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米蘭大學: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
據義大利《共和國報》12月9日報導,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12月初提取的一個四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
央視網報導截圖
報導稱,2019年11月21日米蘭一名四歲兒童出現感冒發燒症狀,11月30日由於嘔吐和呼吸困難被送往醫院急診,12月5日醫院提取其咽部分泌物後診斷為麻疹。
這份咽拭子樣本隨後根據麻疹防疫規定被低溫保存。近日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對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39份類似咽拭子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這名兒童當時已感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
新發現證實了其它研究,將疫情開始的時間從2月底往前拉到2019年秋季,當時在義大利北部城鎮科多諾(Codogno)發現了歐洲大陸的首批病例。
此前,6月發表的另一項研究表明,早在12月米蘭和都靈的汙水系統中就出現了這種病毒。
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此前的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病毒自去年9月就在義大利傳播。
義大利是受新冠大流行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自最初暴發以來,已有6萬多人死亡,感染了170萬病例。
德國病毒學家:全球正在傳播的新冠病毒99.5%來自義大利北部,而該變異毒株並非來自中國武漢。
據義大利《共和國報》11月28日報導,德國著名病毒學家亞歷山大·凱庫勒(Alexander Kekul)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全球正在傳播的新冠病例中,其中99.5%可追溯到來自於義大利北部的一種新冠病毒變異毒株,而該變異毒株並非來自中國武漢。
德國著名病毒學家亞歷山大·凱庫勒近日在接受德國ZDF電視臺採訪時表示,在全球傳播的新冠病毒具有多種變異毒株,而目前正在世界上傳播的99.5%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均可以追溯到義大利北部地區的一種病原體特定突變。這種病毒株被業內稱為G突變體。這種毒株是在義大利北部發展出了更具傳染性的特點,在產生基因突變後,其傳染性要比在中國武漢早期發現的病毒變異體更強。
凱庫勒是德國哈雷-維滕貝格馬丁·路德大學的醫學微生物學和病毒學教授,也是哈雷大學醫學微生物研究所所長,他在節目中還指出,區別在於,在武漢最初發現新冠病毒時,包括中國在內的全世界都不知道那是什麼;而當病毒在義大利北部蔓延時,義大利方面那時卻長時間忽視了來自中國的警告。凱庫勒教授還說,儘管中國發現了病毒,並發出了警告,還示範了阻止病毒傳播的方法,但其他國家並沒有及時的採用,這導致病毒的傳播沒有被阻止。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發布的一份新報告,新冠病毒最早在2019年11月底就在義大利傳播,這為其它一些表明新冠更早出現在歐洲的研究又增加了一份證據。
美國疾控中心:美國可能去年12月已有新冠病例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控中心11月30日發布的一份政府研究顯示,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出現在美國,這比中國正式發現新冠病毒提前數周,也比美國公共衛生部門發現第一例美國本土確診病例要早一個月。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控中心科學家發表在《臨床傳染病》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在美國紅十字會從全美9個州的居民那裡收集的7389個獻血樣本中,有106個發現了感染新冠病毒的證據。這些血液樣本由紅十字會在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期間收集,送至美疾控中心檢測,以查看是否有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在分析時,科學家們從12月13日至12月16日間,從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採集的39個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抗體。
作者寫道:「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於2019年12月就在美國出現,這要早於我們先前的認識。」文章也指出,這些發現表明12月中旬在美國西海岸就存在孤立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此外,從12月30日至2020年1月17日,科學家們在麻薩諸塞州、密西根州等地發現了67個帶有新冠抗體的血液樣本。
《華爾街日報》在文中指出,這一研究結果也顯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在中國境外出現的時間要早於先前的已知時間。例如,研究人員在對2019年12月27日法國住院患者的樣本進行回顧性分析時,也發現了這種病毒。研究反映出新冠病毒不僅可能比以前已知的更早在美國出現,而且研究人員也發現了證據,證明該病毒在美國的傳播比檢測結果表明的要廣泛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