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丨前置倉終局會怎樣?來看叮咚買菜、樸樸超市和每日優鮮

2020-12-20 騰訊網

生鮮電商前置倉的代表企業有叮咚買菜、樸樸超市、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盒馬小站、永輝衛星倉等,它們在社區設立倉庫,主營生鮮超市商品,備貨在社區倉庫,消費者用APP下單,快速(30分鐘)送貨到消費者家中,筆者最近關注前置倉較多,此文分享所思所想。

前置倉的終局

以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未來會如何,我想有以下幾種可能。

1、幾乎所有倉庫點都無法盈利,看不到盈利希望,像無人貨架一樣基本崩盤,不再受到關注;

2、因為一線城市消費者時間成本更高,生活節奏快,前置倉只能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才能生存,無法走出一線城市,難以做出更大規模;

3、前置倉模式取得突破,成本降低或者收益增加,能夠發展到更多城市,高密度訂單形成大流量,擴展業務成為大型平臺;

4、像一號店,摩拜單車一樣,不能以獨立平臺方式生存發展,成為大平臺的一部分。

以叮咚買菜為例,從網際網路公開數據來看,叮咚買菜在上海的倉點,每天每個倉庫訂單1000單左右,筆單價50元左右,估計毛利率20%(倉庫端毛利率,不算打包加工)。

《老張聊零售》在前文「叮咚買菜模型解析」計算過,叮咚的買菜客單價超過60元,才能盈利,現在叮咚買菜還在投入補貼中。

前置倉未來會提高客單價,或者提高毛利率,前置倉與盒馬鮮生競爭,此因素會讓倉庫單量會下降,當單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就難以分攤倉庫運營成本。

前置倉地推拉新成本很高,超過50元/新客,老客總會流失一些,成熟階段的前置倉必須口碑宣傳自然吸引的新客大於流失老客,否則不斷投入拉新,經營也很難持續。

從單量和流量來看,前置倉現在是成功的,但未來會面臨以上挑戰,這會影響前置倉存亡和規模。

每日優鮮前置倉1.0模型在北京實現過整體盈利,這個結果能複製到叮咚買菜模型上嗎。《老張聊零售》認為較難,因為每日優鮮1.0是高起送金額,超過80元筆單價,單倉200單左右。每日優鮮1.0模型適合SKU少的前置倉,倉庫成本和管理成本較低,對單量要求不高,而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2.0倉庫成本和管理成本高,對單量要求高。

前置倉要更大範圍覆蓋,要更成功,要從2個地方突破,一是筆單價突破,二是與B2C結合。

叮咚買菜宣布目標是筆單價突破60元,影響筆單價的因素有選品定位,商品豐富度和顧客消費力,提高筆單價可以從商品和分層營銷方面入手,用商品和營銷選客,比一刀切提高起送門檻好,對單量傷害小。

每日優鮮2.0版本強調,前置倉會與城市中心倉結合,用B2C業務分攤前置倉成本,這方面的探索,也值得關注。

前置倉最大的問題是毛利難以覆蓋成本,如果未來無人技術成熟,履單成本降低,前置倉會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討論前置倉的終局,還要站在更高維度,從零售發展脈絡看前置倉,下文以此解析前置倉。

前置倉與零售

前置倉是經營生鮮超市商品的零售模式,生鮮超市商品市場規模數萬億,是規模最大的品類,目前,最主流的生鮮超市商品渠道是超市和菜市場,它們佔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

網際網路出現之後,電子商務逐步成為重要的零售渠道,很多人嘗試用網際網路經營生鮮超市商品,在PC網際網路時代,出現了一號店這樣的網上超市,最終,由於履單成本高,毛利率低,網上超市成為大平臺的一部分,而不是獨立平臺。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生鮮超市商品又和O2O組合到一起,出現了基於便利店的愛鮮蜂、閃電購,基於自營小店的妙生活、樓口,基於連鎖超市的社區001、多點、19e送到家,基於校園的8天在線等。

各種企業嘗試了各種模式,到目前為止,還在相互競爭的生鮮電商渠道有以下四大模式

1、平臺模式,代表有京東到家、淘鮮達、美團和餓了麼商超頻道;

2、新業態超市模式,代表有盒馬鮮生、7fresh、小象生鮮;

3、單店模式,代表有永輝生活,單店模式是基於傳統超市改造;

4、前置倉模式,代表有叮咚買菜、樸樸超市和每日優鮮。

前置倉模式可以分類成以下模式

1、倉庫面積較大(500平米),經營生鮮+超市商品的前置倉,比如樸樸超市、小區快點、每日優鮮2.0;

2、倉庫面積小(100平米),SKU數較少的前置倉,比如每日優鮮(1.0版)、U掌柜;

3、倉庫面積適中(300平米),主要經營生鮮的前置倉,比如叮咚買菜,美團買菜;

其中,每日優鮮(1.0)網點數最多,叮咚買菜和樸樸超市模式更先進,勢能更強。不同的面積、主營品類、配送服務組合成不同的前置倉模式,誰最終勝出,還需要觀察。

從零售發展脈絡解讀,前置倉是基於網際網路的生鮮超市商品渠道解決方案之一。目前,新業態超市與前置倉,相對其它快送模式,更被看好,前置倉與新業態超市相比,缺點是引流成本較高,商品豐富度較弱,優點是投入和履約成本較低,拓展速度快。

預計幾年內,無人送貨和無人倉技術會成熟,無人車會降低快送到家履單成本,會促進快送訂單增長,當訂單密度超過閾值,銷售量能帶動商品豐富度時,前置倉面積會增大,前置倉模式由於效率更高更專注線上,拓展速度快,會再次迎來發展機會。

前置倉優劣

前置倉履單成本較低,履單成本=揀貨+打包+配送,倉庫面積較小,所以揀貨效率較高,叮咚買菜前置倉只覆蓋1公裡範圍,所以配送成本也較低,《老張聊零售》估算,叮咚買菜倉內揀貨打包成本3.5元左右,每人每天配送60單左右,每單配送成本6元左右,整體履單成本10元左右。

前置倉的商品只供貨線上,所以商品庫存準確性管理難度較低,前置倉的投入較少,幾十萬元就能建設一個前置倉,對選址要求不高,拓展速度較快。

前置倉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單量和客單價,客單價*毛利率必須大於履單成本,才可持續經營,《老張聊零售》估算,如果單量1000單,毛利率25%,客單價達到60元能盈虧平衡。

目前叮咚買菜客單價50元左右,單倉單量1000單左右,由於生鮮商品毛利率低,如果叮咚買菜定價與市場持平,則毛利率只有10%左右,難以實現盈虧平衡。

《老張聊零售》認為,選擇前置倉購物的顧客對便捷性要求較高,所以前置倉有機會把毛利率提升到20%以上,毛利率有增長空間。

前置倉除了履單成本外,還有房租等固定成本,單量越高,每單分攤固定成本越低,所以單倉必須超過單量閾值,否則不可能持續經營。

《老張聊零售》認為,前置倉固定成本包含房租、水電、基礎人力(10人),每天3000元成本,如果每單分攤5元成本(含倉內成本),則單倉單量不能低於600單,否則不可能盈利。

前置倉還面臨的挑戰有引流費用,損耗率控制,目前,引流成本還沒有特別有效的解決方案,叮咚買菜的地推人員,每發展一個新顧客,獲得20元獎勵(首單8元+復購12元)。

新的前置倉,前期單量少且不穩定,為了滿足顧客購物需求,商品種類不能少,所以很容易出現缺貨和損耗高的問題,《老張聊零售》認為,就和實體超市打折銷售處理損耗一樣,前置倉前期也可打折銷售,折扣商品也有吸引顧客的效應,只有單量增長了,才能降低損耗率。

總之,前置倉優點和缺點都很明確,如果沒有突破,目前前置倉的終局,是只能在消費力強的區域生存發展。

總結

本文分析前置倉終局,給出幾種可能性,從競爭格局,零售發展脈絡,前置倉優劣三方面分析前置倉終局。

勝仗是打出來的,前置倉還在自我突破過程中,現在面臨的問題很多,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前置倉是超市快送現階段解決方案之一,超市快送一定會成為主流的零售渠道,前置倉,新零售超市,新技術應用,共同推進超市快送時代的到來。

本文是超市快送系列第45篇文章,生鮮超市商品快送到家(盒馬、每日優鮮等)市場規模正在高速增長,不久的未來,新技術成熟,超市快送同時具備豐富、便利和實惠三大競爭力,會代替不夠便利的超市,不夠實惠的便利店,成為終局零售模式。以終為始,筆者要成為超市快送領域原創文章最多,收集信息最全,思考最深的實踐從業者。超市快送系列文章連結在此

相關焦點

  • 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們的終局和轉折
    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樸樸超市、美團買菜等都是把生鮮超市商品快速送給消費者,這樣的商業模式,我們叫「超市快送」。超市快送終局會如何,未來是否能成為最主流的購物渠道,什麼模式才是超市快送最優解,哪個玩家能成為超市快送領域霸主,本文預測和分析。
  • 復盤叮咚買菜和樸樸超市,發現前置倉的四個問題
    2018年,生鮮市場又一次迎來了資本和從業者的關注。各路玩家紛紛進場,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前置倉到家模式的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等企業,他們甚至讓永輝超市,盒馬鮮生都感到了「威脅」。福州樸樸超市引起永輝忌憚,甚至促使後者推出前置倉運營及多種拉新優惠活動,以此從線上阻擊前者。
  • 每日優鮮、叮咚買菜能否破題前置倉模式盈利難題?|新零售核心公司...
    我們將以產業和資本為主線,對其進行中場復盤。 本篇將從新零售的「前線戰場」——場景開始,盤點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的典型代表——每日優鮮、叮咚買菜。 每日優鮮:城市分選中心+前置倉成立於2014年,每日優鮮是站在生鮮電商崛起的風口上一路發展而來。
  • 拆解前置倉
    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還是叮咚買菜的「城市採購+社區前置倉」都是成本核算後半段,它的前半段,取決於中國農業產業鏈和冷鏈物流的既有格局和剛性成本,也即,基於商業本質的「買和賣」,「買」的這部分成本,是由現有的產業鏈格局決定的; 4) 每日優鮮是「重資產」+「勞動力密集型」+網際網路,絕不是網際網路+;
  • 前置倉電商模式的叮咚買菜,疫情下怎樣了?
    當前,一方面,早期的易果生鮮、本來生活、天天果園等生鮮電商行業領軍積極嘗試拓展線下,或轉型B2B、供應鏈服務等;另一方面,以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等為代表的前置倉生鮮電商,和以誼品生鮮、生鮮傳奇、錢大媽等為代表的社區生鮮店,作為生鮮渠道領域的新勢力,正在快速發展,搶奪萬億級生鮮的生意。
  • 叮咚買菜身上的「悖論」
    為什麼在生鮮電商大環境如此不好的時候,叮咚買菜卻沒有出現很多同行一樣的問題?梁昌霖給出了一些關鍵詞:復購率和效率。相比每日優鮮、樸樸超市對外公布的客單價80%~90%,叮咚買菜60元左右的客單價並不算特別高,而業內還有著不把客單價拉到80元以上就沒有盈利可能的看法。
  • 產品分析|每日優鮮:前置倉模式領跑生鮮到家
    目前,生鮮電商的商業模式可以從綜合類和垂直類兩大類進行區分。綜合類主要指如天貓、京東這類提供豐富品類商品的平臺,垂直類主要指如每日優鮮、叮咚買菜這種以生鮮產品為主打的平臺。「前置倉+到家」模式每日優鮮最早開始實行「城市分選中心+前置倉「模式,目前已在20個城市建立分選中心和1500+前置倉,前置倉均位於社區1-3公裡範圍內。
  • 送貨到家,前置倉風口來了?看運營難題如何破解
    同時也會開啟盒馬迷你店及小站。  從「風口」到「風向」送貨到家,早就不是線上網購平臺的專屬福利,現在家門口的超市都能提供這樣的服務。半小時送達,懶人也能輕鬆逛超市。為了讓更多的市民享受這樣的福利,深圳零售商家把目光瞄準了前置倉;以倉代店,更多流量可以進入。近期,天虹沙河倉試業,每日優鮮等也緊密布局,而盒馬鮮生等則打出了大店小店與小站的組合模式。
  • 從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總結了生鮮電商的兩個盈利模型和盈利公式
    我深入研究「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這兩個平臺,目前還不能證實是否實現了盈利,但是將其進行深入研究並畫了一個模型圖之後,認為單一品類的生鮮電商盈利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買手密度:每日優鮮在全球擁有數百名的專業買手,都是懂種植、懂電商的複合團隊。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00餘個買手,50%的蔬菜、70%的肉蛋和90%的水果實現了產地或者工廠直採。2. 物流密度:城市密度、前置倉密度和配送密度。
  • 研究了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後,我總結出生鮮電商的兩個盈利模型
    我深入研究「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這兩個平臺,目前還不能證實是否實現了盈利,但是將其進行深入研究並畫了一個模型圖之後,認為單一品類的生鮮電商盈利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買手密度:每日優鮮在全球擁有數百名的專業買手,都是懂種植、懂電商的複合團隊。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00餘個買手,50%的蔬菜、70%的肉蛋和90%的水果實現了產地或者工廠直採。2、物流密度:城市密度、前置倉密度和配送密度。
  • 分類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看超市快送的六大模式
    主營生鮮超市商品,快速送貨給消費者,這樣的商業模式叫超市快送,比如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樸樸超市、每日優鮮等。下表把超市快送企業分為6種模式,分別是新業態超市模式,前置倉模式,平臺模式,傳統超市模式,便利店模式,特殊模式。
  • 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為何效率如此快?前置倉+騎手模式有何優勢?
    隨著社區生鮮電商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居民急需一日三餐的食材,生活用品又不想去超市購置時,只需手指點點,就能享受到了社區團購微信小程序線上購物下單帶來的便捷福利。叮咚買菜、每日優鮮、淘鮮達等都分布在各大城市,以速度快,效率高出名。
  • 增加熱餐、活鮮、現磨咖啡,摸索四年的每日優鮮開始這樣迭代前置倉
    每日優鮮位於百子灣的新一代前置倉2019年,沉寂許久的生鮮電商因為各種「買菜」的出現再度翻紅,萬億生鮮市場故事再次開講。與上一波生鮮電商浪潮不同的是,隨著近幾年對消費者的搶奪進入最後一公裡,「一小時達」、「半小時」已然成為標配,前置倉模式開始成為各家爭相布局的關鍵。
  • 產品分析 | 後疫情時代,每日優鮮何去何從?
    那麼每日優鮮這家公司為什麼能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能夠成功呢?整個生鮮電商行業的現狀又是怎樣的呢?本文將藉由分析每日優鮮的視角,帶你深入了解這家公司以及生鮮電商行業的運轉邏輯。三、競品分析疫情期間,生鮮電商行業快速崛起,成為人們購買生鮮食品的主要場景,用戶的購買習慣一旦被養成,生鮮電商行業的玩家們非常有機會挖掘這塊萬億市場,這也造成現在生鮮電商行業玩家眾多,盒馬、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團買菜、樸樸等眾多公司都想搶佔這一塊市場。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 | 叮咚,你的菜到了
    競品分析生鮮電商這個巨大的風口中湧現了很多的生鮮電商平臺,而前置倉模式大致分為以下三種:純倉儲模式:每日優鮮、叮咚買菜、樸樸超市店倉一體模式:盒馬鮮生門店+前置倉模式:永輝超市、山姆會員店下面將對叮咚買菜、盒馬鮮生和山姆店進行分析。
  • 叮咚買菜創始人:好的商業模式,不是算帳算出來的
    在2019年,隨著每日優鮮徐正親自坐鎮上海,以及盒馬力推MINI小店,整個生鮮零售賽道的走勢,變得越發撲朔迷離,關於叮咚買菜和前置倉模式的種種爭議之聲不絕於耳。不過,有供應商曾經告訴虎嗅,從回款的情況看,叮咚買菜資金鍊並沒有問題,而最近一輪融資,則證明資本仍舊看好以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報告 | 叮咚,你的菜到啦
    三、競品分析對於前置倉模式來說,除了叮咚買菜以外,還有全國首創前置倉模式的每日優鮮,所以,接下來,將選擇每日優鮮作為競品,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均在生鮮電商領域有一定的知名度。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叮咚買菜快速發展的原因主要在於,叮咚買菜主要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為主線,這種主打產品種類的營銷策略,更符合大眾消費觀念,接地氣,也讓更多中老年人加入叮咚買菜的隊伍中。而每日優鮮在採購方面,採用源頭直採,成本也相對來說比叮咚高,產品定價自然而然也相對高一些。
  • 叮咚買菜前途未卜
    新疆西梅、陝西冬棗兩樣商品,叮咚買菜26.6元,每日優鮮19.8元。儘管每日優鮮還需6元運費,叮咚買菜不僅免運費,商品也多出50g,卻並沒有讓人感覺到「佔便宜」。從消費心理學角度,比例偏見讓人傾向於每日優鮮。而從定位理論出發,在北京市場,早已有率先進入消費者心智的其他買菜軟體,相較之下叮咚買菜打入新市場難上加難。
  • 以每日優鮮為例,前置倉模式生鮮電商怎樣才能賺到錢?
    小區快點和U掌柜目前已經項目失敗了,其中U掌柜更是17年初就曾宣布過盈虧平衡,損耗率僅千分之八。但是在上海卻敗給了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 目前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還在上海打得難捨難分。他們能夠區別於前者,最終走出來嗎? 內部消息稱每日優鮮在北京已經實現了盈利,而叮咚買菜的迅速發展在行業裡讓同行都感受到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