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文化高飛——湖南文化產業發展紀實之三

2021-01-12 湖南在線

湖南日報記者 左丹

「藝術藉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飛。」這是達·文西的名言。

文化與科技融合,是文化產業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關鍵,也是文化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敢為人先的文化湘軍,讓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的劇目,在三湘大地越演越精彩。

融合發展 文化名片更閃亮

4月17日晚,一場主題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音樂情景藝術焰火晚會在橘子洲上演。

焰火燃放首次採用了最新的科技特效字母燃放技術,採用3D立柱配合扇形禮花彈燃放,進行了全方位布陣,並結合古箏、踢踏舞曲、浪漫現代樂、震撼音樂等,給來自「一帶一路」65個沿線國家的青年代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和專家、有關國家駐華使節等100餘名外國嘉賓,帶來一場美輪美奐、酣暢淋漓的視聽盛宴。

瀏陽煙花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湖湘文化的名片,在高科技的助力下,再次點亮星城,驚豔世界!

無獨有偶。4月15日,在首屆湖南文創設計大賽上,作品長沙釉——燈,將千年銅官窯殘片與運用3D數位技術列印的燈罩結合,讓古代的文物件與現代的科技件渾然一體,成為可用的燈具,實現了文化遺產的再定義與再生,令人讚嘆!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當代,誰的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誰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就能更廣泛地流傳,誰的文化產品就能更有力地影響世界。

主動擁抱科技,積極轉型升級發展,已成「出版湘軍」「演藝湘軍」「電視湘軍」「報業湘軍」不二選擇。

湖南日報打造的「新湖南」手機移動客戶端,目前已擁有1650多萬下載用戶,進入全國省級黨報客戶端前列。華聲在線網站在全國省級新聞網站綜合排名中連續8年穩居前五。湖南日報報業集團的融媒體中心「中央廚房」亦呼之欲出。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已形成了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驅動,全媒體發展的新格局。作為網際網路媒體平臺,芒果TV成功從「獨播」走向「獨特」,僅兩年時間已躋身國內網絡視頻行業前五。

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全國首批數字出版轉型示範單位,其數字教育產品已進入國內29個省份,並在烏茲別克斯坦、南蘇丹等國家落地。

湖南體育產業集團打造的「體壇+」,將體育視頻、直播、電子競技、賽事報名、票務以及電商板塊無縫集成,全面覆蓋了體育賽事、體育經紀、體育旅遊、體育培訓等領域,影響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湖南省公共數字文化建設進展順利,先後啟動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等。據統計,2016年度湖南數字資源網站訪問量2400餘萬次,數字資源訪問量1283萬次。

科技支撐 新興業態競風流

2016年隆平水稻博物館開館,進入館內只見大型弧幕影院裡,一個通過幻影成景技術形成的、和真人完全一樣的「袁院士」出現在眼前,帶領觀眾進入他的禾下乘涼夢;沉浸式全息幻影空間打造的水稻之路,產生氣勢浩大、震撼非凡的視覺觀感。矩陣播放與稻作文化息息相關的內容,在光影交錯的空間,將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動人故事,水稻科學知識、農耕文化的前世今生,講述得妙趣橫生。

這是華凱創意通過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打造的又一經典作品。坐落在長沙高新區的華凱創意,是一家大型文化創意企業,其「以創意設計為核心,以數位技術為支撐」,賦予一個個文化主題展館獨一無二的文化內涵,目前已成為行業領軍企業,在全國50多座城市打造了近200個文化主題展館。

2016年10月,在首屆中國(隆裡)國際新媒體藝術節上,湖南明和集團利用燈光、多點聲道音響、3D MAPPING投影、全息水幕、雷射、霧森等多樣的新媒體技術,與隆裡歷史文化進行完美的創作融合,打造了一場蔚為大觀的3D全景水霧秀——《隆裡傳奇》!

明和集團專注於數字智能化LED燈具、高畫質化LED顯示屏等演藝設備,累計申請智慧財產權成果近100項。科技的強大支撐,讓其先後成功打造了中國(隆裡)國際新媒體藝術節、瀏陽煙花節、橘洲音樂節、金鷹電視藝術節、湖南省旅遊節等大型文化創意盛典。

據省科技廳提供的信息,「十二五」期間,我省組織實施了一批重大、重點項目,在動漫遊戲、數字傳媒與出版、創意設計、數字旅遊等文化創意產業多個重要領域和方向,突破了一批現代文化創意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制訂了一批文化創意產業標準規範。國防科大、湖南師大、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和拓維信息、天聞數媒等還承擔了國家、省級項目共百餘項,獲國家專利4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近20項。

相關焦點

  • 跟著文化去旅遊 湖南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漸入佳境
    跟著文化去旅遊  ——湖南文化產業發展紀實之二  湖南日報記者 李傳新  一部《芙蓉鎮》電影讓湘西一個小鎮如今成為4A級旅遊景區,一首《神奇的九寨》讓九寨溝令多少人為之神往。  一部電影、一首歌、一個傳說,足以讓一個地方名揚天下,讓人銘記心中。跟著文化去旅遊,既是文化發展的需求,也是旅遊升級的必然。
  • 湖南尚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跨越發展紀實
    牢記使命謀發展 砥礪前行譜新篇——湖南尚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跨越發展紀實文/圖 記者 支增2018年8月,隨著湖南尚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尚印」)與瀟湘電影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至此,湖南尚印文化產業項目驚喜不斷,好戲連臺,步入了飛速前行、跨越發展的快車道。山以險峻成其巍峨,海以奔湧成其壯闊。目前,湖南尚印文化傳媒已形成了以影視投資拍攝製作、國內外大中型文藝演出和酒店文化為載體模式,以產業項目為帶動,以骨幹企業為支撐,傳媒融合、創意設計、演藝娛樂、文藝原創、教育諮詢、藝術品收藏等文化創意產業的立體發展新格局。
  • 湖南長沙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讓科技與文化擦出智能「火花」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規範發展文化產業園區,推動區域文化產業帶建設」。馬欄山,傳說是三國時期關公戰長沙屯兵養馬之地。20世紀90年代,湖南廣播電視中心入駐此地,練就了一支「廣電湘軍」,從此聲名鵲起。
  • 跨界融合,湖南文創活力足——湖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速覽之四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今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產業園考察時說,湖南文創很有特色。文化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現在文化和技術深入結合,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從業人員也在不斷增長,這既是一個迅速發展的產業,也是一個巨大的人才蓄水池,必須格外重視。
  • 文化科技融合新起點——2020浙江省文化創意與設計產業年度發展...
    2020年12月19日,由浙江省創意設計協會、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政府主辦,杭州市拱墅區創意設計產業中心領導小組辦公室承辦的、以 「文化科技融合新起點」為主題的「2020浙江省文化創意與設計產業年度發展論壇」在中國(杭州)智慧信息產業園G座會議中心拉開帷幕。
  • 專家獻策文化產業發展 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
    沙見龍 攝   中新網濟南6月23日電 (沙見龍)第三屆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評估與文化產業發展論壇23日在濟南舉行,來自中國知名高校、研究機構、文化企業的130餘位專家學者就文化產業發展進行研討,獻策山東文化產業向園區化、品牌化發展,助力該省新舊動能轉換。
  • 科技賦能文化 唯覓亮相2020 中國(深圳)文化科技周
    12月19日,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深圳市委宣傳部發起,中國(深圳)文化科技周組委會主辦的2020中國(深圳)文化科技周盛大啟幕。唯覓文化科技集團(廣東)有限公司攜旗下優秀數字文創項目亮相本次科技周推介會,集團董事長兼CEO李秋實先生出席活動並發表《科技賦能文化,開啟數字文化傳播新時代》的主題演講。
  • 「十四五」時期湖南應如何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專家學者...
    湖南是文化大省,「十四五」時期應如何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湖南日報》約請專家學者建言獻策。近年來,湖南加快文化創新體系建設,國際新型影視創意中心、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長沙世界媒體藝術之都等大批項目陸續上馬,為推進湖湘文化在網絡空間的「雙創」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湖湘文化的感染力和輻射力必定因此大為增強。通過創造一大批具有湖湘文化標識的精品力作「刷新名片」。
  • 「中國V谷」第一支產業基金設立 助力湖南視頻文創產業發展
    該基金由湖南廣電旗下馬欄山文化創意投資有限公司主導發起,由湖南財信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長沙市長信投資管理公司共同參與,總規模20億元、首期規模5.6億元。這是「中國V谷」——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正式設立的第一支數字文創產業投資基金。
  • 萬敏:深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助力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12月13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和中國旅遊協會聯合主辦、凱撒集團承辦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在京舉行,本次論壇以「文化引領,科技創新」為主題。會上,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敏以「深入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主題進行發言。
  • 2019浙江文化產業發展成果發布:高質量發展文化產業 高水平建設...
    7.文化科技融合激活創新動力,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對推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驅動力逐步顯現,在徵求各地各部門意見基礎上,我省起草了《浙江省關於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  目前,我省已有杭州、寧波、橫店、浙報傳媒、咪咕數媒、大豐實業6個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相繼獲批,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平臺不斷提升擴大。作為單體類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的浙江大豐實業,被認定為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為文化科技融合賦能製造業發展創新了路徑。
  • 2021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
    此外,《報告》根據2021年產業熱點,圍繞文化藝術與數字科技、國家軟實力與跨文化傳播、大城市群文化產業發展等領域展開專題篇評述。此外,《報告》還梳理了2020文化產業十大關鍵詞、十大特徵以及對2021趨勢預測。文化與數字科技的深度融合形成眾多新的增長極,帶動各行業推進文化藝術生產消費與網際網路、大數據、5G等技術的全面融合,催生出多種新興業態。
  • 習近平講故事:文化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
    創新,不僅是湖南裝備製造的硬核力量,也給當地文創產業帶來澎湃活力。   美麗的瀏陽河蜿蜒流淌,在長沙市區畫出了個大大的「V」字。這裡坐落著一個充滿現代氣息的文創基地——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   立足於「科創+文創」,園區成立不到3年,文創企業已超過3000家,去年總產值超過340億元。
  • 2013湖南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周成果豐碩
    在2013湖南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上,新北市鶯歌區與長沙望城區、長沙文化產業協會與臺灣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長沙天心文化產業園與臺北華山文創園區籤訂了合作備忘錄,中南傳媒集團向臺灣師範大學贈書102種539冊。合作周期間,代表團就臺灣三品會投資湖南發展文創產業進行了進一步商談。
  • 香港恆豐偉業10億元文化產業項目啟動大會 弘揚孝德文化,產業報國
    據悉,作為知名金融投資集團,香港恆豐偉業近年來格外關注和支持中國的文化產業發展,恆豐偉業集團在經過充分的項目考察和市場調研後,將投資的目光鎖定正在申報和建設「國家級文化特色小鎮」的湖南省嶽陽市,決定先期在嶽陽市文化產業板塊與恆豐偉業集團融資達成合作意向,首批擬投融資10億元人民幣,加快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和運營發展,同時關注、跟進湖南省整個文化產業區域板塊的規劃建設
  • 為文化產業發展插上「金融翅膀」——長沙天心文化產業園文化金融...
    文/陳紅麗 楊亞雷    12月4日—5日,一場重量級會議——文化部推進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和企業發展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副部長張旭、文化產業司司長趙雯,以及來自湖南、北京、吉林等地的文化廳局、產業園區及文化企業負責人,齊聚一堂,共襄文化產業發展大事。
  • 湖南舉行湘潭首屆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
    湖南是紅色旅遊資源大省,近年來舉辦的紅色旅遊文化節已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發展文旅產業的品牌活動。2020湖南紅色旅遊文化節暨湘潭首屆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將於7月25日在韶山開幕。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活動有關主辦、承辦單位負責同志介紹情況,並答記者問。
  •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2020年度中國文化產業發展
    文化產業與人工智慧的深度融合,對加快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助力文化產業發展意義巨大。我國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朝著「高、精、尖」產業轉型升級。通過構建數字文化產業園區生態系統,將文化產業與新興科技、產業政策、歷史文化、城市社區交匯融合,推動文化創意的設計開發和落地應用,開發文化科技融合的衍生產品和服務,促進文化產業與新媒體、新技術的融合發展,有益於實現文化創新生產力的提速換擋。
  •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清晰表達了新時代中華民族的文化雄心,就「十四五」時期「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了系統闡述,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由強調「建設文化強國」,到明確提出「建成文化強國」,一字之別,文化自信的充沛底氣、再創輝煌的從容自覺,盈注其間。
  • 以資本力量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當前產業發展競爭趨勢以及文化體制改革走向深入的背景下,要進一步用好資本這個產業放大器,通過資本運作整合資源、優化布局,推動精品打造、融合發展、業態創新和文化走出去,助推文化資源優化配置、文化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中國文化產業的規模實力、發展質量和競爭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