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問印度 日印關係迎來「熱戀期」?

2020-12-25 海外網

摘要: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印度,同印度總理莫迪進行一年一度的首腦會談。當天,印度總理莫迪首次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起在古吉拉特邦第一大城市艾哈邁達巴德,參加了沿路歡迎表演活動。周永生也認為,印度雖與日本親近,但並不甘心被日本一直牽著鼻子走。

安倍訪印——

日印迎來「熱戀期」?

近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印度,同印度總理莫迪進行一年一度的首腦會談。兩人將確認加強兩國海上安保合作,還將參加印度高鐵的開工儀式、啟動「亞非增長走廊」項目。有評論稱,近來日本與印度進入了「熱戀期」。

互動不斷 各取所需

據《印度時報》報導,安倍於9月13日抵達印度,開啟為期兩天的訪印行程。當天,印度總理莫迪首次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起在古吉拉特邦第一大城市艾哈邁達巴德,參加了沿路歡迎表演活動。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在本次行程中,安倍將參加印度首條高鐵的奠基儀式。早在2012年安倍訪印時,兩國就啟動了從孟買到艾哈邁達巴德全長500公裡的高鐵建設項目,2015年正式籤約。其次,安倍和莫迪將在會談中推出「亞非增長走廊」願景。

另外,自2012年以來,日印的海上合作就已十分密切,連年舉行海上軍演。因此,兩國首腦在本次會晤中還可能達成一份海上安全協議。除此之外,民用核能也會是另一大合作領域。有評論稱,兩國若在這一領域達成合作,不能不說是一步大跨越。最後,能否為拖延多年的對印出口「日本製造」的US-2i海上偵察機一事「拍板」,也是本次行程的一大看點。

時機選擇 別有用意

今年以來,日印合作的「鼓點」顯得分外急促。對於日印兩國越走越近的原因,有評論指出,首先,從地緣政治和戰略聯盟的需求性來看,印度和日本表面上一拍即合,印度需要日本這樣有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大國來跟自己進行聯合,使它在地緣政治的力量上有所加強。同時,日本也需要印度這樣一個東亞「援手」,來對自己進行支持。

其次,在經濟發展方面,印度希望能夠吸引日本的投資。據報導,在印度修建高速鐵路的項目上,日本就以0.1%的名義利率向印度提供120億美元的貸款,可分50年還清,並有15年延期償付時間。這也被視為兩國特殊關係的見證。

資料圖:印度總理莫迪。

此外,安倍此次訪印還讓人覺得別有用心。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今年6月,中印邊境對峙後,各大國幾乎沒有明確表態,唯獨日本明確支持印度對洞朗地區出兵。日本站在印度一邊,頻搞『小動作』,以支持印度的姿態來打壓中國。」周永生認為,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加之中國這些年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安倍訪印意在拉攏印度,制約中國。

日印親近 亞太緊張

專家分析認為,印度和日本雖然有一定的利益聚合點,但雙方的戰略發展分歧也不容忽視。兩國關係一直都十分微妙,既有合作,又有對抗。尋求日本支持的同時,印度也有著自己高超的「手腕」,在成為世界一流大國的路上印度不想被日本局限,始終想要佔據主動地位。

周永生也認為,印度雖與日本親近,但並不甘心被日本一直牽著鼻子走。

有評論稱,眼下亞太地區局勢發展十分微妙。日印兩國不斷進行的海上聯合軍演,加劇了地區的不穩定性。

「由於日印之間的安全和軍事合作日益增多,出現了日本和印度以及其他國家在印度洋乃至亞太地區炫耀武力的狀態,這實際上是不利於地區和平發展與穩定的。」周永生說。

責編:海聞

31116947,.安倍訪問印度 日印關係迎來「熱戀期」?,.2017-09-14 10:50:00,.3139,.海聞

相關焦點

  • 安倍創新詞「Jai」形容日印親密,專家:兩國關係有天花板
    當地時間2017年9月14日,印度古吉拉特邦,印度總理莫迪與日首相安倍晉三共同出席印度-日本商業會談。 視覺中國 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9月13日抵達印度訪問首日,便攜印度總理莫迪親自在機場迎接時的「熊抱」照片登上印度媒體頭條。9月14日,安倍用新創造的詞彙Jai形容不斷密切的印日關係。
  • 安倍跑去印度求「熊抱」,這倆人在背後搞什麼鬼呢?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抵達印度,開啟了為期三天的訪問。日本就是他在印度周邊地區之外訪問的第一個國家,那會兒就有日媒爆料稱,安倍的推特帳號只關注了三個人:妻子、東京都前知事、莫迪。所以安倍呢,對莫迪安排的這一切自然是欣然接受了。就在啟程訪問之前,還專門給莫迪發了一封信「暖暖場」…莫迪也是開心地秀了出來…不過安倍這趟到底是幹啥去的呢?主要是這麼幾件事:出席印度首條高鐵奠基儀式早在2012年安倍訪印的時候,日印兩國就啟動了從孟買到艾哈邁德巴德、全長500公裡的高鐵建設項目,並於2015年正式籤約。
  • 印度總理用日語連發8條信息 稱被安倍深深折服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印度總理莫迪【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8月28日報導,將於30日開始對日本進行訪問的印度總理莫迪,28日在自己的社交網站上,用日語對自己即將到來的訪日之旅表示期待。報導稱,莫迪作為親日派,一直積極與日本人交流,注重強化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日印關係。
  • 葉海林:「印太」概念下的中美關係
    美國不是「印太」概念的發明者,卻是改變「印太」概念十年低迷狀態的關鍵推動者。2007年8月,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新德裡。在印度,安倍不但首次使用了「印太」概念,而且還明確提出「印太」概念下的主要夥伴國家就是日本、印度、美國和澳大利亞。
  • 安倍3次對華釋放善意?這2件事證明日本「面善心黑」
    再往前的1月5日,安倍表示要借著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的契機改善兩國關係,儘快實現領導人互訪。進入2018年不到20天,安倍貌似已經連續3次對華釋放善意。但這種「善意」背後,有多少真誠的成分?這2件事或許可以證明日本的「面善心黑」:(1)根據日本時事通訊社1月18日報導,在印度方面舉辦的瑞辛納對話會上,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河野克俊妄稱東亞大國「無視國際法」、「單方面改變現狀」、「帶路倡議」暗藏軍事動機、美日印澳4個國家必須創造環境來對其進行孤立。這表明日本在軍事方面決定與美印澳和東協等國加強合作。
  • 印度前外長揭秘退出RCEP,日澳印攻守同盟,被耍成亞洲孤兒
    文/楊斌國11月18日,根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前印度外交大臣坎瓦爾·西巴爾(Kanwal Sibal )表示,印度被日本「欺騙了」,亞洲貿易聯盟RCEP對印度不公平,因此印度退出了談判。坎瓦爾·西巴爾(Kanwal Sibal )最後又提到了印太戰略,並且指出,RCEP的協議籤署稀釋了印太聯盟的作用。
  • 川普日本行和安倍討論美日貿易、朝核問題以及「印太戰略」
    11月6日,川普第二天訪問行程相對嚴肅不少:會見日本天皇,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進行今年第二次正式首腦會晤。 果然如同外界此前猜測,此次會晤的議程包括了美日貿易逆差、涉朝等問題的討論,我們來看看川普這兩天都是如何回應的。
  • 莫迪今起訪日 行前連發8條日文信息示好
    人民網8月30日訊 綜合外電報導,印度總理莫迪30日起訪日,這是莫迪今年5月上任以來首次外訪,莫迪本人解釋他選擇日本作為首個訪問國說:「因為日本是支持印度外交政策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國家」。28日,莫迪用日語在「推特」上連發8條信息稱,自己很期待這次日本行,並回顧自己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期間訪日時的「溫馨記憶」,「要跟安倍首相見面讓我特別興奮」、「日本人創新的規模和精確的程度令人欽佩」。安倍晉三則回應說,「印度在我心中有特殊的位置,我急切等待你本周末抵達京都」。法新社稱,莫迪與安倍有著不同尋常的密切關係。
  • 與蔡英文劃清政治界限 安倍小心呵護中日關係
    美國川普政府推翻前政府「經濟圍堵」中國的策略,毅然宣布退出TPP,在安倍看來,川普政府是靠不住的。資料圖:5月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東京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圖源:中新社)中國南海新聞網5月23日電 據菲律賓《世界日報》23日消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此前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訪問日本,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時隔八年後重啟赴日訪問的。報導指出,從此次李克強總理赴日的一些細可以看出,安倍是有意修復中日關係的。
  • 印度全國大亂,莫迪眾目睽睽之下,又突然摔倒在地上!
    比如,本來,按照安排,12月15日到17日,也就是莫迪摔跤的那幾天,安倍是要來印度訪問的。這本是一次精心計劃的訪問,安倍到訪中國前,先去印度交交心。安倍訪印的一項重要活動,要前往印度東北部,向和平紀念碑獻花。70多年前,日本入侵印度,曾在那裡與英印軍隊發生激戰。
  • 安倍訪美「釣魚島」計劃鎩羽而歸,中美日關係將更趨微妙
    中、日、美三國之間的關係將會變得更加微妙。「父子兵」變「兄弟連」,安倍取得預期成果在首腦會談結束後的聯合記者會上,川普強調了強化日美同盟關係的重要性。川普稱日美兩國是「重要的同盟國」,日美同盟是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基礎。
  • 鳳凰駐日記者李淼:安倍接班人可能不是親華派,但中日關係惡化概率...
    2020年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突然宣布辭職。引發廣泛關注和眾多猜測。那麼安倍所說的健康問題是確有其事還是僅為託辭?安倍的執政可能留下何種遺產?自民黨內誰是安倍的繼承者?中日關係在後安倍時代走向如何?
  • 安倍訪問美國哈佛等名牌大學 宣傳日本科技水平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4月28日報導,正在訪美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當地時間27日上午訪問了位于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強調美日關係的重要性並宣傳日本強大的科技水平。27日,安倍在哈佛大學的甘迺迪政治學院發表了演說,對「安倍經濟學」進行說明並接受廣大學生的提問。
  • 日媒:蔡英文在下榻飯店與安倍「不期而遇」
    原標題:日媒:蔡英文在下榻飯店與安倍「不期而遇」蔡英文參觀東京大田批發市場,試吃葡萄。(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原標題:日媒報導蔡英文密循「李登輝模式」悄會安倍中國臺灣網10月8日訊 民進黨2016參選人蔡英文赴日訪問第三天,上午拜會民主黨、下午參訪東京大田中央批發市場。
  • 川普首訪印度:與莫迪的「化學效應」難掩美印利益分歧
    艾哈邁達巴德是莫迪的故鄉,世界多國領導人在訪問印度的旅程中都曾到訪此處。川普印度之行首站從這裡開始,無疑是在展現莫迪與川普間的「密切關係」。2月24日,在印度艾哈邁達巴德莫特拉體育場,印度總理莫迪(前右)與到訪的美國總統川普(前中)及其夫人梅拉尼婭(前左)參加歡迎活動。
  • 歷任中國總理訪印:周恩來四訪經歷兩國關係起伏
    從1954年到1960年的6年間,周恩來曾四度訪問印度。  1954年6月,周恩來總理在日內瓦會議休會期間,按毛澤東主席的指示,第一次訪問了印度。這次訪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關注,人們紛紛猜測新中國能否化解印度對邊界問題的誤解。訪印期間,周恩來與尼赫魯進行了6次正式會談。這次訪問的一個成果是,兩國總理重申了指導兩國關係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 中日關係迎來轉折?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第一個外交電話沒有打給川普!中方什麼態度?
    中美同盟關係的不斷加強,使得日美關係更加複雜。由於日美同屬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日美關係突破了傳統的雙邊關係,成為「世界中的日美關係」。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對美國的依賴,日本十分重視對外戰略空間的拓展,不斷加強與印度、澳大利亞的雙邊合作就是突出表現。菅義偉認為,在日美關係發展的大背景下,與澳大利亞等「印太戰略」成員國合作是確保日本國家安全的關鍵一步。他在電話中對澳大利亞說。在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四個國家中,日本在製造業中佔據了中高端的位置。
  • 印軍再次非法越線,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請願發起人控訴,北德克薩斯州大學於8月26日突然通知終止與獲得CSC(國家留學基金委)獎學金的中國訪問學者的關係,要求他們在一個月內離境。值得注意的是,爭議源頭來自一封電子郵件,學校並未在官網和官方帳號發布正式通知。
  • 外媒:安倍辭職給美日關係帶來風險
    ,還曾在歐巴馬(Barack Obama)擔任總統時與後者一同訪問廣島和珍珠港。 安倍晉三在推動美日關係近八年後因健康原因辭職,他的離任將成為日美關係最大的風險之一,兩國目前正在應對中國的軍事擴張,並且正在就續籤一項協議進行談判,根據這項協議,東京方面需分擔駐日美軍費用。 據日方透露,東京時間周一,安倍晉三與川普通了一次電話,相互感謝了彼此的信任和友誼,這是川普任總統以來第37次與安倍晉三通電話。
  • 「印太」 的建構與亞洲地緣政治的張力
    因此,在2016年9月召開的東協峰會上,安倍就「印太戰略」向莫迪進行說明,並稱「印度是連接亞洲和非洲最重要的國家」,希望「日印緊密攜手,推動這一構想的具體化」。印日的攜手事實上共同推動了「印太」為美國川普政府所接受。   「印太」概念的討論和流行,恰逢美國歐巴馬政府出臺並推行「亞太再平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