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滲透率被加速進化兩年,每日優鮮將如何破局?

2021-01-08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創業邦(ID:ichuangyebang),作者:艾佳,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成立於 2014 年的每日優鮮是一家專注於優質生鮮的自營全品類線上超市,目前已經成長為生鮮電商行業獨角獸。

在生鮮電商細分領域,每日優鮮的市場份額、營收增長、用戶規模以及盈利能力均保持行業內領先,APP+小程序月活近 2500 萬。

每日優鮮在全國近 20 個主要城市建立了 1000 多個前置倉,為會員提供優質生鮮最快 30 分鐘達服務。其在成熟區域前置倉的年坪效可超 10 萬,為傳統線下門店的5- 6 倍。截至去年年底,每日優鮮已在全國跑通前置倉模式,並在成熟區域有10%的經營正現金流。

隨著消費升級的推進,到店消費逐步往到家消費演變,即時性購物需求成為日常剛需。抓住即時性、短決策周期的痛點,每日優鮮首創的前置倉模式開始成為生鮮到家企業的標配,其優點也越來越突出。

最近,創業邦研究中心對每日優鮮進行了調研,並專訪了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  

Part.1每日優鮮商業模式

作為前置倉模式的開創者,每日優鮮通過「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的模式,已在全國近 20 個主要城市建立起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

(圖片來源:每日優鮮)

具體而言,每日優鮮買手團隊在全球產地直採各類精選的商品後,首先通過冷鏈運輸到各個城市分選中心進行生鮮100%批次質檢、分選、加工等操作,之後依託AI智能補貨系統預測前置倉每天各個商品的需求量並進行補貨。用戶下單後,距離其最近的前置倉會進行揀貨和打包,最終由每日優鮮的騎手以極速達的方式配送到用戶家中。

目前,每日優鮮前置倉數量超過 1000 個。所謂「前置倉模式」,是指平臺將商品通過幹線冷鏈運輸到大區倉庫,再通過小幹線冷鏈運輸到前置倉。前置倉布局在核心商圈和社區,通過社會化最後一公裡配送到用戶手中。

(圖片來源:每日優鮮)

每個前置倉輻射半徑為1- 3 公裡,在物流方面,每日優鮮利用冷源冷鏈+時間冷鏈的組合,去除了高昂的成本,從而提供了最快 30 分鐘達的服務,有效實現了降本增效。每日優鮮現有SKU近 3000 個,覆蓋水果、蔬菜、肉蛋、水產、乳品、零食、酒飲等 12 大品類。

據統計,每日優鮮的用戶仍以一二線城市為主,女性為主要消費群體。

每日優鮮商業模式圖(來源:明觀投資、創業邦研究中心)

Part.2每日優鮮訪談

受疫情和春節雙重影響,催生宅經濟到家需求,在全國抗擊疫情的當下,線下用戶開始向線上轉移,線上買菜成為首選,生鮮電商平臺訂單量激增。

從主要平臺來看,在春節期間交易額均出現200%以上的增長,訂單暴漲是各生鮮電商面臨的共同挑戰。每日優鮮公開數據顯示,除夕至初四期間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1%,疫情爆發一個月內,累計售出商品超 2 億件。

創業邦研究中心對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的具體訪談內容分享如下:

創業邦:如何看待疫情對公司業務的影響?每日優鮮採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王珺:疫情對於國家來說是很大的一次挑戰,對我們的行業來說,也是面臨了一次重大的挑戰。為了保障疫情期間的商品和服務,大年初二,每日優鮮成立了疫情應對指揮部,並啟動「守護行動」,力求做到保證供應、服務用戶、守責不退。主要做了以下兩件事:

第一:解決員工和服務的防疫問題。

我們對自己的站點、配送設備、配送員和一線人員都做了安全防護和消毒措施,制定了標準的SOP和執行管理細則。同時,我們凍結了前往疫區和疫區回總部的出差計劃。此外,我們快速調集了全國供應鏈端的各種消毒物資的備貨產能,保證一線作業人員的自用需求,也保障用戶側的供給。

第二:在供給側確保穩定、充足的商品和運力供給。

在商品側,疫情期間,每日優鮮緊急調配了內蒙古、雲南、山東、北京周邊的產地資源,採購人員駐守產地,協調生產和發貨。

我們現在每天能有1500- 2000 噸的蔬菜供應,在華北、華東、華南三區也有充足的鮮肉、雞蛋、水產供應。總體上我們做到了商品售罄率低、缺貨率低,每天晚高峰之前缺貨率控制在7%以內。

在配送端,每日優鮮在絕大多數區域維持了「春節不打烊」。疫情期間,我們依然有 90%以上的訂單做到了兩小時達,用戶妥投率滿意度在95%以上,而且最近我們已經恢復到了最快 30 分鐘達。 

創業邦:目前,用戶在生鮮電商上有更多的選擇,每日優鮮與其它平臺相比優勢在哪裡?

王珺:每日優鮮一直堅持投入供應鏈核心能力建設和數位化連鎖零售這兩件事,我們擁有大規模產地直採能力,以及數位化、系統化、智能化的分布式連鎖貨倉配體系。這能夠讓我們在疫情期間內擁有更好的供給側服務能力,同時我們擁有行業最好的運營效率和用戶端最好的體驗。

創業邦:每日優鮮如何提高用戶留存率?

王珺:從長期看,關鍵是要靠好體驗來做好留存。持續的好體驗永遠來自於「好快省多」,即商品品質好、送得快、價格實惠、選擇多樣。因此我們會做好幾件事:

第一:做好上遊全品類商品供應鏈的直採和統採,並且加強自有品牌的建設。

每日優鮮目前已經有80%的商品做到了直採,也有「每日系列」和「在家吃飯」系列的自有品牌,我們會繼續強化這方面的能力建設。

第二:提前布局並堅持分布式連鎖的智能化運營。

這能解決零售企業跨區域、跨品類、複雜、高周轉的管理難題,最終做到用戶體驗和經營效率兼顧。

此外,想要長期發展最終還是要看效率。零售是一個長周期的生意,絕不能靠燒錢支撐。不管是在平常時期還是疫情期間,每日優鮮都很看重企業的健康成長。我們相信一家企業自身的健康狀況,是它打好各種硬仗最重要的保證之一。

相關焦點

  • 生鮮電商每日優鮮 如何讓售後服務也「優鮮」?
    內容提要最近有消費者反映,在生鮮電商每日優鮮購買的商品,出現問題時聯繫退貨、換貨非常困難,和客服溝通不順暢,往往時隔多日才有反饋。《天天315》本期聚焦:生鮮電商每日優鮮,如何讓售後服務也「優鮮」?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央廣網北京6月1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興起,電商平臺被更多的人選擇,不用出門,動動手指,就可以讓心儀商品送貨上門,能省不少的時間。
  • TrustData:生鮮電商用戶規模持續增長 每日優鮮佔比行業第一
    其中,每日優鮮用戶規模快速增長,佔據50%市場份額,持續領跑行業。  生鮮電商用戶規模持續增長每日優鮮佔比行業第一  從生鮮電商月活躍用戶數量(MAU)月度走勢來看,2017年下半年增速相對平穩,2018年1月出現首個增長高峰,到今年6月,受世界盃刺激生鮮行業迎來高速增長,較2017年7月增幅達到170%。
  • 從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總結了生鮮電商的兩個盈利模型和盈利公式
    2019年生鮮電商滲透率僅為6.3%,隨著技術的更迭和消費者線上購買生鮮的習慣培養,以及此次疫情的疊加影響,生鮮電商的滲透率有望加速上行。基於對國內外生鮮電商平臺的深入研究,我認為盈利的機會是非常大的,以下根據我的研究成果將總結的兩個盈利模型進行分析。一、密度模型生鮮電商密度模型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供應鏈密度、物流密度、用戶密度和數據密度,這四個密度是每日優鮮創始人徐正在兩年多的實踐後提出的。
  • 生鮮電商「每日優鮮」入駐山東3市 網購2小時即可送達
    大眾網濟南4月10日訊 國內知名生鮮電商——每日優鮮陸續在山東布局。繼去年在濟南實現網購生鮮商品2小時極速送達後,每日優鮮于近日在山東濟寧、泰安兩市,也已實現2小時極速送達服務。至此,每日優鮮2小時極速達覆蓋北京(含燕郊)、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濟南、蘇州、杭州、濟寧、泰安10個城市。  近幾年,伴隨著消費升級,國內生鮮電商行業得到巨大的發展機遇,消費者對於生鮮的需求從「吃飽」向「吃好」轉變。
  • 青島戰略投資每日優鮮20億,2020中國生鮮電商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2020-12-09 18:33:39 來源: 艾媒網 舉報   今日,青島市政府與每日優鮮舉行總部項目籤約儀式
  • 每日優鮮王珺:三大核心力量,驅動生鮮電商百億到千億 | 2019WISE...
    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 王珺 峰會上,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發表了主題為《智慧生鮮消費時代》的精彩演講。我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每日優鮮的合伙人兼CFO,也是每日優鮮華東的第一任和第二任總經理,在過去的兩年內,我在一線帶著華東團隊完成了公司在華東從一個非常小的玩家成為現在市場領先者之一的角色。 每日優鮮過去五年的發展路徑,我們認為歷經了兩個大的階段。
  • 競爭日益激烈的生鮮行業,每日優鮮為何能得到資本垂青?
    編輯導語: 近年來,生鮮市場的競爭逐漸激烈了起來。餓了麼外賣、美團外賣也開始了賣菜業務;各類綜合電商如京東到家、天貓生鮮也開設了生鮮頻道;盒馬鮮生甚至推出了「超市+餐飲「的新零售模式。在各類資本湧向生鮮市場的情況下,每日優鮮是如何站穩腳跟的呢?本文通過多角度,對每日優鮮進行了全面分析。
  • 產品分析報告 | 成為生鮮電商的佼佼者,為什麼是每日優鮮
    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開局便是困境,但是在此困境中,每日優鮮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機遇。本文主要以產品分析的視角,來深入解析每日優鮮是如何在困境中成為生鮮電商的佼佼者。
  • 研究了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後,我總結出生鮮電商的兩個盈利模型
    2019年生鮮電商滲透率僅為6.3%,隨著技術的更迭和消費者線上購買生鮮的習慣培養,以及此次疫情的疊加影響,生鮮電商的滲透率有望加速上行。但由於高損耗、季節性、區域性等特點,生鮮這個品類做電商在盈利方面難度很大。那麼,生鮮品類做電商到底有沒有可能盈利呢?
  • 每日優鮮王珺:做生鮮電商「難」是常態 沒有上市計劃
    其間,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財務長)王珺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做生鮮電商「難」是常態,只有兼顧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才能跑得通。對於外界關注的上市計劃,王珺表示:「每日優鮮沒有上市計劃,目前仍在投入期。」
  • 產品分析|每日優鮮:前置倉模式領跑生鮮到家
    在成立三年內,每日優鮮便實現一線城市的整體盈利,迅速成長為行業獨角獸。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每日優鮮緣何可以領跑生鮮電商行業?目前,生鮮電商的商業模式可以從綜合類和垂直類兩大類進行區分。綜合類主要指如天貓、京東這類提供豐富品類商品的平臺,垂直類主要指如每日優鮮、叮咚買菜這種以生鮮產品為主打的平臺。
  • 半年融資 50 億、美團拼多多巨頭攪局,每日優鮮能順利進入「下半場...
    作為生鮮電商的 「原住民」,早期生鮮電商風口中起來的每日優鮮見證了一批又一批同行者的倒下。在 99% 的玩家都在虧損的行業局面下,每日優鮮宣布在 2019 年年底實現全面盈利。換句話說,曾經飽受質疑的前置倉模式,已經被驗證成功。這一突破來之不易,走了整整 5 年時間。實現 0 到 1 後,加速複製成為了一種必然。
  • 2018上半年度APP榜單出爐 每日優鮮雄踞生鮮電商榜首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旗下《網際網路周刊》、eNet研究院共同評選的《2018上半年度APP分類排行》榜單正式發布,榜單遴選出2018上半年中國各領域具有標杆作用的APP產品,其中包括影音娛樂、遊戲直播、在線視頻、生鮮電商、旅遊出行等。
  • 以每日優鮮為例,前置倉模式生鮮電商怎樣才能賺到錢?
    但是在上海卻敗給了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 目前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還在上海打得難捨難分。他們能夠區別於前者,最終走出來嗎? 內部消息稱每日優鮮在北京已經實現了盈利,而叮咚買菜的迅速發展在行業裡讓同行都感受到了壓力。不過伴隨著如此快的攻城伐地,叮咚買菜也收穫了不少成績和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 生鮮格局終極未定,每日優鮮搶灘新布局,或將引發行業新一輪競爭
    近日,每日優鮮集團與山東青島市政府舉行總部項目籤約儀式。據悉,青島國信、陽光創投、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向每日優鮮戰略投資20億元。這是迄今為止生鮮電商在地方落地的最大規模戰略投資。同時,青島聯手每日優鮮,是「獨角獸城市x獨角獸企業」的突破性合作。
  • 線上生鮮超市每日優鮮成為生鮮採購新方式
    線上生鮮超市每日優鮮為什麼會成為生鮮採購新方式,是因為現在社會生活工作壓力大,尤其是大城市,加班現象嚴重,通勤時間長,上班族更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採購新鮮的蔬菜水果。每日優鮮不僅能夠成為便利的生鮮採購方式,更是免去了複雜累心的生鮮挑選過程,省去了下班後商超生鮮都是被挑選剩餘的而買不到新鮮生鮮煩惱。從下單到生鮮到家最快30分鐘就能拿到經過優選的新鮮生鮮,也極大的節約了下班後有限的個人時間。每日優鮮是一個圍繞著老百姓餐桌的生鮮電商平臺。每日優鮮不僅有大超市的水果品質保障,還有完整的冷鏈物流支撐。
  • 每日優鮮孫原:成為那1%在賺錢的生鮮公司
    作為中國最大的手機生鮮超市每日優鮮合伙人及COO,在每日優鮮剛上線極速達時,孫原發現,很多用戶認為自己並沒有對速度這麼迫切的需求。次日達挺好,甚至兩日達也不是不能忍。但「用戶沒有感受到,可能代表他自己還不知道自己需要。」 最後,團隊堅定地選擇上線極速達,也就過了半個多月,每日優鮮的體量就開始飛速發展。用戶一旦體驗到「我想要立刻就能要到」的便利,就再也回不去了。
  • 一路領「鮮」,每日優鮮憑什麼?
    為何每日優鮮能在短短三年迅速成長為10億美元估值的行業獨角獸,並在競爭激烈的生鮮賽道上持續領跑呢?本文將從多維度對每日優鮮APP及生鮮電商行業進行深入分析。但自2012年年底「本來生活」 憑「褚橙進京」的事件開啟生鮮電商轉折點後,後期隨著每日優鮮「前置倉」等創新模式的初步突破和阿里京東等巨頭入局,生鮮電商迎來了高速發展期。那究竟是哪些因素點燃了2012年後電商行業的燎原之勢呢?本文將採用PEST模型來分析生鮮電商行業發展背後的原因。
  • 每日優鮮融資傳聞不斷,生鮮電商怎樣走向盈利?
    來源:證券日報希紅市公眾號近日,生鮮電商平臺每日優鮮傳出了已獲得新一輪融資的消息,目前估值已達3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騰訊、高盛、老虎基金、聯想創投等一線機構。對於這一傳聞《證券日報》記者求證了每日優鮮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目前不予置評。「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騰訊從A輪融資開始便成為了每日優鮮的主要投資人,並參與了其後續的B輪、C輪、D輪融資。
  • 每日優鮮合伙人孫原:成為那1%在賺錢的生鮮公司
    作為中國最大的手機生鮮超市每日優鮮合伙人及COO,在每日優鮮剛上線極速達時,孫原發現,很多用戶認為自己並沒有對速度這麼迫切的需求。次日達挺好,甚至兩日達也不是不能忍。但「用戶沒有感受到,可能代表他自己還不知道自己需要。」最後,團隊堅定地選擇上線極速達,也就過了半個多月,每日優鮮的體量就開始飛速發展。用戶一旦體驗到「我想要立刻就能要到」的便利,就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