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從小在繪本裡泡大的孩子在上學後卻不會閱讀?

2020-09-18 搗蛋鬼皮皮魯

作者:萌芽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2359269/answer/145626758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從小在繪本裡泡大的孩子在上學後卻不會閱讀,這句話沒有衝突。在我看來,閱讀每個孩子深根在內心的天性,上學後不會閱讀,一定是在學齡前階段,父母無意識地忽視了這些核心要素,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引導。

所以,大多數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擾:

為什麼親子閱讀四年了,感覺孩子對書一點感覺都沒有,字沒認識幾個,圖片也沒有太大的觀察,要複述總結,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到底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閱讀並愛上閱讀呢?這並沒有正確答案。但我想將這幾年來我不斷摸索的經驗分享出來,希望能對處在相同困擾中的父母有所幫助。

第一階段:讀懂書是什麼

只要涉及到閱讀相關,每次拿起書的時候,我都會跟孩子介紹書的細節。我最早跟孩子讀繪本的時候,Joshua估計也才剛出生,先從簡單的黑白小圖卡開始,我會選擇有趣、豐富的類目來給孩子讀。

書籍,嚴格來說並沒有太明顯的分齡要求,很多經典的好書,其實可以讀很多年。比如我喜歡買大開本的繪本書,色彩很鮮明,我就想著買了它最起碼在Joshua面前晃悠,最起碼得認識一下,這種摸起來質地硬硬的東西,就叫做書。

對於孩子來說,有趣、好玩是走進知識的第一步,因為對他們來說,這也是接觸世界的窗口。

第二階段:我可以把書當朋友

很多父母會下意識認為書就是功能性的,體現在書的目的性太強,一定需要具備某項高屋建瓴的目標,才能真正成為孩子的書的選項。但其實並非如此,孩子走進書籍的第二階段,一定是孩子可以把書當成朋友。

小寶寶可以去摸這本書、自己來翻頁,甚至有時候淘氣地把臉湊過去,聞一聞書頁的味道,甚至啃一啃書邊。

我家Joshua小時候讀書,我都是買紙板書,因為覺得方便他隨意破壞哈,但即便如此,我家還是有四五本低幼的書,已經極其破爛,這些都是孩子肆意「破壞」的結果。

我並不是說我鼓勵孩子去破壞書,只是當孩子出現這些探索行為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更幽默、平常的心態去化解,比如我會假裝自己是那本小書,受傷了讓自己也很難過,或者是書裡面的白鬍鬚的老爺爺,「你看,我連鬍鬚都被扯掉了」。Eric小時候就會眉毛垂下來,然後一邊摸一邊對自己的行為表示道歉,這些對於低幼孩子來說,都是更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

就好像朋友之間,會擁抱、會有碰撞,但是最起碼我們還是可以和好如初,我珍惜你,我也感受到你的珍惜,這些看起來是和讀書沒有關係,但實際上,卻是我們在幫助孩子,搭建和閱讀之間的親密關係。

第三階段:讀懂閱讀的「元素」

讀書啊,真的不是給孩子一本書,孩子就自然會讀了。

很多時候,是因為閱讀元素並沒有被盤活。哪些是書籍的閱讀元素?主要是兩個層面:圖片和文字

嚴格來說,這兩個層面是梯度式發展的。孩子的閱讀培養,首先起源於圖片,接著才是對文字信息的好奇。

給你們看,我給我家孩子選擇書的一些歷史趨勢,也分別代表了我家孩子在閱讀過程中的梯度進階。

1.圖主文次

以圖文並茂的繪本為主,Eric Carle系列的書當然是經典不衰,圖片生動、活動,並且設計感很強,對於低幼的孩子來說都已經很受觸動。

當遇到文字類很少的書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就會直接指著這本書,和孩子一起觀察和討論圖片,讓孩子通過我的手指指引的方式,重新聚焦核心的圖片線索。

2.圖文均衡

接著,文字的比例會慢慢上升,直到文字和圖片形成一個微妙的平衡,比如這類型的書,便很合適2~3歲的孩子,以童謠、歌曲為主,關鍵是孩子能夠有韻律地學習和走進文字和畫面的關聯。很多時候,這類書我都會變成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感受的「項目課」。

舉個例子,圍繞這本我家孩子很喜歡的《the ants go marching》,我當時和孩子設計的活動主要有這幾種:

  • 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書,用剪紙的方式把螞蟻變出來。

  • 了解螞蟻的各部分的名稱,順便學習一下英文。

  • 了解螞蟻的繁殖過程,幫助孩子走進生命科學。


消化一本書,並僅僅只是讀完了,關鍵是我們有沒有辦法把文字刻入孩子的腦海中,這個時候,我們可能突然會發現,孩子的學習和思考能力一起被開發了。

第四階段:能夠理解並複述故事

每一本書,都會有其核心內涵,這時候,複述和總結,可以幫助孩子將書內化成自己的知識,成為自己認知能力的一部分。這個過程特別重要,只有真正經歷了這個階段的孩子,才能夠達成和閱讀的橋梁,走進讀書的奧秘之處。

體現在什麼地方呢?孩子會不僅僅局限在童書、繪本裡面,你會看到孩子開始對更廣闊的閱讀類型的書都感興趣。我跟很多朋友說,在兩個孩子3歲左右,我就已經分別給他們引入科普書籍的閱讀了,大家都覺得是不是太誇張了。

坦白說,和孩子談這些書籍特別「燒腦」,特別是低幼的孩子,分分鐘一個章節,我們得討論上3天。比如我們從《the ants go marching》裡找到了關於螞蟻的主題,那麼接著我就會跟孩子看這本科普書籍,大家可以看看這個目錄側重:

短短的六十頁紙,已經可以把螞蟻的基本習性都說清楚。對我來說,僅僅只是閱讀這本書並不夠的。我會引導孩子做額外的兩件事情:

「5W1H」總結法

「5W1H」總結法,簡單來說就是問:「誰+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如何做到」。

具體到螞蟻這個主題,我針對低幼孩子做了一個簡化版本,大家可以看看我當時的草稿。

我是很喜歡自己的設計圖的,不是說有多麼好看啦,就是孩子會覺得很親切,就好像十萬個為什麼一樣,很多時候,孩子都需要被啟發,才能夠真正地把自己的問題想出來。

用筆把「螞蟻之書」畫出來

這個作用其實很簡單,就是讓孩子有機會把自己複述的東西變成現實,感受到自己是在創造一個想像世界。世界不完美沒關係的啊,關鍵這個世界活生生地出現在我們的手裡。

我很喜歡引導孩子思考三個問題,「已經知道的」、「我所好奇的」、「我剛學到的」,這是我們知識理解的三個層面,只有清楚自己每天所進步的一點一滴,孩子才能夠真正、始終保持好奇心啊。

上面分享的四個階段,並沒有多麼的難,但這裡面所涉及到的方法,都是我這幾年帶兩個孩子堅持在做的事情,並且對每一本書都一視同仁。

學齡前很多方法,並不求多,更多的是持之以恆。

好的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才是一個孩子學齡前六年最刻骨銘心的影響。過程中,我們同樣需要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策略,讓自己更合適孩子。

另外,我也將我之前跟孩子一起讀過的《螞蟻之書》,做成了PDF版本,大家都可以下載下來,私信我「螞蟻」就可以獲得PDF版本,一共60頁。

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非常生動淺顯,即便是低幼的小寶寶,跟孩子多讀一下淺顯讀物不是壞事的,而且很多時候,對孩子接下來的學科素養,大有幫助。

相關焦點

  • 深度文章 | 為什麼很多在繪本裡泡大的孩子,上學後卻不會閱讀?
    最近有讀者觀察到一個現象,很多從小在繪本裡泡大的孩子,上學以後卻不會閱讀。明明早期花了很多時間來帶孩子讀繪本,希望培養他們好好閱讀的習慣。然而,結果卻事與願違,孩子上學後不愛閱讀,這是為什麼呢?題主說的「上學後不會閱讀」,應該就是這一階段的現象:孩子不會默讀,必須要朗讀、指讀,從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變成是一句話、一句話地讀。第三坎:從閱讀到理解會讀書並不代表真正理解書中的含義。
  • 為什麼很多從小在繪本裡泡大的孩子上學後卻不會閱讀?
    呆了一上午,帶著今天孩子又看了很多繪本的心情心滿意足地離開了。但是如果你問孩子今天的繪本講了什麼,他們或許是回答不上來的。這樣的閱讀,又怎麼會有效果呢?孩子讀書時沒有專注力,就永遠理解不了書中的意思。同樣我們如果沒有足夠的專注力,也很難做出傲人的成績。但是在今天,我們越來越難做到專注了。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 孩子小時候讀了很多繪本,上學後卻不會閱讀?可能是缺乏3大能力
    不過慢慢的有一個問題出現了——雖然孩子小時候讀了很多繪本,可上學後卻不會閱讀甚至對閱讀本身絲毫不感興趣,孩子在繪本之外的閱讀能力幾乎為零,這是為什麼呢?事實是:不是每天花大量時間陪孩子刷繪本,看到別人推薦的書單就去買書把書架塞滿,就可以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的。
  • 在繪本中泡大的娃暗藏危機,上學後竟不會閱讀,原因和這一點有關
    引子在目前的兒童閱讀中,繪本閱讀和親子攻讀是兩大非常普遍甚至可以說是熱門的現象。其中繪本是佔據絕對優勢的讀物,而親子攻讀是佔據絕對優勢的閱讀形式。但是在與父母們分享自主閱讀理念的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繪本泡大的孩子,上學後卻不會閱讀」的情況。
  • 為什麼小時候泡在繪本裡的孩子長大後不卻會閱讀了呢?原因很現實
    我是浩源媽媽今天看網友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小時候「泡」在繪本裡的孩子,長大後卻不會閱讀了呢?」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閱讀太功利性。這是我的親身體驗,其實仔細想想,很多父母在給孩子閱讀啟蒙的時候應該都無意間犯了這個「錯誤」。
  • 從小讀繪本和不讀繪本的孩子,上學後差距明顯,尤其在這4點
    從小讀繪本和不讀繪本的孩子,在上學後有哪些差距呢?一、閱讀興趣的差距從小讀繪本的孩子,從小就接觸各種書本,將閱讀當做遊戲、休閒的事情,孩子會將閱讀和快樂、幸福等情緒聯繫在一起,他們在上學後對閱讀的興趣會更高昂,更願意主動去了解、閱讀更多的書。
  • 孩子從小讀繪本,上學後老師反映孩子識字量不夠,閱讀速度慢咋辦
    媽媽從小就領孩子讀繪本,按說應該是很重視閱讀,但是上小學後,老師卻反映孩子識字量不夠,閱讀速度慢,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時候,媽媽要考慮一件事,可能不是孩子認字少,而是上課時所需要的那些字孩子認識的少。很顯然,這些字在讀繪本時通常不會遇到。因此,孩子常讀繪本但是不太認識這些字也很正常。不過,孩子讀繪本,主要目的不是認字,更主要的是加強理解能力,只要認識了這些字,孩子的理解能力通常都是夠用的。
  • 閱讀悅快樂第四期(兒童版)| 在繪本故事裡讓孩子體驗上學的快樂!
    孩子的成長伴隨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小小的繪本蘊含大大的道理縣婦兒活動中心推出「閱讀悅快樂」系列課堂在線上陪孩子讀繪本、講故事伴隨每一個孩子快樂成長……小朋友喜歡學校嗎?每天上學是不是很開心呢?今天就跟著青檸姐姐一起來回顧上學的快樂吧!《小臭臭威爾遜,一隻不肯上學的狼》導讀有一隻狼叫威爾遜,他數數數不到十,他不會寫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塗顏料。威爾遜認為看電視比上學有趣多了,但是他最好的朋友多蒂帶著他來到學校,證明了他的想法是多麼的錯誤。
  • 寶藏繪本《小魔怪要上學》,告訴你兒童閱讀的重要性
    2017年12月13日,我曾經在一年級的課堂上,和孩子一起閱讀了一本繪本《小魔怪要上學》。這堂課的主題就是——閱讀的力量。那堂課上,一個孩子站起來大聲說:我從來沒有讀過繪本,媽媽說上小學了,應該多讀文字書。但上完課後,這個孩子說:我要回去讓媽媽也讀讀這本書,或者,我也要把我讀過的書讀給她聽。
  • 蘭可琪:從小讀繪本和不讀繪本的孩子,上學之後的差距有多大
    通過繪本閱讀,為孩子打開了通往文字閱讀的橋梁,孩子升入小學後,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會比較濃厚。從小讀繪本和不讀繪本的小孩,小學三年級後,會在語文成績上拉開差距,尤其在作文寫作能力上差距更明顯。另外,繪本的圖畫又為孩子補充了必需的背景知識,幫助他理解身邊並不常見的事物,例如鯨魚或者火車頭。由於孩子上學前,最重要的一項技能就是掌握入學前必需的詞彙,因為它是決定孩子未來成績優劣的重要因素。
  • 機械地閱讀再多也不會給孩子帶來快樂 學會正確的繪本閱讀方式
    「繪本」成了近幾年幼兒識字、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讀繪本」成了熱詞,也成了眾多家庭教育的靈魂。但是,對「繪本」的錯誤理解,以及一味地追求閱讀量,卻給孩子和家長套上了「枷鎖」:快樂的情緒變成了機械閱讀。這種誤讀會讓圖書離孩子越來越遠。對此,專家提示:對於孩子來講,「讀繪本」目的是提高閱讀興趣,而非閱讀能力。
  • 孩子從小閱讀繪本,不僅有利於學習,而且還有這5個好處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孩子閱讀繪本,而且很多暢銷的繪本和幼兒書籍,都能夠很好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不少家長在孩子早教階段也會有意識地陪伴孩子進行繪本閱讀,並且持續不斷地給孩子更新不同種類的書籍,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這幾天在悟空問答上回答了一些問題, 發現有些問題關心的人比較多,問答裡的答案比較有針對性,但其實閱讀這件事情,不管學習中文閱讀還是英文閱讀,都有很大的相通之處。在這裡整理了一下我自己實踐下來相對比較行之有效的經驗,拋磚引玉。
  • 我為什麼堅持陪孩子「讀」繪本?不同年齡閱讀有技巧
    甚至開了一家線下繪本館,就為了讓倆孩子看書更方便,雖然沒什麼顧客,但倆孩子很喜歡泡在繪本館,我覺得也值了!我為什麼堅持陪孩子「讀」繪本?上午剛跟姐姐通過話,她說:「只是普通家庭,開個繪本館就為了孩子看書方便?考慮過運營成本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嗎?」
  • 如何讓孩子愛上繪本閱讀,威逼利誘可不行,5種方式因材施教
    「三歲看八十」的老話是有科學依據的,我之前引用各種數據寫過一篇闡述的文章,在此不贅述了,借這句老話,想告訴各位父母:趁孩子還小,尚處在各種能力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不妨早早地給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親子閱讀,帶孩子讀繪本越早越好的原因。
  • 孩子6歲前要看多少繪本?每天閱讀多長時間更為合適?附繪本書單
    1、培養孩子的藝術欣賞能力。繪本,當然是以圖畫為主,城媽選擇正版的、著名作家、著名畫家共同出品的繪本,對孩子的藝術欣賞力的提高肯定是有好處的。城城目前上的美術課,是他最喜歡的興趣班,他平時自己在家也特別喜歡畫來畫去的,將來不一定成為畫家,但孩子從小有一個愛好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2、提高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 閱樂繪談繪本閱讀:用閱讀滋養大的孩子不容易變壞!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都已經知道了閱讀的重要性,閱讀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它與孩子的學習成績有關,與孩子的好品格有關,與孩子未來的成長之路息息相關,今天,閱樂繪要跟大家聊的就是愛閱讀的孩子不容易變壞!為什麼這麼說呢?
  • 當繪本遇上視頻|《小魔怪要上學》
    孩子們是很喜歡聽故事的,是很喜歡讀故事書的,本次課題組贈送給孩子們的《小魔怪要上學》,就是讓孩子們從故事裡悄悄的對上學,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一天,他撿到了一本書,決定要去上學,「破譯」書中的秘密。從小魔怪上學這天起,一切都改變了。當他學會閱讀,念著書上的故事時,把食人魔爸爸和媽媽都吸引過來了,最後不但小魔怪每天可以吃到香噴噴的水果蛋糕,連小魔怪的同學和食人魔爸爸媽媽也全都變成好朋友了呢!          這就是閱讀的力量!
  • 【親子閱讀】120本英語繪本讓孩子愛上英文閱讀
    爸爸媽媽可以先從小朋友較熟悉的題材去挑選故事,例如:小朋友去上學、學上廁所、養寵物、有了弟弟妹妹、房間有怪物等。當然,因為是英文故事,在初期,書中的插圖最好是愈多愈清楚愈好,文字也是愈精簡愈好。一來父母閱讀時不會太吃力,二來小孩也不會有太多壓力。
  • 【在繪本裡看見】讀寫障礙/閱讀障礙
    山姆的興趣愛好很多:畫畫、唱歌、小製作、上學,卻不喜歡做數學題,不喜歡閱讀,也不喜歡寫字。家人告訴山姆,有閱讀障礙並不會妨礙一個人成為了不起的人,比如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總統華盛頓,還有大科學家愛迪生、法拉第,甚至世界名廚傑米.奧立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