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中的生鮮電商大戰,叮咚買菜能否突圍?

2020-12-20 騰訊網

9012年快結束了,會做菜的老手、不會做菜的新手都選擇在手機軟體上買菜了。2017年「叮咚買菜」在上海創立,主打「 0 元起送、0 配送費、29分鐘內到家」,提供「線上運營+前置倉配貨+即時配送+消費者」的買菜送到家服務。只要線上通過APP、小程序上下單,線下的配送員就能在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小區前置倉內取貨,而後進行配送。但在資金壓力之下,叮咚買菜今年6月開始對客單價28元以下的商品收5元配送費。生鮮賽道還引起了BAT的關注——2019 年1月,「美團買菜」也在上海上線,11月對標叮咚買菜的「菜划算」也上線了,面對如此激烈的生鮮行業競爭,叮咚買菜該如何應對?

生鮮市場規模大,資本湧入生鮮行業

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曾表示:「得生鮮者得天下,電商的最後一個堡壘就是生鮮。生鮮市場規模巨大。」 依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從2016年至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整體市場規模穩步增長,2018年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600億元。目前市面上活躍著眾多生鮮電商,比如盒馬鮮生、每日優鮮、蘇寧小店、美團買菜等。叮咚買菜目前業務主要集中在上海,從 2019 年年初開始在杭州建倉運營;從定位上,叮咚買菜的模式更適用於一二線城市,以稍高於菜市場 10% 的價格提供標品淨菜。在如此大的市場中,資本爭先進入,都希望能在其中分一杯羹。

根據官方信息,叮咚買菜僅僅在2018年這一年內就完成了5 輪融資,資方包括了高榕資本、達晨創投、紅星美凱龍。而在2019年的6月完成了B+輪,投資方為CMC資本、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龍湖資本、星界資本以及啟明創投,具體融資金額,並未披露。由Tiger(中國)、紅杉中國、今日資本、華人文化基金以及鷗翎投資。

然而,在生鮮大戰上半場就暴露出的蔬菜低毛利、高損耗、難持續等原因,使得匆忙進入該市場的公司「死傷無數」。例如:日前2015年成立至今的生鮮電商「呆蘿蔔」,就因為資金鍊緊張,線下所有門店已經「暫停營業」。但這都無法阻擋資本的熱情,對於生鮮電商「過度依賴融資續血」的普遍現象,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表示「叮咚買菜目前帳面上還有 20 億元。融資更像是在賽道競爭白熱化來臨前提前完成「彈藥儲備」。

生鮮電商大戰,面對重重挑戰

和所有生鮮電商相同,叮咚買菜也面臨著各種問題。首先對於生鮮產品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損耗。普通水果電商的毛利空間足夠支撐平臺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這一過程中冷鏈物流、倉儲等前期投入,從利潤空間和損耗角度考慮,但是蔬菜的毛利率遠低於水果,於是就會出現在前置倉中會優先消化掉老批次蔬菜的情況。曾在深圳龍井站點暗訪的記者,了解到叮咚買菜的貨品是每天晚上從總倉調撥到社區前置倉內。雖然標註著「新鮮蔬菜」,但到了配送時,都是先消化掉老批次的,新鮮蔬菜往後排期發貨,因此出於應對蔬菜損耗,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吃「舊菜」。

此外,前置倉也在商業模式中承擔著重要的一環。它不是簡單的生鮮暫存空間。從功能上來說,每個前置倉都承擔了獲客、倉儲、運營配送全流程的複合功能。每一個前置倉就是一個獨立的單位經濟模型,能映射所對應社區的所有需求。據悉,叮咚買菜日均單量為150000單,前置倉數量約為200個,單倉日均單量為750單。為了保證在29分鐘內完成訂單,前置倉在運營過程中首要克服備貨準確率的問題。在用戶下單高峰之前就提前將這一個區域客戶高頻購買的商品提前備貨,不然就會出現前置倉模式斷貨問題。如果沒有提前備足商品,那也許顧客在晚餐時段選購食材,剛剛才把所有菜品都選好,不過五分鐘的時間準備下單的時候,就發現購物車的某個商品已經售罄。這樣的情況對用戶體驗是有影響的,如果有客人超過兩次遇到缺貨問題,就可能會降低對該APP的信任度。

加上BAT進入生鮮賽道且來勢洶洶,讓叮咚買菜腹背受敵。11月阿里系社區拼團類生鮮電商「菜划算」入局,主打平價菜場,在時效上提出「29分鐘新鮮到家」。目前,菜划算已經在杭州、寧波、蘇州三個城市上線,不難看出其對標正是叮咚買菜。而11月20日,美團旗下生鮮業務美團買菜在深圳開設了首批9家線下服務站。此前8月,叮咚買菜也才剛剛打開了深圳市場。如此一來,形勢更不利於叮咚買菜切分賽道,因為這兩家巨頭可以依靠自己巨大的線上流量優勢,把線上和線下結合起來不用在獲客上花費太多成本費用。此外,餓了麼也不甘示弱。據悉,其內部正在孵化與菜場合作運營的新項目「餓鮮達」,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深圳、蘇州、南京等城市試水,大約開店20家,數量仍在變化中。

叮咚買菜如何突出重圍

2019年2月9日,海通證券在《叮咚買菜:前置倉模式,專注到家的社區電商》研究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單倉做到1250單,即可突破盈虧平衡,毛利率也可達到30%,目前叮咚買菜日訂單量為750單。顯然,距離實現盈虧平衡還有不小的差距。在BAT入局後,叮咚買菜更是處於被動地位。

或許搭建起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供應鏈,加強自主商品研發能力和投入大數據開發研究,能讓叮咚買菜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叮咚買菜目前主要依靠城批直採,對於初創企業來說,這樣的採購方式穩定、高效。但如果目標是成長為一個大型平臺,構建自己的供應鏈能力就很有必要。叮咚買菜需要從更加上遊的環節來把控效率和質量,和本地的大型農業基地合作、走向源頭。這樣一來除了讓產品更可控之外,也可以進一步縮小商品流通的中間環節。

在產品差異化方面,8月叮咚買菜和聯合利華達成合作,推出了3款「一醬成菜」系列家樂調味料產品。比如根據肥牛推出的酸湯肥牛調味料產品、根據牛蛙推出的饞嘴牛蛙等調味料產品,從而拉開了與其他生鮮電商的產品差異性。

最後,擁抱大數據、技術分析,可以讓幫助前置倉及時進行商品補足,避免出現貨源不足的情況。也可以通過分析大數據,來監察查看客戶對產品的滿意度,評價和購買情況來對產品進行調整。

(End)

撰文|李佳路

編輯|陳雨

(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躲過「神仙打架」,熬過生鮮寒冬,叮咚買菜是怎麼活下來的?
    不過好在生鮮電商市場空間巨大,叮咚買菜們不至於無路可走。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不容易躲過了巨頭們「神仙打架」,小玩家們又迎來了一場「大劫」。要知道,生鮮電商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行業,倉儲、營銷、人力都需要大筆資金支持,而2018年開始,越來越多的生鮮電商資金鍊發生斷裂,錢燒完了卻得不到融資。
  • 群雄逐鹿的生鮮電商中,叮咚買菜如何佔領市場?
    叮咚買菜於2017年正式上線,成立於全國生鮮電商競爭最激烈的上海,短短兩年的時間,在上海、杭州、蘇州等長三角市場穩坐第一把交椅,日訂單量突破40萬,復購率超過47%,是生鮮電商平臺中增長最快的企業。整個行業的狀況如何,本文以叮咚買菜為第一視角,帶你走進新時代的生鮮電商。
  • 將課堂搬進企業,聽叮咚買菜CEO講述生鮮電商的供應鏈管理之路丨...
    2019年12月15日,在外界一片哀嚎、聲稱資本寒冬、生鮮電商是偽命題的否定聲中,我們力挺生鮮電商,在MBA課堂上圍繞叮咚買菜展開了《生鮮電商是一場馬拉松》的討論。(點擊,回顧去年精彩內容)一個月後,「宅家悶」催生了「雲買菜」,「退燒的生鮮熱」變成了「火起來的生鮮電商」。
  • 叮咚買菜梁昌霖:生鮮電商第一認知是復購率為王
    生鮮電商的秘訣在於復購率十萬億級別的生鮮市場成了兵家必爭之地。隨著2020年的開啟,生鮮電商迎來了新的時代。作為生鮮行業的從業者,叮咚買菜梁昌霖認為,生鮮電商的春天來了。在業內人眼中,叮咚買菜無疑是一匹現象級的黑馬,並且至今仍然在保持指數級的增長。「我們覺得生鮮電商的春天來了,一是因為農業處在巨大的轉型期,第二個是因為我們處在低毛利率的紅利期。」叮咚買菜創始人、CEO梁昌霖表示:「叮咚買菜的快速增長源於我們的4個非共識:復購率為王、有效率才有生命、指數思維、種子論。
  • 叮咚買菜,被合圍!
    巨頭的入場與發力,各層面優勢資源的傾斜無疑將為生鮮零售市場帶來全新的變革,對於賽道玩家來說,也意味著競爭難度將進一步提升。瘋狂融資燒錢補貼、強大的地推鐵軍、前置倉這些叮咚買菜在上半場祭出的殺手鐧能否在下半場發揮出如昔的戰鬥力尚未可知。但2020年進入下半年以來,叮咚買菜的步履顯然加快了。
  • 生鮮寒冬,叮咚買菜如何做到2019年GMV超50億元?
    記者 | 林北辰倒閉、爆雷、併購風波頻出的生鮮電商賽道,前置倉代表企業叮咚買菜卻說「春天來了」。1月6日,叮咚買菜年會後的第一天,創始人兼CEO梁昌霖披露了公司近期的業務數據:2019年叮咚買菜的全年GMV超過50億元,12月單月營收達7個億。
  • 訂單猛,用工緊,叮咚買菜如何成為生鮮電商「優等生」
    【獵雲網北京】10月26日報導受疫情影響,今年生鮮電商發展異常迅猛。但隨之而生的問題是,部分生鮮食品不新鮮,物流快遞不及時。而「叮咚買菜」卻以出色的市場表現,為消費者提供「線上下單+最快29分鐘送達」的高品質食材及配送到家服務,成為生鮮電商中的優等生。
  • 今年春天,「叮咚買菜」這樣賣菜
    二維碼全程溯源  安全和快速,依舊是生鮮電商行業的生命線  疫情影響下,以生鮮電商為代表的在線消費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近日,記者探訪了叮咚買菜的一座前置倉。  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很多人開始「拋棄」在線買菜平臺,如何留住通過補貼吸引來的流量,成為叮咚買菜運營中的核心問題。「一個商業模式,無論是傳統商業還是電商,只有從消費者的認同中獲取商業收益的模式才是持續增長的根本。」營銷專家周鵬對記者說。  對於生鮮電商來說,影響消費者做出判斷的因素無非就是品類齊全度、品質、價格、配送時效,這對應的是生鮮電商的供應鏈能力。
  • 叮咚買菜獲選首批上海市生鮮電商行業四星級「誠信計量示範單位」
    經過嚴格的篩選、資料評審現場檢查以及結果公示,叮咚買菜松江區城市分選中心憑藉優異的計量管理水平,榮獲首批生鮮電商「誠信計量示範單位」(四星級)。(上海市首批生鮮電商行業「誠信計量示範單位」授牌現場)隨著網際網路生活服務的日益發展,以叮咚買菜為代表的生鮮電商已然成為不少消費者日常購買食材的重要渠道。相對於傳統行業的現場零售稱重,生鮮電商採用的預包裝商品「分量」是否準確顯得尤為重要。
  • 叮咚買菜:一筆無法算清的生意
    叮咚賴以崛起的切入點,也正讓其走進了「算不過帳」的困境中。  作者:一條輝  在創業者眼中,2019年不僅僅是一個新的時間表,也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爭奪戰,尤其是布局生鮮市場的創業者們。經歷了市場井噴發展、資本搶灘下場的熱鬧階段,生鮮電商已逐步回歸理性,開始探索新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畢竟,對於創業者和資本來說,盈利才是根本。
  • 生鮮新零售:叮咚買菜案例分析
    這表明在技術不斷進步,消費主力軍的轉變過程中,叮咚買菜所處的生鮮垂直領域的市場規模將較快增長,逐漸成為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前景明朗。生鮮電商市場的交易規模平均每年保持80%以上的增長率,增幅逐漸降低並保持穩定。生鮮電商的市場滲透率逐漸提升,但仍然較低,表明生鮮O2O的細分領域仍有較大發展潛力。
  • 叮咚買菜身上的「悖論」
    圍繞著買菜這件小事,2019年的生鮮電商已經一地雞毛。隨著去年呆蘿蔔、吉及鮮、秒生活、我廚等接連出現問題,寒冬嚴峻。但也就是在這一年,叮咚買菜卻走出了大本營上海,並在進行試探性的開城。在叮咚買菜新搬的總部大樓裡,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向包括虎嗅在內的媒體透露了一些基本數據。
  • 前置倉電商模式的叮咚買菜,疫情下怎樣了?
    當前,一方面,早期的易果生鮮、本來生活、天天果園等生鮮電商行業領軍積極嘗試拓展線下,或轉型B2B、供應鏈服務等;另一方面,以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等為代表的前置倉生鮮電商,和以誼品生鮮、生鮮傳奇、錢大媽等為代表的社區生鮮店,作為生鮮渠道領域的新勢力,正在快速發展,搶奪萬億級生鮮的生意。
  • 從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總結了生鮮電商的兩個盈利模型和盈利公式
    我深入研究「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這兩個平臺,目前還不能證實是否實現了盈利,但是將其進行深入研究並畫了一個模型圖之後,認為單一品類的生鮮電商盈利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叮咚買菜則採取「前置倉+到家」的模式,將前置倉布局在供應鏈末端最靠近消費者的一個節點,周邊住戶數量在兩三萬左右就能開倉,以此讓生鮮離消費者更近,配送效率更高,最快29分鐘就能送貨到家。截至2019年12月,叮咚買菜在上海擁有254個前置倉,覆蓋崇明以外上海全部區縣。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 | 叮咚,你的菜到了
    叮咚買菜為何可以在死亡率高的生鮮大戰中存活下來,並且一直保持快速的發展?在本篇文章中將對叮咚買菜的現狀作出分析,可以讓你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以前置倉為代表的叮咚買菜。
  • 上海灘生鮮電商戰鼓敲響,店寶寶:未來誰主沉浮?
    這也意味著,作為前置倉模式的代表,叮咚買菜獲得了新一輪資本加持,而叮咚買菜所處的上海市場,生鮮領域的競爭將更為激烈。生鮮電商是上海網際網路大軍的重要力量。因為網際網路巨頭太少的緣故,時常引發外界對於上海網際網路產業「弱勢」的大討論。
  • 叮咚買菜憑什麼爆發增長 和騰訊阿里成為生鮮三巨頭?
    當幾乎所有的電商類目成為紅海後,生鮮電商成了炙手可熱且殘酷的戰場。  為啥這樣說?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巨頭紛紛加入,讓中小品牌的競爭力變弱,再加上這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行業,導致很多生鮮電商的資金鍊斷裂,戰況慘不忍睹。  但奇怪的是,沒有任何巨頭加持的叮咚買菜,奇蹟般的「倖存」下來,且不斷地擴大。
  • 論叮咚買菜:生鮮電商的「生意經」,沒錢也能「念」好!
    因為中國買菜做飯的主力人群是中老年人,當很多中老年客群都在線上購買生鮮產品後,叮咚買菜開始有機會更大範圍切入、固化買菜主力人群,有機會做大訂單量,這成為了叮咚買菜的一個發展機會,並躋身生鮮零售巨頭之一。下面小編就叮咚買菜為例,分析叮咚買菜是如何提高用戶粘性實現盈利的。
  • MRD:叮咚買菜市場需求文檔
    中國作為14億人口的人口大國,對日常蔬菜需求量大,隨著95後步入社會,人們生活節奏加快,方便快捷的移動端「買菜」必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叮咚買菜作為一個前置倉模式的自營生鮮電商,以免配送費,0起送費,29分鐘快速配送為亮點,從眾多競品中脫穎而出,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24日,叮咚買菜已獲得8輪投資,2020年平均日活達149.1萬人次,僅次於多點和盒馬。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報告 | 叮咚,你的菜到啦
    叮咚買菜為什麼可以在死亡率如此之高的生鮮大戰中存活下來,並且一直保持快速發展?本文將從九個方面,來對叮咚買菜進行分析。2018年營收7.47億元,2019年營收50億元左右,在業內人眼中,叮咚買菜無疑是一匹現象級的黑馬,並且至今仍然保持指數級增長。叮咚買菜為什麼可以在死亡率如此之高的生鮮大戰中存活下來,並且一直保持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