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和體徵,黃疸的主要症狀就是皮膚變黃,有許多疾病都有黃疸的症狀,黃疸並不會傷害身體,那麼請問什麼是黃疸?新生兒黃疸多久能退?新生兒黃疸吃什麼藥?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什麼是黃疸
黃疸又稱黃膽,俗稱黃病,是一種由於血清中膽紅素升高致使皮膚、黏膜和鞏膜發黃的症狀和體徵。某些肝臟病、膽囊病和血液病經常會引發黃疸的症狀。通常,血液的膽紅素濃度高於2-3mg/dL(34-51)時,這些部份便會出現肉眼可辨別的顏色。
黃疸的症狀
基本症狀
1、皮膚、鞏膜等組織的黃染,黃疸加深時,尿、痰、淚液及汗液也被黃染,唾液一般不變色。
2、尿和糞的色澤改變。
3、消化道症狀,常有腹脹、腹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洩或便秘等症狀。
4、膽鹽血症的表現,主要症狀有:皮膚瘙癢、心動過緩、腹脹、脂肪洩、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頭痛等。
患者可以表現出食慾減退、噁心、厭油膩、疲乏無力、尿黃如茶、肝區疼痛、發熱、少數重型肝炎病例可見腹脹、少尿、出血傾向等症狀。
伴隨症狀
1、黃疸伴發熱見於急性膽管炎、肝膿腫、鉤端螺旋體病、敗血症、大葉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可先有發熱而後出現黃疸。
2、黃疸伴上腹劇烈疼痛可見於膽道結石、肝膿腫或膽道蛔蟲病;右上腹劇烈疼痛、寒戰高熱和黃疸為charcot三聯症,提示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持續性右上腹鈍痛或脹痛可見於慢性膽囊炎、病毒性肝炎、肝膿腫或原發性肝癌等。
3、黃疸伴肝大,若輕度至中度腫大,質地軟或中等硬度且表面光滑,見於病毒性肝炎急性膽道感染或膽道阻塞。明顯腫大質地堅硬表面凸凹不平有結節見於原發性或繼發性肝癌。肝腫大不明顯而質地較硬邊緣不整表面有小結節者見於肝硬化。
新生兒黃疸多久能退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一般不深,發病時間和消退時間如下:
1、黃疸一般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
2、黃疸逐漸加深,在第4-6天達高峰,以後逐漸減輕。
3、足月出生的新生兒,黃疸一般在生後2周消退,早產兒一般在生後3周消退。
病理性黃疸是由於疾病所引起的,使膽紅素的代謝出現異常,它發生在新生兒的特定時期,使生理性黃疸明顯加重,並與生理性黃疸相混淆,給黃疸的診斷造成了困難。病理性黃疸的發病時間和消退時間和生理性黃疸不同:
1、黃疸出現時間過早,於生後24小時內出現。
2、黃疸消退時間過晚,持續時間過長,超過正常的消退時間,或黃疸已經消退而又出現,或黃疸在尖峰時間後漸退而又進行性加重。
3、黃疸持久,出生2-3周後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或減輕後又加深。
新生兒黃疸20天不退怎麼辦
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如果是生理性黃疸是不需要治療的,如果是病理性黃疸的話主要的治療方式是照藍光,所以必須到醫院兒科就診後治療,並複測經皮測膽紅素了解治療效果。病理性黃疸不論何種原因,嚴重時均可引起核黃疸,其預後差,除可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外,嚴重的可引起死亡。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新生兒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黃疸,4—5天後最明顯,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況良好,無不良反應,稱「生理性黃疸」,早產兒黃疸可持續到14天消失,
新生兒母乳性黃疸:黃疸開始時間為生後4—7天,持續2個月左右,以非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無臨床症狀。
新生兒病理性黃疸:黃疸出現得早,生後24小時內即出黃疸。黃疸持久,出生2—3周後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或減輕後又加深。黃疸程度重,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於12—15毫克/公升。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者。有體溫不正常、食慾不佳、嘔吐等表現者。
新生兒黃疸吃什麼藥
1、西藥
(1)葡萄糖及礆性溶液:葡萄糖可供給黃疸寶寶熱量,營養心、肝、腦等重要器官,減少代謝性酸中毒。
(2)血漿或白蛋白:供給與膽紅素聯結的白蛋白,可使游離的非結合膽紅素減少,預防膽紅素腦病。
(3)酶誘導劑:能誘導肝細胞滑面內質網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結合膽紅素。
(4)腎上腺皮質激素:能阻止抗原與抗體反應,減少溶血;並有促進肝細胞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對膽紅素的結合能力。
2、中藥
(1)消黃利衝劑:茵陳9g,桅子3g,大黃3g,茅根10g,金錢草6g,茯苓6g。
(2)茵陳蒿湯:茵陳1.5g,梔子9g,制大黃3g,甘草1.5g。
(3)三黃湯:黃芩4.5g,黃連1.5g,制大黃3g。
結語:黃疸是常見症狀與體徵,其發生是由於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得了黃疸要及時治療,上文詳細的講訴了什麼是黃疸,新生兒黃疸多久能退以及新生兒黃疸吃什麼藥,希望大家能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