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愛國主義詩人翻譯家——穆旦

2020-12-17 中國江蘇網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錚,曾用筆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出生於天津。愛國主義詩人、翻譯家。1940年在西南聯大畢業後留校任教。1949年赴美國留學,入芝加哥大學英國文學系學習。195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953年回國後,任南開大學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政治迫害,調圖書館工作。1977年因心臟病突發去世。穆旦於40年代出版了《探險者》、《穆旦詩集( 1939~1945)》、《旗》三部詩集,將西歐現代主義和中國詩歌傳統結合起來,詩風富於象徵寓意和心靈思辨,是「九葉詩派」的代表性詩人。20世紀80年代之後,許多現代文學專家推其為現代詩歌第一人。主要譯作有俄國普希金的作品《青銅騎士》、《普希金抒情詩集》、英國雪萊的《雲雀》、《雪萊抒 情詩選》,英國拜倫的《唐璜》、《拜倫抒情詩選》、《拜倫詩選》,英國《布萊克詩選》、 《濟慈詩選》。

相關焦點

  • 譯者|穆旦:作為詩人的翻譯家
    在經歷了長期的不公正待遇和排斥後,作為詩人的穆旦重新被人們發現和認識。在今天,穆旦已被普遍視為中國最為傑出的現代詩人之一,尤其被視為是一個充分體現了新詩對「現代性」的追求及其成就的詩人。正是從這種意義上看,在中國新詩史上,穆旦代表了一個時代。
  • 翻譯家查良錚,詩人穆旦
    即使是不讀詩的今天,也要承認,這樣的文字的確是好文字,有韻律,有美感。查良錚是穆旦的本名。查家是浙江海寧大姓,名門望族。查良錚還有個叔伯兄弟叫查良鏞,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武俠小說家金庸。「查」字拆開為木旦,後用「慕旦」,再後則用「穆旦」。據說,金庸的筆名由來也是參考了本家哥哥的筆名取名方式。
  • 穆旦誕辰百年祭:一顆星亮在天邊
    2018年4月5日是近代愛國主義詩人查良錚(穆旦)誕辰一百周年,又適逢清明節。為紀念這位著名詩人、翻譯家,南開大學舉行祭奠活動,並召開以「一顆星亮在天邊」為主題的詩歌翻譯國際學術研討會,追念穆旦先生和他的詩歌事業。
  • 穆旦:他是詩人,有著悲劇性的一生,卻擁有相濡以沫的白富美妻子
    作者:山佳上面這張照片,我特欣賞,風華正茂,英氣逼人,眉宇間更有一種責任與擔當,心中的男神哦,他就是今天的男主詩人穆旦。穆旦的人生經歷,特別豐富。近代著名人物有王國維、蔣百裡、徐志摩等,他們的性格中都有一些憂鬱色調和悲劇意味,也都帶著幾分不合時宜的執拗。……02說起與良的家世,在天津,周家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周與良,祖籍安徽東至。
  • 【懂】谷羽:查良錚(穆旦)怎樣學俄語
    查良錚(穆旦)怎樣學俄語      現在有些年輕人可能不知道,詩人穆旦和詩歌翻譯家查良錚是同一個人。查良錚是他的真實姓名,穆旦是筆名。這個筆名的來歷其實並不難猜測,把姓氏「查」字上下拆開,就成了木旦。木字的諧音字有羨慕的慕,肅穆的穆,他曾經使用過「慕旦」,最終選擇了筆名「穆旦」。今年4月5日是他誕辰百年紀念日。
  • 詩人穆旦:「為理想而痛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它終於成笑談」
    《穆旦詩選》作為一個如今備受推崇的現代詩人,穆旦是在我去美國的那年剛剛「火」起來,學兄李方編著的《穆旦詩選》,彷佛就是一夜之間,成了那套「桂冠詩叢」中最暢銷的一本——說來巧合,今天儼然已成一種文化符號的王小波,
  • 穆旦:讚美
    抗戰詩人:穆旦。1918年2月生於天津的穆旦,來自於浙江海寧一個望族。1929年入南開中學讀書。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地質系,半年後改讀外文系。早年即有詩名,面對日寇的侵入,他以《哀國難》警醒世人:「眼看祖先們的血汗化成了輕煙,/ 鐵鳥擊碎了故去英雄們的笑臉!/ 眼看四千年的光輝一旦塌沉,/ 鐵蹄更翻起了敵人的兇焰!」七七事變後,詩人隨校南遷長沙,後又徒步遠行至昆明西南聯合大學。
  • 學者詩人盛讚《近代巴蜀詩鈔》 - 四川日報
    學者詩人盛讚《近代巴蜀詩鈔》   本報訊 (記者周戎)記者7月9日在四川省詩書畫院舉行的「近代巴蜀詩鈔出版紀念會」上了解到,由巴蜀書社出版的《近代巴蜀詩鈔》日前已面世。
  • 穆旦:「九葉詩派」代表人物
    江南查家在明清兩代獲秀才頭銜者800餘人,考取進士、舉人者133人,著名詩人查慎行兄弟三人同入翰林院,康熙曾御書「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賜查家。     穆旦這麼寫,或與其家道中落、飽受親戚白眼有關。     11歲時,穆旦考入南開中學,在校刊上發文時,始以「穆旦」(有時也寫成慕旦)為筆名,即將「查」拆成「木」和「旦」兩部分,並易「木」為穆。
  • 武漢東湖詩歌高峰論壇:詩人如何回應新時代?
    回顧中國新詩百年的歷史,最有價值的作品產生的時刻,往往也是詩人和時代發生緊密聯繫的時刻:「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孕育了一批優秀詩人,中國新詩就是在新文化運動的搖籃裡產生的。例如郭沫若的《女神》,我個人認為是新文化運動前十年間裡程碑式的作品,它是詩人擁抱時代的產物;抗日戰爭時期,很多詩人的寫作和民族救亡息息相關,這一時期的作品也是很有力量的。
  • 詩未必盛唐,此處有民國文壇23位優秀詩人
    民國詩人民國文壇,群星璀璨,詩人輩出。5、穆旦"而如今突然面對墳墓,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生活。"——穆旦《冥想》穆旦,現代主義詩人,詩風富於象徵寓意和心靈思辨,是"九葉詩派"的代表性詩人。在20世紀40年代就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青年詩人,20世紀80年代之後,許多現代文學專家推其為現代詩歌第一人,可見其成就之高,影響之深遠。
  • 厚植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中小學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重點任務工作方案》(簡稱《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工作。
  • 在舊書店「遇見」翻譯家張玲
    所以我常說淘舊書委實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對這種書籍上除了書名和出版社之外,作者跟譯者統統都不印的舊書,要鼓起勇氣耐住性子抽出來翻翻,首先要靠七分的經驗和眼緣:至少你要知道《牧師情史》是喬治·艾略特成名作《牧師生活場景》中的一篇作品,更是翻譯家張玲唯一一部單獨署名的譯作集。
  • 屈原:吾將上下而求索 愛國主義詩人(續)
    屈原屈原作為一位政治家,沒有能夠挽回楚國滅亡的命運,可他作為一位愛國詩人,卻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有二十五篇)。這些詩篇永遠留在了人民的心巾,人民永遠敬愛這位偉大的詩人。每年農曆五月五日屈原殉難這一天,人們都用划龍船、吃粽子等方式來紀念他。划龍船是表當年楚國人民搶救打撈屈原的情景,包粽於最初是投到劉裡系祀屈原的。這個風俗後來傳到了朝鮮、日本、越南和馬來西亞。
  • 新時代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原標題:新時代如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構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愛國主義的基本要求就是發自內心地維護國家的主權、統一和尊嚴,自覺融入到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當中。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堅持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翻譯家先生們:永遠只是在「無限逼近完美」中
    半個世紀前,王小波最推崇的兩位翻譯家之一,查良錚(也就是穆旦)先生如是說:  「有時逐字『準確』的翻譯的結果並不準確。……譯詩不僅要注意意思,而且要把旋律和風格表現出來……要緊的,是把原詩的主要實質傳達出來。……為了保留主要的東西,在細節上就可以自由些。這裡要求大膽。……譯者不是八哥兒;好的譯詩中,應該是既看得見原詩人的風格,也看得出譯者的特點。」
  • 愛國主義:武漢人民英雄精神的鮮明標識
    作者:鄭大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復興思想研究〔多卷本〕」首席專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必將通過打贏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再次被載入史冊!」
  • 現代詩詩人應具備哪些素質?
    詩人穆旦,1942年寫下著名的《詩八首》,最早收入《穆旦詩集(1939―1945)》時題目為《詩八章》,聞一多1945年將該詩選入《現代詩鈔》時改以《詩八首》為題。1942年3月,穆旦棄筆從戎,加入中國遠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