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倉電商模式的叮咚買菜,疫情下怎樣了?

2020-12-20 砍柴網

科技自媒體 / 莊帥

本來2020年的問候語會類似於「"鼠"不盡的收穫、"鼠"不盡的快樂、"鼠"不盡的笑容、"鼠"不盡的幸福、"鼠"不盡的鈔票、"鼠"不盡的美滿生活」等等。

誰也沒有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今年的這個年居然會過成這樣,盼望已久的春節假期會在如此惶恐不安中度過,每天關在家裡幾乎足不出戶,而大家的問候語也變成了這樣...

當出門不便時,線上買菜成為「及時雨」。通過手機下單,即可配送到家,人們可以減少外出,降低風險。在一些商業平臺,一些菜一上線便很快被搶光,甚至有人設置鬧鐘,半夜起來搶菜。

當前,一方面,早期的易果生鮮、本來生活、天天果園等生鮮電商行業領軍積極嘗試拓展線下,或轉型B2B、供應鏈服務等;

另一方面,以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等為代表的前置倉生鮮電商,和以誼品生鮮、生鮮傳奇、錢大媽等為代表的社區生鮮店,作為生鮮渠道領域的新勢力,正在快速發展,搶奪萬億級生鮮的生意。

叮咚買菜作為前置倉模式的社區生鮮電商的典型代表,以倉為店,貼近社區,將品類豐富、品質保障、價格優惠的生鮮高效配送到家,在資本助力下,在上海區域高速發展,快速贏得用戶口碑和市場份額。

叮咚買菜:前置倉電商模式,深耕上海市場

2014 年 3 月,梁昌霖創立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並上線叮咚小區APP,首次探索社區O2O 業態,隨後公司在2014-2017 年期間,探索各種社區生活服務,如乾洗、代跑腿、到家清潔等,最終聚焦定位於家庭買菜業務,並更名為「叮咚買菜」,滿足消費者一日三餐的高頻需求,成功轉型。

以生鮮為切入口,聚焦25-45歲的一二線城市的年輕群體。

①從產品品類看,品類豐富、產品齊全。目前單倉SKU約1500個,以生鮮中更難貯藏的蔬菜為主,同時是市場上為數不多可以提供活魚活蝦配送到家服務的生鮮電商。

②從產品價格來看,相對合理。海通證券分析師對比了叮咚買菜、盒馬鮮生、大潤發和永輝生活等提供到家服務的企業的相似產品價格(表 1),在不考慮補貼、滿減等優惠活動的情況下,叮咚買菜的產品價格整體低於盒馬鮮生,高於大潤發和永輝生活。

但是,由於叮咚買菜以店為倉,距離消費者更近,更能提供及時、新鮮的生鮮產品,同時公司定位人群對價格的敏感度相對較低,願意為效率和品質支付溢價。

以前置倉為核心,全品類高品質生鮮高效到家

叮咚買菜定位高頻的生鮮到家,以「品質確定、時間確定、品類確定」為核心指導原則。

商業模式:前置倉高密度覆蓋社區,大數據精準預測

採購端:以城批採購、品牌供應商直供為主。

配送端:採用前置倉模式,提供配送到家服務。

營銷端:輕營銷方式快速推廣。①媽媽幫;②拼團+分享;③地推。

叮咚買菜的APP 在用戶點擊每個單品之後,都會有「推薦做法」的連結,同時給出對應的食材和佐料搭配的購買組合連結,贏得客戶好評。

大數據:賦能全產業鏈,實現精準預測。

據億歐報導,2017 年 9 月公司每日滯銷損耗平均低於3%、物流損耗平均為0.3%,海通證券分析師預計目前滯銷率和物流損耗率或已進一步下降。

盈利模型:測算訂單量達1250單/天可實現盈虧平衡。

海通證券分析師對叮咚買菜的模型測算主要基於同業運營指標經驗,並結合公開的新聞報導給予綜合判斷。

海通證券分析師測算了單倉日單量在800單、1000單和1250單三種情況下,一個標準倉的盈利情況,但具體各倉的盈利情況不一,仍需逐一分析。海通證券分析師的主要假設包括(表2):

(1)收入及坪效:前置倉的面積約300平米左右,考慮到叮咚買菜菜品較為齊全,價格高於永輝、大潤發而低於盒馬,假設客單價在50元左右,測算在日均800單、1000單、1250單情況下,稅後月收入各103 萬元、128 萬元、160萬元,年坪效各4.2、5.2、6.5 萬元/平米。

(2)毛利:相較於產品價格,叮咚買菜更注重品質,同時利用前置倉和大數據實現精準預測,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損耗,假設其毛利率在25-35%之間(模型中取30%),損耗及滿減活動佔收入的比重約8%,測算在日均800單、1000單、1250單時毛利各30.8 萬元、38.5 萬元、48.1 萬元,扣除損耗及滿減活動後的淨毛利為22.6 萬元、28.2 萬元和35.3 萬元。

(3)費用:①人工:假設每個倉庫的配送人員 20人,月薪按照訂單量測算,800、1000、1250單時月薪各8750元/月、9800元/月、1.11 萬元/月;

分揀員10人、月薪7000元/人,測算單倉人工成本各為24.5、26.6、29.2 萬元/月;

②租金:以上海市倉庫的平均租金水平 3 天/平米計算,門店租金約2.7 萬元/月;

③假設水電、攤銷及其他費用合計約 3.5 萬元/月。測算在800、1000、1250單時,不包含滿減及損耗的費用合計各為30.7、32.8、35.4 萬元/月。

基於以上假設,海通證券分析師測算當前置倉的日均訂單達1250單時,按年度計算約虧2 萬元,佔總收入的-0.1%,基本實現盈虧平衡。

行業競爭趨向激烈,叮咚的挑戰與機遇

2018 年 11 月,據商業觀察家報導,盒馬鮮生正研發「社區菜場」小業態,面積在 500-1000平米之間;2019 年初美團上線美團買菜APP,試水社區生鮮前置倉業態。

而此前,諸如大潤發、永輝超市等均已涉足到家業務,生鮮到家逐漸成為龍頭競相爭搶的風口。

海通證券分析師對比了上海市場中社區生鮮到家的主要參與者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盒馬生鮮,主要情況如下(表3):

①模式:叮咚買菜和美團買菜均採用前置倉模式的純到家電商模式,而盒馬鮮生擬開設的「日日鮮菜場」則延續盒馬鮮生的模式,採用到家+到店相結合的模式,以門店為中心服務周邊1-3 公裡的用戶,覆蓋面更廣,相較於純到家模式,全渠道滿足用戶到家與到店的需求。

②品類:相較於叮咚買菜和美團,盒馬鮮生背靠阿里,在供應鏈、大數據等方面擁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且盒馬鮮生、淘寶、大潤發等在上海已經擁有較大的業務體量,規模集採下成本更低、損耗更小。

此外,日日鮮菜場也是三家中唯一一家以自有品牌為主要經營品類,產品力更強。

③優勢:相較於美團買菜和日日鮮菜場仍處於起步試水階段,叮咚買菜目前在上海已有 200餘個前置倉,模式已相對成熟,規模效應逐漸顯現,同時不設起送點和配送費,更能滿足及時消費需求,更易培養用戶購物習慣,增強用戶粘性。

④劣勢:目前生鮮到家業態大多處於燒錢補貼培育用戶消費習慣的階段,大多未實現盈利,且對供應鏈等要求更高,跨區經營難度更大,且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綜合上述分析,海通證券分析師認為相較之下,以社區生鮮的「到家+到店」綜合模式為主的日日鮮菜場(盒馬鮮生旗下)在商品供應鏈、門店運營、技術和物流能力等方面競爭優勢更強。

且社區店加密布局後,將大大提升到店便利性和體驗感,並與「盒馬鮮生」大店形成有效互補,滿足到家及到店全渠道需求。

而對叮咚買菜等創業型企業而言,在資本支持和數位化技術進化中,以消費者體驗為導向追求區域加密和高速成長是現實選擇,但在流量成本高企和自身供應鏈能力約束下,短期的虧損無法避免。

因而持續取得用戶認可、保持漂亮的成長曲線和贏得資本的支持至關重要,才能以時間換空間,達到區域流量密度、運營能力提升和供應鏈強化的理想狀態,並最終實現盈利。

更進一步,公司能否走出上海,成功跨區域擴張,以及具備對應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則是看待其平臺長遠價值的重要線索。

疫情之下的叮咚買菜APP

據叮咚買菜披露,叮咚買菜大年三十訂單量較上月增長超300%;近期整體訂單量約增長80%,客單價增加約70%。

每日新增用戶多達4萬人,其中自然增長的佔比達到70%以上,佔整體下單用戶的10%左右。

以往春節期間,消費者返鄉過年,手機買菜需求會下降,尤其是大年初一至初三期間,訂單量會明顯減少,但今年訂單量不降反升,春節7天完成了約400萬單,每單用戶採購的量也顯著增長,客單價都在100多元左右。

叮咚買菜的一位配送小哥表示,他平時每天配送70-80單,現在平均每天要送150-160單,工作量翻倍。

其中,蔬菜水果儲存時間短、需求量大,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1月29日叮咚買菜緊急調配了400噸蔬菜以保證供應。

據了解,叮咚買菜已經連續三年實行「過年不打烊」,今年受疫情影響,動員了大量新增人力進行採購和配送,協調農業基地、批發市場和生產企業加大供應,並成立了三個工作小組,以保證春節期間的安全、供應和配送。

為了應對今年的特殊情況,叮咚買菜還調整了產品架構,力推半成品菜,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初期的供應緊張,並調整了下單時間,採取預約下單的方式,並進行集約化分揀、配送,提高配送效率。

叮咚買菜CEO梁昌霖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賣菜本質上是供應鏈的生意,這次疫情是個分水嶺,強者經此一戰供應鏈會更強,供應鏈能力弱的公司會被淘汰掉。

就拿叮咚買菜來說,供應鏈問題就體現在採購困難上。

「1月23日,叮咚買菜緊急派出100多採購人員奔赴各產地,但是產地都已經放假過年了,我們馬上動員產地在春節期間復工,但是過了春節,馬上遇到各地封路。開始是有菜沒人採,等有人採了,又運不出來。」

梁昌霖說。

而叮咚買菜面對運力不足,APP首頁上直接放上了招聘人員的海報及連結,主要招聘崗位為是配送員、打包員、分揀員、冷庫處理員等基礎崗位。

此外,在春節期間叮咚買菜的菜品每天5:30上架,配送方面為了緩解人員不足壓力,調整了配送策略,採取集約化方式提高效率。配送時間延長,依然不收配送費。

綜合來看,在這場戰疫中,買菜APP都在接受同等的考驗。無論如何,這些企業未來將在供應鏈端、前置倉模式、運力、以及系統自動管理上更加投入心血,行業會進入新的階段。

相關焦點

  • 助力北京「菜籃子」行動 叮咚買菜持續發力「前置倉」模式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北京將培育一批門店宅配、「前置倉+提貨站」等示範項目,加速開啟數位化新生活。這些政策將進一步推動北京的生鮮電商產業升級。對此,知名生鮮電商創業公司叮咚買菜已經佔得先機。6月10日,北京市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1場新聞發布會。值得注意的是,會上,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介紹了《北京市促進新消費引領品質新生活行動方案》。
  • 每日優鮮、叮咚買菜能否破題前置倉模式盈利難題?|新零售核心公司...
    本篇將從新零售的「前線戰場」——場景開始,盤點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的典型代表——每日優鮮、叮咚買菜。 每日優鮮:城市分選中心+前置倉成立於2014年,每日優鮮是站在生鮮電商崛起的風口上一路發展而來。叮咚買菜:城批採購+社區前置倉叮咚買菜遲於每日優鮮,直到2017年才建立,但相同的是,二者都生於風口之下——每日優鮮誕生於生鮮電商初期崛起的風口,叮咚買菜則誕生於生鮮電商成熟期資本追捧的風口。
  • 叮咚買菜2019年營收未達目標 前置倉能否敲開盈利門檻
    但是,叮咚買菜的低客單價、無配送費以及尚未成熟的前置倉模式一直被認為是「燒錢」,如果無法構建起一個良性的商業模式,叮咚買菜的生鮮電商之路堪憂。這也進一步表明,叮咚買菜的資金壓力還是存在的。尚未成熟的前置倉模式叮咚買菜一直以「移動端下單+前置倉配貨+29分鐘內即時配送到家」的模式提供生鮮菜品服務。其中,前置倉模式是叮咚買菜一直推行的經營方式。但是這種模式也受到了業內人士的熱議。
  • 叮咚買菜北京上線,首開18個前置倉
    4月21日,生鮮新零售公司 「叮咚買菜」正式在北京展開服務,東城區、朝陽區、海澱區、昌平區等區域的消費者可線上選購。據了解,叮咚買菜正在用補貼、低價的方式獲取用戶,即每位新用戶都有一份「108元新人紅包」,可分多次使用,邀請新人還可以再獲得30元紅包。同時還有了「新鮮食材0元購」「品牌5折秒殺」等多項優惠活動。
  • 叮咚買菜CEO梁昌霖:前置倉可盈利 生鮮...
    叮咚買菜創始人、CEO梁昌霖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星平 攝更為業界關注的是,作為生鮮電商領域的一匹現象級「黑馬」,梁昌霖首度公開對外披露了叮咚買菜相關業務的最新數據,並認為前置倉可以實現盈利。生鮮電商的春天來臨?
  • 分析丨前置倉終局會怎樣?來看叮咚買菜、樸樸超市和每日優鮮
    生鮮電商前置倉的代表企業有叮咚買菜、樸樸超市、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盒馬小站、永輝衛星倉等,它們在社區設立倉庫,主營生鮮超市商品,備貨在社區倉庫,消費者用APP下單,快速(30分鐘)送貨到消費者家中,筆者最近關注前置倉較多,此文分享所思所想。前置倉的終局以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未來會如何,我想有以下幾種可能。
  • 叮咚買菜前途未卜
    「我沒用過叮咚買菜,常用的就只有美團、餓了麼,因為常用這些點外賣,可以不用下載新的APP,所以更習慣原有的行為模式。」居住在天通苑的阿輝說,「叮咚買菜如果想吸引並留住消費者,他們要做的比美團、餓了麼要多的多,平臺可以躺著獲得客戶,而新興勢力卻需要更多的手段和努力。」疫情期間,生鮮電商再度繁榮。
  • 叮咚買菜,被合圍!
    尤其疫情的發生,以及電商流量紅利消弭後巨頭們將視線瞄準同城零售,生鮮這一賽道格局又在醞釀著新一輪的變革,在上一輪角逐勝出的叮咚買菜腳跟尚未站穩,新一輪的挑戰接踵而至。成立於2017年的叮咚買菜,以前置倉的差異化布局,以及大規模的地推迅速殺出一條血路。數據顯示,其成立一年後的2018年,就實現了3萬日單量,GMV突破3600萬;而在2019年7月,叮咚買菜已有345個前置倉,日訂單量已突破40萬單,2019全年,叮咚買菜營收達到50億元。
  • 「寒冬」中的生鮮電商大戰,叮咚買菜能否突圍?
    2017年「叮咚買菜」在上海創立,主打「 0 元起送、0 配送費、29分鐘內到家」,提供「線上運營+前置倉配貨+即時配送+消費者」的買菜送到家服務。只要線上通過APP、小程序上下單,線下的配送員就能在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小區前置倉內取貨,而後進行配送。但在資金壓力之下,叮咚買菜今年6月開始對客單價28元以下的商品收5元配送費。
  • 今年春天,「叮咚買菜」這樣賣菜
    二維碼全程溯源  安全和快速,依舊是生鮮電商行業的生命線  疫情影響下,以生鮮電商為代表的在線消費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近日,記者探訪了叮咚買菜的一座前置倉。在「叮咚買菜」,從用戶下單到騎手出發配送,整個操作在3分鐘內完成。而從下單到菜品送到用戶手裡,也僅需要30分鐘左右。叮咚買菜已經在杭州建成杭州的前置倉80多個,配送小哥有1500多名。  「目前站點每天的訂單量穩定在1200單左右,比疫情前增加500多單。」站點上的姚姓負責人告訴記者。
  • MRD:叮咚買菜市場需求文檔
    中國作為14億人口的人口大國,對日常蔬菜需求量大,隨著95後步入社會,人們生活節奏加快,方便快捷的移動端「買菜」必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叮咚買菜作為一個前置倉模式的自營生鮮電商,以免配送費,0起送費,29分鐘快速配送為亮點,從眾多競品中脫穎而出,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24日,叮咚買菜已獲得8輪投資,2020年平均日活達149.1萬人次,僅次於多點和盒馬。
  • 叮咚買菜梁昌霖:生鮮電商第一認知是復購率為王
    目前在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無錫、深圳、寧波6個城市開設了近550個前置倉,日均訂單量超過50萬單。在業內人眼中,叮咚買菜無疑是一匹現象級的黑馬,並且至今仍然在保持指數級的增長。「我們覺得生鮮電商的春天來了,一是因為農業處在巨大的轉型期,第二個是因為我們處在低毛利率的紅利期。」
  • 群雄逐鹿的生鮮電商中,叮咚買菜如何佔領市場?
    一是以京東生鮮,天貓生鮮等為代表的綜合性電商。二是以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三是以盒馬先生、7Fresh為代表的「超市+餐飲模式」。四是以誼品生鮮,生鮮傳奇為代表的「到店」模式。每個模式都有自己的特色,目前來看,新零售超市和前置倉經營結果更好(前置倉網點密度較高),線上訂單密度更高,那麼下面我們分別以叮咚買菜,盒馬鮮生和每日優鮮為代表進行公司的發展歷程以及業務模式進行分析,以此為切入點深入了解該行業不同公司之間的差異。2.1 叮咚買菜2017年5月,「叮咚小區」正式更名為「叮咚買菜,最快29分鐘新鮮到家。
  • 叮咚買菜的「自來水模式」有哪些優勢?
    在生鮮電商行業,有很多不同的模式和業態,比如網訂自提、新菜場等等,這總結起來可以說是「挑水模式」,而叮咚買菜則不同,其前置倉業態是「自來水模式」,就好比擰開水龍頭,自來水就到了家。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認為,自來水無色無味、不刺激、不昂貴,卻是生命之源。吃菜也是一樣,人們都希望吃得好、吃得健康,也希望有很多新奇和變化。而賣菜是社會基礎設施,可以滿足所有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自來水模式」有哪些優勢?
  • 叮咚買菜:好食材,觸手可得
    2017年,當剛剛創立的生鮮電商「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信心滿滿地定下這個「小目標」時,不少人都覺得梁昌霖是在說夢話。可誰能想到,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當年許下的豪言竟如此接近現實。2019年,叮咚買菜營收達到50億元。
  • 新零售:模式另類的叮咚買菜案例分析
    截至目前已在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無錫、深圳 6 個城市開設近 550 個前置倉,日均訂單量超過 50 萬單,截至 2019 年 12 月,叮咚買菜單月營收達到 7 億元。叮咚買菜是「移動端下單——前置倉配貨+即時配送到家」模式,作為生鮮新零售的代表,為用戶提供更為便捷的生鮮到家服務;0元起送,最快29分鐘配送到家,是目前不可多得的可以買到活鮮的生鮮APP。
  • 叮咚買菜身上的「悖論」
    他在公開場合表示,前置倉模式不成立,是做給VC看的。「從生意模式本身來講,前置倉是個偽命題,不可能盈利的。但是它的流量是有價值的。」侯毅認為未來做前置倉最好的結果,就是賣給一些需要本地化流量的公司。對此梁昌霖回應道:「很多人用(線下)店作參考。其實店的規模、倉的規模完全不一樣,形式也不一樣,這樣的對比會帶來誤解。
  • 拆解前置倉
    10年的發展,經過數次的迭代演變,目前呈現出的兩個方向是:離消費者越來越近,離原產地越來越近,而前置倉屬於離消費者越來越近的一種表現,並且前置倉的運用,已經成為社區團購,垂直電商,O2O模式,「超市+餐飲」下的新物種等模式的核心假設和商業動作,比如據傳聞,盒馬預計2019年在北京布局50個前置倉門店,配合盒馬大店,滿足更多區域的生鮮到家服務。
  • 叮咚買菜創始人:好的商業模式,不是算帳算出來的
    這也意味著,作為前置倉模式的代表,叮咚買菜獲得了新一輪資本加持,叮咚買菜所處的上海市場,生鮮領域的競爭將更為激烈。而此前在朋友圈流傳的諸如《前置倉神話破滅》的文章,不妨是看作激烈市場競爭中暗箭齊飛的插曲。
  • 訂單猛,用工緊,叮咚買菜如何成為生鮮電商「優等生」
    【獵雲網北京】10月26日報導受疫情影響,今年生鮮電商發展異常迅猛。但隨之而生的問題是,部分生鮮食品不新鮮,物流快遞不及時。而「叮咚買菜」卻以出色的市場表現,為消費者提供「線上下單+最快29分鐘送達」的高品質食材及配送到家服務,成為生鮮電商中的優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