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市的體育場館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新千年」的第一座體育場建成,再到現如今佔地數百畝的體育文化中心。體育場館的變遷,見證了我市體育文化事業發展的「奔跑速度」。
為了滿足老百姓的健身需求,我市第一座體育場於2002年4月30日開工建設,於2003年9月28日竣工交付使用,總投資4160萬元,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可容納觀眾20000人,三層框架結構,內有國際標準草坪足球場一塊和標準400米塑膠跑道,雨蓬為白色索拉膜鋼架結構,能夠舉辦國際、國內的足球和田徑比賽。
隨著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市體育中心內各類場館設施也漸漸跟不上群眾的健身健康需求,一座新體育館的規劃也開始提上了案頭。市綜合館於2005年7月開工建設,2006年6月竣工交付使用,總投資550萬元,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760平方米。室外燈光球場及健身路徑佔地面積15000平方米,是一座標準的中型館。建成後,全年實行免、低收費開放,並針對特殊時間節點,突出特色,持續推出符合特定人群的趣味體育活動,每天館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成為了我市群眾開展健身活動的主場所,深受廣大群眾喜愛。這座現代化體育場館的落成,為我市開展各類體育活動、承辦各類體育賽事及演藝活動提供了又一選擇。而它別具特色的體育建築形象,不僅成為城市建設的地標,也充分展示出我市厚重而優美的地域文化符號。
除了大型體育設施建設全面提速,老百姓身邊的健身設施也如雨後春筍般建起來了。2020年,經過重新規劃、設計,嘉峪關市體育中心核心區域整體煥然一新,其內設功能設施除了體育場、體育館、乒羽中心外,還包括健身路徑、籃球場、籠式足球場、羽毛球場、兒童遊樂場及生態停車場、道路、綠化等。在後續使用方面將發揮重大作用,展示強勁功能。有了這一批達到國際競賽品質要求的場館,既能讓越來越崇尚健康生活的鋼城人民「輕鬆受益」,也能打造體育消費新場景,還能對城市的空間結構進行優化,創造那些彰顯鐵人文化、地域特色的生活美學。
以百萬健身步道工程為引領、以發展社區運動為載體,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健身房」,有助於推動活動組織「量」的提升和健身服務「質」的飛躍,形成品牌突出、主題鮮明、獨具特色、種類多樣的全民健身活動體系,10分鐘健身圈正呼之欲出。這些層次豐富、充滿活力的公共活動空間,將讓廣大群眾從中極大受益。
從無到有,從寥寥無幾到可以基本滿足群眾體育文化活動的需要,這些年,我們全力打造西北賽事名城,不僅是為了傳承城市運動基因,更是為了通過建設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及大型體育場館,來滿足市民運動需求,以賽事舉辦營造城市體育氛圍,帶動廣大市民熱愛運動、投身鍛鍊,助力健康城市建設。
編輯丨翟麗娜
審核丨吳雯
監製丨高原