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入瀋陽市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中心(簡稱密接中心)以來,中心主任劉瑩便沒離開過這裡。在她的眼中,這裡是她的主戰場,她要像釘子一樣,和隊友們牢牢地釘進密切接觸者的心裡,讓密切接觸者們信任他們,減少恐慌和焦慮,「守護好他們,保證他們健康無虞。」
在密接中心裡,先後住進來10位密切接觸者,他們中有幾歲的孩子,有上了年歲的老人,還有心臟病和糖尿病患者……
這裡首批醫護人員全是黨員
瀋陽市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中心所在的位置是遼寧省人民醫院9號樓,與發熱門診僅一路之隔。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注意到,這裡的一樓門口設置了門卡,有專人把守,配備了消殺物品和登記手冊。一旦有不知情的患者靠近時,就會有人上前阻止。
據介紹,1月31日10點,醫院接到緊急命令,組建瀋陽市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中心。第一時間,醫院抗擊「新冠」疫情指揮部和黨委會研究決定,將9號樓騰空,改造成密接中心,設置隔離觀察室74間。當天下午,醫院便騰空了9號樓,開始全面的消毒改建,同時確定首批15名醫護人員全部從各科選派,院黨委委員、心血管內一科主任劉瑩兼任中心主任、黨支部書記,神經外二科護士長劉國華兼任中心護士長,火線組建密接中心黨支部。在這裡,每間觀察室設有獨立衛生間和空調,每天有心理醫生巡診。
醫院對參加密接中心的醫護人員進行了崗前培訓,要求他們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尤其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療方案、疾控、院感等方面內容,儘快熟悉新崗位的工作環境、儀器設備,在最短時間內進入戰鬥狀態。梳理完善防疫流程、診治流程,確保救治的標準化,保證所有進入中心的密接人員都能夠順利地進行醫學觀察,得到需要的救治。還要做好自身防護,同時做好同事間、家庭內的防護。
被隔離者最怕自己傳染別人
記者見到劉瑩和護士長劉國華時,她們行色匆匆,沒說上幾分鐘,就被手機裡的緊急事情喊走了。暫短的採訪中,劉瑩流露出對密接者心理問題的擔心。她說,進入密接中心的隔離者,他們內心是恐慌和焦慮的。進來之後,有的憤怒,有的哭,還有的心慌、失眠。就在幾天前,他們接待一位密接者時,密接者拒絕進入隔離觀察室,躺在地上不起來……最開始,醫護人員並不理解這種做法。但隨著接觸時間久了,彼此聊得多了,醫護人員才明白這位密接者的真實想法——「他們不是不想進來隔離,他們擔心的東西非常多,怕家裡孩子沒人照顧,怕父母知道了擔心,他們平時也會刷手機看新聞,甚至擔心自己如果是病人會不會把別人傳染了。」劉瑩說,每天隔離中心的工作很多,但只要有空,醫護人員就會去觀察室和隔離者話「療」,碰到心理醫生來巡診,他們還會跟著「拜師學藝」。「這裡的醫護人員都快成半個心理醫生啦!這樣做,就是想把密接中心的工作做實了。」
最欣喜有密接者解除隔離
昨日,記者從院方了解到,目前,遼寧省人民醫院派去武漢9人、大連1人,錦州1人、瀋陽六院4人。醫院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配置了兩批83名醫務人員,9號樓密接中心目前設置首批醫務人員15人。
採訪的最後,一個好消息讓現場所有人喜上眉梢——剛剛,一位密切接觸者經過確認,符合解除隔離標準,今天就可以離開隔離中心回家了!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李靖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攝影記者李浩
(責任編輯:董雲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