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將建設全球最大的血液病醫院 2017年投入運營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

中國幹細胞集團附屬血液病醫院已選址本市嘉定區永盛路、雙丁路交界處,一期工程佔地面積約60畝,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血液病醫院,每年可提供實施1000例以上的幹細胞移植等治療手術。

據今天(2月10日)在滬舉行的血液病醫院設置研討會透露,來自市衛生計生委、嘉定區政府以及瑞金醫院、瑞金北院、華山醫院、市一醫院、同濟醫院、兒科醫院、蘇大附一醫院等國內權威醫療機構的血液學專家經過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對上海設置全球最大血液病醫院的重要性給予充分肯定。目前全國有500萬白血病患者,其中一半是兒童,且每年以4萬的新發病人數在遞增。然而全國僅100家醫院具備幹細胞移植資質,以血液科室為主,且層流倉配置規模偏小。全國每年能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總數僅為3000例左右,存在較大的醫療供需缺口。

作為血液病醫院的設置主體,中國幹細胞集團目前擁有全國最大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公共庫,樣本數量超過2.6萬單位,全球華人患者配型成功率達100%,迄今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近1200例,是國內唯一移植突破千例的幹細胞專業機構。其中,患者體重超過30公斤的佔76.56%,年齡超過18歲的佔53.76%,患者移植後兩年存活率達82.8%。

據了解,除了中國幹細胞集團成熟的技術力量和雄厚的資金力量外,血液病醫院的設置也得到了多方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北院、江蘇省血液研究所等血液病治療的權威醫療機構,都已與中國幹細胞集團籤訂了框架協議,為血液病醫院的建設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同時,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亦承諾為項目的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已批准貸款10億人民幣。

目前,血液病醫院項目已通過嘉定區衛生計生委組織的專家評審。按照項目規劃,血液病醫院擬於2016年竣工,2017年正式投入運營。

相關焦點

  • 滬上將建全球最大血液病醫院 2017年正式投運
    東方網2月11日消息:記者從昨天在滬召開的血液病醫院設置研討會上獲悉,中國幹細胞集團附屬血液病醫院已選址本市嘉定區永盛路、雙丁路交界處,一期工程佔地面積約60畝,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血液病醫院,每年可提供實施1000例以上幹細胞移植等治療手術。按照項目規劃,血液病醫院擬於2016年竣工,2017年正式投入運營。
  • 上海建全球最大的血液病醫院 造福中國血液病患者
    中國幹細胞集團10日披露,全球最大的血液病醫院——中國幹細胞集團附屬血液病醫院落戶上海嘉定,2017年投入運營後,每年可提供實施 1000 例以上的幹細胞移植等治療手術,為更多血液病患者帶來「福音」。  當日,中國幹細胞集團附屬血液病醫院設置研討會舉行。
  • 血液病醫院新院區2022年竣工
    內容提要: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將在市內以南京路主院區為根本,建成團泊新院區並投入使用。據悉,團泊新院區位於靜海團泊西區天津健康產業園內,建築面積16.4萬平方米,規劃床位1200張,預計2021年完成主體建設,2022年全面竣工。
  • 血液病醫院團泊新院區將於2022年竣工
    據天津日報消息,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位於靜海的團泊新院區將於「十四五」期間竣工啟用,預計2021年完成主體建設,2022年全面竣工。將以強化臨床醫學技術支撐、優化臨床學科布局,圍繞天津健康產業國際合作示範區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鼓勵開展基因測序、細胞治療、個性化治療等精準診療服務。面向我國血液系統疾病防診治重大需求,拓展學科建設,突破亞專科局限,從傳統血液病模式轉向血液醫學大健康模式。
  • 高博醫療集團北京博仁醫院加入中國血液病專科聯盟,互聯互通共促...
    合影中國血液病專科聯盟(以下簡稱專科聯盟)於2017年12月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血研所」)發起成立,在重大血液病研究、規範和創新血液病診療模式、促進醫療資源均衡化發展,提升各聯盟單位科研合作、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水平,提高血液病診治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血液病醫院團泊院區2022年竣工
    內容提要: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推進會上獲悉,未來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將在市內以南京路主院區為根本,向南建成團泊新院區並投入使用。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推進會上獲悉,未來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將在市內以南京路主院區為根本,向南建成團泊新院區並投入使用。團泊新院區位於靜海團泊西區天津健康產業園內,建築面積16.4萬平方米,規劃床位1200張,預計2021年完成主體建設,2022年全面竣工。
  •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團泊新院區2022年建成 老院區保留使用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位於靜海的團泊新院區預計2021年完成主體建設,2022年全面竣工,將於「十四五」期間啟用,未來,三個院區將分別以成人血液腫瘤、兒科血液腫瘤、細胞治療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為特色,打造國家血液學科技創新核心基地。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所院長程濤教授結合「十四五」發展規劃,從抓住機遇、明確定位、協同創新等方面對中心未來進行了展望。
  • 全球分享《方艙庇護醫院建設運營手冊》中英文版發布
    4月18日,馬雲公益基金會、卓爾公益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共同推出《方艙庇護醫院建設運營手冊》,在阿里巴巴「全球新冠肺炎實戰共享平臺」發布,目前已開放全球免費下載。《方艙庇護醫院建設運營手冊》是一本指導方艙庇護醫院設計、建設、運營的實用手冊。
  • 血液病專家李春富教授團隊落戶東莞,兒童血液病治療實現本地化
    「研究院不僅計劃開展全方位各類型造血幹細胞移植,還將引入全球領先的技術,如腫瘤基因治療、地貧基因治療和腫瘤生物治療,實現兒童血液病治療本地化的目標。」李春富透露,下個月會開展用基因編程技術治療白血病技術。
  • 中日(天津)健康發展合作示範區: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團泊院...
    位於中日(天津)健康發展合作示範區醫療康養區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團泊院區)項目自3月份復工以來,加緊推進建設進度。 該項目建成投用後將推動我國血液學事業的前進和發展,助力京津冀地區大健康產業發展。
  • 團泊新城西區正建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
    《政民零距離》欄目網民「蔡金良」留言:現在對團泊湖東區對交通建設、學校建設及醫療機構建設有什麼具體方案規劃出臺?靜海區政府回覆:團泊新城東區毗鄰團泊湖,依託良好的自然環境,打造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目前已初現成果。
  • 亞馬遜最大風電場投入運營 每年發電100萬兆瓦時
    10月20日消息,據CNBC報導,亞馬遜執行長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剛剛宣布,該公司迄今為止最大的風力發電站投入運營。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Amazon Wind Farm Texas每年將向電網輸入100萬兆瓦時的清潔能源。
  • 靜海決戰「雙勝雙贏」|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團泊院區)施工如...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團泊院區)項目作為天津市重點項目和靜海區重點民生公益項目,自3月9日進場以來,搶抓施工節點,
  • 滬昆高鐵將開通 滬到昆明「3日達」提速「當日達」
    (圖1)12月28日,上海至昆明高鐵貴陽至昆明段開通運營,標誌著歷時8年分段建設、分段開通運營的滬昆高鐵將全線投入運營。而由上鐵始發的5趟滬昆高速線旅客列車,定於12月26日18:00起開始發售車票,時間上也將由原來普速線的三日達提速到高鐵的當日達。往西南方向增一捷徑滬昆高速鐵路東起上海,西至昆明,全長2266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途經上海、杭州、南昌、長沙、貴陽、昆明6座省會城市及直轄市,是目前我國東西向線路裡程最長、經過省份最多的高速鐵路。
  • 中山大學在深圳將有三所附屬醫院 或建成深圳最大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位於深圳光明新區,為新建醫院,與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相距僅1公裡,校區建成後將與醫院連成一片。  醫院分兩期建設,將成為未來深圳最大醫院,第一期將在2017年底開業;▲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一期建築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位於深圳福田區,已於2016年8月26日,在接管福田人民醫院的基礎上正式運營,並正在改建擴建;▲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  中山大學附屬第九醫院
  • 專科醫院:天津血液病醫院
    天津血液病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建於1957年,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血液學專業科研醫療機構。    天津血液病醫院在"六五"、"七五"期間以及"八五"、"九五"以來,先後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科研攻關項目、攀登計劃和"863"高生物技術研究項目,如"人促血液血管細胞生成素(HAPO)的研究"、"微型雙功能抗體(Diaboely)的研究"、"應用可溶性受體進行惡性腫瘤導向治療的實驗研究"、"腫瘤耐藥基因表達及逆轉研究"、"造血組織幹細胞工程的基礎研究"等,此外還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衛生部基金
  • 昆明萬彩城與家樂福正式籤約 預計2017年可投入運營
    (贏商網雲南站報導)由昆明百爵陽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萬彩城項目,9月24日在金鷹廣場酒店正式與家樂福(需求面積:3000-15000平方米)籤約,據了解,家樂福將在萬彩城項目打造雲南地區最大的旗艦店。除家樂福外,洲際酒店和銀河影院兩大主力店也已經確定入駐萬彩城項目。三大主力店的進駐,為萬彩城項目下一步的招商,增色不少。
  • 滴水湖畔觀星 滬開建全球最大天文館2020年將開放
    上海天文館將成為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至此,科技館、自博館、天文館共同構成滬上科技場館「三館合一」的格局已初具雛形。  上海天文館選址浦東新區臨港新城臨港大道與環湖北三路口,距離軌道交通16號線滴水湖站約700米,總用地面積5.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土建投資約5.28億元人民幣。
  • 劍川:滬滇情濃共演「山海之戀」
    在滬滇幫扶中,以浦東新區為主的上海「親家」,在產業發展、基礎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對劍川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幫扶,有效助力劍川脫貧摘帽。  精準幫扶 助力增收  不久前,西南片區最大的奶牛養殖場——雲端牧場在劍川縣羊岑鄉投入運營。
  • 投入16億元!未來3年佛山將重點建設11家醫院
    佛山市衛計局局長王政與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負責人籤訂責任書。夏小荔攝根據「登峰計劃」2019—2021年佛山市、區級財政將投入16 億元用於建設納入「登峰計劃」的政府辦非營利性醫院。《意見》要求通過加大投入、專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支撐、政策配套等措施推動建設高水平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