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30日電 (常濤)30日,由中新經緯和中國債券資本市場四十人論壇聯合主辦的「新視野 新經濟 新徵程——中國債券資本市場四十人論壇第一屆峰會」在京舉行。其間,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財務長)王珺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做生鮮電商「難」是常態,只有兼顧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才能跑得通。對於外界關注的上市計劃,王珺表示:「每日優鮮沒有上市計劃,目前仍在投入期。」
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
近日,中國第一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進入破產重組階段,包括雲象供應鏈、安鮮達在內的多家子公司均申請自願破產重組,負債23億元並開始遣散員工。另據不完全統計,2018-2019年倒閉的生鮮電商品牌有36家,呆蘿蔔、妙生活、吉及鮮等多家知名平臺接連「折戟」。
如何理解生鮮電商行業遭遇的變化?王珺表示,生鮮電商作為一個巨大的賽道,目前既沒有被中心化,線上滲透度也不高,所以「難」是常態。「做生鮮電商首先要找到一個商業模式去服務主體人群的需求。從特點來說,生鮮電商屬於『多樣少量、高頻低價』,目前不論是前置倉還是門店到家,其實都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其次,生鮮電商在模式創新背後也要有技術創新,具體表現為效率創新。只有模式創新加上技術創新才有跑得通,我覺得這是易果們做得不夠好的根本原因。」王珺說。
2020年7月,每日優鮮宣布完成了由中金資本領投的4.9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同月,王珺表示,每日優鮮已於2019年年底實現全面盈利。10月30日,王珺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目前每日優鮮已經走過了用低毛利率搶佔市場份額的階段。「我們目標利率應該是不比商超差。一方面與每日優鮮做深供應鏈有關,所以我們在擁有更具競爭力商品的同時,還能保持不比商超差的毛利率。另一個方面,目前每日優鮮不再依賴補貼,過去一段時間,我們調整了用戶運營策略,從以補貼為導向,到以品牌和心智為導向。」王珺說。
「中國債券資本市場四十人論壇第一屆峰會」由中國債券資本市場四十人論壇和中國新聞社旗下財經新媒體中新經緯聯合主辦。峰會匯聚中國資本市場、金融經濟領軍人物,聚焦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重要議題,以期融通智慧、共創機遇。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作題為「科技和資本」的視頻演講,財政部原部長劉仲藜、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高堅等出席峰會,行業專家、企業界代表等約200人參會。(中新經緯APP)
【來源:中新經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