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美的一首詩,後世用來歌頌偉大的教師,美得醉人

2020-12-13 草夕寸品文史

杜甫是一位憂國憂民身懷天下的寒士,也是一位把自己的喜樂與廣大民眾緊密相連的詩人。在他的筆下,有著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人民疾苦的擔憂。杜甫似乎永遠都是憂愁的,他永遠是那個眉頭緊鎖的愁苦老人。他年輕的時候有過意氣風發,而在安史之亂之後,他的人生就跌入了低谷,永遠在食不果腹,衣不禦寒中掙扎。杜甫在成都草堂浣花溪畔的歲月,應該是他人生當中較為穩定的時候,在這裡他也有過短暫的快樂。

唐肅宗上元二年春。飽經戰亂久經流離的杜甫幾經輾轉,終於來到蜀地,過上一段相對安定的生活。他下地耕作,上野拾柴,與農人為伴,與村民為友,他體會到耕種的喜悅,更感受到春雨的珍貴,於是寫了一首不常見的喜悅詩詞:

春夜喜雨(唐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讀著這首詩總會感到一絲欣慰,原來老杜也有快樂,原來老杜也有這樣的喜悅啊!真是難得,值得珍惜。農耕生活讓杜甫感受到了自然之美,耕種的過程讓他發現了春雨的金貴。他將所有的喜悅都描寫在了一幅春夜雨景圖中。

好雨似乎總會挑選時間,在萬物復甦的春天如期降下。在夜裡伴著風,悄無聲息地滋潤著大地。一場春雨澆灌的農作物,也帶來了新的生機。烏雲籠罩著小路,漁火閃耀在江面上,顯得越發明亮。一夜雨水過後,早晨看著帶著水珠的鮮花,嬌豔欲滴。此時的成都,是繁花似錦的成都。

這首詩運用擬人手法,以極大的喜悅之情細緻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熱情地謳歌了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這首詩的名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正是描寫了春雨不求回報,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品質。也因此被後世常用作讚美教師的句子。

教師教書育人正和春雨滋養大地是一樣的,都是在奉獻著自己。滋養著他人,都是在慢慢的,無聲無息的付出。最終大地上的植物得到雨水滋養生長了,年幼無知的學生經過老師的教育成長了。植物用自己的果實回饋大地,學生用他們的能力回饋社會。

育人是一件循序漸進潤物無聲的過程,沒有耐心的老師如同一場雷電交加的暴雨,只會讓大地洪澇,而不能澆灌健康的莊稼,「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雨無聲,教師無聞,不同的是用途,相同的是精神,願每一場雨都是「好雨」,「當時節」而「潤物」,願每一位教師都能立德樹人,培養出最有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你還知道哪些歌頌教師的詩詞呢?歡迎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後世最狂妄的一首詩,藐視李白杜甫,卻寫得深入人心
    狂妄一詞往往用來形容一個人言語放肆,對人不夠尊敬。然而在某些時刻,也確實需要這樣的情緒,改變墨守成規的現狀,打破原有的桎梏。如此方能推陳出新,讓一件事物煥發新的生機。而在詩歌的世界裡亦是如此,當唐詩盛傳千年之後,有一個人寫下了這樣一首古詩。
  • 李白和杜甫誰對後世的影響更大?
    李白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他生活在盛唐時期,性格豪邁,熱愛交友遊歷,同時有因為仕途不順而鍾情黃老學說,求仙訪道,所有詩中自然境界開闊,高飛飄渺之感。再加上李白詩歌中個人色彩濃厚,他強烈地表現自我,突出抒自己的獨特個性,愛憎分明,並喜用善用誇張,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制地抒發感情,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短短的二十個字,卻是描繪的如詩如畫!
    那說起王維的詩作,可能大部分的人會第一時間想到他的《相思》,這也是他讓人最印象深刻的詩作,其實除了這一首之外,那他的這首《辛夷塢》,同樣的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描寫的極為生動,讀來更是朗朗上口,美得猶如一幅畫,很是唯美,也非常的有意境。
  • 杜甫一首春意盎然的詩,在江邊散步,看蝶舞聽鶯啼
    春色迷人,春光醉人,讓無數詩人歌詠美好的春天。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杜甫的詩,《江畔獨步尋花》在春天裡閒遊江畔。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這黃四娘家家外的百花遮滿了小蹊,千多萬多的花被壓得垂而低。這首詩是詩人在成都草堂寫下的。
  • 教師節最感人的一首詩,描寫了教師的偉大,感恩教師,莫忘恩情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燮鄭板橋,曾經寫下一首詩,最能歌頌老師的辛苦和偉大。這是一首借新竹生長為喻,描寫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新舊相依,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人類規律的詩。全詩表明後來者居上,正是因為有了前者奠定的基礎和先輩的積極扶持。這首詩與劉禹錫的詩句「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及「長江後浪推前浪」有相似之處。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標題僅一個字全文僅20字,小學生會背卻不懂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全文僅20個字,卻如詩如畫美得讓人心醉 推薦語:山的壯闊和高低沒有關係,水的風採和深度也不相關,一首詩的精彩與否和字數也是不搭噶的。試問古代眾多朝代當中哪一個朝代的佳作最多,出的詩人最令後世敬佩,相信大家都會異口同聲的回答道:唐朝。
  • 杜甫很經典的一首詩,心情煩悶在江畔看一簇簇的桃花
    春天到處都是美。春風送爽,細雨醉人,是「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浪漫;花兒朵朵開,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盛景;動物的歡騰,是「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的迷人的春情。春天的美美在那山山水水,花鳥魚蟲中。春天的桃花盛開,朵朵繽紛最是迷人了。今天給大家分享寫桃花的詩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 杜甫晚年的一首「雪詩」,道盡家國之思,後世評價:無人能及
    他曾寫下一首詩,道盡家國之思,蒼涼悲壯,入選《唐詩三百首》,後世評價:無人能及。這首詩名為《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裡橋。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帶著妻兒一路漂泊到了蜀中,在朋友的幫助下,才在成都定居下來。當時蜀中未受戰亂侵擾,然而洛陽、山東等地依然處於戰亂中,而杜甫的幾個弟弟恰巧就分散在這一帶。
  • 李白很經典的一首詩,躺在沙丘城想念杜甫,最後10字成千古名句
    然而歷史上還就是有這種人,他們還認認真真的去做考證,從歷史中發現一些李杜不和的蛛絲馬跡,然後費盡心思的炒作,希望大家接受自己的觀點,以至於在後世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不是有很多人都認為李白看不上杜甫嗎,杜甫給李白寫了14首,李白卻僅僅給杜甫寫了3首詩。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李白如果看不上杜甫,當初就根本不會與杜甫見面。
  • 模仿杜甫最像的一首詩,杜甫詩集差點編入,原來作者是李商隱
    而詩聖杜甫的詩篇隨也才華橫溢,不過杜工部極工詩詞格律,他的詩在格律上渾然天成,想要模仿也並非簡單,不過後世總有人不自量力的想要模仿一二,不論像與不像,先大肆吹噓自己一番,就像是坐井觀天一樣。但世事偏有意外,有這樣一首詩,竟可以模仿杜甫模仿到以假亂真的地步,以至於後來人們在編寫杜甫文集的時候,不假思索的便將這首詩編入其中。可是後來經過史學家考證,這首詩原來並非是杜甫所寫,可不是杜甫,怎麼會有一個無名之士有這樣的才氣和情懷,可以模仿到如此地步。其實,此人並不是無名小卒,有如此才氣的自然不會默默無聞,他便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李商隱。
  • 母親節系列之古代最孝順的詩人,寫了一首最感人的歌頌母愛的詩
    再過幾天就是母親節了,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她們的愛不需要理由,她們不求回報,日復一日的付出,沒有索取,只有默默的愛著。母愛是苦口婆心的規勸;母愛是遠行時殷切的叮嚀;母愛是孤苦無助時的微笑。母愛如此偉大,可是最近卻有很多關於「弒母案」以及和母親發生爭執而自殺的新聞,這樣的人間悲劇令人心驚膽寒,本該最親近的母親和孩子卻成了仇人。當然這樣的事情只是極其個別的,畢竟人間自有真情在。
  • 杜甫最閒適的一首詩,只要細雨和微風就足矣,閒適之意悠然而現!
    無論何時,杜甫都是值得每一位中國人敬仰的偉大的愛國詩人。或許也正是因為杜甫深重的家國之思,很多詩詞愛好者就會覺得杜甫的詩歌都是蒼涼悲壯的,都是寫滿坎坷艱辛的。實際上,杜甫一生確實是遭逢很多坎坷挫折,窮困潦倒,後半生幾乎都是掙扎在生死線上。
  •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曾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提起杜甫,大家似乎首先想到的是他唐代詩歌史上的「李杜」的稱謂——總逃不開李白。杜甫的一生正處於大唐帝國由盛而衰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歷史時代,使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嘗盡種種的痛苦。
  • 杜甫較冷門一首詩,看似寫桃花,卻依然飽含憂國情懷,堪稱經典
    說到杜甫,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我國唐朝時期最為偉大的一位現實主義詩人了,因為他大膽的揭露當時社會所存在的種種問題,並且也將唐朝由興盛轉為衰敗的歷史寫了出來,所以他的詩被人們稱之為"詩史",而他也被人們稱為"詩聖"。
  • 杜甫一首春日小詩,用一個字點亮整片山河,驚豔世人千年
    ——陶淵明《四時》一年四季,各有其美。春日之美,不僅是韋莊與白居易筆下碧於天、綠如藍的江南春水,也是韓愈筆下穿庭樹、作飛花的調皮春雪;不僅美在潤如酥、細無聲的春雨,也美在紅桃花、綠柳芽的春風。這些春日風物被定格在詩中,擁有了永恆的情感與色彩。
  • 杜甫最悲壯的一首詩,讀後不禁潸然淚下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詩聖」杜甫最悲壯的一首詩,讀後令人不禁潸然淚下。全詩如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八月的深秋,狂風怒號,捲走了我屋頂上的幾層茅草。茅草漫天飛舞,散落在對岸的江邊。有的飛得高的茅草落到了樹梢上,有的飛得低落到了池塘和窪地中。
  • 李商隱寫了一首愛情詩,頷聯成為經典名句,常被用來歌頌奉獻精神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擅長創作「無題」詩,內容大多涉及男女之情。但是,他最著名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流傳六百餘年來,一直爭議不斷。詩中到底寫的是李商隱的「愛情」還是政治「寄情」?詩評者各執一詞。當中牽涉到他的一名好友,以及他的一段婚姻,直接影響了他一生的仕途。
  • 杜甫最傷感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讀來卻是令人肝腸寸斷
    詩歌文化最為繁盛的年代為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出現了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杜甫便是其中之一。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其著作以宏大的社會寫實著稱,與李白並稱「李杜」。相對李白疏朗灑脫的「詩仙」,杜甫被後人奉為「詩聖」。他的詩也因其社會時代意義被譽為「詩史」。
  • 杜甫為諸葛亮寫的一首詩後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現如今人們張口可頌李白,閉口能背杜甫,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了。作為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杜甫一生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其詩多是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的傑作,因而被後世譽為「詩史」。杜甫的作品也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對後世影響可謂深遠。
  • 杜甫最感動人心的兩首詩,道出其中真境界
    杜甫的詩總是給人以無比的沉重感,他的《登高》、《春望》等名篇都是如此,裡面充滿了深深的嘆息與憂慮。其實這個不難理解,因為杜甫一生命運坎坷,身處一個腐敗動蕩的王朝中,親眼目睹了「國破山河在」的悽慘景象;國家的衰落與自身的不得志,使得這位熱血詩人的情感都迸發於筆端,成就了一首首憂國憂民的經典詩篇,所以杜甫以愛國詩著稱,更因此博得了後世的無數讚譽,影響可超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