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傳統工藝煥發新生動力 90後當匠人大有可為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讓傳統工藝煥發新生動力 90後當匠人大有可為

2017-08-04 09:11:59來源:光明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歡

2017年08月04日 09:11 來源:光明日報

參與互動 

  【「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匠人】

  傳統工藝美術作品,最能反映中國璀璨的歷史文化,最能彰顯民族的氣韻神採,可以帶給人美的享受和藝術的薰陶。但是,因為市場化程度低、學習周期長,傳統工藝美術從業者年齡偏大,年輕人很少問津,導致很多傳統技藝後繼乏人,陷入瀕危狀態。

  如今,在一些傳統手工藝領域,出現了一群優秀的90後「新匠人」。

  90後蘇州人姚蘭,是清華大學工藝美術系在讀研究生,同時也是一家知名蘇繡設計工作室的創始人。在這個團隊裡,一共有8個90後小夥伴。他們都畢業於國內各大高校美術和設計類專業。姚蘭的媽媽是蘇繡的代名詞,國家級非遺(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建萍。在姚蘭眼裡,媽媽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姚蘭雖然很早就對刺繡產生了興趣,但囿於媽媽強大的光環,她起初並不想從事和媽媽同樣的工作。年齡稍長,她發現,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優長和欠缺,媽媽在她那一代人中做到了極致,但並不代表年輕人就沒有施展才華的天地了。

  姚建萍對蘇繡的一大貢獻,在於她把油畫、攝影、雕塑等藝術表現手法與傳統刺繡針法結合在一起,讓傳統蘇繡有了質的飛躍。「但是他們那代人沒有接受過美術學院的系統訓練。他們的優勢在於技藝的出神入化,而我們的優勢在於有繪畫功底和現代設計藝術知識。」姚蘭說。用現代設計語言轉化傳統手工藝,正是這批90後的優勢所在。大型蘇繡作品《絲綢之路》就是由設計師原創設計的。先有了構圖精當、圖案精美的畫稿,再加上蘇繡大師的纖纖素手,才呈現出讓人震撼的藝術精品。「我相信設計的力量會越來越重要。」姚蘭說,「只有通過設計,手藝人才能提升到藝術家的層次,作品才有更多的附加值。」姚蘭坦言,現在設計在蘇繡領域才剛剛起步,但是這正是年輕人從事蘇繡大有可為的時候。

  與姚蘭相似,90後福建雕刻師陳瀅也是家學淵源。剛剛當選壽山石界十大新銳雕刻青年的他,舅舅是玉石雕藝術大師劉傳斌。從小受舅舅的影響,陳瀅很早就對壽山石雕產生了興趣。畢業後,他發現自己比較適合精雕細刻的工作。在舅舅的指引下,他開始系統學習壽山石雕。「在石雕技藝之外,我還學習了國內外的設計知識,包括色彩的利用和內容的選擇。我們的題材選擇比傳統題材更廣泛。傳統雕刻往往以升官發財為主題,現在,很多生活化的題材都可以選擇。」陳瀅說。

  硤石燈彩是浙江海寧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90後費志濤學習硤石燈彩製作已經有10年時間。11年前,他就讀於海寧市職業高中燈彩班,在嘉興市級非遺項目(硤石燈彩)代表性傳承人壽斌傑的帶領下,開始接觸這門手藝。隨後,他又親炙胡金龍、孫杰等多位硤石燈彩大師,為硤石燈彩博大精深的「八大技法」工藝和悠久歷史所吸引。「我們現在用LED光源代替傳統光源,更加環保、安全、美觀。以前很少有人知道這門手藝,隨著網際網路的傳播,硤石燈彩在全國都有了一定影響力。網上交易平臺讓硤石燈彩進入每家每戶成為可能。」費志濤說。從2008年正式從事這門手藝至今,同行中只有他一個90後。直到不久前,一個海寧市職高燈彩班畢業的師妹來到他所在的單位,從事這門手藝的90後增至兩人。雖然這條路很艱難,但是費志濤要做這門古老手藝傳承者的信心很堅定。

  陝西90後彭方,從事的是具有悠久歷史的烙畫藝術,就是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開始選擇這個職業,家裡人並不支持,他們希望他做一個更穩定的工作。他開了小店,生意逐漸有了起色。同時,家裡人對於烙畫藝術也有了更多的了解,逐漸開始支持他的選擇。

  「以前,大多數烙畫是傳統的山水、梅蘭竹菊、觀音像等,現在各種題材基本都可以做,寫實人物、卡通人物、臨摹書法、建築畫、創意插畫等。在材料選擇上,也更加廣泛,比如木製品、牛皮製品、筆筒、木質筆記本、牛皮錢包、卡包、手機殼等等,都可以作畫。」彭方說。

  年輕人從事傳統工藝美術還是小眾,但是這批90後給傳統技藝帶來的不僅是新力量,還有很多新觀念、新技術,這些都潛藏著讓傳統工藝美術煥發璀璨新生的動力。

  (本報記者 郭超)

相關焦點

  • 東京:展示傳統手工藝商品 弘揚「匠人精神」
    原標題:東京:展示傳統手工藝商品 弘揚「匠人精神」 5月29日,日本東京都中小企業振興公社推出10種利用傳統手工工藝製作的商品,以弘揚「匠人精神」。(新華社記者 馬平 攝)
  • 舌尖上的匠人李,尋尋覓覓
    嘗一口入喉,辣勁過去,來自味蕾深處的微苦,讓你又立即和傳統白酒區格開來品一杯酒下肚後,你會感受到她的灼熱與醇厚,感受到口齒和咽喉的舒爽。品味匠人李,它的味道並非單一、貧乏!天山雪域獨特的氣候環境使匠人李在味覺上感覺豐富。
  •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寄語2020級本科新生:相信你們是大有可為的「零字班」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呂婷 李派)9月10日,清華大學舉行2020級本科新生代表座談會。該校校長邱勇來到12位本科新生中間,傾聽同學們對新生活的憧憬與展望,暢談清華人的擔當與使命。該校黨委副書記過勇、副校長彭剛參加座談會。座談會由學生部部長白本鋒主持。
  • 日本匠人 : 為了傳統的燈不會消亡
    他們所體現出來的也就是我們當下熱議的一種精神——「匠人精神」。《工匠之國》這本書裡,倒是沒有條條框框來闡釋什麼是「匠人精神」,而更多是從歷史和當下的角度,講述日本匠人的歷史趣事、文化信仰與現代境況等,勾勒出一個鮮為人知的匠人世界。日本清楚自己是靠什麼立國,又是靠什麼發展的。他們將「匠」視為國之基礎、國之重寶,對匠人給予很高的社會地位、尊重,是他們有史以來的傳統。
  • 匠人集結,在拈花灣造物、讓生活與自然連接
    相比於傳統的匠人,這些新匠人擁有「新技藝、新審美、新連接」的特質,他們既傳承著匠人的精神,致敬古人,同時又顛覆古人,做出的產品更迎合當代新中產階層的人群,更能滿足80、90後當代年輕人的喜好和審美。新匠人大會在此舉辦,將兩份匠心相互碰撞,綻放美好。大會圓滿結束後,便馬上迎來拈花灣美好生活節!
  • 「90後」成大學校園新主角 大多數新生目標明確
    背著筆記本電腦、抱著毛絨玩具、牽著爸媽的手,首批「90後」的孩子上大學來了。隨著武漢各大高校陸續開學,高校迎來返校熱。記者發現大一新生目標明確,十分關注自己未來的就業與深造。   「90後」,大學校園「新主角」  昨日下午,華中科技大學正式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2008級本科新生。
  • 清華大學舉行2020級本科新生代表座談會 | 邱勇校長寄語:相信你們是大有可為的「零字班」!
    9月10日上午,清華大學在清華學堂舉行新生代表座談會。校長邱勇來到12位本科新生中間,傾聽同學們對新生活的憧憬與展望,暢談清華人的擔當與使命。校黨委副書記過勇、副校長彭剛參加座談會。座談會由學生部部長白本鋒主持。
  • 北京新生植髮:植髮群體多為90後,一大波00後脫髮者正在趕來
    其中,大批90後也已經加入到脫髮的陣營中。新聞一出,立即引發熱議,並迅速在微博形成話題熱搜#我國超2.5億人受脫髮困擾#,話題已經引發了5.6億次圍觀,5.6萬人在這個話題下進行討論,眾多年輕網友更是紛紛表達了脫髮的焦慮與苦惱。
  • 90後助產士:從「在這裡出生」到「在這裡迎接新生」
    今天,讓我們走近一婦嬰助產團隊的90後助產士俞俐麗,聽她講述「生在一婦嬰」和「接生在一婦嬰」的心路歷程。愛與專業,讓平凡崗位上的他/她們,散發著動人的微光。如果你有幸在一婦嬰這個迎接新生、治癒疾病的地方,與這些可愛的護士和助產士們溫柔相逢,不如道一聲「辛苦了,謝謝你」,給他們一點最簡單有力的支持。
  • 文章頻道 - 香港設計師的「彩色紅包」,讓傳統年味美出了高級感!
    而羅曉騰對於「紅」與「紅包」之間看似天然的聯繫提出了異議:看到Astrobrights Papers的樣紙後,我想,為什麼要局限在紅色中呢?一整套彩色利是封(紅包)不是更好嗎?第一年是花『Flowergala』,第二年是魚『Fishion』,第三年是鳥『Fly High』,第四年是農曆新年期間傳統食品。
  • 《匠人匠心》解讀匠人故事
    漆藝大師陳其積    □記者王峰    從12月22日起每周四晚10點,《2016技行天下——匠人匠心    第一集節目《傳承》講述的是三位與傳統手工藝品打交道的匠人故事。「幾千年來,手工藝品遍布生活每一個角落,手工藝品蘊藏匠人心思,承載史詩傳奇。」78歲的陳其積是廣東陽江的漆藝大師,從梳妝箱、漆皮枕再到漆皮箱,見證了陽江漆器的發展沉浮。陳其積說:「我希望我做的東西能跟上時代的腳步,符合年輕人的審美,他們覺得喜歡,就會來學,只有這樣,才能把漆藝傳承下去。」
  • 上海最後的手工布鞋製作班組:傳統匠人的默默堅守
    東方網6月10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傳統佳節裡,你有沒有邂逅傳統手藝?會包粽子的還能找到,會撬鞋底的能有幾人?曾經在全國20多個省市設立300多個銷售網點的民族品牌「大美華」,如今在上海僅保留了兩家門店、四位製鞋師傅。或許民間還有個別布鞋師傅,但這卻是上海最後的手工布鞋製作班組了。記者探訪這個「四人組」,揭示傳統手工匠人的現代日常和默默堅守。
  • 90後新生報到不見自然熟 網上探路認識新同學
    沒開學就認識 「90後」新生報到前先進「QQ群」  各大高校新生將陸續到校報到 很多新生報到前先通過校園網「探路」 有助更快適應大學生活  晨報訊 (記者 王楠) 開學後再認識新同學?不,那太落伍了!
  • 深圳新生植髮:90後脫髮佔較大比例,3D植髮受年輕群體喜愛
    知名毛髮專家胡志奇教授指出,90後年紀輕輕出現禿頂,除了病理性的脂溢性脫髮,很大程度和喜歡熬夜、生活壓力大有關係。90後脫髮與熬夜、壓力大有關在年輕人的朋友圈裡,常會看到「最近掉頭髮較多」的感慨。他們戲稱「不是我的髮際線在後退,而是我在前進」,感慨「猝死並不是當代青年最擔心的事,脫髮才是」。在社交媒體上,「90後禿了」也成為熱門話題。
  • 山西大學城迎「90後」新生 微信網絡成必備(圖)
    山西大學城迎「90後」新生 微信網絡成必備(圖)     在「90後」大學生中,網絡、智慧型手機、微信等已融入他們的生活。
  • 中國匠人谷&育德幼兒園丨育德小匠人培養基地揭牌儀式
    7月5日下午,中國·匠人谷和保定市育德幼兒園聯合舉辦的「育德小匠人培養計劃啟動儀式暨育德小匠人培養基地揭牌儀式」在大激店九畝竹院舉行。育德幼兒園副園長孫瑋女士、匠人谷總經理張玲女士及三十組小匠人家庭出席活動。
  • 新生自製滴膠景觀,看到成品後,驚豔90後輔導員
    新生自製滴膠景觀,看到成品後,驚豔90後輔導員心靈手巧的人們比比皆是啊,不知道有沒有聽說過滴膠作品,關於這個小小的滴膠,卻是可以被人們製作出來各種精緻的小物品,簡直是令人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議呢!在網上也有關於滴膠方面的教程呢!環氧樹脂水晶滴膠是由高純度環氧樹脂、固化劑及其他改質組成。
  • 安溪鐵觀音「匠人天團」誕生記
    空前的規模,還湧現出90後新生代制茶能手,也讓今年的整個賽事充滿懸念。經歷永遠是鋪墊,要「過五關斬六將」,必須得有硬功夫。在這一場博弈中,安溪鐵觀音大師賽中,所有的匠人們可以說,是展現了畢生功力。回顧整個安溪鐵觀音大師賽,無處不體現安溪鐵觀音的匠人精神,以及安溪政府對如此大規模、高規格比賽的把控力。同時,譜寫出同心一致推動安溪茶產業健康發展的安溪鐵觀音人的堅守與風採。實際上,各鄉鎮為了評選出最強的制茶匠人參與到大師賽中,還針對實際情況,還組織了各種形式的選拔賽、推舉大會,全縣各地比拼熱潮此起彼伏。
  • 士人教育與匠人教育
    也就是說,從小大家都有機會接受上士人教育,長大後都有機會當官。分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在學生十幾歲的時候,國家會進行一次普遍的選拔,有些學不下去的,就去上技校,去做農業,或者去做工業。家裡沒地的,沒工業作坊的,就沒法做工業農業。不得已,才只好去做商業。所以,古人看不起商人。
  • 90後植髮人數佔比57.4%,杭州新生植髮提醒您選對植髮醫院很重要
    知名毛髮專家胡志奇教授指出,90後年紀輕輕出現禿頂,除了病理性的脂溢性脫髮,很大程度和喜歡熬夜、生活壓力大有關係。90後脫髮與熬夜、壓力大有關在年輕人的朋友圈裡,常會看到「最近掉頭髮較多」的感慨。他們戲稱「不是我的髮際線在後退,而是我在前進」,感慨「猝死並不是當代青年最擔心的事,脫髮才是」。在社交媒體上,「90後禿了」也成為熱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