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首描寫春雨的詩,全詩四十字,處處透著對春雨的喜愛和讚美

2020-12-13 紹哥玩遊戲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人稱詩聖。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那個時期個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加上杜甫一直奉行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導致他的詩,風格多為沉鬱頓挫,憂國憂民之作。他同情人民,甚至情願為解救人民的苦難做出犧牲。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並以最普通的老百姓為主角,從老百姓的生活角度為出發點,為老百姓發聲。

不過雖然杜甫經常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為老百姓發聲鳴不平,但其時老百姓的生活也不是時時處處都是充滿困苦,有時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也能看到令人歡喜之事,比如,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首《春夜喜雨》就是杜甫以一個老百姓的角度來寫的,處處體現著杜甫對這場春雨的喜愛和讚揚。

杜甫一生坎坷,他的一句「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遊。」便是他一生漂泊不定真實原因的寫照。公元759年,他拋官棄職,舉家西行,幾經輾轉,最後到了成都,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 也稱「浣花草堂」。《春夜喜雨》便是杜甫在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 此時杜甫因陝西旱災來到四川定居成都已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因而對春雨之情很深,寫下了這首詩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全詩如下:

《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這首詩寫的是「雨」,是詩人描繪春夜雨景的一首千古名作。全詩從夜雨的各個方面展開描寫,處處透著詩人對於這場夜雨的讚美和喜愛之情。

我們來看一二句,第一句詩人一來就用了一個「好」字,直接讚美了這場夜雨,然後又用一個「知」字,把這場夜雨寫活,為什麼說這場雨好,因為這場夜雨仿佛知曉人們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時候悄然來臨。

第三四句,詩人從聽覺上描寫,接著「乃發生「繼續寫夜雨的好,春雨來了,在寂靜的夜晚,隨風而至,他悄無聲息,默默的滋潤著萬物,無意討好。春日的雨,多伴隨冷氣和狂風,異常兇暴,容易毀壞它物,而這裡詩人用一個「潤」字,就把夜雨溫柔和順懂得愛護的面貌表現了出來。而前後兩句中的「潛入夜」「細無聲」相互配合,更是把夜雨無私的精神體現的淋漓盡致。

第五六句,詩人緊承上兩句,從視覺上描寫夜雨,表現出了詩人面對這樣的好雨,希望它多下一會的思想感情。詩人唯願春雨下個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憂,推門而出,佇立遠眺,只見平日涇渭分明的田野小徑也融入夜色,漆黑一片,唯獨江上的江船漁火紅豔奪目,詩人通過江上漁火的獨明和到處漆黑一片的對比,襯託出了夜的黑,雨的密。烘託出春雨的繁密之景,夜越黑,代表著天上的黑雲越密,雲越密,春雨就下的越久。這兩句看似詩人只寫了夜雨的景,但讀完之後,不難想像,詩人在看到此景後是有多麼的喜悅。

最後兩句,詩人運用了聯想,詩人在目睹了這場珍貴的春雨後,心情十分愉悅,於是興奮地想到: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一定雜花生樹,一片「紅溼」,一朵朵紅豔豔、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

通過以上對詩句的分析,不難看出,杜甫是按這樣一條情感思路來構思行文的,即盼雨——聽雨——看雨——想雨。俗話說,「春雨貴如油」,不錯的,對於這珍貴如油的春雨,眾人皆盼,詩人亦然。而當春雨飄然降臨的時候,詩人更是驚喜不已,甚至臥床靜聽,徹底夜難眠,迫切希望它下過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於是輕手輕腳,推門遠眺,靜觀無邊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飄灑的春雨,作者又驚喜地聯想到第二天錦官城滿城春色。

詩歌意在盛讚春雨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這份對春雨的喜愛之情描繪得如此細膩逼真,曲折有致,這不能不令人驚嘆杜甫洞幽顯微,體物察情的藝術功力。

此文參考了百度百科,詩詞網,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杜甫的一首《春夜喜雨》,讚美了春雨潤物無聲、不求人知的品格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一詩生動、貼切地寫出了夜雨的特點,還寫出春雨之妙,是一首描寫春夜細雨的佳作。這是杜甫在草堂初期的作品。這段時期,他暫時從動蕩生活裡掙脫出來,生活比較安定舒適,心情也相對舒展愉悅,創作了一批富有閒情雅致的作品。本詩既詠物,也抒情,讚美了春雨潤物無聲、不求人知的無私品格,表達了詩人因雨落的歡喜。
  • 當杜甫遇上春雨,他會怎樣去寫,詩人想像中的「花重」該怎麼理解
    杜甫的五言律詩《春夜喜雨》,可以說得是一首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詩歌。詩作讀來朗朗上口,不管是在啟蒙讀本的唐詩中,還是在語文教科書中,這首詩歷來都是杜甫詩作中被入選的詩歌之一,也可以說《春夜喜雨》這首詩是杜甫詩中的名作。
  • 杜甫的這首詩一改沉鬱頓挫,對春雨極盡讚美
    詩人看到春雨是充滿喜悅的,不然也不會是喜雨,我們平時看到的春雨是還帶有一絲涼氣,我們也不會去仔細看春雨是如何的,又何來喜悅。但是杜甫說:這場春雨隨著春風在夜裡悄悄下了起來,滋潤著萬物沒有聲息。如此春雨,在詩人看來就是一位春天的使者,奉獻著自己的雨水,澆灌著萬物生長。 不光光是詩人開心,這也是值得農民們開心的事情,一年初始,一夜春雨,農作物也開始了生長。
  • 「杏花春雨」出自哪一首詩?如何成為描寫江南風光的佳句?
    然而,如今一提到「杏花春雨」,不少人會聯想到「杏花春雨江南」,腦海裡立刻湧現出小橋流水、百花綻放的江南風光,因而成為描寫江南春景的佳句。那麼,「杏花春雨」出自哪一首詩詞?如何成為江南風光的代表呢?有一次在新年聚會的時候,被翰林學士詩人張翥(1287~1368)(字仲舉,晉寧(山西臨汾)人。)看到後,非常欽佩,也賦詞一首《摸魚兒》,其中題註記述:「元夕,吳門姚子章席上,同柯敬仲賦。敬仲以虞學士書《風入松》於羅帕作軸,故末語及之。」,並且用「先生歸也。但留意江南,杏花春雨,和淚在羅帕。」
  • 描寫春雨的6首詩詞,詩人筆下那一場場雨,哪一場更能打動你的心
    下面我們就來讀一讀描寫春雨的6首詩詞,看一看詩人筆下那一場場春雨,哪一場更能打動你的心?1、《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說到春雨,就不得不提到杜甫的這首《春夜喜雨》, 詩一開頭,杜甫就讚美春夜所下的雨是「好雨。」為什麼是「好雨」?因為在春季農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潤。農諺雲:「春雨貴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寶貴。這裡就是把雨擬人化,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 十首最美描寫春雨的詩詞,十個經典描繪春雨的名句,千古流傳
    那如奶油般溫潤絲滑的紛紛細雨,是多麼讓人喜愛。詩人如此描寫,是傾注了多少感情。單這一句,已經把人醉倒了。2、春夜喜雨唐 杜甫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這首詩絕對是寫春雨的名篇佳作,詩人的喜悅之情洋溢在每一個字詞裡。「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個「好」字喚起了人們的多少聯想。一個「知」字,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此雨「好」在哪裡?好在它適時而下,潤物無聲。
  • 春雨貴如油,居然還有下半句,全詩有4句,讀一遍就能背下來
    自古以來不少文人墨客對四季變化有著不同的領悟和讚美。更多的樂觀積極的人,一定會喜歡春天,一年之計在於春,這是新生命的開始,這是新希望的憧憬。說到讚美春天的語言,從一聲春雷一場春雨開始,不需要太多的溢美華豔的詩句,相信大家腦海裡都能想到一首耳熟能詳的詩句:春雨貴如油。
  • 描寫春雨的最美詩句有哪些?唯美春雨古詩句子匯集,讚美春天下雨的...
    晉·謝萬《蘭亭詩二首》其二雨露灑遍九州大地。雨後日出,和風徐來,輕輕拂動鮮豔的花朵。詩句描繪春雨過後的景色。前句言春雨普降,大地滋潤。後句寫雨後一片清新的景象。「扇」字表現出了花朵在微風中左右搖擺、並隨著風力急緩的節奏一扇一扇的神態,十分形象。註:靈液,雨露。被,覆蓋。九區,九州,泛指全國。光風,雨止日出,風和日麗的景象。榮,花朵。04.
  • 古詩文學習061:六年級下冊,杜甫《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賞析公元761年春天,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寫下了這首詩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文章中雖沒有一個喜字,但四處洋溢著作者的喜悅之情,抒發了詩人對春夜細雨的無私奉獻品質的喜愛讚美之情。
  • 杜甫這首詩中沒有一個「喜」字,卻寫盡了詩人不多見的喜悅之情
    杜甫的詩作,以「沉鬱頓挫」的風格行走詩詞江湖。但是這並不能代表杜甫詩作的所有內容,所有風格。比如的杜甫的一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就寫出了「漫捲詩書喜欲狂」,又比如本文要寫到的杜甫的一首詩,詩中沒有一個「喜」字,卻寫盡了詩人不多見的喜悅之情。
  • 每天讀一首詩:杜甫《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此時杜甫因陝西旱災來到四川定居成都已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因而對春雨之情很深,寫下了這首詩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文章中雖沒有一個喜字,但四處洋溢著作者的喜。《春夜喜雨》抒發詩人對春夜細雨的無私奉獻品質的喜愛讚美之情。
  • 杜甫最美的一首詩,後世用來歌頌偉大的教師,美得醉人
    杜甫是一位憂國憂民身懷天下的寒士,也是一位把自己的喜樂與廣大民眾緊密相連的詩人。在他的筆下,有著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人民疾苦的擔憂。杜甫似乎永遠都是憂愁的,他永遠是那個眉頭緊鎖的愁苦老人。他下地耕作,上野拾柴,與農人為伴,與村民為友,他體會到耕種的喜悅,更感受到春雨的珍貴,於是寫了一首不常見的喜悅詩詞:春夜喜雨(唐 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 一場「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是否也滋潤著你的心田?
    且聽一番見解:一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詩詞,便把人引入對這場春雨的期待,使人更加留意這容易被人遺忘的季節。這便是唐代詩人杜甫定居在成都浣花草堂時,所寫下的一首春夜降雨的詩。這首詩的開頭用一個「好」字來讚美這場「春雨」。為什麼好呢?因為它「知時節」。這裡就是把雨擬人化,「知」字傳神,簡直把這場春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知時節」賦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詩人看來,這場春雨是體貼人意、知曉時節的,在人們急需的時候飄然而至,催發生機。
  • 古詩詞文賞析之唐詩《春夜喜雨》杜甫
    中唐詩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和那些朱門裡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對春雨「潤物」的喜悅之情自然也是一種很崇高的感情。鑑賞杜甫這首五言律詩是他在成都第二年所作的著名詩篇之一,歷來為人們所傳誦。當時,詩人在親戚和朋友的幫助下,加上自己的苦心經營,他寓居的浣花草堂基本建成。
  • 杜荀鶴這首詩詠雪,全文無一雪字,卻描寫細膩而且傳神
    春雪雖然比不上春雨貴如油,也給乾枯的大地帶來一片潔白,將無限生機蘊含在銀裝素裹的聖衣中。杜甫這樣讚美眼前的雪景,「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韓愈也情不自禁地吟誦,「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下面這位詩人也描寫春雪,不著一個雪字,卻寫出了春雪的寶貴和內心的欣喜。
  • 孟浩然很有畫面感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描繪出一幅初春景象
    孟浩然,字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而且孟浩然生活在盛唐的時代,因而他的詩大多都是描寫美好的山水風景,形成一幅很美的畫卷。今天帶來的這首詩也是他的一首山水詩,雖然只有短短20個字,卻把一個初春早晨的景象描繪了出來,而這首詩就是《春曉》。
  • 詩詞| 春夜喜雨 杜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這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了詩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們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裡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裡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於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
  • 杜甫的偉大盡在這首詩中,雖然只是描寫雨,足以看出他的一片真誠
    有的詩人可能詩寫得很好,但是卻並沒有杜甫那種胸懷,他時關注著那個時代最底層的民眾,把自己僅有的一點愛,都奉獻給了他們。要知道杜甫的一生,那也是顛沛流離,可是他並沒有抱怨,更是活得更為堅強,這就是杜甫最偉大的一個地方。
  • 張發安:《春來一夜雨,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審美談》
    讀一首詩,只求字面理解,不從意境或藝術形象上去玩味,去鑑賞,看不到該詩美在何處?甚至歪解了詩作,那實在是很遺憾的事。詩,可以說是想像的藝術,無論作者寫詩或是讀者賞詩,都離不開想像,但這種想像是有序的,有內在聯繫的,不能是張打油式的隨意想像,只取其樂而不見美感。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 喜愛旅行的韋應物寫下一首唯美的詩,只有28個字,美得猶如一幅畫
    但是詩人不一樣,他們內心情感細膩,對於事物的觀察也更加深刻,這樣即使是在描寫風景,那也是描繪得如詩如畫。韋應物的這首《滁州西澗》,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生動有趣,每一句都是經典,當真是美得猶如一幅畫,讀來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唐詩正是由於它的抒情,還有對於事物細膩的描寫,從而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