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王珺:做生鮮電商「難」是常態 沒有上市計劃

2020-12-20 瀟湘晨報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30日電 (常濤)30日,由中新經緯和中國債券資本市場四十人論壇聯合主辦的「新視野 新經濟 新徵程——中國債券資本市場四十人論壇第一屆峰會」在京舉行。其間,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財務長)王珺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做生鮮電商「難」是常態,只有兼顧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才能跑得通。對於外界關注的上市計劃,王珺表示:「每日優鮮沒有上市計劃,目前仍在投入期。」

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

近日,中國第一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進入破產重組階段,包括雲象供應鏈、安鮮達在內的多家子公司均申請自願破產重組,負債23億元並開始遣散員工。另據不完全統計,2018-2019年倒閉的生鮮電商品牌有36家,呆蘿蔔、妙生活、吉及鮮等多家知名平臺接連「折戟」。

如何理解生鮮電商行業遭遇的變化?王珺表示,生鮮電商作為一個巨大的賽道,目前既沒有被中心化,線上滲透度也不高,所以「難」是常態。「做生鮮電商首先要找到一個商業模式去服務主體人群的需求。從特點來說,生鮮電商屬於『多樣少量、高頻低價』,目前不論是前置倉還是門店到家,其實都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其次,生鮮電商在模式創新背後也要有技術創新,具體表現為效率創新。只有模式創新加上技術創新才有跑得通,我覺得這是易果們做得不夠好的根本原因。」王珺說。

2020年7月,每日優鮮宣布完成了由中金資本領投的4.9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同月,王珺表示,每日優鮮已於2019年年底實現全面盈利。10月30日,王珺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目前每日優鮮已經走過了用低毛利率搶佔市場份額的階段。「我們目標利率應該是不比商超差。一方面與每日優鮮做深供應鏈有關,所以我們在擁有更具競爭力商品的同時,還能保持不比商超差的毛利率。另一個方面,目前每日優鮮不再依賴補貼,過去一段時間,我們調整了用戶運營策略,從以補貼為導向,到以品牌和心智為導向。」王珺說。

「中國債券資本市場四十人論壇第一屆峰會」由中國債券資本市場四十人論壇和中國新聞社旗下財經新媒體中新經緯聯合主辦。峰會匯聚中國資本市場、金融經濟領軍人物,聚焦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重要議題,以期融通智慧、共創機遇。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作題為「科技和資本」的視頻演講,財政部原部長劉仲藜、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高堅等出席峰會,行業專家、企業界代表等約200人參會。(中新經緯APP)

【來源:中新經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每日優鮮王珺:疫情下 供給側穩定是生鮮到家的關鍵
    來源:獵雲網原標題 對話每日優鮮CFO王珺:疫情下,供給側穩定是生鮮到家的關鍵作者 周佳麗獵雲網上海2月7日報導 疫情仍在蔓延,居民「買菜難」成為民生熱議話題,這也讓生鮮電商再一次被推至高潮。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生鮮電商賽道迎來了需求側的紅利,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透露,春節期間,每日優鮮的交易額實現3-4倍的增長,新老用戶大量湧入,客單價也提升了30元左右,達到120多元。但同時也面臨著來自供應端、配送端以及應急相應端等多方面的考驗。
  • 對話每日優鮮CFO王珺:疫情下,供給側穩定是生鮮到家的關鍵
    疫情仍在蔓延,居民「買菜難」成為民生熱議話題,這也讓生鮮電商再一次被推至高潮。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生鮮電商賽道迎來了需求側的紅利,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透露,春節期間,每日優鮮的交易額實現3-4倍的增長,新老用戶大量湧入,客單價也提升了30
  • 每日優鮮王珺:三大核心力量,驅動生鮮電商百億到千億 | 2019WISE...
    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 王珺 峰會上,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發表了主題為《智慧生鮮消費時代》的精彩演講。每日優鮮前三年,我們在北京驗證的前置倉模型,本質上是以水果為絕對核心品類,附加了一部分的食品、便利性商品和食材。2018年夏天,我們開始了生鮮的全品類戰略,走到今天,我們絕對的龍頭品類已經不只是水果了,蔬菜是我們銷售量最大的品類,也就是說,我們品類上已經出現了果蔬雙強,今年下半年會繼續發力肉蛋、水產,把整個生鮮的全品類SKU做下來。
  • 生鮮電商滲透率被加速進化兩年,每日優鮮將如何破局?
    成立於 2014 年的每日優鮮是一家專注於優質生鮮的自營全品類線上超市,目前已經成長為生鮮電商行業獨角獸。在生鮮電商細分領域,每日優鮮的市場份額、營收增長、用戶規模以及盈利能力均保持行業內領先,APP+小程序月活近 2500 萬。每日優鮮在全國近 20 個主要城市建立了 1000 多個前置倉,為會員提供優質生鮮最快 30 分鐘達服務。
  • 每日優鮮王珺:我們為3000億的終局做了什麼
    來源:億邦動力網【億邦動力訊】王珺,每日優鮮的關鍵人物之一。他曾是每日優鮮B+輪的投資人,2017年3月加入公司,成為合伙人兼CFO。隨後,他主導了每日優鮮C+輪(2.3億美元)、每日優鮮便利購融資(2億美元)和D輪融資(4.5億美元)三次大筆融資。
  • 每日優鮮王珺:前置倉坪效已達傳統商超5-6倍|對話·零售人⑥
    聯商網消息:7月19日,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做客今日頭條財經頻道和聯商網聯合推出的「對話·零售人」微訪談欄目,分享生鮮電商與前置倉方面見解,回應近期熱點。作為一種新模式的生鮮探索,前置倉模式風起雲湧。每日優鮮則是典型前置倉模式的生鮮電商企業。在王珺看來,每日優鮮布局前置倉模式,是從消費需求端考慮,怎麼去解決用戶對生鮮產品高頻、便利的購買需求。
  • 生鮮電商每日優鮮 如何讓售後服務也「優鮮」?
    內容提要最近有消費者反映,在生鮮電商每日優鮮購買的商品,出現問題時聯繫退貨、換貨非常困難,和客服溝通不順暢,往往時隔多日才有反饋。《天天315》本期聚焦:生鮮電商每日優鮮,如何讓售後服務也「優鮮」?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央廣網北京6月1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興起,電商平臺被更多的人選擇,不用出門,動動手指,就可以讓心儀商品送貨上門,能省不少的時間。
  • 產品分析報告 | 成為生鮮電商的佼佼者,為什麼是每日優鮮
    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開局便是困境,但是在此困境中,每日優鮮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機遇。本文主要以產品分析的視角,來深入解析每日優鮮是如何在困境中成為生鮮電商的佼佼者。
  • 每日優鮮:從零開始,挑戰傳統生鮮產業鏈
    根據QuestMobile發布的《2020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戰疫」專題報告》,春節期間,中國生鮮電商整體日活用戶從平日的不到800萬增至1000萬,節後更是突破1200萬,並且保持繼續增長態勢。作為生鮮電商業內的主要玩家,每日優鮮也享受到了這一波「紅利」。
  • 每日優鮮「新戰疫」:日供蔬菜從500噸到2000噸,整個生鮮行業都在被...
    「到家」得到了更全面的普及,「買菜難」也把生鮮電商推至了高潮。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透露,每日優鮮的供給量已經超過了歷史峰值,春節期間交易額實現3-4倍的增長。隨著新老用戶的大量湧入,客單價也提升了30元,達到120多元。關鍵時期,對所有企業都是挑戰。對生鮮到家企業來說,供給側的穩定,商品和物流服務的穩定是首當其衝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 每日優鮮搭載半成品
    生鮮電商正講述更多的可能性。3月22日,每日優鮮再度引入半成品,獨家上線西貝新品,包括西貝手扒肉、西紅柿燉牛腩等招牌到家功夫菜。正值盒馬與每日優鮮口水仗的當口兒,每日優鮮高調引入半成品,難免讓行業認為其在強勢回懟盒馬鮮生總裁侯毅質疑「前置倉品類結構沒有門店完整,一日三餐場景短缺」的言論。
  • 增加熱餐、活鮮、現磨咖啡,摸索四年的每日優鮮開始這樣迭代前置倉
    每日優鮮位於百子灣的新一代前置倉2019年,沉寂許久的生鮮電商因為各種「買菜」的出現再度翻紅,萬億生鮮市場故事再次開講。與上一波生鮮電商浪潮不同的是,隨著近幾年對消費者的搶奪進入最後一公裡,「一小時達」、「半小時」已然成為標配,前置倉模式開始成為各家爭相布局的關鍵。
  • 「每日優鮮」如何組織生鮮保障戰丨抗疫時間
    每日優鮮接下來會盡力把蔬菜的日供應量提升到兩千噸,屆時隨著供給量的釋放和整個社會恐慌性情緒的下降,囤貨現象會得到緩解。「我們希望用戶不要做預訂下單,我們認為預訂下單在生鮮場景是不正常的,我們希望為用戶提供又好又快的及時庫存,這是每日優鮮前置倉商業模式所有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我們在疫情期間仍然保持了行業最快送達和最充分供給的核心邏輯。」王珺說。
  • 每日優鮮王珺:為什麼前置倉是社區新零售的最優解?|IF X
    以下是每日優鮮合伙人兼 CFO 王珺在 GeekPark IF X 上的演講實錄(經極客公園編輯整理):大概在 1 個月之前,張鵬跟我說每日優鮮做了這樣一個價值鏈最長、商業模式可能最複雜的行業,背後究竟有什麼思考?能不能像解一道數學題一樣,把我們過去 5 年解決社區零售連鎖化、在線化的方法,做一次解構。
  • 生鮮電商「每日優鮮」入駐山東3市 網購2小時即可送達
    大眾網濟南4月10日訊 國內知名生鮮電商——每日優鮮陸續在山東布局。繼去年在濟南實現網購生鮮商品2小時極速送達後,每日優鮮于近日在山東濟寧、泰安兩市,也已實現2小時極速送達服務。至此,每日優鮮2小時極速達覆蓋北京(含燕郊)、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濟南、蘇州、杭州、濟寧、泰安10個城市。  近幾年,伴隨著消費升級,國內生鮮電商行業得到巨大的發展機遇,消費者對於生鮮的需求從「吃飽」向「吃好」轉變。
  • 櫻桃、榴槤裡的新生意:每日優鮮大數據賣水果背後的門道與煩惱
    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對《財經》記者回應稱,外界看到的還是半年或者一年前的每日優鮮,「但公司是在動態變化的,每日優鮮的算法和數據能力以及對供應鏈的管理能力,已經做到行業領先水平」。 生鮮零售是個大賽道,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生鮮市場規模已超過2萬億元。
  • TrustData:生鮮電商用戶規模持續增長 每日優鮮佔比行業第一
    其中,每日優鮮用戶規模快速增長,佔據50%市場份額,持續領跑行業。  生鮮電商用戶規模持續增長每日優鮮佔比行業第一  從生鮮電商月活躍用戶數量(MAU)月度走勢來看,2017年下半年增速相對平穩,2018年1月出現首個增長高峰,到今年6月,受世界盃刺激生鮮行業迎來高速增長,較2017年7月增幅達到170%。
  • 每日優鮮做你身邊的生鮮電商平臺
    近日生鮮電商每日優鮮推出了不少價格誘人的「中秋佳品」,為廣大「吃貨們」一飽口福。「中秋月圓人團圓」,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的傳統習俗,我們看重家庭的溫馨,珍惜家人的陪伴,一家人在中秋這天坐在一起吃頓團圓飯是個常事。而今年中秋與國慶「撞了車」。
  • 一路領「鮮」,每日優鮮憑什麼?
    為何每日優鮮能在短短三年迅速成長為10億美元估值的行業獨角獸,並在競爭激烈的生鮮賽道上持續領跑呢?本文將從多維度對每日優鮮APP及生鮮電商行業進行深入分析。以上的種種因素都奠定了生鮮電商行業多年來高速發展的基礎,而一場疫情「宅經濟」更是推動了生鮮電商迎來爆發式增長。但是,隨著生活恢復常態,生鮮市場的「中場混戰」又將如何發展呢?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保持29.2%的穩定增長,達到1620.0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升至2638.4億元,同比增長62.9%。
  • 從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總結了生鮮電商的兩個盈利模型和盈利公式
    但由於高損耗、季節性、區域性等特點,生鮮這個品類做電商在盈利方面難度很大。那麼,生鮮品類做電商到底有沒有可能盈利呢?基於對國內外生鮮電商平臺的深入研究,我認為盈利的機會是非常大的,以下根據我的研究成果將總結的兩個盈利模型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