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一下陳興博,你會搜到以下豪華個人簡介:男,1981年生,嘉蘭圖產品設計研究院總監、WACOM中國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燕山大學研究生院客聘導師、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研究生客座教授。曾主持完成Motorola、GE、Spacelabs、Philips、SIEMENS、Whirlpool、Panasonic、華為、中興、TCL等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的產品設計與設計策略諮詢服務。並榮獲全球設計大獎紅點(Red Dot)「至尊獎」、iF產品設計金獎、拉斯維加斯ICES——設計與工程獎創新獎、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等。
作為在中國IT產品工業設計領域的頂尖設計師,陳興博現在還有一個新的身份——堅果智能影院CEO。在2016年4月29日堅果新品發布會現場,我對他進行了專訪。作為設計師出身的CEO,陳興博少了西裝革履的商務精英範兒,從髮型到服飾都彰顯著來自設計師的獨特氣質,關於這個feel,相信你懂的。一開口,流利的東北普通話瞬間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一個有著十幾年豐富經驗的知名設計師,為什麼會選擇從偏感性的設計工作轉型為需要理性的智能硬體創業公司CEO?這是不是挑戰自我的一種必然選擇?
圖:堅果智能影院CEO 陳興博
從設計師到CEO,轉型?並沒有
很多人都認為陳興博轉型成功,個人職業生涯從專業序列頂端直接轉向管理序列頂端,完美的人生通道切換。陳興博回答很直接,沒有轉型,沒有轉行。從設計公司的專職設計師到創業公司的CEO,我依然從事著設計工作,只是設計主體變了。以前設計IT產品,現在設計一家公司,設計公司制度,設計公司發展方向(包括人力制度,怎麼讓員工更開心)。以前專注產品設計這種很具體的工作,而現在需要用更多時間幫助公司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用他的話說,作為CEO,設計出身的背景可以快速抓住企業的「靈魂」,而這有助於縮短很多決策的過程。
講真,設計師可以拯救一家公司
正如本文的標題,「設計拯救一家公司,這不是傳說」。在跟陳興博交流之前,相信沒有人能想到設計的力量如此之大。但當我聽到堅果G1誕生始末後,毫不猶豫用了這個標題。因為這並不是傳說。
很多創業公司的轉機都是從一個雪中送炭的投資人開始的,不過堅果經歷的不太相同。作為2011年創業的一家智能硬體公司,堅果創始人胡震宇在瀕臨破產之際,通過私人關係找到陳興博,提出了智能投影機設計需求,卻被告知需要為設計支付50到100萬元(陳興博補充說道,其實並沒有這個市場價,主要是不想做私單,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回家還要加班。而且私單也都是公司客戶介紹來的,把公司獲取的資源變成自己盈利的途徑,這違背了陳興博的為人準則,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婉轉的拒絕胡震宇)。不過沒想到胡震宇更直接,沒錢(陳興博說當時我就驚呆了,沒有錢你還這麼理直氣壯),如果你不設計,我的公司就死了。你設計,我就能活。聽到這番直白的表述,陳興博說瞬間自己責任感爆棚,作為一個設計師,如果能拯救一個企業於水火之中這是非常榮幸的一件事,也是個人價值最大化的時候(因為通常設計師的工作是錦上添花,很少能夠有機會做到雪中送炭的)。為了更形象表述兩位創始人的性格特徵,以下摘選一小段對話。
老胡:你有多大的把握能做好?(畫外音:公司的希望就靠你了)
陳興博:百分百。
老胡:你也不謙虛點。
陳興博:我已經打五折了,百分之兩百也是謙虛。一天之後答覆你。
在這一天的功夫,陳興博研究了投影行業。用他的話說,如果其他某些行業有大師級的設計師(比如建築領域)真比不了,投影行業太容易挑戰了。困難在於突破自己,而不是超過某個競爭對手的設計。為什麼堅果設計可以做到讓人眼前一亮?陳興博說,我天天折磨老胡,這種設計行不行?如果說不行,要麼你(老胡)走,要麼我(陳)走,創始人團隊走一個公司就倒閉。正是通過這種不斷的磨合過程,最後做產品技術出身的老胡向設計出身的陳興博妥協了,然後就誕生了顛覆投影機行業工業設計的圓形堅果G1。也是因為G1,火樂科技獲得由達晨創投、IDG資本、StarVC聯投的6000萬元人民幣救命錢,堅果,活下來了。
圖:改變堅果命運的經典設計作品 G1
自High,中國工業設計師的苦逼人生
在IT硬體領域,堅果智能影院有陳興博、錘子手機有李劍葉擔任主創設計師,而這樣的人在中國鳳毛麟角,為什麼?陳興博說,因為大家都轉行了,做平面設計,做裝修了,只有極少數在堅持做工業設計(被大公司收編麾下)。嘉蘭圖(是唯一一家獨攬Red Dot至尊獎、IF金獎、IDEA設計獎等國際頂級設計大獎的本土設計機構,創建於2000年,總部基地位於深圳)時期,陳興博有十幾年的專業設計經驗,拿了無數國內外設計大獎,已經做到老闆之下,但月薪依然只有一兩萬。去堅果之前,陳興博做的一個項目甚至拿不到完整的一個月工資。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中國工業設計公司也很苦,一個需求5萬,一個8萬,一個10萬,都是設計師一個一個熬夜加班做出來的。結果客戶說我又有一個想法,全改了。一句話總結,中國工業設計師都過著非常苦逼的人生。
儘管設計師的生存環境如此艱辛,但陳興博說自己堅信厚積薄發。用他的話說,35歲以前,掙錢跟我沒關係,只要夠吃喝,夠生活下去就行。買服飾不一定要LV(主要LV太土,穿自己設計的鞋,你們都買不到)。我有我的樂趣,一種設計師能產生共鳴的自high模式。當然很多人有不同的想法:開設計公司,讓別人加班創造剩餘價值,而沒有人去關注設計怎麼能做下去,怎麼能提高自己的設計能力。
陳興博說,在中國我這樣的人被稱作頂尖級工業設計大師、資深設計師,而出國之後,入門級都達不到(此處可理解為自謙)。國外70多歲的設計師比比皆是,從業經歷會有四五十年之久,他們把設計當做一種信仰,一種畢生的追求,會不停投入精力去鑽研。而反觀國內,太需要營造一種尊重專業、尊重設計師的環境,這樣才能讓設計師們能夠心無雜念,安心去做設計。
http://projector.zol.com.cn/581/5816068.html projector.zol.com.cn true http://projector.zol.com.cn/581/5816068.html report 4678 百度一下陳興博,你會搜到以下豪華個人簡介:男,1981年生,嘉蘭圖產品設計研究院總監、WACOM中國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燕山大學研究生院客聘導師、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研究生客座教授。曾主持完成Motorol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