作重複讓孩子明白了消失的玩偶,又想辦法使其重新出現,充分的鍛鍊了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和精細動作能力。



分離焦慮是很多寶寶都會有的一種現象,究其根由,也是心理上沒有明白和適應物體恆存這一概念。


而通過一些比如躲貓貓,玩偶消失又出現的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理解到這一現象存在的自然合理,還可以幫助他更好的理解因果關係,從而充分滿足孩子的分離焦慮。

 

孩子的長大總是來的很快,他慢慢理解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躲貓貓這種小遊戲不斷可以幫助孩子認知適應這個世界,又幫助他們逐步掌控這種能力,我們慢慢會發現,他們會主動和我們」躲貓貓「,並且總是會發出愉悅的笑聲。他們的笑聲簡直是最治癒心靈的法寶。

 

所以,小寶寶的家長,多和孩子玩「躲貓貓」吧,或許大人會覺得無聊,但這可是寶寶們探索世界的好辦法。以前咱們總說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其實,最美遊戲也最簡單,不是麼:)

END


寫咱們這個公號,就是我很隨心的分享,不管是教育孩子的經驗總結、夫妻關係以及女性成長的心理建設、養育孩子相關的科普分享、還是我從全世界海量產品中淘出的那些好物,雖然看起來形散,但也在努力達到神不散。總之呢,我希望咱們的公號內容,是對大家有用的,好心情也算^_^


一個人的腦子是有限的,咱的感恩節活動,羅羅想徵求一下大家意見。感恩節的店鋪活動,產品上我已經把一腳蹬,俏皮娃娃保溼霜、恆溫睡袋都敲定了,還準備了牙線、勺叉的小上新,有6000多雙一腳蹬在,估計大家就很開心了。可回饋活動,我實在想不出新的點子了,以我的智商,除了轉發抽獎就是送紅包,簡單又粗暴。姐妹和姐妹家屬們有啥好想法,評論留言給我唄,就像咱們試用反饋大家來選團品一樣,咱的活動怎麼搞,也由大家說了算!


點擊下面的標題直接查看




現在加「六媽羅羅」訂閱號(liumaluoluo),回復以下關鍵字就可以看到最近原創精選文章啦~

回覆:【三層半】三層半搭配法,媽媽們不可錯過的秋冬穿衣秘笈

回覆:【專注力】八招幫孩子重建專注力!

回覆:【T2】不要再抱怨孩子T2的可怕了,那是你沒看到他成長的精彩

回覆:【紫藥水】紫藥水、碘酒不能用,孩子意外受傷了咱們怎麼辦?

回覆:【剪指甲】剪指甲是件小事?

回覆:【夜醒】頻繁夜醒、夜奶難斷,娃的睡眠大問題,怎麼破?!

回覆:【想像力】孫儷唱出的寶貝日常,別再用淘氣抹殺他們的想像力了!

回覆:【教養】教養,就是讓別人舒服,自己也不憋屈

回覆:【頭三年】對寶寶至關重要的頭三年,你做對了嗎?

回覆:【規則】破壞規則的人總在佔便宜,為什麼還要教孩子守規矩?

回覆:【格局】跟錢和學歷無關,決定孩子走向的是你的格局!

回覆:【咳嗽】久咳怎麼應對,三招幫你緩解孩子不適

回覆:【動物咬傷】很關鍵的第一步,90%的人都不知道!

回覆:【打人】家有壞寶?如何面對和解決孩子愛打人的煩心事

回覆:【羅羅】從公務員到淘寶客服是種什麼體驗

回覆:【媽媽】因為是媽媽,慫點又何妨

回覆:【藥】香港最值得買的藥

回覆:【日本書包】我去日本買了個神器書包。。。

回覆:【一腳蹬】在現場|我最喜歡的那款鞋,是由這些人做出來的

回覆:【喝水】餵水,育兒中的超級誤區,你是否也中招了?

回覆:【內向】沒有膽小的孩子,只有亂貼標籤的大人!

回覆:【耳屎】到底能不能給寶寶掏耳朵?

回覆:【魚刺】寶寶被魚刺卡喉的處理辦法

回覆:【鞋】如何為寶寶選一雙合適的好鞋

                   二十個童鞋最熱品牌實穿分析

                   寶寶鞋碼怎麼選?附最全各國童鞋尺碼對照表

回覆:【雪地靴】今年冬天,如何給娃挑雙毛茸茸的雪地靴

相關焦點

  • 孩子都愛的躲貓貓,好處竟然這麼多
    孩子再長大一些後,會對藏來藏去這件事情著迷,在家和爸爸媽媽玩,在幼兒園跟小朋友玩。看似簡單的躲貓貓遊戲,對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對於2歲以後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在遊戲中充分調動自己的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認知能力,思考如何才能不被他人找到或者如何找到其他的人、物品,當他們成功找到藏起來的人或物時,還能收穫自信心。
  • 寶寶「躲貓貓」時只藏小腦袋?遊戲看似簡單,其實反映出兒童心理
    文丨箐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躲貓貓這個遊戲深受孩子喜歡,所以很多家長跟孩子互動最多的遊戲就是躲貓貓。叮叮爸爸工作雖累,可是他回家之後都會跟孩子進行互動,他們兩父女在家玩得最多的就是躲貓貓,而且據叮叮爸說,叮叮從開始的只藏一個腦袋,到現在玩得特別溜,在這個過程中,叮叮爸總是樂此不疲地陪玩,他說喜歡看到孩子的笑容,也喜歡在這個遊戲中看到孩子的變化。
  • 為啥寶寶玩「躲貓貓」時,只擋小腦袋?你以為的無聊遊戲並不簡單
    今日問題:你家寶寶喜歡玩躲貓貓嗎?小孩子最喜歡大人陪著一起做遊戲,即使是一些簡單的遊戲,孩子玩起來都會特別高興,家長看著也覺得孩子很可愛。而躲貓貓就是很多小寶寶特別喜歡玩的遊戲,即使是小月齡的寶寶也能跟家長互動起來。
  • 為何寶寶「捉迷藏」時,只喜歡藏住腦袋?看似簡單的遊戲並不簡單
    這個時候也是孩子認知能力發展最快的階段,遊戲正是促進寶寶認知力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們都熟悉的躲貓貓,更是讓寶寶百玩不厭。大人認為的簡單遊戲其實並不簡單你家寶寶是不是也經常與你這麼玩?這項看似簡單的遊戲其實並不簡單。不僅提升寶寶對空間的感知能力,也鍛鍊著對自身的認知能力,還可在遊戲中提升寶寶的觀察力。
  • 《女巫來了》:當「躲貓貓」做成遊戲
    眾所周知,對「躲貓貓」遊戲的喜愛,不單單是遊戲簡單好玩,還來源於童年時陪自己一起無憂無慮玩耍的小夥伴。而現在遊戲有了,去哪兒找一起玩的人呢?《女巫來了》所呈現的,大概就是童年時最心嚮往之的「躲貓貓」場景——夢幻般的童話世界。這裡沒有苦大仇深的仇恨。
  • 寶寶為什麼愛玩躲貓貓?背後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秘密
    有一種遊戲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和寶寶反反覆覆的玩,寶寶就是一直玩不膩,每次都會被逗得咯咯大笑,那就是「躲貓貓」遊戲了,為什麼這種遊戲全世界都愛玩呢?其實這裡隱藏著大大的學問!波蘭華沙大學在 2017 年,對嬰兒和「躲貓貓」遊戲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年齡在 4 個月左右的嬰兒,就能夠和家人進行「躲貓貓」遊戲,在 6 個月大時就能將這個遊戲進行得很好了。
  • 原來躲貓貓還隱藏這些客體認知
    所以孩子捉迷藏的背後並不只是「玩」字這麼簡單,只有弄清楚捉迷藏背後的客體認知,才能更好地詮釋躲貓貓的價值。那麼在躲貓貓遊戲背後還隱藏著哪些客體認知呢?孩子為什麼喜歡玩躲貓貓?因為躲貓貓這個遊戲是分工合作,一個躲起來、另一個負責找出躲起來的人,在躲藏和尋找的過程也相當於一場探險遊戲,孩子在被找到過程也會感受到來自家人的專注陪伴,這一點在日常生活裡幾乎很難做到專注,即便是陪著孩子一起玩玩具、家人也很容易走神地一心二用,而躲貓貓需要精神集中、並且肢體還一直處於活躍狀態,所以這個遊戲是從精神再到肢體上都具有專注陪伴的效果。
  • 原來躲貓貓還隱藏這些客體認知
    所以孩子捉迷藏的背後並不只是「玩」字這麼簡單,只有弄清楚捉迷藏背後的客體認知,才能更好地詮釋躲貓貓的價值。那麼在躲貓貓遊戲背後還隱藏著哪些客體認知呢?因為躲貓貓這個遊戲是分工合作,一個躲起來、另一個負責找出躲起來的人,在躲藏和尋找的過程也相當於一場探險遊戲,孩子在被找到過程也會感受到來自家人的專注陪伴,這一點在日常生活裡幾乎很難做到專注,即便是陪著孩子一起玩玩具、家人也很容易走神地一心二用,而躲貓貓需要精神集中、並且肢體還一直處於活躍狀態,所以這個遊戲是從精神再到肢體上都具有專注陪伴的效果。
  • 《女巫來了》童年最嚮往的「躲貓貓」遊戲
    相信大家在小時候都玩過躲貓貓這個遊戲,那麼我們能在線上玩躲貓貓嗎?《女巫來了》這款遊戲的就能做到,這款遊戲所呈現的,大概就是童年時最心嚮往之的「躲貓貓」場景——夢幻般的童話世界。很多玩家對這個遊戲還不是很了解,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感興趣的來看看吧。這裡沒有苦大仇深的仇恨。
  • 《恐怖躲貓貓》第五人格風3D躲藏微信小遊戲
    《恐怖躲貓貓》是一款3D大逃殺式玩法的躲貓貓微信小遊戲,恐怖寫實的畫風,配上刺激帶感的背景音樂,讓每個參與的玩家都瑟瑟發抖。  打開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即可開始↓  目前遊戲推出的只是試玩版,功能還不算完善,不過主功能的體驗完成度尚可。《恐怖躲貓貓》採用在線實時匹配真人玩法,每局6個人,規則很簡單,與我們小時候玩過的躲貓貓一樣,只不過千萬不要被找到噢。
  • 兒科醫生:玩好「躲貓貓」,對孩子竟然有這麼多好處
    作為全世界父母給孩子最早的啟蒙遊戲之一,每個爸爸媽媽都會與寶寶玩躲貓貓遊戲,而孩子們也總是樂此不疲。在我們被孩子們的天真可愛行為逗笑了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不止一次地想:一、為什麼孩子要玩躲貓貓?這個就是非常典型的「認真了你就輸了」。躲貓貓的遊戲重點並不是這件事本身的規則對錯,而在於和孩子一起享受這個遊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和孩子能夠加深交流連接,感受快樂,這是最重要的。所以,正確的躲貓貓打開方式是:放手讓孩子自己玩耍,然後,好好珍惜陪孩子躲貓貓的時光。
  • 慢養良育(總序104):躲貓貓遊戲的雛形
    出生第384天(二)(總序104):躲貓貓遊戲的雛形這幾天她還表現出了比較特別的地方:喜歡在大人吃飯的時候鑽到飯桌底下躲起來。不僅如此,她還要求家人從不同的地方往下看,爸爸的臉從這邊出現,媽媽的臉從那邊出現,有的時候兩張大臉還在不同的地方同時出現!對此遊戲她樂此不疲。
  • 「躲貓貓」的作用,被嚴重低估了,這樣玩寶寶更聰明
    剛生完二胎的閨蜜丫丫帶著4個月兒子來工作室玩,我們好久沒見到這麼小的寶寶了,就都圍上去逗他。我用手捂住臉,然後突然又把手拿開,和寶寶玩「躲貓貓」的遊戲,逗得小嬰兒咯咯咯地笑。閨蜜感嘆:「小嬰兒就是笑點低!」
  • 讓我至今都後怕的一次躲貓貓遊戲!
    昨天看新聞,看見有孩子淘氣把自己藏在衣櫃裡,讓家長那個一通找,不過虛驚一場,家長後來在衣櫃裡找到孩子了。讓我想起大寶小時候一次躲貓貓遊戲。現在還歷歷在目呢!想起來還後怕呢!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的,玩著玩著孩子想起來要跟我和爸爸玩躲貓貓(捉迷藏遊戲)。爸爸先蒙上眼睛數十個數,我和大寶藏起來,爸爸數完開始找我們。很快爸爸就找到我們了,因為孩子讓我們藏到辦公桌下面了,你說好找不好找呢!後來我和寶貝也蒙上眼睛依次玩了幾回,孩子有的累了,說要喝水吃好吃的,無奈我只好出去給她買東西了。孩子也要去,因為天氣太熱沒讓她跟著,讓她跟爸爸比賽躲貓貓,說誰贏了獎勵一個冰激凌哦!
  • 原以為是一幅無名古畫,直到放大後找到藏著的名字,網友:躲貓貓
    而網友們則是對這幅山水大作甚是喜愛,網友:宋人也是夠皮的啊,居然拿自己的名字來躲貓貓,也真是苦了專家了。本文遺留討論:對於宋朝畫家喜歡在畫裡面隱藏自己名字這件事情,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文末留下你的真知灼見。接下來,我們就來和這幅畫的作者一起來玩一下躲貓貓的遊戲。
  • 恐怖躲貓貓小遊戲:第五人格小程序版上線!3D恐怖躲貓貓遊戲
    每天推薦好玩遊戲!  關注我們,沐沐帶你發現好遊戲!  《恐怖躲貓貓》遊戲小程序好玩嗎?  《恐怖躲貓貓》小遊戲怎麼玩?  怎麼進入《恐怖躲貓貓》?  之前很多小夥伴問沐沐,  有沒有類似《第五人格》的小遊戲,  當時沐沐還在想,  這個遊戲太大型了,  還是3D的,  估計不會有小遊戲版!  結果被打臉了。
  • 白宮躲貓貓
    白宮躲貓貓是一款經典的多人休閒射擊遊戲,非常的有趣。遊戲以經典的躲貓貓射擊玩法為主,以白宮為背景地圖,玩家在這裡將被投放到白宮某個地點,展開精彩的躲貓貓追逐之戰。遊戲介紹遊戲引進來自H.I.D.E.
  • CS:當年的那款躲貓貓遊戲,你是否還記得?還想再藏一次嗎?
    小夥伴你們好,我是枝椏,今天跟大家聊聊CS15年比較火熱的模式——躲貓貓。15年的時候,由反恐精英推出的躲貓貓模式上線,一上線其獨具特色的趣味玩法、和令人捧腹大笑變身設計受便受到一眾玩家的追捧。在當時枝椏可以是這麼說全網吧有80%的人都在玩這個模式。這款遊戲在2015年3月25日剛剛開啟不刪檔測試。這個模式的畫面枝椏至今的記得比較清楚,整體的畫面製作比較仿真,顏色以冷色為主,給人一種很強的代入感。看著很真實是不是看了這張圖片還想回去再玩一把。這個遊戲的玩法其實很簡單。
  • 為什麼孩子都愛玩躲貓貓遊戲,你要注意什麼?
    有過養貓經歷的人都懂得「躲貓貓」一詞的真實出處。小貓咪不論什麼年齡段,都超級喜歡和人玩捉迷藏遊戲。家有幼童的家長,相信也有這種深切的體會。孩子在嬰兒期,你用毛巾捂住自己的臉,然後靠近他再拿開,露出燦爛的笑臉,而你也會獲得嬰兒銀鈴般的笑聲回應。大一些的孩子,就喜歡和人玩躲貓貓遊戲了,家裡的衣櫥、箱櫃、洗衣機、冰箱、家具縫隙、甚至外陽臺的空調架,都可能是他們樂此不疲的藏身處。
  • 這個日常小遊戲會讓寶寶越來越聰明!4月齡後,家長必須陪寶寶做
    有一個遊戲能跨越時代、跨越國界、跨越年齡,不用花錢、不用特意找場地、不用擔心不會玩。只是簡單的動作就能收穫很多快樂、幸福與孩子的成長,猜猜是什麼?如果沒有這個認知的形成,孩子就很難理解物體、人,都是永久、單獨存在的。而玩躲貓貓這類遊戲,就是孩子認知「客體永久性」的過程。像8個月大的孩子,你試著將玩具藏在圍巾下面,然後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拿走,這個時候孩子會感覺到很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