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咱分享過一套某知名早教機構的教案(公號回復「下載教案」可以查看),有一歲寶寶的媽媽下載後前幾天來問我:「六媽,教案很詳細很好,可我上班的時候老人在家不看教案啊,幫忙帶孩子時還是不知道怎麼玩最好,你說怎麼辦呀?」我說:「那讓他們多玩躲貓貓吧,老少鹹宜,誰都會!」她說:「躲貓貓啊,那也太簡單了吧。。。」
躲貓貓很簡單,我們可能都曾那樣逗笑過孩子:擋住自己的臉,然後慢慢打開,時不時還配上誇張的聲音或者動作,然後寶寶就會咯咯的笑,特別的歡快。可當寶寶樂此不疲的時候,很多家長會覺得,這個遊戲太簡單,好無聊啊,玩幾下就不願陪孩子多玩了。實際上,躲貓貓這個遊戲是有魔力的哦,可別小看了!
這個簡單的遊戲是人類認知能力和思想建構的基礎,對於一個剛剛開始探索新世界的嬰兒來說,這個遊戲具備著裡程碑式的意義。
我們是不是對這件事情不以為然?但是要知道,嬰兒最開始對於物體是沒有持久記憶的。在新生兒的思維裡,某個物體一旦從視線中消失,那就代表了他徹底不存在了。
而「躲貓貓」這個遊戲中,雖然媽媽一次次的在手背後消失,出現,反覆測試的過程中,寶寶逐漸明白他看不到媽媽的時候,媽媽其實並沒有消失。
在這種過程中,嬰兒的認知能力提高,會慢慢的獲得一種能力。著名的瑞士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稱之為:「客體永久性」,它是指兒童理解了物體是作為獨立實體而存在的,即使個體不能知覺到物體的存在,它們仍然是存在的。
比如說,給他們一個可愛的玩具,他們會伸手去夠它。但當大人在他們抓住玩具前用一塊布蓋住玩具的時候,他們就會停止抓取,把自己的注意力轉向別處,似乎玩具不再存在一樣。只有到出生9個月之後,嬰兒才會繼續他們的尋找——在皮亞傑看來,這種尋找意味著嬰兒在無法感知到玩具時,玩具仍在他們的頭腦中。這就是獲得客體永久性的開始。但是這種觀點仍有局限,如果在藏玩具和允許嬰兒伸手之間加入一段時間間隔,結果就會有所不同。皮亞傑認為,只有到了大約18個月時,嬰兒才能以基本成熟的形式對消失的玩具進行心理表徵。
簡單的來說就是「寶寶明白了,事物不會因為看不見而不存在」。
所以,躲貓貓這個遊戲中,媽媽的臉被擋住後,嬰兒會覺得媽媽消失了,而手拿開之後,媽媽又出現了。雖然於我們而言,這是一件很幼稚的事情,但是這對寶寶來說,是非常神奇的!所以很容易就被逗笑了。
但是,對於大點的寶寶,這個遊戲似乎不那麼奏效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寶寶已經在一天天的成長過程中獲得了「客體永久性」的這種經驗,並且這是一個自然而然滴過程,再次感慨,寶寶小小的身軀真的蘊含著很多神奇的力量。
但是,雖然一般寶寶在十個月之前就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能,但在2歲前,都是在不停的反覆熟悉學習這個本領的。
所以,「躲貓貓」是一個遊戲,卻也不簡單是一個遊戲,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呢。
我們可以增添更多的互動方式幫助孩子區別認識「主體」和「客體」,逐步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為語言發展打下基礎。
因為「客體永久性」是一種保存心理意向的能力,這個是寶寶發展語言發育能力的前提。因為只有當他意識到每個物體都是獨立存在之後,他們才對這個事物有概念,有你我之分,有各種語言來表達他所認知到的事物。
當他理解這種現象並且熟練運用起來的時候,我們可以欣慰的意識到一件事情-寶寶長大了~
我們都給孩子買過一些彈出玩具,摁一下會有一些卡通玩偶彈出,通常會非常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這個也是基於」客體永久性「的原理。
這種簡單的動作重複讓孩子明白了消失的玩偶,又想辦法使其重新出現,充分的鍛鍊了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和精細動作能力。
分離焦慮是很多寶寶都會有的一種現象,究其根由,也是心理上沒有明白和適應物體恆存這一概念。
而通過一些比如躲貓貓,玩偶消失又出現的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理解到這一現象存在的自然合理,還可以幫助他更好的理解因果關係,從而充分滿足孩子的分離焦慮。
孩子的長大總是來的很快,他慢慢理解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躲貓貓這種小遊戲不斷可以幫助孩子認知適應這個世界,又幫助他們逐步掌控這種能力,我們慢慢會發現,他們會主動和我們」躲貓貓「,並且總是會發出愉悅的笑聲。他們的笑聲簡直是最治癒心靈的法寶。
所以,小寶寶的家長,多和孩子玩「躲貓貓」吧,或許大人會覺得無聊,但這可是寶寶們探索世界的好辦法。以前咱們總說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其實,最美遊戲也最簡單,不是麼:)
END
寫咱們這個公號,就是我很隨心的分享,不管是教育孩子的經驗總結、夫妻關係以及女性成長的心理建設、養育孩子相關的科普分享、還是我從全世界海量產品中淘出的那些好物,雖然看起來形散,但也在努力達到神不散。總之呢,我希望咱們的公號內容,是對大家有用的,好心情也算^_^
一個人的腦子是有限的,咱的感恩節活動,羅羅想徵求一下大家意見。感恩節的店鋪活動,產品上我已經把一腳蹬,俏皮娃娃保溼霜、恆溫睡袋都敲定了,還準備了牙線、勺叉的小上新,有6000多雙一腳蹬在,估計大家就很開心了。可回饋活動,我實在想不出新的點子了,以我的智商,除了轉發抽獎就是送紅包,簡單又粗暴。姐妹和姐妹家屬們有啥好想法,評論留言給我唄,就像咱們試用反饋大家來選團品一樣,咱的活動怎麼搞,也由大家說了算!
點擊下面的標題直接查看
現在加「六媽羅羅」訂閱號(liumaluoluo),回復以下關鍵字就可以看到最近原創精選文章啦~
回覆:【三層半】三層半搭配法,媽媽們不可錯過的秋冬穿衣秘笈
回覆:【專注力】八招幫孩子重建專注力!
回覆:【T2】不要再抱怨孩子T2的可怕了,那是你沒看到他成長的精彩
回覆:【紫藥水】紫藥水、碘酒不能用,孩子意外受傷了咱們怎麼辦?
回覆:【剪指甲】剪指甲是件小事?
回覆:【夜醒】頻繁夜醒、夜奶難斷,娃的睡眠大問題,怎麼破?!
回覆:【想像力】孫儷唱出的寶貝日常,別再用淘氣抹殺他們的想像力了!
回覆:【教養】教養,就是讓別人舒服,自己也不憋屈
回覆:【頭三年】對寶寶至關重要的頭三年,你做對了嗎?
回覆:【規則】破壞規則的人總在佔便宜,為什麼還要教孩子守規矩?
回覆:【格局】跟錢和學歷無關,決定孩子走向的是你的格局!
回覆:【咳嗽】久咳怎麼應對,三招幫你緩解孩子不適
回覆:【動物咬傷】很關鍵的第一步,90%的人都不知道!
回覆:【打人】家有壞寶?如何面對和解決孩子愛打人的煩心事
回覆:【羅羅】從公務員到淘寶客服是種什麼體驗
回覆:【媽媽】因為是媽媽,慫點又何妨
回覆:【藥】香港最值得買的藥
回覆:【日本書包】我去日本買了個神器書包。。。
回覆:【一腳蹬】在現場|我最喜歡的那款鞋,是由這些人做出來的
回覆:【喝水】餵水,育兒中的超級誤區,你是否也中招了?
回覆:【內向】沒有膽小的孩子,只有亂貼標籤的大人!
回覆:【耳屎】到底能不能給寶寶掏耳朵?
回覆:【魚刺】寶寶被魚刺卡喉的處理辦法
回覆:【鞋】如何為寶寶選一雙合適的好鞋
二十個童鞋最熱品牌實穿分析
寶寶鞋碼怎麼選?附最全各國童鞋尺碼對照表
回覆:【雪地靴】今年冬天,如何給娃挑雙毛茸茸的雪地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