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著名女詩人伊蕾冰島旅遊期間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2020-12-24 環球網

昨天(7月13日)下午4時許,一個突發消息傳出:天津著名詩人伊蕾在冰島旅遊期間,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天津廣播記者剛剛從天津市作協了解到,伊蕾去世消息屬實。

上世紀八十年代,伊蕾曾以組詩《獨身女人的臥室》轟動詩壇。有人將她和翟永明、唐亞平並稱為當代詩壇「三劍客」。

資料顯示:伊蕾,原名孫桂珍,1951年8月30日生於天津。畢業於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伊蕾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愛的火焰》《愛的方式》《女性年齡》《獨身女人的臥室》《伊蕾愛情詩》《叛逆的手》《伊蕾詩選》。其作品曾獲莊重文文學獎等。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文、日文、法文、義大利文、俄文等。

據報導,因為叔叔喜歡文學,伊蕾從小能夠接觸到前蘇聯的小說和詩歌。在天津海河邊的糧店后街,8歲的她寫出了自己的第一首詩歌《大煉鋼鐵》。當時,叔叔評價她,「她不是個孩子,你們不要把她當孩子」。她上同學家講理;因老師的一句「把小手放到身後」而感到害羞和奇怪;因為憂傷,在教室裡獨自流淚。1996年,伊蕾把這些經歷寫到了詩歌《三月十六日的白日夢》中:

「……

我一出生就長大成人,

無性的小女性,黯然神傷。

……」

「影響我的作品,大都是我二十幾歲時讀的,那個時候,我讀弗洛伊德,讀薩特……尤其喜歡惠特曼,他的自由影響了我。」伊蕾收藏了惠特曼《草葉集》的多個譯本,能夠大段背誦他的詩歌。「我比你們想像的還要好,也比你們想像的都要壞」,她有時會這樣回應質疑她的人,就像詩中所寫的一樣。

1984年,中國作協文學講習所在全國招錄學員,她在全國200多名考生中,考了第3名,成為了中國作協文學講習所的一名學生。

1984到1988年,伊蕾在文學講習所、北大讀大學,完成了詩歌生命的蛻變,並寫出了自己最重要的作品,包括《情舞》《獨身女人的臥室》《被圍困者》。她和同學們,晚上跳舞,白天上課,相互看詩,暗地裡比誰的詩更好。他們讀魯迅、徐志摩、戴望舒、賀敬之,當時給他們上課的老師包括作家丁玲、王蒙、音樂家李德倫,伊蕾的帶教老師是30年代的女詩人陳敬容。每兩個星期,伊蕾都到她家去改詩歌,陳敬容當時建議伊蕾:你的詩歌有大女心態,不妨往遠處看一些,往人性深處去。

伊蕾的成名連她自己都覺得意外。1987年《人民文學》第一、二期合刊中,刊發了她的《獨身女人的臥室》,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上世紀80年代末,伊蕾在北京大學三角地

上世紀80年代,伊蕾在天津

上世紀90年代,伊蕾在北京

伊蕾曾長期在河北工作。她在1969年赴滄州市海興縣鄉村插隊,後當過鐵道兵鋼鐵廠工人、廣播員、電影放映員、新聞幹事;此後亦曾在廊坊工作,任廊坊地區愛委會幹部、廊坊地區文聯幹部。

在河北工作一段時間後,伊蕾回到其出生地天津,做過《天津文學》編輯、《天津詩人報》主編等,曾擔任天津市作家協會理事。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其曾赴莫斯科生活,多年從事中俄民間文化交流,收藏俄羅斯繪畫大師作品,創立天津市卡秋莎美術館,並任館長。

1999年6月,在詩人普希金誕辰200周年時,伊蕾策劃出版了由俄籍華僑音樂家左貞觀撰寫的《普希金的愛情世界》一書,反響空前。

上世紀90年代,伊蕾在莫斯科的俄羅斯國家錄音棚

2002年,伊蕾在她親自創辦的卡秋莎美術館

2010年,《伊蕾詩選》出版,收錄了她各個時期的318首詩歌,由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陳超教授作序。陳超教授在序中評價伊蕾:「她70年代末期一出現,就是不折不扣是個異數、另類,成名後依然如此。她是敢於獨立去成為的,真正的將詩融入生命的少數詩人……能寫出這樣既流暢又不乏糾結的自我意識,伊蕾付出了生活和感情的雙重代價。她是一個知行合一的詩人,怎麼活就怎麼寫的詩人。」

西南大學教授、詩人蔣登科說,伊蕾屬於國內女性詩人的代表,跟翟永明差不多同代。她的組詩《獨身女人的臥室》在詩壇影響很大。

在朋友的眼中,伊蕾性格爽朗,聲音洪亮,底氣十足,過著週遊世界的生活。她的微信頭像,是2010年出版的《伊蕾詩選》的封面圖片——短捲髮齊脖,格子襯衫,塗了口紅,目光堅定,讓人移不開眼睛。

她家裡經常接待一群一群的客人,每年出國旅居或者旅行4-6次,已經行走了60多個國家,目標是100個。

2017年,伊蕾在清溪峽

伊蕾和她的自畫像,圖自@極地之境

伊蕾此次出行前照片,圖自@新世像

2010年7月,在中國女性文化論壇前鋒論壇上,嘉賓伊蕾談到:我認為,我不僅是一個女人,我首先是一個人,而且是一個健康的人,而不應該把我作為一個中國人約束,把我作為一個女人約束。

去年,有媒體向伊蕾提問:怎麼看待女性詩人在國際上的重要性?是否認可「女詩人」這種說法?對此,伊蕾表示:女性詩人的重要性強調也沒有用,因為詩人都是一個一個出現的,而不是以一個群體出現。最終能證明女性詩人有多重要的,還是要看她們的作品,對於男性詩人來說亦然。我不強調自己是「女詩人」,這並不重要。

附:伊蕾作品

1987年10月的詩歌《流浪的恆星》中,她這樣寫:

「太陽啊,你皮膚如此粗糙

滿是疤痕

我已經衰老

至今無家可歸

我在被囚中到處流浪

我在流浪中到處被囚

沒有柵欄的囚所

比柵欄更堅硬

我羨慕那些輕鬆的流浪漢

我看見金星的浪漫的濃霧

火星的紅色而溫暖的荒漠

而我是光芒四射的囚徒

我被這光芒燒灼

忍受這地獄般的煉火

我想離開這一個活著的墓地

承受一次突起的宇宙風暴

或者天火燃燒化作流星雨

或者預謀一次大爆炸

化作漫天灰塵

只要去流浪

……」

1991年12月,在詩歌《寫作生涯》裡,她這樣寫:

「面對詩歌寫作

讓我再一次裁決——

生,還是死

這是一個問題

……

我抓緊這個正午

寫作詩歌

瞬間中

海枯石爛。」

1996年,身在莫斯科的伊蕾,在詩歌《三月十六日的白日夢》中寫自己的過去:

「有成群的仙鶴銜著你的聲音

飛來——

從森林深處,從東方。

你的姿勢攜著雲層下降,

莫斯科的鋪滿玫瑰的雲啊,

請做我的含淚的睡衣,

做我最後的婚床——

……

荒原的孤獨之魂,繆斯之魂,

食了美洲自由的草葉,

食了東方智慧的堅果,

食了歐洲玫瑰的芳香,

信仰愛!信仰不朽!

在十字架下,

在煉火之上。

……」

在2002年5月的詩歌《媽媽——》中,她寫道:

「……

媽媽——

……

這個世界,處處有你的溫熱

這個大地,鋪滿了你織繡的花紋

你為我的命運而憂愁,直到白髮

你哭泣,像十七歲的少女

……」

(原題為《突發 | 天津女詩人伊蕾冰島去世!》)

相關焦點

  • 悼念女詩人伊蕾特輯|伊蕾:與翟永明、唐亞平並稱為當代詩壇「三...
    伊蕾,原名孫桂珍,1951年8月30日生於天津,畢業於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1969年赴海興縣鄉村插隊務農,後歷任鐵道兵鋼鐵廠宣傳幹事,廊坊地區愛委會幹部,廊坊地區文聯幹部,天津市作家協會編輯,作家。
  • 悼念女詩人伊蕾特輯|羅廣才:她安詳在冰島,所有的詩歌也無法把她接...
    羅廣才/文中國當代著名詩人伊蕾走了,走得那麼匆忙,讓聞訊的人們都驚愕、痛心不已。伊蕾在她「走遍全世界」的晚年規劃的行程中,冰島成為她永遠的終點站。冰島的自然風光和文化,不論是在北歐還是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如今我們獨一無二的詩人伊蕾的魂靈在冰島繼續著她的旅程。
  • 悼念女詩人伊蕾特輯 | 伊蕾:鏡子的魔術(組詩) 誦讀:王卉
    伊蕾的組詩《獨身女人的臥室》節選:鏡子的魔術(標題)你猜我認識的是誰她是一個,又是許多個在各個方向突然出現又瞬間消失她目光直視沒有幸福的痕跡她自言自語,沒有聲音她肌肉健美躁動不安瞬間緩解為深刻的寧靜六種欲望摻和在一起此刻我什麼都要什麼都不要暴雨封鎖了所有的道路走投無路多麼幸福我放棄了一切苟且的計劃生命放任自流暴雨使生物鐘短暫停止哦,暫停的快樂深奧無邊「請停留一下」我寧願倒地而死你不來與我同居【作者簡介】伊蕾
  • 又一著名演員因心臟病發搶救無效去世,難道心臟病人只能聽天由命
    8月18日著名演員謝園突發心臟病去世。據報導是因為連夜拍戲疲勞過度導致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因為心梗等心臟問題而死亡的新聞層出不窮,難道說心臟病人就只能聽天由命嗎?難道就沒有辦法能夠起死回生,當然也有很多搶救成功的案例。所以心臟病也不是真的那麼可怕,隨著醫學的發展心臟病的防治也有了更新的突破。
  • 英國著名女建築師哈迪德因病去世
    新華社倫敦4月1日專電(記者夏曉)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築師扎哈·哈迪德3月31日因心臟病突發在美國邁阿密一家醫院去世,終年65歲。被稱為「建築天才」的哈迪德所設計的作品遍布全球,其中包括北京的銀河SOHO和望京SOHO。
  • 女遊客華山突發心臟病 民警徒手爬「天梯」火速救援
    核心提示: 10月4日下午3點左右,一名四川籍女遊客遊覽至華山景區老君犁溝下時,突發心臟病暈倒,接到求助的執勤人員果斷決策,用擔架抬著病人徒手爬華山「天梯」,後乘坐北峰索道綠色通道及時將病人送至醫院,轉危為安。
  • Tank突發心臟病急入院 姐姐去年因心臟病猝死
    Tank突發心臟病急入院 姐姐去年因心臟病猝死 2007年12月27日 09: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Tank心臟病突發,被急送往醫院治療。   中新網12月27日電 臺灣歌手Tank昨天突然心臟病發,被救護車送進臺大急診,雖然還在安全範圍內,但因家族有心臟病史,公司忙著挪開通告,讓他充分休養。
  • 星戰:在蕾伊之前,哪些角色也使用黃色光劍?
    在《星戰9:天行者崛起》結尾,當蕾伊拔出黃色光劍時,她成為星戰電影中第一個使用黃色光劍的真人角色。不過,這並不是黃色光劍第一次在正史中出現。雖然在黛茜·雷德利之前,黃色光劍就較為少見,但在正史和傳說宇宙中,仍然有許多人物使用過這種顏色獨特的光劍。
  • 喜劇演員謝園突發心臟病去世,6種徵兆及時注意,跑贏死神!
    #演員謝園去世#,8月18日,著名影視演員、北京電影學院教師謝園,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享年61歲。謝園生前囑託,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和追悼會,不召開任何形式的追思會。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組織編撰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的數據,目前,我國的心血管病患者人數為2.9億,死亡率居首位,佔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
  • 著名演員謝園因心臟病去世!第一時間發文悼念的明星都有誰?
    據媒體報導,8月18日,著名演員謝園因為突發心臟病逝世,享年61歲。看到此消息的網友們不禁一片譁然,是啊,這個年齡正是享福的時候,沒想到老藝術家就這樣離開了我們。3、陳凱歌在《孩子王》中與謝園合作的導演陳凱歌,對於謝園的去世,陳凱歌表示很難過,他給記者文字回複寫道:謝園是一個帶給人快樂的人,認識他的人沒有不喜歡的。我對他說,你在人前表演,得到最大快樂的是你自己,所以他是天生的演員。4、黃磊謝園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後來留校任教,是黃磊的老師也是同事。
  • 《這個殺手不太冷》演員丹尼愛羅突發心臟病去世 享年86歲
    《這個殺手不太冷》演員丹尼愛羅突發心臟病去世 享年86歲 時間:2019.12.14 來源:鳳凰網娛樂 分享到:
  • 星戰:蕾伊身上的十大不合理
    蕾伊如今已經成為星戰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但關於這個角色,還存在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在星戰中引入女主角可不是個簡單的決定,不過,這也是向萊婭表達敬意的最佳方式,她的重要性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承認。雖然蕾伊的未來還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但今天我們先拋開這一點,來盤點關於這個角色身上的一些不合理現象。
  • 近代愛國主義詩人翻譯家——穆旦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錚,曾用筆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出生於天津。愛國主義詩人、翻譯家。1940年在西南聯大畢業後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國留學,入芝加哥大學英國文學系學習。
  • 星戰:蕾伊的黃色光劍為什麼不是雙刃的?
    蕾伊、芬恩和波·達默龍從《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開始,星戰推出了新一代的英雄,他們包括蕾伊、芬恩和波·達默龍,以及相對應的反派,包括凱洛·倫、斯努克和赫克斯將軍。《天行者崛起》解答了與蕾伊有關的一些問題,在影片末尾,蕾伊採用了新身份,並撥出了自己全新的光劍。在《天行者崛起》結尾,蕾伊來到塔圖因,在這裡埋葬了盧克和萊婭的光劍,之後揭示了自己的光劍:一把單刃黃色光劍。這不是星戰中的第一把黃色光劍,但也並不多見。絕地聖殿守衛使用的就是黃色光劍,但它們是雙刃的。
  • 《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中將揭秘蕾伊的身世
    《星球大戰》後三部曲的女主主演Daisy Ridley終於證實,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將會提及蕾伊的身世問題,為這個多年的謎題做出官方解答。早在四月份,導演曾笑言「這個故事比你們看到的要複雜的多」,而關於蕾伊的父母,表達出了很明顯的深挖設定的意向。蕾伊的身世在《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上映後就成了影迷們的熱議對象,許多人推測她會是《星球大戰》原三部曲系列中關鍵角色的女兒或遠親,比如盧克·天行者或是歐比旺。但是在《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的一個鏡頭中凱洛·倫卻透露蕾伊的父母只是「無名小卒」,是死在Jakku星上的商人而已。
  • 央視著名主持人成蕾:涉嫌間諜案,如今已被抓捕
    大家還記得曾經的一個央視著名主持人方靜嗎?可是後來,同為央視主持人的阿憶在某社交平臺上發文,稱方靜是間諜,這個消息出來無疑是對方靜最大的影響,那個時候方靜還出來澄清謠言,後來還接著回到了央視主持節目,那個時候看來似乎是真的有人在造謠生事,可惜方靜最後又在臺灣去世
  • 《星球大戰9》全球首映,蕾伊感情大爆發
    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於在劇中飾演蕾伊的黛西·雷德利來說,看著天行者的傳奇故事畫上句號也是一種令人激動的情感體驗。黛西·雷德利在《ET》雜誌上的評論,顯示了這位27歲的女演員與《星球大戰》的聯繫,尤其是她標誌性的角色。黛西·雷德利在出演蕾伊之前幾乎默默無聞,在過去的幾年裡,每個人對她的印象都只是《星球大戰》系列中的蕾伊。
  • 資陽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因疲勞過度突發心肌梗塞去世
    6月10日,劉應舉去世一天後,他辦公室桌上的電腦還開著機。  2017年6月9日,劉應舉因連續加班疲勞過度,在工作崗位上突發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逝世。  6月10日,走進劉應舉辦公室,辦公桌上的電腦開著機,兩份未處理完的文稿還打開著,此時,他已去世一天了,54歲的劉應舉是資陽市環保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6月9日上午,上班兩個多小時後,他突發心臟病,倒在了資陽市政府醫務室,再也沒能回到辦公室。
  • 疫情以來近50名民警輔警殉職,七成工作中突發疾病去世
    45人有犧牲情形的信息,35人因工作中突發腦溢血、心梗、心臟病等疾病,後經搶救無效犧牲,這佔到殉職民警、輔警總人數的七成;10人因工作途中遇車禍而殉職。此外,46人中有一名女性,名叫王愛蘭,生前是湖北潛江的一名女輔警,於2月6日在疫情防控執勤中遇到車禍,因公殉職。
  • 美國傳奇藝術家、音樂人Daniel Johnston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58歲
    包括《滾石》《衛報》等在內的多家外媒報導稱,美國當地時間9月10日,Daniel Johnston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58歲。這一消息經他的家人和經紀人Jeff Tartakov證實,目前,世界各地的粉絲正在社交媒體表示哀悼和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