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肌訓練太枯燥?試試這些有趣的口肌遊戲

2020-09-05 神州兒女兒童康復

口肌訓練也被叫做口部肌肉運動治療,是語言能力訓練計劃中重要的一部分。

主要功能和目的就是通過加強口部感覺處理,下頜、嘴唇、舌頭的穩定分離運動能力來促進正確的言語發音。

同時,口肌訓練也是枯燥乏味的,孩子對此也是比較排斥。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些訓練口肌的小遊戲,讓孩子快樂訓練。

嘴唇訓練

  • 親親小嘴

1.跟寶寶玩親嘴遊戲,請寶寶假裝親家長一下,做出「嘟」的嘴型。

2.寶寶做到了之後,可進階請寶寶親大力一點,以增進嘴唇力量。

  • 拍拍照片

跟寶寶玩照相遊戲,假裝要拍照了請寶寶笑一個,拉開嘴唇成「一」字嘴型。


  • 吹氣球

1.請寶寶假裝吹氣球,將嘴唇微微嘟起,發出「呼」的吹氣聲,一開始可以跟寶寶說吹小小的氣球。

2.再慢慢將臉頰鼓起,最後用手將風擠出來,跟寶寶說氣球沒氣了。

臉頰訓練

  • 青蛙吃蚊子

1.寶寶扮演青蛙,喜歡吃蚊子,家長可發出蚊子的聲音,告訴寶寶蚊子飛過來了,請他/她張大嘴巴把蚊子吃掉。

2.吃完要發出「 ㄚ m」好吃的聲音,假使吃到不好吃的蚊子,就做吐舌頭的動作,將蚊子吐出來。

  • 漱漱口

1.跟寶寶玩刷牙遊戲,用手當牙刷,將嘴巴打開,露出牙齒,做「一」的動作。

2.刷完之後,張開嘴巴,假裝喝水,再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將臉頰鼓起來再內縮。

3.最後將水吐出來,發出「呸」的聲音。

舌頭訓練

  • 搖尾巴

1.寶寶扮演小狗,假裝舌頭是小狗的尾巴,伸出舌頭,告訴寶寶小狗的尾巴很長,要將舌頭伸到最外面。

2.接著告訴寶寶小狗很開心,尾巴要翹高高的,讓寶寶練習用舌尖舔上嘴唇。

3.再告訴寶寶小狗好難過,尾巴垂下來了,讓寶寶練習用舌尖舔下嘴唇。

4.接著練習將舌頭往左右嘴角擺動,做小狗搖尾巴的動作。


  • 升旗儀式

1.告訴寶寶要玩升旗遊戲,舌頭當作國旗,要慢慢地把國旗升上去。

2.請寶寶將舌頭慢慢吐出,再往上翹,一直到最上方,告訴寶寶國旗到最頂端了。


下頜訓練

  • 狼來了

寶寶扮演野狼,狼來了,要發出「阿~嗚」的聲音,接著告訴寶寶野狼跑到左邊,將下頷移動到左邊,發出「阿~嗚」的聲音,接著再移動到右邊。

發音訓練

  • 趣味叫聲

要從較容易發的音開始教,注意指導寶寶具體的發音動作。可做擬聲的練習,學習各種充滿趣味化的動物叫聲。

學習說出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身體各部分名稱和常用物品玩具的名稱等等。

咀嚼訓練

  • 水果項鍊

1.將蘋果、胡蘿蔔洗淨、去皮,切成塊狀,將中間打洞。用甘草根或牙線,將蘋果環、胡蘿蔔環、全麥甜圈圈串起來,做成蔬果穀物健康項鍊。串兩條,一條給孩子,另一條給爸媽示範用。

2.讓寶寶用鼻子嗅嗅不同食物的氣味。

3.伸出舌頭,舔一舔不同食物的味道。

4.放入口中吸一吸,比較不同食物的酸甜度。

5.放到臼齒間,練習咀嚼,體驗不同食材的硬度及質感。可促進雙頰及口腔周圍肌肉的張力提升。同時能使說話口齒更清晰。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口肌訓練成為習慣?
    尤其是異物靠近口腔部位,會引起孩子強烈防禦,口肌訓練當然無法進行。2.孩子的牙齒是否疼痛:有的孩子言語能不好,無法表達自己牙痛,會抗拒口肌訓練。或者孩子牙齒鬆動,不願意咬合訓練。▲言語訓練椅子3.孩子無法安坐:不願意安坐凳子完成任務,或者沒有耐性完成多個口肌工具訓練。可能是孩子感覺統合失調、肌張力低無法維持長久安坐等。
  • 自閉症孩子不說話,做「口肌訓練」就行了?
    在恩啟線下中心,總會接到「孩子能不能在這上'口肌訓練'課程」的諮詢。為什麼「口肌課」會如此流行?讓家長在報名言語課程的時候,要先問「口肌訓練」?語言的形成是複雜的,孩子「口肌怎麼樣」只是「能開口說話」中的一個點,除了「口肌訓練」,在言語幹預中還有更重要的事情。不要一味盯著孩子的「口肌」而忽視了其他。
  • 寶寶說話不清楚、流口水、吃東西費勁,看看是不是口肌問題
    這些可能都和口肌功能有關係!在日常接觸的很多諮詢家長中,我們發現很多父母對口肌功能的了解很少,不知道口肌功能對寶寶語言發育的重要性,今天藉機科普一下。假如寶寶智能發展正常、理解能力又不錯,卻遲遲都未開口說話,家長的確會十分擔心。
  • 在家沒老師,如何練習口肌?
    分享幾個指標,讓家長留意孩子語言發展的進度;以及幾款在家居也能製作的小玩意,隨時隨地鍛鍊孩子口部肌能。一般人以為小朋友開始牙牙學語,才可以發現他們是否患上語言障礙,其實非也。「小朋友在嬰兒時期已經能夠發出聲音,爸媽和他們說話時,嬰兒能夠給予足夠反應。
  • 讓寶寶說話更清楚,語言矯正師訓練手冊之口肌訓練家庭版
    首先要明確,語言障礙康復訓練的科目很多,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口肌訓練,有些孩子因為萌話期未能正常發音,長期不說話,那麼口腔發音器官因為得不到經常使用,使得力量和靈活度比同齡人差很多。所以有必要進行針對性的功能訓練。哪些孩子需要口肌訓練呢?這需要一個完整的口腔功能評估和分析才能決定。
  • 口肌訓練:如何科學使用口肌訓練海綿棒?
    口肌訓練,相信寶媽們對此一定不陌生。作為與世界溝通的重要方式,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很關鍵的,兒童口部肌肉發展與其語言發展息息相關。科學的口腔肌肉訓練對口部肌肉發展有障礙,以及正處於語言發展中的幼兒尤為重要。
  • 什麼是口肌訓練?這裡給你全面解釋!
    由於缺乏這些必要的能力,很多患者會使用緊繃的異常姿勢來補償他們穩定性弱的缺點,但這樣的姿勢往往會阻礙肌肉運動的活動性。  另外,口肌訓練還能夠改善餵食的技巧和營養的攝取,改善發音說話的能力,強化說話的清晰度。  在進行口肌訓練之前,最好對他們整個身體的感知系統進行一些測試,從膝蓋到手部,然後到胳膊,最後到面頰和唇部。
  • 「0-1歲」如何為嬰兒進行口肌訓練
    有些家長就缺乏這方面的經驗,導致嬰兒說話比較晚,那來了解下如何為嬰兒進行口肌訓練?口肌訓練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主要包括運動氣息、舌的靈活度、語言訓練等。平時家長可以與嬰兒做一些小遊戲,通過遊戲互動來鍛鍊嬰兒的舌頭靈活度。
  • 口肌訓練≠言語治療!自閉症孩子語言溝通能力比說話清晰更為重要
    什麼情況下我們的自閉症孩子才需要口肌治療?語言跟口肌治療又有什麼關係?帶著這些家長關心的問題,我們對相關問題將逐一解刨。「口肌訓練≠言語治療口肌訓練是什麼?口肌訓練是針對跟說話或進食相關的口腔肌肉群進行鍛練。訓練內容針對下顎、嘴唇、舌頭、軟顎、喉部等肌肉來進行,按需要加強這些肌肉的活動力量、幅度、速度、耐力、穩定性和協調性。訓練的過程或會按需要使用不同工具提供觸覺提示,像是壓舌棒、吹氣笛、牙膠、吸管、震動器等。
  • 了解一下口肌訓練,才知道養孩子沒那麼簡單
    口肌訓練的目的是改善口肌技巧、學習語音獲得、完善吞咽功能、以及其他相關口腔管理所需的基礎技巧。那麼那些人需要進行口肌訓練呢?伴有語言言語學習障礙的人,包括自閉症、唐氏綜合症、發育遲緩、發音障礙、口吃、吞咽障礙、口部肌肉障礙等。通過診斷評估,制訂訓練計劃,訓練受訓對象的下顎骨、唇部和舌頭的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以改善發音說話及進食技巧。
  • 自閉兒語言教學之口肌練習的活動範例
    我們知道單純給這些小朋友做口肌訓練,勢必引起他們的反感,甚至提起言語課就開始哭鬧,不願踏足治療室,所以這就需要治療師設計恰當的活動引起孩子興趣,由被動學變為主動配合,下面就口肌訓練分享一下碰到類似的情況我們應如何應對。
  • 一些口肌訓練方法參考
    4.上唇緊繃5.進食時舌的位置過於緊繃或過於鬆弛6.接受性語言能力,表達性語言和口腔發音能力之間的明顯差異針對進食與發音的口部運動治療的目標1.提高口腔機制的知覺:軀體感覺和純語言感覺2.使觸覺敏感度正常化3.提高語言過程中口腔器官隨意運動的精確度4.增加口部運動的分化:A.
  • 經顱……、聽覺統合、口肌訓練對言語語言障礙有效嗎?
    這些病患指的是成人,TMS對這些成人的症狀是有效的。那麼對於兒童的記憶力、注意力、認知方面,經顱……是不是一樣有效呢?答案是:目前針對兒童這塊兒,研究剛剛起步,沒有充分的證據[8]。解讀:在有效性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不推薦去嘗試!
  • 家庭口肌訓練指導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對自閉症或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口部肌肉的訓練,能夠為孩子以後更好的進行語言障礙幹預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些都是自閉症或語言發育遲緩孩子不成熟口部肌肉活動的表現。以下幾種建議可以改善孩子的這些情況: 1.應早點教會孩子用杯子和湯勺等餐具進食。 2.早點讓孩子吃米飯,肉片跟餅乾之類需要他們用大齒去咬食的食物。 3.口部肌肉活動不但能夠幫助孩子的進食技巧,也能夠為他們發音說話的發展打好基礎。
  • 唐氏綜合症寶寶的口肌定位訓練方法
    是因為他們的下顎的分肌調控力不好,他們不懂得正確的使用和控制肌肉的力量,也許很多腦癱的孩子在活動時下顎骨沒有力量,但是在吃東西時或咬東西時,他們卻咬的很好,很緊不鬆口,其實這主要是下顎骨的分肌調控力不好,他們的下顎骨的肌肉太過緊張。2、OPT治療怎樣使腦癱兒童的發音更清晰?A肌無力和運動計劃問題影響發音更清晰。
  • 「我家孩子還不會說話,他們說只做口肌訓練就可以了」
    訓練內容針對下顎、嘴唇、舌頭、軟顎、喉部等肌肉來進行,按需要加強這些肌肉的活動力量、幅度、速度、耐力、穩定性和協調性。訓練的過程或會按需要使用不同工具提供觸覺提示,像是壓舌棒、吹氣笛、牙膠、吸管、震動器等。口肌訓練是言語治療的輔助性治療項目。一些跟發音或進食無關的口腔活動並不應該納入訓練,例如吹鼓臉頰、舌頭左右擺動。
  • 「言語訓練&口肌訓練」的聯繫和區別,一文說透
    語言發育障礙的孩子需要什麼訓練?對於語言發育障礙兒童來說,語言溝通能力遠比說話清晰來的更為重要。語言發育障礙兒童不能發音或說話不清,未必是因為口腔肌肉問題引起的,更多的是語言發育障礙兒童本身有語言溝通發展問題,在理解和表達方面達不到對應語言發展階段的應有能力。
  • KD口肌誘音實操速成班集訓營將於6月12日開啟
    KD口肌誘音實操速成班集訓營主要針對當下特教行業口肌發音師資緊缺而開展的系統專業速成集訓營。此場集訓營將主要開展傳統口肌發音技巧及自然口肌訓練發音實操技術專業培訓課題,讓學員充分掌握口肌誘音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
  • 2至6歲說話仍然咬字不清 言語治療師推薦小遊戲改善口肌發展
    不少家長也許發現,小孩到2至6歲左右有咬字不清的發音問題,這原來與口肌發展有密切關係。家長應留意兒童口水控制、咀嚼等問題,言語治療師督導主任梁志豪(Tony) 講解了其中原由,並推薦家中遊戲,如何提升小孩的口肌發展。
  • 面肌痙攣康復訓練及科學治療方法
    患者諮詢:「我是一名小學老師,兩年前在教課的時候發現眼皮總是跳,開始以為是上課太累沒有休息好,沒想到後來每次眼皮跳都會扯得嘴角一起抽動,曾在當地診斷為面肌痙攣,注射肉毒素治療,注射完後臉部不再抽動了,可是好景不長,四個月後抽動又捲土重來,我再次注射了肉毒素,維持的時間越來越短,面部抽搐依舊跳動,真的不知該怎麼辦了,想了解下怎麼樣可以使面部停止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