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至6歲說話仍然咬字不清 言語治療師推薦小遊戲改善口肌發展

2020-12-12 奇食妙享F

不少家長也許發現,小孩到2至6歲左右有咬字不清的發音問題,這原來與口肌發展有密切關係。家長應留意兒童口水控制、咀嚼等問題,言語治療師督導主任梁志豪(Tony) 講解了其中原由,並推薦家中遊戲,如何提升小孩的口肌發展。

言語治療師Tony表示,我們能發出不同語音,靠面部和口部肌肉包括嘴唇、舌頭及顎的移動配合,過程中,其實要靠這些發音器官互相協調,並要精準地做到這些動作才能發音正確,這涉及小朋友的口肌發展和發音器官的控制,包括力度、移動幅度等因素。

訓練口腔敏感度 

Tony說小孩約由1至2歲開始懂得發音,講少少單字,「一直到6歲都是發音的發展階段,如2歲已可發合唇音,而較複雜的語音如『時』、『慈』等到約5、6歲歲才發得準確,家長可按年齡留意孩童的發音問題,以作判斷。」另外,口腔敏感度過高或過低,對口肌發展也有影響。所謂口腔敏感度,即是處理口內的感覺的能力、

小孩適齡 勿將食物切細進食

至於咀嚼能力,也是口肌發展的一個重要元素。嬰孩在6個月大左右,他們開始懂得透過下顎上下和旋轉動作,以及用牙齒咬斷和咀嚼食物。1歲大的嬰兒已能咀嚼半固體和較軟的固體食物,如魚肉、蒸蛋。 約2歲大的幼兒,口腔肌能已逐漸成熟,能進食大部分不同質地的食物,如豬肉和菜。 兒童直至三歲至六歲,咀嚼協調才逐漸成熟。

Tony表示隨著年紀漸長,家長可讓孩童進食不同質地、軟硬程度和大細的固體食物,以促進口肌發展。並提醒家長隨著小孩年齡增長,不要怕他們難以進食,故意將食物切得太碎太細,這可能會阻礙其口肌發展,另外一些口部及面部肌肉的運動,都有助小朋友的咀嚼能力。

如發現小孩到4歲仍喜歡吃較腍的東西,或沒耐力咀嚼較大及韌的食物,家長也要留意,或在有需要時諮詢言語治療師的意見。言語治療師Tony有以下家中練習︰

1. 吹氣訓練 加強舌頭向後縮的能力

吹氣需要兒童能有效地控制肺部及橫隔膜肌肉,使空氣從肺部送出,同時兒童口腔末端的軟顎必須能有效地分隔鼻腔和口腔,再加上下顎、面頰肌肉和嘴唇的配合,才能完成整個吹氣的過程。

吹氣與語言發展有著密切關係,因兩者均需要嘴唇、舌頭和下顎等口腔肌肉的相互協調。吹氣能提升口部肌肉的功能,如加強舌頭向後縮的能力、下顎的穩定性和控制力、面頰肌肉的力度等,並能提升話說的清晰度。

如兒童說話有過重鼻音( 如患裂顎的小孩) 、呼吸短促者、軟顎或下顎以至面頰肌肉力度弱等,都適合做這吹氣訓練。  

遊戲︰射龍門

活動目標︰加強兒童的吹氣的能力、嘴唇的力度、圓唇的能力、下顎的穩定性

物料:

1.4吋長粗飲管兩支

2. 黃色、紅色、藍色棉花球各一個

3. 黃色、紅色、藍色龍門各一個(可用手工紙摺出或用紙盒代替)。

4. 黃色、紅色、藍色細圓形紙各一張。

5. 黃色、紅色、藍色細正方形紙各一張

玩法:

1.把棉花球和龍門放好。

2.成人與兒童輪流抽出一張圓形咭紙和一張正方形咭紙:圓形咭紙代表棉花球的顏色,正方形咭紙代表龍門的顏色。

3.如果抽到黃色圓形咭紙和紅色正方形咭紙,兒童便要用飲管把黃色棉花球吹到紅色龍門裡。 如是者,將所有棉花球吹完。

2. 咀嚼練習 加強下頸穩定性

出現咀嚼困難的原因,是口腔肌肉控制弱,如:舌頭未能將食物移向大牙位置咀嚼,下顎只能有限地開合、下顎咬合的力度不足等,因而未能將食物固定在上下排牙齒中間咀嚼。多加鍛練,可加強下顎的力度。

遊戲︰齊齊做串燒

活動目標:加強下顎頸的穩定性和力度、舌頭移向左右兩邊的能力,及加強咀嚼的力度和協調能力

物料: 芝士腸數條、魚蛋適量、雞肉適量、墨魚丸適量、竹籤數支

玩法:

1.用竹籤將芝士腸、雞肉、魚蛋和墨魚丸串起來。

2.成人將食物串燒橫放在兒童的門牙中間,請兒童用門牙咬著食物。

3.成人慢慢將竹籤從食物中拉出,兒童頭部必須保持正中,並用舌頭把食物運送到兩邊大牙咀嚼。

4.成人可鼓勵兒童輪流將食物放在大牙的左邊和右邊,讓兩邊面頰肌肉都有練習咀嚼的機會。

5. 如到需要,成人宜示範整個過程。食物宜切成較小塊,若兒童的咀嚼能力較高,可將食物的體積加大或切成不同大小。

相關焦點

  • 口肌訓練≠言語治療!自閉症孩子語言溝通能力比說話清晰更為重要
    很多父母會問:「我家自閉症孩子不肯說話,有時說話也是口齒不清,是不是因為舌頭有問題或者口腔肌肉有問題?」這樣問的家長們很多都會簡單地認為自閉症孩子的言語問題是由口腔肌肉問題引起的。其實不只是家長,國內的部分幹預機構,他們也把口腔肌肉治療當做言語治療。
  • 孩子說不清楚,要做口肌訓練嗎?看高級言語治療師怎麼說
    邀請到我院語言治療師姚月蘋為大家解答。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明白的4件事① 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口肌訓練?② 哪些孩子需要做口肌訓練?③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屬於需要做口肌訓練的範圍?④ 確定有口肌問題後,該怎麼做?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解答。
  • 自閉症孩子不說話,做「口肌訓練」就行了?
    「口肌訓練」主要針對發音器官運動障礙的訓練,會對發音清晰度、吞咽餵養等方面的能力有一定輔助作用,需要與其他言語訓練方案搭配進行,孩子的溝通能力、語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訓練不可忽視。  不是所有「不會說話」或者「說不清楚」的孩子都需要做「口肌訓練」。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當前口語應該發展到什麼水平。
  • 在家沒老師,如何練習口肌?
    雖然兒童在語言發展進度上各有不一,但仍有簡單的指標,家長可以參考看看。若發現小朋友未能做到,應尋找言語治療師進行評估。言語治療師會仔細留意小朋友說話時的發音,如牙、頭、袋這些有氣聲的單字,小朋友能否正確發音。
  • 一位美國言語治療師,說出關於語言訓練的真相
    高小雅老師在美國邁阿密大學言語治療學士畢業,然後就讀于波士頓大學,言語治療醫學臨床碩士畢業。擁有在波士頓兒童醫院、波士頓公立學校和波士頓私立診所實習和工作的經驗。現任Tobii Dynavox治療師督導,目前派駐蘇州工作,對中國的言語語言治療現狀有獨到的看法和見解。言語語言治療師的工作內容有哪些?工作方法和原理是什麼?能夠給予孤獨症群體哪些幫助?
  • 經顱……、聽覺統合、口肌訓練對言語語言障礙有效嗎?
    TMS針對記憶力、注意力、認知方面的治療,已經證明有效的是抑鬱症[1.2]、精神分裂症[2.3]、中風引起的失語症、帕金森症[6]和某些退智症[7]。這些病患指的是成人,TMS對這些成人的症狀是有效的。那麼對於兒童的記憶力、注意力、認知方面,經顱……是不是一樣有效呢?
  • 言語-語言治療師到底是做什麼的呢?| 微課回顧
    我:「我是一個言語語言治療師。」朋友A:「哦!那你可以教我侄女講英文嗎?」朋友B:「所以就是幫別人說話了。那你可以讓我男朋友多說點話嗎?」我:「嗯…但是好像這都不在我的專業範圍裡面喔。」 究竟作為一個言語語言治療師,我工作的範圍包括了什麼呢?我日常又會遇到哪些問題?
  • 寶寶說話晚、咬字不清為什麼會同時出現,哪個是重點?
    首先要明確,孩子說話遲、咬字不清、口吃都是語言障礙,這些語言障礙現象在幼兒語言發育初期,非常多見,有的只表現出一種,有的伴生2種或多種,那麼這些不同的語言障礙現象有什麼關係呢?語言遲緩與咬字不清會同時出現嗎?據統計:50-70%兒童語言障礙,有發音不準吐字不清的問題,其中10-40%同時伴有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方面的問題。
  • 兒童言語障礙及言語康復治療
    兒童必須具備這些能力,才有可能發展出更高層次的語言能力。言語治療師會設計多元化和富有趣味性的活動,學習和發展上述的語前技巧。根據兒童的個人能力、合適的語言發展階段,以及兒童所處周邊環境的需要。通過不同訓練方法(如:聆聽訓練提升)促進語言理解及表達。
  • 交大「言語治療師」項目:用心擺渡言語靈動世界
    坐在長椅上的輝輝(化名)看起來是一個與其他孩子並無差異的七歲小童,他的出生也曾給全家人帶來了莫大的喜悅。但三歲時家人卻發現了輝輝的異常:他不會說話,僅能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不會用基本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而習慣用手勢表達。性格上,輝輝多動而脾氣暴躁,注意力難以集中。到了入學的年紀,輝輝仍然只能用單個字表達自己的意願,如果想爸爸媽媽了,只會拉著老師的手說:「爸、媽」。
  • 言語治療師:6個月-4歲的孩子應該警惕的語言危險信號
    語言作為溝通的橋梁,也是家長們最早、最容易發現異常的方向,有些孩子可能會因此得到診斷,進行下一步幹預,也有些孩子的問題似乎並不需要幹預,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自然環境中就能得到改善。 那麼,究竟孩子們的哪些言語問題需要就醫?家長們對言語治療有哪些誤區?在生活中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們呢?
  • 寶寶咬字不清怎麼破?8個妙招讓寶寶口齒變伶俐!「悅寶園課堂」
    1、發音器官肌肉缺乏鍛鍊孩子說話吐字不清,一個重要原因是面部肌肉發育不完善。很多家長在孩子長到兩三歲時,仍然讓ta吃太過精細、軟爛的食物。 2、家長的錯誤示範和影響 家中成人尤其是父母說話沒有節奏感,或過快或過慢,或氣息控制不好,孩子長期受影響,甚至跟著模仿。並且有時家長在孩子說話時不能耐心傾聽,導致孩子擔心表達不清,於是不自覺地加快語速,總是搶著說。
  • 五歲孩子咬字不清還不幹預?當心構音障礙帶來的苦果
    咬字不清,好像是三四歲小孩和一些老年人才會患上的問題,處於這兩者之間的人鮮有這種情況的出現。不過萬事都有例外,染上某些疾病後,咬字不清同樣也會找上門。問題就在於,對於還未上學的孩子來說,能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發生這種問題呢?
  • 【天使科普】舌系帶太短,孩子說話不清,要不要剪?
    新生兒出生時,舌系帶是連在舌尖或者接近舌尖的,到2歲左右,舌系帶才能逐漸遠離舌尖。但是也有的孩子屬於舌系帶先天發育過短,或者因為感染引起炎症,造成局部組織疤痕。
  • 廣西推進兒童言語(語言)障礙康複評估和治療工作
    前來就診的孩子從十幾年前以腦癱患兒為主,到現在以言語(語言)障礙康復為主,以及6—10歲大齡兒童智力低下、學習困難的治療改善。更豐富的治療手段、更科學的治療方法,更大的社會理解與支持,更好的政策助力,讓更多兒童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看似簡單易操作的兒康科學,長遠地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 我區推進兒童言語(語言)障礙康複評估和治療工作
    教你用科學的方法學說話 ——我區推進兒童言語(語言)障礙康複評估和治療工作謝薇薇治療師為患兒進行一對一顏色認知配對訓練。廣西醫科大學二附院供圖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兒童康復治療部目前每天的門診量為200—250人次,近幾年每年以20—30%的幅度增長。前來就診的孩子從十幾年前以腦癱患兒為主,到現在以言語(語言)障礙康復為主,以及6—10歲大齡兒童智力低下、學習困難的治療改善。
  • 寶寶說話咬字不清怎麼破?8個妙招,讓寶寶口齒變伶俐!「悅寶課堂」
    孩子說話口齒不清的原因有哪些?1、發音器官肌肉缺乏鍛鍊孩子說話吐字不清,一個重要原因是面部肌肉發育不完善。很多家長在孩子長到兩三歲時,仍然讓ta吃太過精細、軟爛的食物。2、家長的錯誤示範和影響家中成人尤其是父母說話沒有節奏感,或過快或過慢,或氣息控制不好,孩子長期受影響,甚至跟著模仿。並且有時家長在孩子說話時不能耐心傾聽,導致孩子擔心表達不清,於是不自覺地加快語速,總是搶著說。
  • 孩子不說話、口齒不清、發音困難……這些訓練方法家長要掌握
    孩子不說話、貴人語遲;口齒不清、長大就好了;發音困難、再等等就能說了……孩子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們千萬不能有這種錯誤的想法兒。於是說話對孩子來說簡直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進而嚴重影響到孩子的語言信心,說話音量越來越小,說話越來越敷衍了事。2.訓練舌頭靈活度先談談舌系帶,即孩子張開口翹起舌頭時在舌和口底之間的一薄條狀組織。正常舌系帶可以使舌頭活動自如,舌尖能自然地伸出口外,或向上舔到上齒齦。
  • 教你用科學的方法學說話——我區推進兒童言語(語言)障礙康複評估...
    前來就診的孩子從十幾年前以腦癱患兒為主,到現在以言語(語言)障礙康復為主,以及6—10歲大齡兒童智力低下、學習困難的治療改善。更豐富的治療手段、更科學的治療方法,更大的社會理解與支持,更好的政策助力,讓更多兒童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看似簡單易操作的兒康科學,長遠地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 0-3歲兒童口肌發展八大階段,讓你明白訓練什麼?
    卻有一些孩子正飽受著語言障礙的困擾,他們說話發音不清、咬字不準,無法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長期蜷縮在自己生活的角落裡,給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諸多不便。語言治療常常會採用口肌訓練,促使他們發音,改善口齒清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