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寒冬,叮咚買菜如何做到2019年GMV超50億元?

2020-12-20 界面新聞

記者 | 林北辰

倒閉、爆雷、併購風波頻出的生鮮電商賽道,前置倉代表企業叮咚買菜卻說「春天來了」。

1月6日,叮咚買菜年會後的第一天,創始人兼CEO梁昌霖披露了公司近期的業務數據:2019年叮咚買菜的全年GMV超過50億元,12月單月營收達7個億。目前在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無錫、深圳6個城市開設了近550個前置倉,大本營上海的前置倉數量在2019年底達254個。

叮咚買菜在2019年末的日均訂單量超過50萬單,SKU數接近1800個。在單店營業額上,開業超過1年的成熟前置倉能做到客單價65.43元,毛利率約為30%,配送成本佔總成本比例約為8%。此外,梁昌霖透露,叮咚買菜的損耗率約為1%,這個數字已經低於業界標杆永輝超市的3%-4%的損耗率。

叮咚買菜是同賽道發展最快的創業公司之一,於2017年5月上線,上線的第一個月營收為幾十萬,至2019年12月的月營收7億,叮咚買菜僅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與每日優鮮、樸樸超市共同成為業內人眼中的前置倉公司前三。叮咚買菜身後的投資方眾多,站著今日資本、紅杉資本、高榕資本等明星VC,高榕還連續參與了叮咚從天使輪至B輪的投資。

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是一位退伍軍人,同時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在叮咚買菜之前,梁昌霖有過兩段成功的創業經驗,分別為視頻剪切軟體Easy Video Joiner & Splitter與母嬰社區媽媽幫,後者於2016年被好未來集團旗下的學而思併購。叮咚買菜的前身為叮咚小區,是一款主打社區服務的日常生活APP。

媒體分享會上,梁昌霖還透露了叮咚買菜創立前的故事:作為安徽出身的創業者,梁昌霖曾在第一次創業成功後接待了安徽到上海旅遊的舅舅——滿席精緻的菜餚中,梁昌霖發現,舅舅偏偏不動以雞肉為原材料的菜色,詢問後發現,是由於舅舅在安徽農村務農養雞,知道城市裡飯店的雞肉多為原材料不夠好的雞,所以沒有動筷。

梁昌霖由此看到了農業產業的商機,過去的農產品在眾多的分銷環節中被消耗,送到消費者手中的不一定是健康的食材,而農業改革、消費網際網路產業助推的背景下,叮咚買菜希望通過對種植、供應鏈和銷售的再解構改變農業的「悲傷曲線」。

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談中國農業的「悲傷曲線」「我們覺得生鮮電商的春天來了,一是因為農業處在巨大的轉型期,第二個是因為我們處在低毛利率的紅利期。」在梁昌霖看來,生鮮是一種平淡而低毛利的生意,並不像傳統電商有購物節的催化助推,但正是由於巨頭們都不擅長做低毛利的商業模型,叮咚買菜這樣的公司得以迎來春天。

兩個機會

梁昌霖認為,生鮮的春天,源於兩個機會的到來。其一是中國農業正在發生巨大的轉型。生鮮電商表面上看是消費網際網路,本質上是產業網際網路,背後是巨大但非常落後的農業產業。

傳統的農業產業是一條「悲傷曲線」:首端是種植、養殖、生產,末端是銷售,中間環節,包括集採、代理、經銷商、各級批發商等漫長的鏈條。兩頭弱小、分散,中間環節龐大冗雜、低效率,是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產業。

而現代化農業的出現、新零售企業的壯大和物流技術、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進步能倒逼上遊提高品質和服務,中國農業處在巨大的轉型期。

事實上,這也是吸引一眾玩家入局生鮮電商的原因:生鮮是高頻消費場景,傳統供應鏈改善空間大,基於算法和供應鏈的底層架構一旦做成,生鮮的高毛利特徵就能夠帶來可觀的營收。除了前置倉模式,社區團購、小區型線下生鮮便利店玩家眾多的原因也在於此。

梁昌霖口中的第二個機會在於,「現在是低毛利率的紅利期。」

在梁昌霖看來,叮咚買菜做的是剛需的生意,屬於「衣食住行」中的「食」,這個賽道低毛利率的特徵是創業公司們的護城河,原因在於它更為剛需、持久、抗周期性,更需要比拼硬功夫。更重要的是,相比於傳統網際網路變化快、依賴營銷的特點,前置倉生鮮「巨頭未必能把低毛利率的生意做得比你更好。」

對於叮咚買菜來說,要做好低毛利率的生意,比流量更重要的是復購率。梁昌霖分享了叮咚的計算公式:V=(a+b+c+……)*dn,V意味著規模、營收,a+b+c是流量,d指代復購率為主的增長因子,n則是多少次的購買。從算式看出,復購率是其中的核心因素。

目前,叮咚買菜的復購率接近50%,梁昌霖認為,這是叮咚能做到起步較晚、卻單量比同行更多的核心原因。

有趣的是,叮咚買菜的直接競爭對手每日優鮮也在近期披露了相關數據,其創始人徐正透露,每日優鮮成熟區的前置倉可以做到客單價85元,實收扣損後毛利率22%及每單履約成本小於15元的成績。

對於每日優鮮客單價達到85元,叮咚買菜現階段客單價約為60元的差距,梁昌霖的解釋是客單價無法代表客戶需求,效率與頻率更為重要。

一種模型

演講中,梁昌霖提到,生鮮的競爭力是一個冰山模型。海平面上是企業的規模、收入,但它只是冰山一角。中間的冰山體是供應鏈能力。最下層是組織能力、財務能力、數據算法能力、農業技術能力。在這樣一個模型裡面,規模是由下面的部分決定的,這一部分是一個公司的實力,實力決定效率。

50%復購率與32%毛利率代表的高效率背後,是梁昌霖為叮咚買菜定位的指數曲線模型。

他解釋,傳統生鮮線下店是對數模型,起步快,但天花板低,若以市場平均水平的一個生鮮店一天收入1萬元計算,其年收入為300多萬,難以再增長。而前置倉是指數模型,一個成熟的前置倉,一天2000單,每單客單價60元左右,一年的營收額是4300多萬,這約等於中國一個四星級酒店一年的收入,但前置倉卻以300平的場地做到了酒店一棟樓的年收入。

梁昌霖透露,叮咚買菜的成熟前置倉模型毛利率為32%,約為21元,每單配送成本5元,營銷與幹線運輸費用分別佔總成本的6%,約為4元,扣去人力、管理等成本,每單還有16元的利潤,這個數字已約等於傳統線下菜店的客單價。

因此,叮咚買菜的前置倉與線下零售遵循不一樣的邏輯,是兩種模型,前置倉是指數曲線,而線下店是對數曲線。

然而,前置倉的困境在於,成熟期之前,需要面臨艱難、漫長的爬坡期。這或許是前置倉生鮮玩家們選擇披露成熟倉的數據,卻閉口不談全平臺盈利的原因。即使實現了成熟區域的盈利,如何平衡擴張成本、擴城再建供應鏈都是前置倉跑通的巨大攔路石。

對於2020年的計劃,梁昌霖透露,叮咚買菜依然想要走出上海,在深圳鍛鍊跨區域的供應鏈能力,叮咚看中的是全中國對吃的需求。

在融資與投資上,叮咚買菜目前擁有15家投資機構的融資,梁昌霖調整了融資策略,他表示要「一個月做一輪,投資跑得快一些」,而對於有意進場的投資人,叮咚買菜則以每個月估值加30%的速度向投資人開價,除了春節休息,叮咚買菜B輪融資進帳均為一月一次。

相關焦點

  • 「寒冬」中的生鮮電商大戰,叮咚買菜能否突圍?
    生鮮賽道還引起了BAT的關注——2019 年1月,「美團買菜」也在上海上線,11月對標叮咚買菜的「菜划算」也上線了,面對如此激烈的生鮮行業競爭,叮咚買菜該如何應對? 生鮮市場規模大,資本湧入生鮮行業 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曾表示:「得生鮮者得天下,電商的最後一個堡壘就是生鮮。生鮮市場規模巨大。」
  • 躲過「神仙打架」,熬過生鮮寒冬,叮咚買菜是怎麼活下來的?
    2012年的生鮮電商的元年,生鮮電商「本來生活」憑「褚橙進京」事件一炮而紅,也讓生鮮電商這一概念進入了公眾的視線。隨後,「一號生鮮」「美味七七」「沱沱公社」「菜管家」等新星相繼入局,生鮮電商開始迎來「戰國時代」。
  • 2019的「難」會持續到2020?叮咚買菜CEO梁昌霖:前置倉可盈利 生鮮...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對於剛剛過去的2019年,很多人的第一感受就是「難」。而整個生鮮電商行業這一年,儘管進入該領域的玩家持續不斷,但眾多生鮮電商企業卻遭遇生存挑戰,因而顯得更為「難上加難」。以一度擠進生鮮電商頭部行列的呆蘿蔔暴雷為節點,前有鮮生友請高層被抓、首農電商大規模裁員,以及迷你生鮮創始人欠款跑路;後有易果生鮮、吉及鮮、妙生活相繼被曝資金鍊斷裂……2019年的艱難,是否就意味著生鮮電商在2020年沒有了希望?
  • 群雄逐鹿的生鮮電商中,叮咚買菜如何佔領市場?
    在眾多實力強勁的老玩家手中是如何迅速崛起?整個行業的狀況如何,本文以叮咚買菜為第一視角,帶你走進新時代的生鮮電商。根據報告顯示生鮮市場交易規模在2019年突破2000億元,未來還會持續增長,滲透率到2020年線上可達21.7%如此大的市場份額,這個市場還存在很大的市場空間,未來幾年依然會保持快速增長。
  • 叮咚買菜,被合圍!
    成立於2017年的叮咚買菜,以前置倉的差異化布局,以及大規模的地推迅速殺出一條血路。數據顯示,其成立一年後的2018年,就實現了3萬日單量,GMV突破3600萬;而在2019年7月,叮咚買菜已有345個前置倉,日訂單量已突破40萬單,2019全年,叮咚買菜營收達到50億元。
  • 叮咚買菜:好食材,觸手可得
    「2020年,營收要達到200億元!」2017年,當剛剛創立的生鮮電商「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信心滿滿地定下這個「小目標」時,不少人都覺得梁昌霖是在說夢話。可誰能想到,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當年許下的豪言竟如此接近現實。2019年,叮咚買菜營收達到50億元。
  • 叮咚買菜身上的「悖論」
    圍繞著買菜這件小事,2019年的生鮮電商已經一地雞毛。隨著去年呆蘿蔔、吉及鮮、秒生活、我廚等接連出現問題,寒冬嚴峻。但也就是在這一年,叮咚買菜卻走出了大本營上海,並在進行試探性的開城。在叮咚買菜新搬的總部大樓裡,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向包括虎嗅在內的媒體透露了一些基本數據。
  • 叮咚買菜2019年營收未達目標 前置倉能否敲開盈利門檻
    2019年年末是生鮮電商暴雷的一個節點,呆蘿蔔、吉及鮮、妙生活等生鮮電商都沒能逃過「摔跟鬥」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下,叮咚買菜創始人卻在日前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叮咚買菜2019年12月的營收達到7億元,2019年營收超過50億元。
  • 叮咚買菜憑什麼爆發增長 和騰訊阿里成為生鮮三巨頭?
    當幾乎所有的電商類目成為紅海後,生鮮電商成了炙手可熱且殘酷的戰場。  為啥這樣說?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巨頭紛紛加入,讓中小品牌的競爭力變弱,再加上這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行業,導致很多生鮮電商的資金鍊斷裂,戰況慘不忍睹。  但奇怪的是,沒有任何巨頭加持的叮咚買菜,奇蹟般的「倖存」下來,且不斷地擴大。
  • 叮咚買菜「疫期」業務爆增 歡喜背後如何應對供應鏈挑戰
    在此情況下,傳統門店客流量相對減少,隨之而來的是每日優鮮、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的訂單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據全天候科技報導,叮咚買菜大年三十訂單量較上月增長超300%;近期整體訂單量約增長80%,客單價增加約70%。
  • 將課堂搬進企業,聽叮咚買菜CEO講述生鮮電商的供應鏈管理之路丨...
    2019年12月15日,在外界一片哀嚎、聲稱資本寒冬、生鮮電商是偽命題的否定聲中,我們力挺生鮮電商,在MBA課堂上圍繞叮咚買菜展開了《生鮮電商是一場馬拉松》的討論。(點擊,回顧去年精彩內容)一個月後,「宅家悶」催生了「雲買菜」,「退燒的生鮮熱」變成了「火起來的生鮮電商」。
  • 叮咚買菜憑什麼爆發增長,和騰訊阿里成為生鮮三巨頭?
    2019 年叮咚買菜的全年GMV超過 50 億元,單月營收突破 7 億元,年末日均訂單量超過 50 萬單,在全國 6 個城市開設了近 550 個前置倉。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它能夠與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騰訊合作的每日優鮮,成為生鮮領域的三大巨頭呢?本文我們將藉助增長思維,拆解叮咚買菜業務快速增長的秘密!
  • 叮咚買菜梁昌霖:生鮮電商第一認知是復購率為王
    生鮮電商的秘訣在於復購率十萬億級別的生鮮市場成了兵家必爭之地。隨著2020年的開啟,生鮮電商迎來了新的時代。作為生鮮行業的從業者,叮咚買菜梁昌霖認為,生鮮電商的春天來了。叮咚買菜是行業中發展最快的創業公司,作為一名新兵,於2017年5月正式上線,上線的第一個月營收僅為幾十萬,截至2019年12月份,單月營收已達7個億。
  • 新零售:模式另類的叮咚買菜案例分析
    叮咚買菜於 2017 年 5 月上線,據官方披露數據,叮咚買菜 2019 年全年 GMV 超過 50 億元。截至目前已在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無錫、深圳 6 個城市開設近 550 個前置倉,日均訂單量超過 50 萬單,截至 2019 年 12 月,叮咚買菜單月營收達到 7 億元。就連盒馬鮮生 CEO 侯毅都曾直言,「受到了叮咚買菜的威脅」。盒馬盤踞魔都根深蒂固,每日優鮮、美團買菜則對上海要地垂涎三尺,每日優鮮 CEO 徐正甚至親自坐鎮,欲追投 10 個億攻下上海灘。
  • 生鮮新零售:叮咚買菜案例分析
    叮咚買菜正式成立於2017年4月,創始人為原丫丫網、媽媽幫、叮咚小區的創始人梁昌霖,總部位於上海,是一款主要解決用戶買菜難和買菜麻煩的生鮮新零售APP,前身為叮咚小區。其平臺上有近700種品類的產品,涉及各種蔬菜、水果、肉蛋禽、鮮活的魚蝦、日配(米麵糧油、調料)等。平臺秉持「決不把不好的菜賣給用戶」理念,0起送費0配送費,29分鐘送菜上門。
  • IIWeekly|叮咚買菜進「京城」
    叮咚買菜的前身為叮咚小區,由梁昌霖 2014 年 3 月在上海成立,2017 年 5 月轉型並更名為叮咚買菜。叮咚買菜押注生鮮領域,主打嚴格控制 SKU(庫存保有單位),劃分出較窄的品類結構,堅持圍繞家用生鮮,確定出購買頻率最高的品類垂直推廣。
  • 叮咚買菜12月GMV預計超15億
    作者|任佳敏  來源|見實(ID:jianshishijie)先劃重點:叮咚買菜12月的GMV(銷售量)預計超15億;叮咚買菜的SKU(品類)有2000個左右,是普通社區團購SKU數量的6-10倍; 叮咚買菜目前的主菜滲透率在
  • MRD:叮咚買菜市場需求文檔
    中國作為14億人口的人口大國,對日常蔬菜需求量大,隨著95後步入社會,人們生活節奏加快,方便快捷的移動端「買菜」必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叮咚買菜作為一個前置倉模式的自營生鮮電商,以免配送費,0起送費,29分鐘快速配送為亮點,從眾多競品中脫穎而出,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24日,叮咚買菜已獲得8輪投資,2020年平均日活達149.1萬人次,僅次於多點和盒馬。
  • 「後疫時代」,叮咚買菜如何持續保持快速擴張的黑馬姿態
    據天眼查公開數據顯示,自2017年成立以來,截至19年7月,叮咚買菜已經完成了八輪融資。在2018年,僅僅半年內就融資5次,幾乎一月融一輪。同時,據有關信息披露,叮咚買菜將在今年迎來又一輪新的融資,投後預計估值將高達24億美元左右。作為一個中小企業,叮咚買菜是如何在短短3年的時間內獲得眾多資本青睞,成為生鮮電商中的黑馬的?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又是怎麼樣的?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報告 | 叮咚,你的菜到啦
    叮咚買菜是2019年生鮮電商行業中發展最快的公司。2017年5月正式上線,上線第一個月營收僅為幾十萬,截止2019年12月份,叮咚單月營收已達7億元。目前在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無錫、深圳6個城市開設了近550個前置倉,2019年期末日均訂單量超過50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