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每日優鮮為例,前置倉模式生鮮電商怎樣才能賺到錢?

2020-12-20 騰訊網

文| 張奡

來源| Dolphin海豚智庫(ID:haitunzhiku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為了吃到新鮮的食材而努力。今天的生鮮食材是一個四萬億的龐大市場。像水果,蔬菜,魚肉等的消費特點是高頻率+高復購率,而高頻打低頻是非常有效的戰略,美團正是用高頻外賣切入了打車及其他領域,發展成為超級app。因此目前的生鮮電商們都在跑馬圈地,不惜虧本也要搶佔小區的菜籃子。

前置倉生鮮電商模式跑不通?

前置倉的盈利模式能否跑的通呢?小區快點和U掌柜目前已經項目失敗了,其中U掌柜更是17年初就曾宣布過盈虧平衡,損耗率僅千分之八。但是在上海卻敗給了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

目前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還在上海打得難捨難分。他們能夠區別於前者,最終走出來嗎?

內部消息稱每日優鮮在北京已經實現了盈利,而叮咚買菜的迅速發展在行業裡讓同行都感受到了壓力。不過伴隨著如此快的攻城伐地,叮咚買菜也收穫了不少成績和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叮咚買菜18年的營收超過了9億,目前每月營收3億左右,具公開信息收集,叮咚買菜初期推廣費用保守估算也在30%左右,履約成本在15%左右,損耗率3%左右,而初期的技術費用和管理費用較高,暫定為3%。叮咚買菜的財務模型主要如下:

叮咚買菜財務模型(假設農產品、非農產品各50%)

面對如此高額的虧損,也難怪會有人質疑前置倉生鮮電商的盈利模式最終能否跑的通。

影響前置倉生鮮電商虧損的主要因素是生鮮的損耗率、履約成本以及進貨成本/營收。損耗率指運輸過程中的產品損壞,履約成本指為了履行交付產品所發生的費用,而進貨成本/營收是指拿貨的議價能力,拿貨成本越低,比率越低。綜上,如何降低進貨成本,損耗率和履約成本成了能否盈利的關鍵。

北京每日優鮮是如何做到從虧損到盈利的?

我們以每日優鮮為例,每日優鮮的商品完整物流鏈條是「產地/供應商城市中心倉前置倉消費者」,前兩段物流配送交由冷鏈車完成,配送員承擔「最後一公裡」履約交付。同樣是前置倉模式,那麼每日優鮮是如何做到在北京盈利的呢?

總結下來,北京每日優鮮盈利的主要原因有四點:

1.謹慎建倉,不盲目擴大。

2.對供貨商有超強的把控力從而降低進貨成本、打造質量標準化。

3.通過規模效應降低履約成本。

4.通過管理和高周轉率降低損耗率。

每日優鮮的戰術是謹慎建倉而不盲目擴大,每日優鮮CEO許曉輝表示只會選擇人口多、收入高、和送貨密度高的小區,完成一個城市的盈利,再全國複製。從北京的虧損到盈利,經歷了不到四年時間,通過提高客單價,控制費用、減少履約成本和損耗率,降低拿貨成本完成了從虧損到盈利的過程。

每日優鮮的財務模型(假設農產品、非農產品各50%)

初期,每日優鮮剛剛建立,無論是供應商議價能力,還是履約成本,損耗率都處於較高水平。一個新地區的營銷費用在30%左右,技術和管理費用也因剛成立偏高,因此初始階段的虧損率是最高的。

通過財務模型也可以看到,影響每日優鮮盈利的因素有三點:商品成本、履約成本、損耗率。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在供應商階段,每日優鮮採用了產地直供模式,這種模式對供貨商的把控力極強,例如陽澄湖大閘蟹從蟹苗開始,每日優鮮就開始介入,對供貨商把控強,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控制產品的標準化質量,這樣就從源頭降低了損耗率,同時提高了後期分揀打包的效率。通過模型我們能看出,僅僅提高客單價是不夠的,重要的是降低進貨成本,直供模式的議價能力也非常強,因此隨著進貨的提升,成本可以壓到最低,從而提高毛利率。

生鮮電商另外一個問題是損耗率。一般初期都有至少15%的損耗率,隨著更好的包裝技術出現,和補貨算法,現在每日優鮮的損耗率做的非常低,僅有1%,主要是由於三個原因,第一、每日優鮮採取直供模式,對上遊供貨商的質量把控能力強。第二、每日優鮮的包裝效果非常好,控制了運輸過程的破損。第三 、每日優鮮的補貨算法最終使每日優鮮的補貨周期僅為兩天,周轉率快。

前置倉生鮮電商的履約成本主要包括倉儲費、前置倉費、包裝、幹線、配送等相關的交易成本。其中倉儲費、前置倉費、幹線費等會隨著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很長一段時間後成本逐漸降下來,而配送費則是隨著規模效應的遞增逐漸減小。

可看出,每日優鮮近年來客單價不斷提升,每日的配送量從人均30次提高到人均70次,由於訂單密度的增加,配送成本從一開始的7.69元降到了4.67元左右。

其實履約成本後期還能降下來。那就是合理利用時間差,例如早上送牛奶,餐前2小時送菜,午餐時間送外賣。印度有一個叫做milkbasket的生鮮電商,初期依靠送牛奶和報紙,在古爾岡附近為10,000個家庭提供6,000次交付服務,平均一個小區清晨5-7點的訂單量在120單,每單物流成本僅0.5元而已。

到一個城市發展後期,營銷費用會隨著市場佔有率的提高而逐漸降低,技術費用管理費用也會逐漸降下來,而稅率是固定的,我國對生鮮農產品實行10%的徵稅,非農產品17%的營業稅。按照我國規定,對一手直營的農產品可以免稅,因此每日優鮮後期如果希望能在稅上節省費用,必須收購農業項目直營。

通過財務模型推測,每日優鮮2018年底實現了2%的毛利率,而隨著後期費用的直線下降,在2019年後,開始走向盈利,北京一個城市跑得通,接下來就是穩定的依照標準在全國推廣。

前置倉生鮮電商如何活到最後?

儘管在成本和營收上,這個盈利模型跑得通,但是實際上,由於競爭激烈,只要有人打價格戰,消費者就會選擇低價,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

在這裡海豚智庫分析師給到企業三個建議,首先,需要制定一套生鮮產品標準化方案,例如蘋果的顏色,大小,香蕉的顏色,草莓的大小等,為顧客提供優質的穩定的高品質產品,形成獨有的品牌,就可以避開價格戰。

其次,投入資金到高科技,智能化機器上,協助工作人員提高接收、檢查、挑選、包裝的效率。這樣不僅可以進步一步降低履約成本,同時也能提高產品標準化。

第三 根據歷年曆月曆季度的大數據進一步精準預測產品需求,從而降低多餘進貨,提高存活周轉率,降低補貨次數和減少損耗。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生鮮電商屬於高頻打低頻的產品,市場前景大,高頻意味著可能未來生鮮電商的使用頻率會高於外賣的使用頻率,因此這樣一塊大肥肉,不僅前景鮮美,戰略地位也是極其重要的。因此市場競爭激烈可想而知,除了美團、餓了嗎,面對蘇寧、京東、阿里等巨頭的參戰,盲目價格戰硬碰硬是幹不過的,不如可以參考下當時百團大戰中活下來的美團,不盲目擴張,一個城市一個城市滲入,別人全國布局燒錢時候低調的活著,等別人錢都燒光了,剩者為王。

前置生鮮電商是可以盈利的,前提是活到最後。

相關焦點

  • 產品分析|每日優鮮:前置倉模式領跑生鮮到家
    2014年11月,每日優鮮以創新的「前置倉」模式殺入生鮮電商市場,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豐富、質優的生鮮產品以及極速到家的配送服務。這一商業模式迅速得到市場認可,消費者一致好評,投資人不斷加持。2.1.2 業務模式a. 「前置倉+到家」模式每日優鮮最早開始實行「城市分選中心+前置倉「模式,目前已在20個城市建立分選中心和1500+前置倉,前置倉均位於社區1-3公裡範圍內。
  • 每日優鮮前置倉開啟高效配送模式
    很多專門銷售生鮮的平臺也是層出不窮,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怕購買的生鮮質量差配送慢,有這樣的顧慮也是正常的,也確實有某些平臺運營不完善,沒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導致用戶體驗感極差,而每日優鮮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應運而生,並憑藉自身的優勢脫穎而出。
  • 每日優鮮、叮咚買菜能否破題前置倉模式盈利難題?|新零售核心公司...
    本篇將從新零售的「前線戰場」——場景開始,盤點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的典型代表——每日優鮮、叮咚買菜。 每日優鮮:城市分選中心+前置倉成立於2014年,每日優鮮是站在生鮮電商崛起的風口上一路發展而來。2015年,每日優鮮在北京望京開設了第一個前置倉,極速達服務正式上線,也就此開啟了生鮮電商的新江湖。 所謂「前置倉模式」,就是指以倉庫為點,對周圍社區進行5公裡內劃圈覆蓋,根據數據分析和自身供應鏈資源,選擇適合的商品,由總倉配送至前置倉,進行小倉囤貨。同時組建物流團隊,在消費者下單後,將商品從前置倉配送到消費者手中,解決消費者的即時性購物需求。
  • 前置倉無餐飲?每日優鮮搭載半成品
    生鮮電商正講述更多的可能性。3月22日,每日優鮮再度引入半成品,獨家上線西貝新品,包括西貝手扒肉、西紅柿燉牛腩等招牌到家功夫菜。正值盒馬與每日優鮮口水仗的當口兒,每日優鮮高調引入半成品,難免讓行業認為其在強勢回懟盒馬鮮生總裁侯毅質疑「前置倉品類結構沒有門店完整,一日三餐場景短缺」的言論。
  • 分析丨前置倉終局會怎樣?來看叮咚買菜、樸樸超市和每日優鮮
    生鮮電商前置倉的代表企業有叮咚買菜、樸樸超市、每日優鮮、美團買菜、盒馬小站、永輝衛星倉等,它們在社區設立倉庫,主營生鮮超市商品,備貨在社區倉庫,消費者用APP下單,快速(30分鐘)送貨到消費者家中,筆者最近關注前置倉較多,此文分享所思所想。前置倉的終局以叮咚買菜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未來會如何,我想有以下幾種可能。
  • 我們去了趟每日優鮮前置倉,看它是怎麼「聰明地省錢」的
    楊勇經歷的是每日優鮮前置倉體系從無到有的搭建過程,也是它的智慧物流系統應用越來越廣的過程。這段時間來,隨著幾家生鮮電商的倒閉和融資失敗,行業變得愁雲密布。不少人質疑它的模式,也開始重提它履約的高成本。從企業內部講,如果處理不好成本問題,這終究是個虧本的生意,往用戶角度想,將成本轉嫁到商品最終價格上,只會讓用戶買到越來越貴的商品。
  • 拆解前置倉
    以每日優鮮為例,其用戶24歲以下佔比40%,30歲以下累計佔比超過70%,顯示生活節奏較快,時效性要求高的年輕人是主要消費者。 據媒體報導,每日優鮮目前有1000多個前置倉,中央倉有1000多個SKU,通過大數據精選,來給前置倉配貨。在這種精選SKU的模式下,前置倉周轉平均周期為1.5天,生鮮耗損率不到1%。
  • 生鮮電商滲透率被加速進化兩年,每日優鮮將如何破局?
    成立於 2014 年的每日優鮮是一家專注於優質生鮮的自營全品類線上超市,目前已經成長為生鮮電商行業獨角獸。在生鮮電商細分領域,每日優鮮的市場份額、營收增長、用戶規模以及盈利能力均保持行業內領先,APP+小程序月活近 2500 萬。每日優鮮在全國近 20 個主要城市建立了 1000 多個前置倉,為會員提供優質生鮮最快 30 分鐘達服務。
  • 增加熱餐、活鮮、現磨咖啡,摸索四年的每日優鮮開始這樣迭代前置倉
    每日優鮮位於百子灣的新一代前置倉2019年,沉寂許久的生鮮電商因為各種「買菜」的出現再度翻紅,萬億生鮮市場故事再次開講。與上一波生鮮電商浪潮不同的是,隨著近幾年對消費者的搶奪進入最後一公裡,「一小時達」、「半小時」已然成為標配,前置倉模式開始成為各家爭相布局的關鍵。
  • 產品分析報告 | 成為生鮮電商的佼佼者,為什麼是每日優鮮
    上圖所示,自營前置倉模式代表app有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他們擁有很多的前置倉,覆蓋範圍廣,配送速度快。同時商品品類齊全,由原來單一的生鮮品類拓展到全業務品類,大大的滿足了用戶對於購物的基本需求。Advisers領投的4.5億美元融資2018年11月,旗下的產品每日一淘獲得元生資本、DCM領投的1億美元融資2019年6月,每日優鮮攜手騰訊智慧零售,啟動「智鮮千億計劃」業務模式:「前置倉+到家」每日優鮮通過打造「城市分選中心+前置倉」的物流體系,在主要城市自建一套帶溫區的冷庫前置倉網絡
  • 探訪每日優鮮前置倉2.0:10萬坪效,目標華東第一
    作為線上生鮮領域的第一梯隊玩家,每日優鮮是典型的前置倉模式,中臺+前臺式打法。由於前置倉不公開、不直接面向用戶,其運營模式鮮少受到曝光。而在近期,每日優鮮在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的會議上,首次公開了前置倉的2.0版本。前置倉是每日優鮮模式中的重點,輻射周邊1公裡-3公裡的「倉庫」。
  • 從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總結了生鮮電商的兩個盈利模型和盈利公式
    2019 年 2 月起每日優鮮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升級 2.0 版前置倉,2.0與1.0相比,SKU從1000多個增至3000個。在原本的冷藏、冷凍、常溫區外,增加小紅杯咖啡、活鮮等功能區,可以為用戶提供現磨咖啡、活魚活蝦等商品,倉均面積從150平米增加至300-500平米。
  • 每日優鮮vs錢大媽,誰的財務模型更好?
    導語:大批虧損的門店並不代表這種商業模式跑不通,而是因為他沒有經營好自己的商業模型。  目前國內生鮮電商的格局是三足鼎立,主要是三大模式,前置倉模式、門店模式和起源地發貨模式。其中前置倉的代表是每日優鮮、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等,門店模式的代表是錢大媽、妙生活等,也有集合了前置倉和門店的中間體,例如盒馬鮮生、收購家樂福後的蘇寧易購。海豚智庫分析師曾經在文章《以每日優鮮為例,前置倉模式生鮮電商怎樣才能賺到錢》一文中分析了前置倉模式下是如何通過規模效應降低履約成本的。
  • 一路領「鮮」,每日優鮮憑什麼?
    從成立之初,每日優鮮就在生鮮電商行業遙遙領「鮮」。即使是2019年生鮮賽道的「寒冬之際」,每日優鮮仍憑藉著核心競爭力「前置倉」2.0經營模式穩步前進。最近更有媒體消息,每日優鮮已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前估值超過30億美元。
  • 獲20億戰略投資,每日優鮮是靠什麼領跑生鮮產業的?
    每日優鮮此次獲得的投資是迄今為止生鮮電商在地方落地的最大規模戰略投資,在青島市註冊成立總部公司,也開啟了獨角獸企業設立全國總部的先例。每日優鮮自2014年11月成立,短短6年時間已發展成為生鮮產業的領頭企業,2018年每日優鮮在生鮮電商行業的用戶規模佔比就突破50%,2020年又登榜《胡潤中國10強電商》。每日優鮮發展至今是靠什麼領跑生鮮產業的?它的商業模式有什麼特別之處?
  • 前置倉電商模式的叮咚買菜,疫情下怎樣了?
    當前,一方面,早期的易果生鮮、本來生活、天天果園等生鮮電商行業領軍積極嘗試拓展線下,或轉型B2B、供應鏈服務等;另一方面,以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等為代表的前置倉生鮮電商,和以誼品生鮮、生鮮傳奇、錢大媽等為代表的社區生鮮店,作為生鮮渠道領域的新勢力,正在快速發展,搶奪萬億級生鮮的生意。
  • 每日優鮮融資傳聞不斷,生鮮電商怎樣走向盈利?
    來源:證券日報希紅市公眾號近日,生鮮電商平臺每日優鮮傳出了已獲得新一輪融資的消息,目前估值已達3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騰訊、高盛、老虎基金、聯想創投等一線機構。因此,外界認為每日優鮮稱得上是騰訊系企業,但是因為其擁有代表性的前置倉模式,故很少被拿來和阿里巴巴旗下有線下門店盒馬鮮生作比較,而是常常與在上海起家的同為的前置倉的叮咚買菜相比。值得注意的是,就在5月12日,叮咚買菜也傳出了完成新一輪3億美元融資,估值達20億美元。
  • 每日優鮮融資4.5億美元,供應鏈和冷鏈是下一個故事?-虎嗅網
    生鮮電商的高損耗特性決定了企業必須儘可能地縮短和強化供應鏈,從每日優鮮目前在做的上遊農產品發掘和直採直送模式能看得出來,供應鏈的打造是生鮮電商的關鍵點。而電商發展十年,生鮮電商之所以還是電商領域的最後一片「藍海」,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冷鏈的故事不好講。
  • 2018上半年度APP榜單出爐 每日優鮮雄踞生鮮電商榜首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旗下《網際網路周刊》、eNet研究院共同評選的《2018上半年度APP分類排行》榜單正式發布,榜單遴選出2018上半年中國各領域具有標杆作用的APP產品,其中包括影音娛樂、遊戲直播、在線視頻、生鮮電商、旅遊出行等。
  • TrustData:生鮮電商用戶規模持續增長 每日優鮮佔比行業第一
    其中,每日優鮮用戶規模快速增長,佔據50%市場份額,持續領跑行業。  生鮮電商用戶規模持續增長每日優鮮佔比行業第一  從生鮮電商月活躍用戶數量(MAU)月度走勢來看,2017年下半年增速相對平穩,2018年1月出現首個增長高峰,到今年6月,受世界盃刺激生鮮行業迎來高速增長,較2017年7月增幅達到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