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優鮮王珺:前置倉坪效已達傳統商超5-6倍|對話·零售人⑥

2020-12-19 聯商網linkshop

聯商網消息:7月19日,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做客今日頭條財經頻道和聯商網聯合推出的「對話·零售人」微訪談欄目,分享生鮮電商與前置倉方面見解,回應近期熱點。

作為一種新模式的生鮮探索,前置倉模式風起雲湧。每日優鮮則是典型前置倉模式的生鮮電商企業。在王珺看來,每日優鮮布局前置倉模式,是從消費需求端考慮,怎麼去解決用戶對生鮮產品高頻、便利的購買需求。

王珺表示,如今每日優鮮前置倉已經具備大規模複製性,其在成熟城市的年坪效是10萬,相當於一些線下商超年坪效的5-6倍。每日優鮮現在已經在全國20個城市開設了1500個前置倉,未來還會把倉的數量增加到10000個。

以下為微訪談實錄:

《聯商網》:每日優鮮是典型的前置倉模式,事實上,前置倉模式的優缺點都很明顯,那麼當初為什麼選定前置倉模式? 

王珺:其實每日優鮮在做任何重大決定時,都會從消費需求側去考慮。

從消費需求側來說,人們對於生鮮的購買習慣,與買3C、日百、服裝都不相同。其他品類人們可以計劃性購買,可以一次買很多慢慢用,可以下單後等上幾天,但是要用來做飯的生鮮食材不一樣,它有非常強的便利性需求,而且消費頻次更高,對商品新鮮度的要求也很高。

這樣一來,過去電商平臺—中心倉—消費者的物流模式,就不太適合消費者對生鮮的購買需求。一個用戶想買骨頭來煲湯,我不能讓他下單了再等上一兩天,我也不可能讓一個用戶買上好幾百的生鮮產品囤著吃小半年,畢竟果蔬肉蛋的保質期都很短。

因此,怎麼去解決用戶對生鮮產品高頻、便利的購買需求就很重要。我們認為,覆蓋周邊1-3公裡、能讓用戶小批量下單、又能在下單後1小時內送達的前置倉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而且我們每天都從城市分選中心向前置倉補貨,也解決了用戶對於生鮮產品新鮮度的要求。

還有一點是,在傳統的物流模式中,生鮮的冷鏈物流成本太高了,企業需要花費很大一筆錢在購買乾冰、冰板、保冷袋等冷媒設施上,而且邊際成本不會隨著規模遞減。但在前置倉模式裡,因為產品1小時內就能送到用戶手裡,就跟他們自己從附近的超市把東西拎回家的時間差不多,這個時間不需要那麼多冷媒設施,冷鏈物流成本也能得到有效地控制。

《聯商網》:您曾表示,公司未來要做成線上綜合超市,不滿足於只做生鮮電商。您覺得跟其他線上超市、傳統超市相比,每日優鮮有哪些優勢?

王珺:與線下門店相比,我們最大的優勢還是前置倉模式帶來的結構性成本優勢。我們的倉有自己的一套選址和建設標準,相比於門店,它不需要開在臨街很顯眼的地方,不需要耗費大成本裝修得特別好看,不需要在裡面把貨架之間的過道做得很寬來方便顧客推著車走動,這讓我們能有比線下門店低得多的租金成本、運營成本。我們也有遠高於傳統線下業態的效率,每日優鮮現在在成熟城市的年坪效是10萬,相當於一些線下商超年坪效的5-6倍。

此外,傳統線下超市受制於選址等原因,擴張起來比較慢,但每日優鮮的前置倉模式,以及公司的組織架構、管理體系,已經讓我們的前置倉具備了很強的大規模複製性,我們現在已經在全國20個城市開設了1500個前置倉,未來還會把倉的數量增加到10000個。

相比於線上超市,每日優鮮以賣生鮮起家,生鮮這個產品因為高頻、剛需,所以自帶流量屬性,還能培養用戶粘性,消費者高頻地點開我們的App或者小程序買買生鮮,就可以順帶著再買買其他品類的商品。現在每日優鮮的老客月購買頻次是2-5次,每周上每日優鮮上買點什麼,已經漸漸成了他們的一種習慣。

《聯商網》:燒錢補貼用戶是外界對生鮮電商貼的標籤,每日優鮮是如何激活用戶的,現在對補貼的依賴度如何?

王珺:把燒錢補貼作為生鮮電商的標籤可能是一種誤解,如果你的產品足夠好、給用戶提供的體驗足夠好,久而久之用戶自然會對你產生依賴,此外,吸引用戶、激活用戶也可以用更聰明的做法。

每日優鮮在吸引用戶上早就擺脫了單純依靠補貼的做法。在新客上,基於小程序強大的社交屬性,以及由騰訊智慧零售賦能的精準投放,已經有超過一半的新客不再依靠傳統的廣告投放而來,成本大大降低。

可以多分享一點的是我們與騰訊智慧零售合作的圈層視圖項目。在合作中,圈層視圖可以把某個前置倉覆蓋的區域分成若干個單位網格,再通過前端消費大數據,計算出了每個網格內的潛在用戶數、用戶畫像、用戶消費特徵及每日優鮮的滲透率,我們因此能夠有針對性地去做地推,而不是廣撒網。這個合作的效果非常好,合作一個月內,相關前置倉的區域滲透率就提高了70%。

在老客的促活和喚醒上,我們有非常智能化的用戶生命周期管理系統,今年起也開始用微信群與用戶互動。平常的商品促銷信息、用戶對某筆訂單的反饋、他對某個商品的諮詢,都可以在群裡用更有人情味的互動方式完成。

《聯商網》:2017年,每日優鮮宣布一線城市全面盈利。目前盈利範圍有所擴大嗎?主要通過哪些環節來提高利潤率?公司整體盈利有時間表麼?

王珺:良好、健康的經濟模型,是一家公司盈利的前提。每日優鮮在2018年年底在全國範圍內實現了經營性現金流為正,到目前為止,還連續12個月在北京地區維持了正現金流。目前,我們正在通過深化商品供應鏈、以全品類策略做高客單價、提升物流側的效率等方式來提高利潤率,但其他盈利相關的信息尚不方便透露。

《聯商網》:現在都在談論下沉市場,每日優鮮在三四線有布局的計劃麼?打法跟在一二線有哪些不同? 

王珺:關於下沉市場,我們幾個合伙人一直都有討論。我們認為中國的消費市場和消費升級是多層次的,要基於公司的核心能力,用不同業態去滿足不同消費市場的用戶需求。

我們把中國市場分成了三段。第一段是頭部城市,城市人口大概在800萬以上,數量大概會有三五十個,這些城市的人網際網路化程度高,線上是他們的購物主要渠道,而且他們生活節奏也很快,因此對便利性的需求更高,因此我們採用了前置倉模式,提供生鮮極速達到家服務。

第二段是小型城市,平均人口在兩百萬左右。這些城市還在經歷網際網路的早期階段,因此我們採用更輕的模式,用社交電商每日一淘來做布局,當然這也迎合了這些城市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他們很依賴於熟人推薦,讓他們到100萬商品裡面搜索購買,還不如熟人推薦購買。每日一淘在2018年4月成立,到2018年年底已經完成了A、B兩輪共1.3億美元融資,目前有數百萬的會員,發展態勢非常好。

消費市場的第三段是還在經歷早期城鎮化的縣鄉鎮,這些市場的消費力、人口密度、網際網路化程度相對於小型城市還有差距,暫時還不在我們的主要版圖內。 

《聯商網》:每日優鮮在打造精選爆款上,選品的邏輯是什麼? 

王珺:用戶剛需——大多數人都需要,轉化率高——能夠帶來實打實的「爆」的效果。

《聯商網》:高損耗是生鮮電商常面臨的問題之一,您認為生鮮電商緩解這一問題的關鍵是什麼?

王珺:生鮮產品易腐壞、保質期非常短,所以最關鍵的是要做好需求端的預測。

基於AI和大數據驅動的庫存管理,每日優鮮已經有了一套高銷低損的倉配體系。我們內部有一套自己的智能補貨算法,每一個前置倉內具體的每一個單品,它的備貨計劃都是圍繞這個倉覆蓋範圍內周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消費畫像,用AI數據計算出的。這裡面會有這個商品在這個倉過去一周的短期銷量、過去一年的歷史銷量,我們還會加上天氣係數、區域係數、商品品類係數、工作日/周末係數、促銷係數等等,從而計算出每個倉的每個商品每天的補貨量。這個算法每天要處理三四百萬級的運算量,最終結果是,我們的損耗率能控制在1%,整體商品周轉天數為2天,鮮肉、葉菜、活鮮等產品還能實現日清。

《聯商網》:現在有很多電商開始開線下店,每日優鮮會考慮麼?

王珺:我們目前並沒有大規模開設線下店的考慮,不排除未來會有做線下體驗店的打算,現階段,前置倉模式仍然是我們認為的生鮮線上化的主體解決方案。

【對話·零售人】聯商網和今日頭條財經頻道聯合推出的微訪談欄目,邀請零售業企業家、專家,聚焦行業發展,解讀零售動態。

往期推薦:

第一期:從退市到新零售 銀泰陳曉東談百貨數位化

第二期:蘇寧卞農:蘇寧小店進入「精耕細作階段」

第三期:周勇:零售人心中最沒底的是「效率自信」

第四期:厲玲:零售需要多樣化 選邊站不好

第五期:侯毅:盒馬10年後達萬億規模應該沒問題

(本文系聯商網特別策劃「前置倉會是風口嗎」系列報導,文/聯商網陳新生)

相關焦點

  • 對話每日優鮮CFO王珺:疫情下,供給側穩定是生鮮到家的關鍵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餓了麼北京外賣買菜訂單量同比增長9倍,商超訂單也同比增長超2倍;盒馬過去一周廣州、深圳、成都等地訂貨量達到平時的5-10倍;每日優鮮除夕至初四期間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生鮮電商賽道迎來了需求側的紅利,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透露,春節期間,每日優鮮的交易額實現3-4倍的增長,新老用戶大量湧入,客單價也提升了30
  • 每日優鮮王珺:疫情下 供給側穩定是生鮮到家的關鍵
    來源:獵雲網原標題 對話每日優鮮CFO王珺:疫情下,供給側穩定是生鮮到家的關鍵作者 周佳麗獵雲網上海2月7日報導 疫情仍在蔓延,居民「買菜難」成為民生熱議話題,這也讓生鮮電商再一次被推至高潮。公開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餓了麼北京外賣買菜訂單量同比增長9倍,商超訂單也同比增長超2倍;盒馬過去一周廣州、深圳、成都等地訂貨量達到平時的5-10倍;每日優鮮除夕至初四期間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1%;叮咚買菜大年三十訂單量同比前月增長超300%。。。。
  • 每日優鮮王珺:做生鮮電商「難」是常態 沒有上市計劃
    其間,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財務長)王珺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做生鮮電商「難」是常態,只有兼顧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才能跑得通。對於外界關注的上市計劃,王珺表示:「每日優鮮沒有上市計劃,目前仍在投入期。」
  • 每日優鮮王珺:我們為3000億的終局做了什麼
    來源:億邦動力網【億邦動力訊】王珺,每日優鮮的關鍵人物之一。他曾是每日優鮮B+輪的投資人,2017年3月加入公司,成為合伙人兼CFO。隨後,他主導了每日優鮮C+輪(2.3億美元)、每日優鮮便利購融資(2億美元)和D輪融資(4.5億美元)三次大筆融資。
  • 羅森張晟:我們總是在模式創新,而忘了接地氣|對話·零售人⑩
    聯商網消息:8月30日,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晟做客聯商網和今日頭條財經頻道聯合舉辦的「對話·零售人」欄目,分享了便利店行業見解和羅森的發展經驗。在中國開出超過兩千家門店的羅森已經成為中國便利店產業的明星代表。但在過去23年的發展中,羅森也曾遭遇磕磕絆絆。
  • 「每日優鮮」如何組織生鮮保障戰丨抗疫時間
    據《新商業情報NBT》1月29日(大年初五)晚6點左右在北京東南二環附近的體驗,美團買菜、盒馬鮮生果蔬類缺貨較多,且均顯示運力已滿無法配送,每日優鮮也有缺貨品類,尤其是綠葉菜,但仍舊可以提供當晚2小時達配送服務。此後幾天的體驗顯示,美團買菜、盒馬均提供了預約制服務,如果當天上午9點之前下單,就可以搶到下午或晚上的送達服務,但每單無一例外都會收取5-6元不等的配送費。
  • 探訪每日優鮮前置倉2.0:10萬坪效,目標華東第一
    界面新聞記者實地走訪了每日優鮮在上海市楊浦區的前置倉2.0版本。每日優鮮CFO王珺表示,這樣的前置倉年坪效最高達12萬每平方米,是傳統線下門店的5-6倍,10萬坪效以上的前置倉已佔所有前置倉數量的30%。更多的SKU和翻倍的倉儲面積背後,是什麼在支撐這家生鮮獨角獸30億美金的估值?
  • 生鮮電商滲透率被加速進化兩年,每日優鮮將如何破局?
    其在成熟區域前置倉的年坪效可超 10 萬,為傳統線下門店的5- 6 倍。截至去年年底,每日優鮮已在全國跑通前置倉模式,並在成熟區域有10%的經營正現金流。隨著消費升級的推進,到店消費逐步往到家消費演變,即時性購物需求成為日常剛需。抓住即時性、短決策周期的痛點,每日優鮮首創的前置倉模式開始成為生鮮到家企業的標配,其優點也越來越突出。
  • 寶島眼鏡王智民:很多眼鏡店只顧賣眼鏡 不重視專業性|對話·零售人⑨
    聯商網消息:8月15日,寶島眼鏡董事長王智民做客今日頭條財經頻道和聯商網聯合舉辦的「對話零售人」欄目,聚焦眼鏡行業發展,直接眼鏡行業弊病。目前我國主要業務為眼鏡零售的企業裡,已上市的比較少,寶島眼鏡至今都沒有上市。王智民表示,跟上市相比,更重視企業內功的打造。考慮基礎再紮實點再上市,這是對公司的負責,也是對市場的負責。
  • 每日優鮮王珺:三大核心力量,驅動生鮮電商百億到千億 | 2019WISE...
    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 王珺 峰會上,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發表了主題為《智慧生鮮消費時代》的精彩演講。 據其CFO王珺介紹,如今每日優鮮已能憑藉前置倉模式為用戶提供 「好快省多」的購物體驗,在1500個前置倉的規模、平均36分鐘送達的配送速度,以及年坪效10萬元的效率背後,是它的三大核心能力——高銷低損的倉配體系,全品類交叉銷售,以及低成本獲客及運營用戶。 以下為演講全文: 王珺:在座有很多是老朋友了,今天我們多聊一點乾貨。
  • 每日優鮮王珺:為什麼前置倉是社區新零售的最優解?|IF X
    此外,核心用戶一個月會在每日優鮮進行 6.5 次購物,平均每次花 90 多塊錢,買走 9 件以上的商品,單倉可以達到過去將近 2000 平的社區超市的年銷售額。為什麼在新老對手的商業廝殺中,每日優鮮能把前置倉的經營效益最大化?
  • 增加熱餐、活鮮、現磨咖啡,摸索四年的每日優鮮開始這樣迭代前置倉
    前者有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團買菜、樸樸超市等,後者有沃爾瑪、永輝等。每日優鮮算是生鮮行業裡最早一波應用前置倉模式、並大規模鋪開的玩家,2015年就開始探索前置倉之路,並在2016年年初完成了極速達業務在北京13個倉的開跑,到現在,每日優鮮在全國近20個主要城市已覆蓋了1500多個前置倉。
  • 每日優鮮「新戰疫」:日供蔬菜從500噸到2000噸,整個生鮮行業都在被...
    之前一直以來我們是一小時達。這段時間,適當的緩解一線的壓力,整個時效的考核適當放寬到了兩小時。現在兩小時的交單率基本上可以達到90%以上,100%的定單都能夠當天就交到用戶手裡面,日清能夠達到100%。」上一個運力協調會剛結束,每日優鮮交付中臺負責人王飛語氣略快。
  • 每日優鮮:從零開始,挑戰傳統生鮮產業鏈
    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每日優鮮每天的業務量都是平時的幾倍,大雪加劇了對揀貨、配送速度的考驗。運力緊張時,智能化的配送系統開始發揮作用。「相鄰的幾個前置倉在進行交付的時候,如果某一個前置倉的運力出現了瓶頸,其他前置倉交付情況良好的話,我們可以實現智能調度,來確保整體交單的最優。」每日優鮮交付中臺負責人王飛在疫情期間的一次媒體溝通會上說。
  • 半年融資 50 億、美團拼多多巨頭攪局,每日優鮮能順利進入「下半場...
    實際上,早在 5 個月以前,今年 7 月,每日優鮮就完成了 F 輪 4.95 億美元融資(約合人民幣 34.5 億)。據不完全統計,每日優鮮已經完成了 9 輪融資,總額超過 110 億元。作為生鮮電商的 「原住民」,早期生鮮電商風口中起來的每日優鮮見證了一批又一批同行者的倒下。在 99% 的玩家都在虧損的行業局面下,每日優鮮宣布在 2019 年年底實現全面盈利。
  • 每日優鮮前置倉開始後置,為供應鏈提供數位化能力
    「計劃投100億,未來5年扶持100個億級合作規模供應商」每日生鮮2020供應鏈生態大會宣布要構建自己的供應鏈生態。 這一舉動意味著每日生鮮的工作重心將由過去五年的前置倉生鮮轉變為後置倉。
  • 每日優鮮獲青島20億戰略投資 6年融資120億將重倉供應鏈
    5月22日,每日優鮮完成一輪戰略融資,投前估值超過30億美元,本輪融資有多個資方,其中包括中金資本。作為生鮮O2O電商平臺,每日優鮮在主要城市建立起「城市分選中心+社區配送中心」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為用戶提供全球生鮮產品「最快30分鐘達到」的極速達冷鏈配送服務。
  • 一路領「鮮」,每日優鮮憑什麼?
    競品分析就自營前置倉模式而言,目前除發展已趨於成熟的每日優鮮外,還有叮咚買菜這一後起之秀,因此下面將選擇該產品作為每日優鮮的競品進行分析。以下為兩款產品的基本情況對比(數據截止2020年6月):,金額未披露,估值超30億美元。
  • 櫻桃、榴槤裡的新生意:每日優鮮大數據賣水果背後的門道與煩惱
    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對《財經》記者回應稱,外界看到的還是半年或者一年前的每日優鮮,「但公司是在動態變化的,每日優鮮的算法和數據能力以及對供應鏈的管理能力,已經做到行業領先水平」。 生鮮零售是個大賽道,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生鮮市場規模已超過2萬億元。
  • 產品分析|每日優鮮:前置倉模式領跑生鮮到家
    2.1 每日優鮮2.1.1 成長路逕自2014年11月創立以來,每日優鮮已獲得多輪融資,並在2017年8月實現一線城市的整體盈利,在《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排名第84位。「前置倉+到家」模式每日優鮮最早開始實行「城市分選中心+前置倉「模式,目前已在20個城市建立分選中心和1500+前置倉,前置倉均位於社區1-3公裡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