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項目已經過剩,為什麼特色小鎮失敗的概率是90%?

2020-12-14 騰訊網

眾多房企紛紛搶佔特色小鎮的風口,但至今並沒有哪家是特別成功的,都處於探索中。「房地產公司做特色小鎮,基本上失敗的概率是90%。」來自深圳華僑城文化集團總經理胡梅林近日直言。

一、失敗的原因

各地政府和開發商紛紛策馬揚鞭,以頭也不回的速度,站上風口。兩年時間過去了,大家開始發覺,對於「特色小鎮」其實並不了解。

最大的原因:

1. 盲目跟風,對行業解讀不夠。

2. 對政策解讀斷章取義。多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打擦邊球的心態讀政策。

3. 一心想從政府那撈政策福利和補貼。對項目真正運營和產業培育忽視。

4. 一心想賺快錢,以小鎮的由頭拿地開發。心根本就不在特色小鎮上。重心只盯在地產開發部分上。掛羊頭賣狗肉。

5. 很多項目根本就不具備開發小鎮的條件。因地域指標,強加特色小鎮帽子上去,最後形成四不像。

6. 政府的職能沒有發揮到位。作為主導對,沒有參與其中,多數扮演的是旁觀者角色。以政策為誘導,以市場為試驗田試了就有答案了。做產業培育不能只是給政策這麼簡單。要融入其中合為一體。敢於同企業共舞。

7. 多數投資人急於報建審批,沒有做項目策劃,先做個規劃忽悠政府。最後還是自己挖坑自己跳。項目的投資邏輯都沒有搞清楚。就想開工建設,最後進退兩難。

國家發改委給小鎮的開發指導方向是:聚集特色產業,融合文化、旅遊、社區等功能的創新創業發展平臺,打造特色小鎮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現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舉措。

二、文旅項目的種種誤區

文旅和小鎮成為了當下旅遊圈內的明星,幾乎是遍地小鎮遍地文旅人。要問一句文旅是幹什麼的?應該會有很多種答案,但是真正能夠解釋清楚文旅到底是什麼的應該寥寥無幾。常規的說法就是文化和旅遊,但是涉及到業務範圍的時候,你會發現,文旅公司幾乎什麼都能幹。所以說文旅是神奇的文旅,暫不糾結文旅到底是什麼,單就看各種文旅小鎮的冷冷清清,便足以讓人不寒而慄。

01、文化不一定是旅遊文化

中華文化五千載,凡是 「過去時」的故事都可稱之為文化。文化的傳承更多的是對過往的追思和生活經驗的積澱。而旅遊文化更多的是一種娛樂文化。大眾的出行是為了尋找新奇,探尋心情的愉悅。在旅遊的大概念下,對於旅遊文化的認知,幾乎是一種混沌的狀態,什麼文化都能夠登上旅遊的舞臺。

隨著文化和旅遊部的成立,文化更是被推崇為旅遊的先導。各地為了爭搶所謂的文化地標(某某名人故裡、某某事件發生地等),可謂是費盡腦汁。在眾多的「文化」景區的加持下,很多被遺忘或者被淘汰的所謂「文化」又開始大面積復甦,有很多的「文化」可能都無人知曉。

一個個文旅項目在大風口上借著「文化」的翅膀起飛,在起飛前都是信心滿滿,飛起來了感覺良好,但當風力減弱想著陸的時候才發現,飛起來不是因為「翅膀」好,而是因為風太大了。文化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故事的傳承,有好有壞、有喜有悲。旅遊的文化更多是輕鬆愉悅或者感官刺激性的,所以說旅遊文化是一種文化,而不能說文化就是旅遊文化。

02、跨界慣性造就的悲哀

中國旅遊高歌猛進,幾乎攻陷了美麗中國的每一寸國土。看似規模龐大,但真正的旅遊人卻是真心不多,絕大部分都應該是跨界群體。房地產商和礦老闆應該是文旅產業最大的投資人群,但是這樣的一個群體卻不懂得遊客的需求,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思維去推進項目的打造,放幾個機械遊樂設備,弄個無動力樂園,就認為是做旅遊了。

傳統產業的發展是高度成熟的,可以說每一步都是模塊化推進的定式。做好旅遊不能長期高居廟堂,要不斷地去了解遊客的心,了解社會環境的各種變量。這種適應學習的變量,更多的是這些傳統老闆永久的痛。

因為做好旅遊,更多的是經驗的預判和學習力的不斷填充。資金雖然重要,但卻掌控不了項目的生與死。定式思維成就了很多成功的企業家,但是所謂的文旅產業卻無法用定式思維去攻破。過去的慣性思維,在步入旅遊行業時就應該自主嘗試去打破,否則前路必然多險阻。

03、地產的配套和旅遊引爆

文旅的大主業應該就是我們看到的各種小鎮了,都是真金白銀的傑作,但卻生機不高。文旅小鎮熱,看上去是文旅產業的大發展,其實和當初各個地區的造城風潮如出一轍,是病。只不過是披上了一個旅遊的外衣,說白點還是在蓋房子。只是這個房子的區位優勢不太明顯,大都蓋的比較偏僻,這也就給投資人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何把房子賣出去的解決方案,讓旅遊成為了首選的嫁衣。

文旅項目的景區化,成為了很多項目賣房的核心模式。但是我們發現,這些文旅項目的景區化,更多的是在考量住在這裡的人的需求,而不是考量人為什麼來的問題,這也是地產的配套思維。如果項目有著很好的區位優勢,配套思維無可厚非。

旅遊做出了人氣,才能活下去,才能談文化。做好旅遊,每一個項目都要做到獨立引流,也就是引爆思維,旅遊第一個要解決的是人為什麼來的問題,而不是地產思維第一個要解決的是來了玩什麼的問題。因為解決了人為什麼來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人來了玩什麼的問題;但是解決了來了玩什麼的問題,卻不一定解決了為什麼來的問題。

04、政績需求的盲目引導

傳統產業的持續走弱,讓很多傳統政績越發難以實現。跟隨政策引導,無非成為了最好的政績獲取方式。這也讓很多地方傾盡全力去引導文旅產業的布局,但未來如何活下去、活得好的思考卻被誇大的風向快速掩蓋。

大部分的文旅投資人在投資之前都沒有接觸過旅遊行業,進入這個領域也是因為急於轉型和政策風向引導。因為不了解,也就更容易被忽悠。其實這也是一個互相忽悠的過程,企業想套取政策紅利和套取土地資源;地方則想套取投資提升政績。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互相利用關係,但卻忽略了市場的作用和價值。地方獲取了投資,自然有了政績,但是企業雖然拿到了資源,但是沒有市場人氣支撐的資源,可能還比不上一個垃圾場的價值。

05、跟風跟出來一堆「文旅垃圾」

在國內有一個很好玩的現象,那就是「只會行動不懂思考」。你只要敢說也就有人敢信,很多的項目可行性論證所用的數據其實都是一些人的無心說辭或者拍腦袋拍出來的。一個人說沒什麼、十個人說也沒什麼、一百個人說也沒什麼,但當十萬個人、百萬個人說出來的時候就足以創造出「偽真理」,讓很多外行盲從。

一個特色小鎮叫特色小鎮,一千個特色小鎮還能叫特色小鎮嗎?一個文旅項目看似不錯,但遍地都是一樣的文旅項目時,文旅的優勢又在哪裡呢?一樣的山、一樣的水、一樣的房子、一樣的套路,本想套路別人,到最後才發現自己一直在套裡。我們一直在強調減產能,現在的文旅產業又何嘗不是低質量的產能過剩呢?再不處理一下,「文旅產業」又如何保證不變成「文旅垃圾」呢?

看著旅遊的火熱發展,誰都想搭上一程分得紅利,感覺旅遊賺錢比較簡單,也就出現了前赴後繼的景象。其實一切都假象,旅遊雖然是低門檻,但是走一段你會發現水下溝壑縱橫,很多人也就是死在了這些看不到的「溝壑」裡。文旅的發展,一切要以旅遊為先,輕視了旅遊,自然被旅遊輕視。文旅只是一個概念,旅遊才是入地的根基,沒有「真旅遊」的文旅,不是「騙局」都難。

三、文旅項目投資開發失敗的6大原因及拿地環節要避免的3個坑

1、投資是否賺錢 70%靠拿地

旅遊投資界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叫「投資是否賺錢,70%靠拿地」。首先要明確什麼土地能夠用,什麼土地不能夠用。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分為宅基地、經營性建設用地、公共設施和公益性建設用地三類。宅基地的使用對於旅遊開發來說是最具有商業價值的。目前它有兩種使用方式,第一種是宅基地「三權分置」,「三權分置」的政策從承包地應用到宅基地上了,宅基地既保留了原來的體制,又可以盤活用足城市資本,也可以進行經營,可以直接進行特色小鎮、民宿等旅遊開發利用。例如浙江桐廬,就是首先把宅基地確權,農民把宅基地賣給村集體,村集體和城市資本合作共同開發民宿。第二種方式就是國務院一號文件所提出的「允許利用宅基地建設生產用房「,將零散的宅基地集中起來之後,做田園綜合體或者特色小鎮的產業用地。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是指在符合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允許存量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同等入市、 同權、同價。入市需符合以下條件:一是必須是在33個土地改革試點縣市才能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二是擬入市用地必須是建設用地,農田等其他非建設用地是不能入市的;三是擬入市用地必須符合城鄉規劃;四是擬入市用地出讓用途有限制,正常是只能作為工作、商業、倉儲等經營性用地,不得用地房地產開發。

當前來說比較成功的幾個案例,都是在宅基地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這兩塊來做的突破。這兩塊地的改造,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線二線城市或者核心城市,三線強城市的一些中心城市周邊。

農林用地主要包括國家林權用地和村集體林權用地。無論哪種用地,都要明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林業設施用地不超過10畝。這是一個巨大的坑,例如,有1萬畝的森林,那麼3%的林業用地換算下來是多少?很多人理解是300畝建設用地,其實是不是這樣的,它有一個上限。

除了以上幾種地外,在整個旅遊開發中最好用的地是什麼?四荒地。具體為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未利用的土地。國家基本上圍繞著一個政策:誰治理誰使用誰保護誰受益,允許「四荒」使用權一定50年或更長的時間不變。

另外,一定要注意生態保護紅線和土地使用年限的問題。

生態保護紅線指在生態空間範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 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通常包括重點生態功能區域以及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的區域,禁止進行工業化和城鎮化開發,從而有效保護我國珍稀、瀕危並具代表性的動植物物種及生態系統,維護我國重要生態系統的主導功能。紅線一定不要碰。

耕地的承包期一般是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一般是30年-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一般是30年-70年,經國家同意可以延長。

有一招可以解決「土地坑」,那就是做所有的文旅項目投資,去看它的土地利用規劃圖和土地使用生態紅線保護圖。

2、村支兩委是解決矛盾的關鍵

第二個比較大的坑就是「人坑」。項目在整個操作過程中經常會有很多矛盾,也許是與村民的矛盾,也許是與村支部、村委會(以下簡稱「村支兩委」)的矛盾。解決這些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與村支兩委搞好關係。

村支兩委在項目開發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項目開發中,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村民對補償費用不滿意、村民要參與項目施工、材料供應、村民要參與管理任職、村民要強制承包經營等,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將村支兩委作為唯一的對接輸入口、輸出口。

可以與村支兩委籤署協議,將一些對村民的約束條款寫進協議,例如,一不準對前期的補償有異議、二不準參與施工和材料的供應、三不準參與項目的非合理化的任職要求、四不準強制經營。同時,也要將村民的權益也進去,保障村民的權益。

另外,要明確政府的責權,主要包括規劃審批、立項、土地指標的調配等。

3、項目開發 測算先行

在整個旅遊開發環節當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投資成本的測算和投資盈利模式測算。

很多投資商在進行成本測算時,只測算了建設成本,其實在整個旅遊投資中,建設成本只是七大成本之一。另外六大成本分別為:資金成本、稅費成本、招商成本、人員成本、辦公成本、營銷成本。

在進行測算時,首先要去做總投資測,然後,要把項目分成幾個小項目,進行單個小項目測算。只有這樣才會知道每個小項目要花多少錢、要怎麼掙錢、哪些項目會盈利哪些項目會虧損。另外,要測算出項目運營一年的成本是多少,只有把成本測算出來你才能夠知道一年來多少遊客才能達到營收平衡。

我們曾為四川某個山水景區做過一個市場調研報告,將大的項目分為了七類小的旅遊業態,然後與川渝兩地的七類旅遊業態的實際經營數據做對比。在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數據來源問題,我們一般會要求拿到景區的門禁數據,這個數據是最真實的,並且是人數而不是人次。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淡旺季。總之,做旅遊投資要拿到一線的真實數據。

最後總結一下文旅項目投資開發失敗的六個原因:

1. 跨界投資。目前,很多業外資本進入文旅產業,特別是在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項目上。這些業外資本因為不了解文旅行業的政策底線、土地限制和開發壁壘,造成了大量的戰略誤判。

2. 迷信政府口頭承諾,草率拿地,導致某些指標或土地性質調整無法落地的情況。

3. 盲目自信,拍腦袋決策,跟著感覺走。業外資本的大佬在各行各業都取得過成功,他們來到旅遊行業,看到中國旅遊界的當前項目情況,覺得這些項目太差,就拍腦袋決策跟著感覺走,其實只要一開工就能發現問題。

4. 錯誤估算投資成本,以為花點小錢就能成功,錯誤地預估投資成本和投資利潤或者存在盲目的自信。

5. 缺少盈式,前期投入無法平衡。很多旅遊投資偏重空間規劃和業態規劃,忽略了項目的盈利模式,或者是賭政府給的平衡用地。

6. 重建設、輕運營,認為項目建好就能招到商,就會有遊客來消費、來買單,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誤區。

資料來源:半農學院

註: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如內容或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後臺,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相關焦點

  • 峨眉文旅項目新IP:高橋小鎮田園牧歌
    位於峨眉山市高橋鎮的高橋小鎮,總規劃佔地面積近2000畝,總投資100億元,是峨眉山市打造的文旅項目新IP,同時也是助力峨眉山市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的又一力作。日前,記者從項目現場獲悉,該項目正在加速住宅區、商業區和觀光農業區打造,預計今年6月底,將會有連片的水稻農業景觀呈現在遊客面前。
  • 華誼小鎮實景曝光!金陵小鎮迎新進展!江寧6大文旅項目在加緊建設
    建成後,將由華誼兄弟實景娛樂負責主導運營,定位為長三角區域頂級配置的影視特色小鎮,預計將吸引每年300萬人次的遊客量。不僅帶動江寧片區乃至全市文化產業的發展,還將成為城市電影文化旅遊的又一張特色名片。目前,華誼小鎮一期星影廣場已經建成,濃濃的民國風情,臨湖而建,風景優美。
  • 北京天風文旅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深入梳理打造普禪山特色小鎮
    縱觀我國特色小鎮的發展模式,北京天風文旅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遵循綠色可持續發展原則,改變以往旅遊只是遊山玩水的普通形式,精心布局普禪山天風特色小鎮。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特色小鎮發展之路,為特色小鎮的發展擴寬新的思路。
  • 偉光匯通旗下13個運營小鎮全部重新開業,文旅項目恢復正常運營
    4月22日,偉光匯通集團總裁王軍受邀參加由經觀新聞、經濟觀察網、經濟觀察報主辦的藍籌名人堂系列對話,王軍在活動中與經濟觀察報主編進行了《文旅地產何處去》在線分享。1經濟觀察報:據了解,目前,偉光匯通旗下13個文旅小鎮已經恢復運營狀態,請問,在疫情期間,這些小鎮經受的影響何如?
  • 又一個文旅綜合項目 海棠樹藝小鎮動工
    中宏網河南9月27日電 9月26日,海棠樹藝小鎮奠基儀式在示範區韓董莊鎮大董莊村舉行。示範區領導王長會、王相民、韓衛軍出席奠基儀式。近年來,韓董莊鎮依託沿黃旅遊觀光資源,以重大文旅項目為抓手,積極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提升文化旅遊產業集約化、品質化、生態化發展水平和能力,全力打造文旅產業新典範。海棠樹藝小鎮是以花木樹藝觀光旅遊為特色的旅遊項目,也是韓董莊鎮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和文化旅遊融合式發展的重點項目。
  • 偉光匯通王軍:文旅產業小鎮更需要運營邏輯
    偉光匯通集團總裁王軍表示,2019年至今,已經有一批文旅產業運營商倒下,「很多文旅產業運營商都是開發企業的子品牌,所以部分文旅項目還是按照房地產開發的節奏在做,這可能是有些問題的,要做好文旅小鎮,必須轉變運營思路和商業邏輯,要有長跑的韌性和毅力,同時也要認清,文旅運營既是面向C端的生意,更是重視B端的生意。」
  • 【12月27-29北京】第15屆中國康養·文旅小鎮項目實操高端總裁峰會...
    針對康養·文旅行業面臨的問題,壹方城特別選擇不同類型最具代表性的案例,邀請康養·文旅小鎮一線實戰操盤手,從康養·文旅小鎮起源、投資運營模式、業態生態與產業孵化、產業規劃升級、產業運營、資源整合、文化挖掘與保護等方面,多維度共同探討康養·文旅小鎮的產業構建與操盤運營。還將實地考察奧倫達部落;燕達國際健康城等內容的轉型與創新模式。
  • 一個文旅投資失敗者的痛心感悟
    就旅遊業而言,掉進陷阱裡的人佔90%以上。別人成功,並不代表你就一定也能成功。你怎麼就比那些敗了的人強?但人們往往都很自信,認為自己比別人強。這是人性的特點。其實,別人的成功經驗,往往是在講故事,演繹的成分多,不一定真實。而且運氣的因素往往被忽視。 3 項目怎麼做,聽誰的?一般我們做項目,一是聽領導的,二是聽專家的,三是聽自己的。這都不行,要聽老百姓的。
  • 古山文旅休閒特色小鎮項目正式籤約
    5月20日,市人民政府、源福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古山文旅休閒特色小鎮項目籤約儀式舉行,項目總投資50億元,打造文化型旅遊目的地、湘西南旅遊集散中心以及最具活力的城市會客廳。邵陽市委常委、武岡市委書記侯文,市領導唐克儉、王小波、李永宏、範志鋒及金融機構負責人出席儀式。
  • 「特色小鎮」沒特色,首旅如家想做點不一樣的
    「今天中國的特色小鎮,大多數還是房地產驅動的,基本上就是圈一塊地,蓋一些房子。」首旅如家酒店集團總經理孫堅6月8日在蘇州舉行的「城市郊野休閒旅遊論壇」上表示。在他看來,中國的休閒旅遊已經進入3.0時代,人們去特色小鎮不是想去看房地產項目,而是想要感受有血有肉,有內容,有標籤和個性、用心的服務。為了迎合這樣的需求,首旅如家向市場交出的第一個試驗品是:如家小鎮。投資2000多萬元的如家小鎮已經於3月31日正式開門營業。
  • 法式田園牧歌登陸天府南,中法愛吉斯小鎮演繹文旅小鎮「四川樣本」
    對城市居住者而言,小鎮就是詩與遠方的終極形態;對城市建設者而言,小鎮又提供了城鎮化的理想藍本。坐標中國四川、天府之南,當四川首府、成都傳統主城區的土地開發量接近滿格時,所幸規劃者的如椽大筆往南一揮,萬畝土地橫空出世,讓成都這座新一線城市標杆與文旅小鎮的地理距離並不遙遠。目前看來,四川文旅產業的先行樣本已經呼之欲出——中法愛吉斯小鎮。
  • 永安上坪文旅康養項目正式啟動
    永安市城投集團、永安市上坪鄉政府 上坪文旅康養項目正式啟動 該項目依託1200米海拔特色和境內天寶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九龍竹海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優美自然景觀,結合在建的天鬥生態文明示範區項目、天鬥玄空文化園項目等集群效應
  • 謀劃「第二松山湖」,謝崗擬建文旅和科創小鎮
    「文旅」「科創」或將是未來謝崗鎮顯著特徵。該鎮擬規劃打造銀瓶山文旅小鎮和東部科創小鎮。銀瓶山文旅小鎮據近日發布的招標文件《東莞市謝崗鎮規劃管理所謝崗鎮銀瓶山文旅小鎮發展策略及城市設計工作服務、謝崗鎮東部科創小鎮發展策略研究及城市設計工作服務採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介紹,謝崗鎮位於東莞市東部組團最東邊,是深莞惠三市交界處。
  • 文旅融合,璧山將這樣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迎客廳」是休閒娛樂、放鬆身心的場所,而大力推動文旅融合就是建好「迎客廳」的重要抓手。 項目引領 豐富旅遊要素疫情之後,璧山區圖書館新館因其大氣的設計、舒適的環境,成為不少市民的「打卡地」,靜享閱讀的樂趣。
  • 大開眼界,多個景點、休閒農莊、特色小鎮項目進行現場推介
    圖片來源網絡12月27日下午,2019首屆全國休閒旅遊博覽會持續火熱進行中,來自湖南省內的湘都生態園、禾田居、湖南省文旅品牌ip孵化計劃、潯龍河、華誼兄弟(長沙)電影小鎮5個市州景點、休閒農莊、特色小鎮項目,以及來自江蘇的稻草人王國休閒旅遊工藝項目從區位優勢
  • 重點項目籤約落地 文旅消費新場景不斷湧現
    這一年,全省636個文旅重點項目籤約落地,12類文旅消費新場景不斷湧現,八大文旅產業發展模式不斷刷新,295.57萬處文旅資源得到認定,藝術創作、文旅產業等6個方面成果豐碩,兩批天府旅遊名縣、文旅特色小鎮、優秀龍頭企業獲得授牌……走進大會主題展,透視一年多來四川文旅融合發展,「六新」成績單引人注目。
  • 馬牧青 | 文旅投資:開發先定位,最怕一窩蜂
    其結果是:管理失位,決策失誤,定位失準,資源失察,投資失利,運營失當,項目失敗。時過境遷,現在看來,這種荒唐而扭曲的旅遊開發認知和行為,有過之而無不及。地產仍是主要目的,這也難怪,當前大背景下,開發者總要有利益平衡點;只不過,又添加了「文化」的噱頭,稱之為文旅地產;或者說的隱晦一下,叫文旅項目;或者靠一下政策,叫文旅小鎮或特色小鎮。
  • ...體驗佳——洛陽考察團考察學習建業集團文旅項目建設運營工作見聞
    從創新性演繹中原文明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到一處沉浸式電影潮玩地——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在過去的10餘年間,河南建業集團參與開發了多個文旅融合項目,轉型發展成果豐碩。在前不久召開的全省文化旅遊大會上,該集團作了典型發言。
  • 聚焦主業加快項目落地 華僑城以文旅助推國家戰略
    華僑城集團所做的,正是讓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並以文旅為主線串起景區、酒店、商業,踐行文旅融合、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在緊隨國家戰略的過程中,華僑城探索出「文化+旅遊+城鎮化」、「旅遊+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發展模式,加快地產項目周轉,聚焦主業,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集中到文旅產品的開發建設中。
  • 四川旅投集團亮相旅博會 這次籤訂了三大文旅合作項目
    會上,舉行了全省文旅重大投資項目籤約儀式。本次共有79個重大文旅投資項目集中簽約,場內外同步進行,籤約總金額3280億元,50個項目將於年內開工。 記者從四川旅投集團獲悉,四川旅投集團已與峨眉山市籤訂雲城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與峨邊彝族自治縣籤訂黑竹溝景區項目合作協議,與雅安市寶興縣籤訂寶興大熊貓旅遊合作項目。 記者了解到,雲城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佔地面積約1600畝。項目以模擬機體驗為特色,規劃設計,嫁接峨眉山天賦資源,形成優勢突出、配套完善的世界首座多入口式、複合式主題文旅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