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母乳餵養:母乳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既經濟又方便,是嬰兒理想的天然食品,初乳對孩子的健康和母親的恢復都有重要意義,是珍貴的「黃金營養」。初乳還具有促進孩子及早排出胎便,預防過敏的作用,有關研究表明,出生後半小時內吃不到初乳的孩子免疫系統往往發育不善,容易患各種疾病;而吃到初乳的孩子發病率較低。
①母乳的成分
(1) 水:87%
(2) 蛋白質:主要是乳清蛋白,必須胺基酸及乳糖較多,有利於腦的發育。
(3) 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母乳中的卵磷脂可促進嬰兒髓鞘形成及中樞神經系統發育。
(4) 碳水化合物:以乙型乳糖為主
(5) 礦物質:鈣磷比合適(2:1)
(6) 免疫物質;lgA、lgM等免疫球蛋白、生長因子、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免疫因子的含量也特別高。
(7) 維生素:除維生素D、E外均可提供,維生素K含量少,出生後需注射。
(8) 生長調節因子:牛磺酸、激素樣蛋白(上皮生長因子、神經生長因子),神經生長因子可以促進神經元生長和分化。
②母乳對母親的意義
(1) 餵哺初乳可使母親的乳頭儘早受到孩子吮吸的刺激,促進乳汁分泌,預防乳腺炎。
(2) 促進子宮收縮,有利於母親早日恢復,還預防產後出血。
(3) 建立母嬰間的緊密接觸,增進母嬰感情
二. 指導正確哺乳
(1) 時間:胎兒娩出後應儘早開始哺餵母乳,新生兒可在出生後15min~2h內儘早開奶。早吸吮是母乳餵養成功的關鍵措施之一。2個月內應按需哺乳;2個月後的嬰兒可3小時哺餵一次;3~4個月小兒夜間停一次,每日約6次;4~5個月後可減少至每日5次。
(2) 哺乳方法:①哺乳前,先給嬰兒更換尿布,母親洗手,清潔乳頭、乳暈。餵哺時一般採取坐位,一手懷抱嬰兒,使其頭、肩部枕於母親哺乳側肘彎部;另一手拇指和其餘四指分別放在乳房的上、下方拖住乳房,將整個乳頭和大部分乳暈置於嬰兒口中。當奶流過急時,乳母可採取食指、中指夾住乳暈兩旁的「剪刀式」哺餵姿勢;乳母先溼熱敷乳房,2~3min後,從外側邊緣向乳暈方向輕拍或按摩乳房,促進乳房感覺神經的傳導和泌乳。②哺乳時將乳頭及大部分乳暈送入小兒口中,每次儘量使一側乳房吸空後,再餵另一側,下次再從未吸空的一側開始哺乳。哺乳過程中隨時注意小兒吸吮吞咽情況。每次哺餵時間為15~20min;若一側乳房奶量已經滿足嬰兒需要,則可每次輪流哺餵一側乳房,並將另一側的乳汁用吸奶器吸出。每次哺乳應讓乳汁排空。③哺乳後將嬰兒豎抱,頭部靠在母親肩上,輕拍背部,使空氣排出,然後保持右側臥位,以防溢乳。
(3) 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①寶寶吃奶時的表現:一般吮吸2~3口就會吞咽一次,如果吞咽時間超過10分鐘一般都是可以吃飽的,通過吃奶時間判斷是否吃飽不準確,有的寶寶吃奶慢,雖然吃奶時間較長但是吞咽時間不足很有可能還是吃不飽。②觀察寶寶精神狀態:寶寶如果吃飽了會表現出滿足、喜悅的神情,有時會不自覺微笑,每次睡眠時間較長。睡不踏實,而且經常哭鬧 ,很有可能是沒吃飽。③觀察生理狀態:吃飽了大便每天會排3~4次,顏色呈金黃色(奶粉餵養的寶寶大便會呈淡黃色),有的寶寶大便次數少,但是只要顏色正常即可。寶寶吃不飽大便就會呈綠色(不是指胎便情況),而且小便量和次數都較少。
(4) 不宜給寶寶餵奶的時機:媽媽的乳汁也會隨著身體狀態的改變而改變①生氣時不宜餵奶:媽媽生氣時最好不要給寶寶餵奶,因為生氣會產生毒素,這些毒素通過乳汁傳遞給寶寶,容易使寶寶長瘡或生病。②運動後不宜給寶寶餵奶:媽媽在健身、疾步快走、性生活等劇烈運動後,身體內也會有熱毒,最好不要立即給寶寶哺乳。這時候的乳汁就是中醫說的「熱奶」,寶寶吃了這樣的「熱奶」後容易精神緊張、煩躁不安,嚴重時還會引起消化功能紊亂。③洗澡後不宜給寶寶餵奶:剛洗完澡的媽媽,身體也處於熱氣較盛的狀態,這時的乳汁同時也屬於「熱奶」,最好不要立即哺乳,等身體恢復常態,再給寶寶哺乳。
三. 人工餵養
1. 怎樣選擇奶粉?由於身體各系統沒有發育完善,消化功能比較差,最好選擇母乳化奶粉(配方奶),奶粉中的成分與母乳越接近,孩子越容易消化,餵養效果越好。
2. 挑選奶粉注意事項:①.看奶粉包裝物。產品包裝物印刷的圖案、文字應清晰,文字說明中有關產品和生產企業的信息標註齊全;然後是看產品說明,無論是罐裝奶粉或袋裝奶粉,其包裝上都會有配方、執行標準、適用對象、食用方法等必要的文字說明。 ②根據寶寶的月齡選擇不同月齡的寶寶,所處的發育階段不同,對奶粉的追求也不同。比如早產兒需要選擇具有治療意義的配方奶粉,1歲寶寶可以混著2段和3段奶粉一起吃。③不要頻繁更換奶粉的品牌。
3. 怎樣給孩子衝奶粉?
①洗淨雙手,拿出消過毒的奶瓶
②注意溫度:水溫保持在40℃左右。
③加水量:加入的水量根據嬰兒月份確定,嚴格按刻度線加水。
④加入奶粉,奶粉盒裡都有一個小勺,用小勺盛奶粉加入奶瓶,一般是一平勺對應30毫升水,一定按照奶粉的說明書進行加入,多少毫升水對應一勺奶粉!不要隨意加入奶粉!
⑤加入奶粉後,可以蓋上奶瓶蓋搖勻,但要防止奶水從奶嘴溢出,也不要太用力,要按一個方向進行搖勻!
⑥在給寶寶喝奶前,還要再試下奶水的溫度,可以把奶滴到手背,或把奶瓶貼到嘴唇測試!這樣寶寶的奶粉就衝完了,可以給寶寶喝了!
⑦喝完奶後,奶瓶要衝洗乾淨,有條件的可以再次進行消毒,晾乾後再蓋上奶瓶蓋備用,準備下次的衝奶!
4. 餵奶次數和餵奶量:按需供給,由於此時孩子胃容量較小,第一次餵奶可以先衝30毫升。餵奶時間及次數都不必固定,只要孩子發出飢餓性啼哭就就可以餵給孩子,基本上孩子會隔兩個小時左右吃一次。
5. 奶嘴的選擇:儘量選擇和乳頭相似的奶嘴,異戊二烯膠、矽膠做成的奶嘴沒有橡膠味,孩子一般容易接受。對於新生兒來說十字叉式開口既可以抵擋細菌侵入,又可以根據孩子的吮吸情況自動調節流量。
6. 奶瓶的清洗:每次餵完奶都要立即清洗奶瓶,防止滋生細菌,用清水衝洗乾淨或用奶瓶刷刷乾淨,瓶頸和螺旋處也要仔細清洗。
7. 清洗時把奶嘴翻過來,用奶嘴刷仔細刷乾淨,如果奶嘴上有凝固的奶漬,則可以先用熱水泡會,變軟後刷掉,靠近奶嘴的地方比較薄,清洗時動作要輕,注意不要讓其裂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